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及“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笔者认为其思想精髓与孕育于课程改革、体现从“圣经式”教材观到“材料式”教材观转变的教材“二次开发”理论不谋而合,且旨在通过三则亲历的《牛津高中英语》教学实例,探讨其对教材“二次开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思想 教材“二次开发” 《牛津高中英语》
“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生活即教育”思想、“社会即学校”思想共同构筑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超越时代束缚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对教育和教育者起着不可估量的启迪作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精髓在于“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及“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方明,2005)。而在“先生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教材是一个显性的纽带,不同的教材观决定了“教”“学”互动的形式和效果。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教材的多样性逐渐撼动了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郭晓明,2001)在笔者看来,“材料式”教材观代替“圣经式”教材观的过程,恰恰验证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精髓所在:无论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智慧,因材施教的启示,还是教师自身知识涵养提升反作用于教学水平提升的睿智,无不体现了教师应该用批判性的眼光对待教材,勇于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真正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的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俞红珍,2006)这个开发过程是个性化的,却不是随意而无章法的,最本质也是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和结果。笔者作为一个工作第八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想借此文谈谈数年来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和感悟,向陶先生的伟大思想致敬,也希望能给同行些许借鉴。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是教材“二次开发”前期分析中重要的一步,因为教师不应该只是传递知识,而更应该教授学习方法。模块二第三单元Project(项目)板块的主题是Interviewing an expert(采访一个专业人士),项目内容是采访一个某领域的专业人士,并制作一个介绍被采访对象情况的海报。和每个Project的设置一样,教材提供了一篇介绍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文章作为可用素材。要在课堂上完整实施整个项目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利用现有条件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更优化的可能”,才是教师在实施教材“二次开发”时应该努力的方向。本例中项目的实施需要学生掌握英语采访以及海报制作的技巧,而受制于有限的课堂时长和可用资源,也旨在更贴近语言习得的本真,笔者将任务简化为完成一个英语采访,采访对象和话题选自第二模块三个单元Reading(阅读)板块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而杨利伟的介绍则作为讲解并示范英语采访技巧的素材。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最大化教材现有材料的使用率,解决了资源获取困难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对于检测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其融会贯通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简化任务形式的过程,本质上践行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智慧:组织英语采访需要调动的是学生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流程、提问技巧、过渡技巧、举止仪态等,同时也需要基于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在课堂结束后,学生学会的不是如何对杨利伟进行英语采访,而是如何进行有效乃至高效的英语采访。在提问技巧的训练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已知背景知识出发进行逆向思维,在评论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比如在杨利伟一文中提到其在童年时期就对科学技术特别感兴趣,而这则信息出自其朋友和老师之口。基于这则信息和一个采访者应有的敏锐度,以下问题应运而生:We’ve learned from your friends and teachers that you lov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a young age. Is that true? Can you share with us som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ack in your childhood?(从你朋友和老师口中我们得知,你从小就喜欢科学技术。这是真的吗?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些童年时期的难忘经历吗?)这样的提问即体现出充分的准备,也能够获取较大的信息量。一个成功的采访还应该有始有终、过渡自然,因此笔者补充了问候语、过渡语、确认信息、结束语等典型且常用的英语句型,引导学生在组织采访时酌情使用。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采访这个形式的兴趣,同时演示采访者以及被采访者应有的举止仪态,笔者播放了美国电影《惊天危机》中小女孩在白宫偶遇总统时的即兴采访片段,以及国内知名主持人杨澜做客美国《查理访谈录》的电视采访片段,效果非常理想,学生在原汁原味的情境中感受了英语采访的魅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采访水平。这次教材“二次开发”的尝试将教材的“瘦身”和“延伸”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教材中涉及素材的题材和体裁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一点在模块一第二单元Reading(阅读)板块Home Alone(独自在家)一文的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整套教材中少有的戏剧体裁,此文讲述了父母因错怪孩子而导致彼此隔阂的故事。学生对该体裁并不陌生,题材也源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但是英语戏剧这个形式对他们来说还是兼具新鲜感和挑战性的。