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来源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k2007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析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手术患者8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2组,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术后一周胃肠功能指标ALB、PA、PNI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加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ΤΝF-α)基因在Graves病(GD)患者甲状腺上皮细胞(TEC)中的表达水平, 以探讨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影响.采用
为了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特发性中枢性早熟(ICPP)女童的诊断以及与单纯性乳房发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了ICPP组和单纯性乳房
将125Ⅰ粒子通过手术或微创方式植入患者病变体内或瘤区,实现对病变组织的低剂量、持续性、长时间的放射治疗,可达到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的目的.自2003年12月~2004年8月,我院有直
目的分析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7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编号差异分为甲组和乙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一般人群中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在10%左右.随着抗病毒药物的临床应用,乙肝病毒(HBV)变异株也逐渐增多.为了加强对HBV潜
近年来发现许多非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总甲状腺激素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1], 这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检测306例非甲状腺疾病(NTI)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浓度, 对
目的就腹腔镜技术在普通外科不明原因急腹症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普通外科自2014年2月-2017年2月所收治的75例不明原因急腹症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并采用腹腔镜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以重度气流受限为特征(FEV1小于30%的预计值), 伴有呼衰和(或)心衰, 在此基础上可能发生肾功能损害, 有发展成肾功能不全的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