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渴望。这种天生的渴望推动着人们为更快速、更安全的行走而不断探索交通工具的改进。而交通工具又总是依附于一定的生活方式,体现着特定的生活状态。当一种新的交通工具出现,它引起的改变决不可能仅局限于交通的领域,必会对社会生活方式产生全面的变革性影响。同样,当那些古旧的交通工具淡出我们生活时,它所依附的生活方式也正消弭于历史的烟云之中。
一些时代、一些事件和一些地方总是和交通上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茶马古道上的马,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车……交通工具成为那个年代社会风貌的中心,推动厂人们的联系和交流。当时代改变,那些处于中心的交通工具也被迫向社会边缘滑落,甚至走向消逝。这其中有技术的力量,更有社会进步的动力助推。
马——千年交通的背影
关于马、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故事实在太多。西南的崇山峻岭里,因为有了马,成就了“茶马古道”和“马班邮路”的传奇,悠悠马铃声串起了无数偏僻的村寨和城镇,沟通了西藏、云南和南亚的商业、文化、人员的交流。直到上世纪90年代,马还是这一地区商路和邮路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短短十多年过去,公路通到越来越多的山寨,支线机场出现在西南群山的怀抱中。如今的茶马古道早已没了当年的繁盛,常年不见一匹骡马走过。曾在丽江等地繁荣一时的马帮文化和占道旁的山间马店也早已难觅踪迹,崇山峻岭间的马蹄印迹又重新被离离荒草所覆盖。每年,大批仰慕茶马文化的现代人成群结队地跑去昆明、丽江,试图寻访到当年的蛛丝马迹,纪录片的编导们也一次次地走过群山,拍出了《德拉姆》、《马班邮路》等作品,企图抓住茶马文化悄然褪去的尾巴。但早就有专家质问,已没了马的古道还能称之为“茶马占道”吗?
其实不仅仅在茶马古道上,在大多数的地区,作为交通工具的马正黯然退出交通运输的舞台。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优胜劣汰”中,马的生理习性和行走速度让其毫不意外地一败涂地。尽管马曾主宰交通领域数千年,但当以沥青、水泥和铁轨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方式铺天盖地而来时,吃草,善走山路的马和其象征的古旧交通方式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这是技术进步的力量,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流转进步。
蒸汽机车——工业革命被“革命”
2005年底,在中国的内蒙古,全世界干线铁路上运营的最后27台蒸汽机车在集通铁路上退役,作为交通工具的蒸汽机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此时距离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可用于商用的蒸汽机车整整180年。180年前的9月27日,当史蒂芬逊制造的新型蒸汽机车牵引着38节车厢,载着450名乘客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向达林顿方向驶去时,人类的交通史走出了生物能时代,进入和工业生产同步的工业化时代。
随后的几十年里,铁路像扎根的藤条植物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铁路又仿佛是一个工业革命的魔杖,修到哪里就把新式的工业文明带到哪里。尽管有人把这种新玩意儿叫做“邪恶的喷火怪物”,尽管有阴阳师认为这种轰隆隆的东西坏了风水,但蒸汽机车还是携着工业时代的文明成果驶向世界的每个角落。美国西部因为有了铁路而走出了荒芜,各国政府、商人对路权的争夺也演绎出一幕幕人生的悲喜。
从1925年到2005年,整整180年,按照中国人的逻辑,正好三个甲子。三个甲子里,铁路交通从蒸汽时代走进内燃时代,又走进电气化、磁悬浮时代。当年风光无限、改变世界的蒸汽机车如今也只能无奈地退出交通运输的领域,在部分地区作为旅游观光的“噱头”,尴尬地存在着。而蒸汽机车所依附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早已远去,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物件也已不见踪影,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又被新的技术“革”掉了命。
乌篷船——水乡生活的远去
它曾多次出现在鲁迅的小说里,是鲁迅儿时出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摇到外婆桥头的那抹轻舟;它还是周庄“船从家中过”式水乡生活的载体;是水乡人嫁娶的花轿,是陆游词里的“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它就是乌篷船。
乌篷船是属于水乡的。在绍兴几百年的历史上,乌篷船一直是绍兴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出行时,只需站在岸边,用浓重的吴侬腔喊一声船家,便会有乌乌的一抹小舟飘然而至,晃晃悠悠,荡漾着水乡生活的悠闲和恬静。于是,在我们的概念里,有了水乡便有了乌篷船,有了乌篷船,水乡也鲜明、生动起来。这种理解不仅来自于水和船的天然缘分,更来自于大多数人对水乡生活的浪漫想象。
所以,今天,当乌篷船正淡出我们的出行生活时。它的远去也击碎了我们心中一个梦里江南的美好幻境,带走了水乡生活的全部想象。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演进不同,乌篷船走向消逝的原因尽管也有技术因素,但更多是因为当下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再也容纳不下晃晃悠悠的乌篷船,难以容忍悠闲、恬静的水乡生活了。或许几十年后,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会成为我们的遗憾。