基于这个实际情况,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个体的生活体验迁移到对该英语戏剧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笔者在实施教材“二次开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此时,陶先生那句“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朴实无华的至理名言让笔者眼前一亮:戏剧是表演的艺术,不管以何种语言呈现,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语言上贴近戏剧,学生都必须以体验者的身份走近戏剧,乃至走进戏剧;教师与其照本宣科,不如通过对戏剧构成要素的剖析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演绎角色、体验情节甚至个性化的决定戏剧的走向。学生的体验分三个阶段逐渐展开——欣赏戏剧、表演戏剧和创造戏剧。在第一阶段,学生将欣赏配套的教学动画视频,注意模仿视频中人物的语气、动作,并巩固对情节的认识和对语言的熟悉度;在第二阶段,学生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将两场戏剧表演出来;第三阶段,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个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续写戏剧第三幕的英语剧本,展示父母和子女如何突破沟通的障碍而重归于好,并且在下一次的课堂中将表演搬上“舞台”。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眼睛和耳朵的参与,第二阶段是通过各个感官的参与将自己变成角色,那么第三阶段恰恰是以英语作为工具、以个人的经验作为参照,将角色变回自己。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英语戏剧的基本知识的渗透,包括act(幕)和scene(场)的构架,dialogue(对白)和monologue(独白)的区别,character(角色)和plot(情节)的认识等,并不直接通过笔者的讲授,而是借助戏剧情景的展开引导学生逐步揭开其真面目。比如,对白和独白的区别是在学生朗读剧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对白是角色之间语言上的互动,因此朗读者需要带着对角色的理解去演绎对白;独白则是一个来自旁观者的叙述,旨在使观众更好的了解故事的发展,因此相较而言,独白的演绎不带有特定的情感色彩。英语剧本续写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综合性的挑战,其中融合了戏剧知识的正确运用、情节发展的把控和英语语言的调度。所有的一切基于课堂内容的内化、英语语言知识的外显,并由个人的生活体验作为连接两者的桥梁。在实际的呈现中,学生的语言使用可能不到位,角色塑造可能与原有人物不太统一,情节设计也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但这一切并没有使这个教学活动失去意义,反而赋予其应用性、个性化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曾有一个数学老师在一次成功的开课活动后被问及其花了多少时间备课,他的答案出乎了在场人的意料:“我用一辈子在备课。”这样一句朴实却发人深省的回答和陶先生的“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的思想不谋而合。人们常将教师比作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学生,笔者对此并不认同: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大海,进而拥有学海无涯的觉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不满足于现状,通过提升自身的知识涵养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模块二第一单元Word Power(词汇拓展)板块的主题是Space Exploration(太空探险),旨在让学生掌握一系列天文词汇。如果就事论事的将书本涉及的词汇一一解释,并辅以课后背诵的任务,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牺牲了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和探索的机会——这样的课是一堂合格的课,但远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在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笔者对天文词汇不太熟悉,难以游刃有余的进行拓展。在无所适从的时刻,陶先生的教诲点醒了迷茫中的自己,既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那么先完成“学”的过程,再考虑“教”的方法,事情将会迎刃而解。基于书本的内容,笔者借助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天文词汇,并从中精选出适合学生水平、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部分制作成拓展讲义,作为学生课前拓展预习的参阅资料。基于比较全面的课前预习,教学设计的重点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词汇再现、词汇巩固和词汇运用方面。词汇再现环节除了借助书本已有的素材,还补充了课外相关的趣味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语境中辨认并熟悉大量的天文词汇,而非脱离语境的生硬记忆。词汇巩固环节以知识竞赛和话题讨论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笔者以天文词汇的考量为目的,设计了多题型的知识竞赛题,全班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有组内合作,有组间竞争;第二阶段,笔者播放几段天文电影的片段,每个片段设计一个讨论题,要求讨论者尽可能的利用所学的天文词汇讨论电影涉及的天文现象,讨论首先在小组内进行,随后由各组长在全班范围进行总结性发言。词汇运用环节实际上是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的反馈型任务——撰写一篇学校天文社团的宣传资料,运用所学词汇介绍一个天文现象。由于这个写作任务有一定功能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英语词汇解决实际问题。纵观整个“二次开发”的过程,教师个人的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短短的一堂课的背后暗含了资料搜集、筛选和内化的庞大工作量,需要教师将自身的“学”和“教”结合起来。
在将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和思考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有机结合的过程中,笔者即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理论素养,也找到了一条高效处理教材的捷径,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教学本不应该是无谓的重复,而是无休无止的创造和再创造;而教师也将从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中解脱出来,真正从“教书匠”华丽转身为“教材开发者”,乃至“教育家”,美哉美哉!
参考文献:
[1] 戴自俺.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3(6).
