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速写造型的教学思考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n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速写作为高校绘画造型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还要提高造型训练的实践能力。结合当代艺术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应该科学地解决高校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客观问题。过于强调传统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是不利于丰富速写课程的深刻内涵。在如何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充分引导学生认识艺术的本质和意义,不断转变艺术创作的当代意识。本文紧密围绕当代速写教改方法,重点分析目前教学中所产生的主要现状,并提出务实的教改思路,从而体现速写教学在造型训练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模式;造型方式;表现和再现;审美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22-02
  一、积极转变速写教学与基础造型的传统意识
  关注现有的速写教材和论著,其主要内容和要求倾向于高考应试层面,甚至包括线条简单的运用及技巧表现。教学方法的单一化,延续至今仍未实质性的改进,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目前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发展。如何满足新时期高校美术教育的时代要求,转变意识,调整方向成为教学思考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无论是素描、色彩、创作、还是相关设计专业领域,都会涉及速写知识的应用。素描写生离不开速写观察的原理,解决形态与结构的问题,可以通过速写的分析逐步实现准确地表达。色彩速写的表现不仅丰富了观察者的艺术情感,更为重要的提高了概括对象的能力。在美术创作过程中,首先速写手段收集了前期素材,其次再以草图的方式制定了创作命题有关的构图与形象。随着近些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建设,设计艺术大力服务于社会发展,因此速写有利于设计思想迅速通过效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可见速写学习的价值因时代发展而改变,这也是顺应艺术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以往学习速写总是作为绘画造型科目的基础部分。由于教学改革长期缺少实践与理论的科学论证,大部分内容还是沿袭了原有课程设置中的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教师讲授方法仍然因循守旧,追求课堂表面形式的改变,教改的核心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导致学生长期盲目依赖客观对象的直接表达,过分强调速写的步骤、构图、比例、透视等一般绘画关系,逐渐减弱了思想表达的能力和热情。学生不能运用各种速写造型手段来表现意图,证实了造型能力与思想表达之间的严重脱节,就连造型水平也仅仅停留在簡单描摹物体的层面之上。这对今天艺术创新人才培养而言,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事实证明,速写训练的基础作用毫无质疑,并且它对其他艺术门类,风格流派、思维方式等起着承前启后,千丝万缕的关联。仅是延续高考的教育目标,是不符合未来发展的艺术规律。设想一味地强调技术学习的要求,真正追求多元化艺术的途径自然也会变得过于单一。只有积极转变速写教学与基础造型的传统意识,速写教学的现实意义才可充分体现出来。
  二、强调从观察中获取速写新的审美表达
  探索科学的教育模式一直是高校教育者共同的工作使命。努力通过速写教学的实践环节里,积极引导学生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表达等方面培养。期望从高考标准中摆脱出来,逐步提升知识要点及要求。以审美的高度综合促进学生观察和感受,运用不同的造型手段去表达艺术的实质。各种速写造型方式都是服务于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丰富的审美情感。所构成造型方式的形式是具有多样性,任何一种语言形态的创造,必然与艺术的客观规律和审美标准紧密联系。造型语言是以创作表现内容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体现独立的审美价值。对客观对象的自然规律、形体结构的研究,建立在多种方式的观察与分析,从而获取不同的表现手法。这样有利于重新解构原有形态,赋予速写造型更多的教学意义。
  具体就艺术表达的而言,事物本身所蕴含着丰富的形态和内涵。灵活掌握速写基本技法中的线条运用,正是准确表达特点与关系。值得思考的是线条是怎样产生的视觉美感?那些类型的造型语言可以构成特有规律?某种形体感受又会联系起其它的事物?或许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从观察中获取新的审美表达。因此不同的观察角度影响着艺术感受的产生,便成为画面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速写表现分为观察、组织线条(或明暗)两部分。首先,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去发现事物的美。观察仅是看清对象的特点结构,只能是速写的初级阶段。一种机械式的描摹方式,被动地将形体动态习惯性地记录下来。观察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直接写生的层面,忽视了表现对象的重点,简单地处理线条节奏与变化的部分。审美认识是相对的,曲线和直线分别有着各自的表现特点。尤其是曲线具有灵动、流畅、柔和等特点。在表现人物肘、膝等转折处,运用婉转的曲线与力度的直线巧妙地交代人物画造型要点,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局部如此,整体也亦如此。总之,观察与感受的一致性是感受符合艺术审美的基本要求。
  三、区别表现与再现之间的特点,突出速写教学的现实意义
  以上所述,艺术感受从观察过程中产生,之后面临着表现与再现的认识问题。速写表现方法多种多样,简单而又直接地表现形式必然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唯有意识的转变,才可探索适合个人化表达方式。再现经历了复杂的艺术思考与实践,有别于一般表现的常规方法,较好地体现速写造型的艺术价值。
  (一)众多的材料媒介改变速写表现形式的单一化现象。目前,许多综合材料的运用形成了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探索和研究综合材料的表现思维及形式,不仅改变传统的造型观念,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还充分扩展了艺术创作的自由空间。只有熟练掌握材料的运用和经验,才会更加丰富速写造型的手段和语言。我们不断认识材料媒介的特性,能够很大程度的扩宽速写的表现领域,甚至丰富表现内容和形式。可见其他种类的绘画工具不仅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运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不同的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其他文献
摘要: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主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大小调调式音阶等方法。本文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德彪西音乐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作用。  关键词:德彪西;五首前奏曲;调式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19-01  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主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大小
摘要:在越野滑雪训练过程中,人体内部必然随着负荷强度的大小和强弱不同而产生一系列的机能变化。人体机能变化是与负荷强度的变化基本吻合的。通过对训练课中负荷强度的变化形式进行分析,可以评定训练课的负荷安排是否合理,进而对训练结构、训练内容安排顺序提出某种改进设想。本文以比赛为参照体,运用比较分析法,对越野滑雪训练负荷强度变化形式以及训练负荷与比赛负荷的心率曲线变化是否相吻合等做相关研究。  关键词:越
摘要:国哈佛大学教授伯顿提出了发展儿童创造能力的十个要点,其中说到:创造一个气氛使每个儿童被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使他受到尊重,作为小组一名成员被重视,儿童需要利用与体验能力和环境的自由。以此为鉴,在传统班级授课制下,实施分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十一有效途径。  关键词:分组教学;音乐;素质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20-01  
摘要:20世纪末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的信息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模式和平面设计手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字多媒体技术为传统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多更新、更多样的表现形式,传统平面设计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质的飞跃。  关键词:数字多媒体;平面设计;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21-01  在我们的物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