纵观历史,在交通工具的流转、演进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逐步消逝的交通工具并没有彻底地退出我们的生活,它们大多成为旅游产业中吸引眼球的卖点。就像人们习惯于在博物馆珍藏往昔的时光,定格逝去的生活一样,对于那些曾经的交通工具,人们也总是怀有一种怀旧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则浸透着往日生活的痕迹,是难以抹去的。
一些时代、一些事件和一些地方总是和交通上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茶马古道上的马,丝绸之路上的骆驼,工业革命时期的蒸汽机车……交通工具成为那个年代社会风貌的中心,推动厂人们的联系和交流。当时代改变,那些处于中心的交通工具也被迫向社会边缘滑落,甚至走向消逝。这其中有技术的力量,更有社会进步的动力助推。
马——千年交通的背影
关于马、马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故事实在太多。西南的崇山峻岭里,因为有了马,成就了“茶马古道”和“马班邮路”的传奇,悠悠马铃声串起了无数偏僻的村寨和城镇,沟通了西藏、云南和南亚的商业、文化、人员的交流。直到上世纪90年代,马还是这一地区商路和邮路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短短十多年过去,公路通到越来越多的山寨,支线机场出现在西南群山的怀抱中。如今的茶马古道早已没了当年的繁盛,常年不见一匹骡马走过。曾在丽江等地繁荣一时的马帮文化和占道旁的山间马店也早已难觅踪迹,崇山峻岭间的马蹄印迹又重新被离离荒草所覆盖。每年,大批仰慕茶马文化的现代人成群结队地跑去昆明、丽江,试图寻访到当年的蛛丝马迹,纪录片的编导们也一次次地走过群山,拍出了《德拉姆》、《马班邮路》等作品,企图抓住茶马文化悄然褪去的尾巴。但早就有专家质问,已没了马的古道还能称之为“茶马占道”吗?
其实不仅仅在茶马古道上,在大多数的地区,作为交通工具的马正黯然退出交通运输的舞台。在和现代交通工具的“优胜劣汰”中,马的生理习性和行走速度让其毫不意外地一败涂地。尽管马曾主宰交通领域数千年,但当以沥青、水泥和铁轨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方式铺天盖地而来时,吃草,善走山路的马和其象征的古旧交通方式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这是技术进步的力量,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流转进步。
蒸汽机车——工业革命被“革命”
2005年底,在中国的内蒙古,全世界干线铁路上运营的最后27台蒸汽机车在集通铁路上退役,作为交通工具的蒸汽机车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此时距离英国人史蒂芬逊发明可用于商用的蒸汽机车整整180年。180年前的9月27日,当史蒂芬逊制造的新型蒸汽机车牵引着38节车厢,载着450名乘客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向达林顿方向驶去时,人类的交通史走出了生物能时代,进入和工业生产同步的工业化时代。
随后的几十年里,铁路像扎根的藤条植物一样,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铁路又仿佛是一个工业革命的魔杖,修到哪里就把新式的工业文明带到哪里。尽管有人把这种新玩意儿叫做“邪恶的喷火怪物”,尽管有阴阳师认为这种轰隆隆的东西坏了风水,但蒸汽机车还是携着工业时代的文明成果驶向世界的每个角落。美国西部因为有了铁路而走出了荒芜,各国政府、商人对路权的争夺也演绎出一幕幕人生的悲喜。
从1925年到2005年,整整180年,按照中国人的逻辑,正好三个甲子。三个甲子里,铁路交通从蒸汽时代走进内燃时代,又走进电气化、磁悬浮时代。当年风光无限、改变世界的蒸汽机车如今也只能无奈地退出交通运输的领域,在部分地区作为旅游观光的“噱头”,尴尬地存在着。而蒸汽机车所依附的工业革命时代更早已远去,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物件也已不见踪影,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又被新的技术“革”掉了命。
乌篷船——水乡生活的远去
它曾多次出现在鲁迅的小说里,是鲁迅儿时出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摇到外婆桥头的那抹轻舟;它还是周庄“船从家中过”式水乡生活的载体;是水乡人嫁娶的花轿,是陆游词里的“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它就是乌篷船。
乌篷船是属于水乡的。在绍兴几百年的历史上,乌篷船一直是绍兴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出行时,只需站在岸边,用浓重的吴侬腔喊一声船家,便会有乌乌的一抹小舟飘然而至,晃晃悠悠,荡漾着水乡生活的悠闲和恬静。于是,在我们的概念里,有了水乡便有了乌篷船,有了乌篷船,水乡也鲜明、生动起来。这种理解不仅来自于水和船的天然缘分,更来自于大多数人对水乡生活的浪漫想象。
所以,今天,当乌篷船正淡出我们的出行生活时。它的远去也击碎了我们心中一个梦里江南的美好幻境,带走了水乡生活的全部想象。和其他交通工具的演进不同,乌篷船走向消逝的原因尽管也有技术因素,但更多是因为当下我们快节奏的生活再也容纳不下晃晃悠悠的乌篷船,难以容忍悠闲、恬静的水乡生活了。或许几十年后,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会成为我们的遗憾。
纵观历史,在交通工具的流转、演进过程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些逐步消逝的交通工具并没有彻底地退出我们的生活,它们大多成为旅游产业中吸引眼球的卖点。就像人们习惯于在博物馆珍藏往昔的时光,定格逝去的生活一样,对于那些曾经的交通工具,人们也总是怀有一种怀旧的情愫。而这种情愫则浸透着往日生活的痕迹,是难以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