[4]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 “教学做合一”思想 教材“二次开发” 《牛津高中英语》
“教学做合一”思想,与“生活即教育”思想、“社会即学校”思想共同构筑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其超越时代束缚的真知灼见,至今仍对教育和教育者起着不可估量的启迪作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精髓在于“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以及“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方明,2005)。而在“先生教”和“学生学”的互动过程中,教材是一个显性的纽带,不同的教材观决定了“教”“学”互动的形式和效果。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教材的多样性逐渐撼动了教材作为教学中唯一法定文化的地位,教材的功能定位也逐渐由控制和规范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郭晓明,2001)在笔者看来,“材料式”教材观代替“圣经式”教材观的过程,恰恰验证了陶先生“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精髓所在:无论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智慧,因材施教的启示,还是教师自身知识涵养提升反作用于教学水平提升的睿智,无不体现了教师应该用批判性的眼光对待教材,勇于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二次开发”,真正做教材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的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俞红珍,2006)这个开发过程是个性化的,却不是随意而无章法的,最本质也是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过程和结果。笔者作为一个工作第八年的高中英语教师,想借此文谈谈数年来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和感悟,向陶先生的伟大思想致敬,也希望能给同行些许借鉴。
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学生学习需求的分析是教材“二次开发”前期分析中重要的一步,因为教师不应该只是传递知识,而更应该教授学习方法。模块二第三单元Project(项目)板块的主题是Interviewing an expert(采访一个专业人士),项目内容是采访一个某领域的专业人士,并制作一个介绍被采访对象情况的海报。和每个Project的设置一样,教材提供了一篇介绍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的文章作为可用素材。要在课堂上完整实施整个项目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利用现有条件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甚至“更优化的可能”,才是教师在实施教材“二次开发”时应该努力的方向。本例中项目的实施需要学生掌握英语采访以及海报制作的技巧,而受制于有限的课堂时长和可用资源,也旨在更贴近语言习得的本真,笔者将任务简化为完成一个英语采访,采访对象和话题选自第二模块三个单元Reading(阅读)板块涉及的人物和事件,而杨利伟的介绍则作为讲解并示范英语采访技巧的素材。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最大化教材现有材料的使用率,解决了资源获取困难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对于检测学生对已学内容的理解、提升其融会贯通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简化任务形式的过程,本质上践行了“授之以渔”的教学智慧:组织英语采访需要调动的是学生的采访技巧,包括采访流程、提问技巧、过渡技巧、举止仪态等,同时也需要基于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在课堂结束后,学生学会的不是如何对杨利伟进行英语采访,而是如何进行有效乃至高效的英语采访。在提问技巧的训练中,笔者引导学生从已知背景知识出发进行逆向思维,在评论的基础上抛出问题。比如在杨利伟一文中提到其在童年时期就对科学技术特别感兴趣,而这则信息出自其朋友和老师之口。基于这则信息和一个采访者应有的敏锐度,以下问题应运而生:We’ve learned from your friends and teachers that you lov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a young age. Is that true? Can you share with us some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s back in your childhood?(从你朋友和老师口中我们得知,你从小就喜欢科学技术。这是真的吗?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些童年时期的难忘经历吗?)这样的提问即体现出充分的准备,也能够获取较大的信息量。一个成功的采访还应该有始有终、过渡自然,因此笔者补充了问候语、过渡语、确认信息、结束语等典型且常用的英语句型,引导学生在组织采访时酌情使用。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采访这个形式的兴趣,同时演示采访者以及被采访者应有的举止仪态,笔者播放了美国电影《惊天危机》中小女孩在白宫偶遇总统时的即兴采访片段,以及国内知名主持人杨澜做客美国《查理访谈录》的电视采访片段,效果非常理想,学生在原汁原味的情境中感受了英语采访的魅力,从而提升了自己的采访水平。这次教材“二次开发”的尝试将教材的“瘦身”和“延伸”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教材中涉及素材的题材和体裁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这一点在模块一第二单元Reading(阅读)板块Home Alone(独自在家)一文的教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整套教材中少有的戏剧体裁,此文讲述了父母因错怪孩子而导致彼此隔阂的故事。学生对该体裁并不陌生,题材也源于他们真实的生活,但是英语戏剧这个形式对他们来说还是兼具新鲜感和挑战性的。基于这个实际情况,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个体的生活体验迁移到对该英语戏剧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笔者在实施教材“二次开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此时,陶先生那句“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的朴实无华的至理名言让笔者眼前一亮:戏剧是表演的艺术,不管以何种语言呈现,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语言上贴近戏剧,学生都必须以体验者的身份走近戏剧,乃至走进戏剧;教师与其照本宣科,不如通过对戏剧构成要素的剖析展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演绎角色、体验情节甚至个性化的决定戏剧的走向。学生的体验分三个阶段逐渐展开——欣赏戏剧、表演戏剧和创造戏剧。在第一阶段,学生将欣赏配套的教学动画视频,注意模仿视频中人物的语气、动作,并巩固对情节的认识和对语言的熟悉度;在第二阶段,学生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将两场戏剧表演出来;第三阶段,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个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续写戏剧第三幕的英语剧本,展示父母和子女如何突破沟通的障碍而重归于好,并且在下一次的课堂中将表演搬上“舞台”。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眼睛和耳朵的参与,第二阶段是通过各个感官的参与将自己变成角色,那么第三阶段恰恰是以英语作为工具、以个人的经验作为参照,将角色变回自己。在整个体验过程中,英语戏剧的基本知识的渗透,包括act(幕)和scene(场)的构架,dialogue(对白)和monologue(独白)的区别,character(角色)和plot(情节)的认识等,并不直接通过笔者的讲授,而是借助戏剧情景的展开引导学生逐步揭开其真面目。比如,对白和独白的区别是在学生朗读剧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渗透的:对白是角色之间语言上的互动,因此朗读者需要带着对角色的理解去演绎对白;独白则是一个来自旁观者的叙述,旨在使观众更好的了解故事的发展,因此相较而言,独白的演绎不带有特定的情感色彩。英语剧本续写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综合性的挑战,其中融合了戏剧知识的正确运用、情节发展的把控和英语语言的调度。所有的一切基于课堂内容的内化、英语语言知识的外显,并由个人的生活体验作为连接两者的桥梁。在实际的呈现中,学生的语言使用可能不到位,角色塑造可能与原有人物不太统一,情节设计也是各不相同、因人而异,但这一切并没有使这个教学活动失去意义,反而赋予其应用性、个性化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因材施教的教育智慧。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
曾有一个数学老师在一次成功的开课活动后被问及其花了多少时间备课,他的答案出乎了在场人的意料:“我用一辈子在备课。”这样一句朴实却发人深省的回答和陶先生的“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的思想不谋而合。人们常将教师比作蜡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学生,笔者对此并不认同: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大海,进而拥有学海无涯的觉悟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不满足于现状,通过提升自身的知识涵养来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模块二第一单元Word Power(词汇拓展)板块的主题是Space Exploration(太空探险),旨在让学生掌握一系列天文词汇。如果就事论事的将书本涉及的词汇一一解释,并辅以课后背诵的任务,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是牺牲了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和探索的机会——这样的课是一堂合格的课,但远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在进行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了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笔者对天文词汇不太熟悉,难以游刃有余的进行拓展。在无所适从的时刻,陶先生的教诲点醒了迷茫中的自己,既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那么先完成“学”的过程,再考虑“教”的方法,事情将会迎刃而解。基于书本的内容,笔者借助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天文词汇,并从中精选出适合学生水平、出现频率较高的一部分制作成拓展讲义,作为学生课前拓展预习的参阅资料。基于比较全面的课前预习,教学设计的重点自然而然转移到了词汇再现、词汇巩固和词汇运用方面。词汇再现环节除了借助书本已有的素材,还补充了课外相关的趣味阅读,使学生在大量的语境中辨认并熟悉大量的天文词汇,而非脱离语境的生硬记忆。词汇巩固环节以知识竞赛和话题讨论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笔者以天文词汇的考量为目的,设计了多题型的知识竞赛题,全班以小组为单位答题,有组内合作,有组间竞争;第二阶段,笔者播放几段天文电影的片段,每个片段设计一个讨论题,要求讨论者尽可能的利用所学的天文词汇讨论电影涉及的天文现象,讨论首先在小组内进行,随后由各组长在全班范围进行总结性发言。词汇运用环节实际上是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的反馈型任务——撰写一篇学校天文社团的宣传资料,运用所学词汇介绍一个天文现象。由于这个写作任务有一定功能性和趣味性,有助于学生通过运用所学英语词汇解决实际问题。纵观整个“二次开发”的过程,教师个人的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短短的一堂课的背后暗含了资料搜集、筛选和内化的庞大工作量,需要教师将自身的“学”和“教”结合起来。
在将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和思考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有机结合的过程中,笔者即提升了自身的教学理论素养,也找到了一条高效处理教材的捷径,可谓一举两得、事半功倍。教学本不应该是无谓的重复,而是无休无止的创造和再创造;而教师也将从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中解脱出来,真正从“教书匠”华丽转身为“教材开发者”,乃至“教育家”,美哉美哉!
参考文献:
[1] 戴自俺.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 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 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13(6).
[4]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