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可以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展开,分析了表现性评价体系在小数学教育中的优势,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数学教学;
正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向着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发展,并且教学的目的也不只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的层面上了,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问题,形成学科的专业素养。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而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却能够契合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各阶段的教学都要向表现性评价体系靠拢。
一、结合知识要求,设计日常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要以所要教学的知识为根本,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让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明确,而不至于乱成一团。每个知识的教学都有相关的要求,表现性评价体系就是要抓住这些要求,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同时,学生能够更加完美地完成学习任务。结合知识的要求设计日常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不仅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目的明确,而且也能使学生就知识的重点进行学习,最后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任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小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地利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对《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除法的运算法则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除法运算题,分为能除尽的和不能除尽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这两种除法的不同点,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这样分层次的任务性教学模式,不仅抓住了教学重点,而且也让学生一步步地深入问题,最后看清楚整个问题的脉络,形成自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探索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要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可以从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中体现出来,那么现在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探索式教学就是提升学生课堂位置的重要教学策略,所以在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体系中很有必要加入探索式教学的元素,以此来更加具体地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探索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中進行深度学习,在构建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图形的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几个有不同特点的图形,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指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接着提问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学生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确认。但教师仍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探索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包括对学习方向的引导和对学习质量的检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直接牵扯到学生是否能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也正是构建表现性评价体系的需要。
三、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
现在教育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学生的一概而论,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对教育人群进行分类,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课堂改革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所以,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想成功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克服这一教学顽疾,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应对不同的学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结果,进一步加强教学成果。其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而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又恰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教学工作的。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考查中这两者有着不谋而合的相同点。所以很有必要就此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即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一类会进行乘法运算的,一类不会进行乘法运算的。就这两类可以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算式让学生巩固对乘法的运算,加强学生的运算速度;对于另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对自己的运算错误进行归类的作业,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所在,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材施教的做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料,教师一定要将其充分运用起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这看起来十分复杂的事情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教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切实地分析问题所在,才能将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完美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四、结语
构建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这也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的表现,构建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方向,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质量,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的优化,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信号,抓住这个信号,利用好这个信号,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夏美珍.支持儿童成长的评价方式变革——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J].清风,2020(12):4.
[2]马婷.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浙江省小学考试评价改革的实践案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21):74—79.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界牌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数学教学;
正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向着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发展,并且教学的目的也不只停留在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的层面上了,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思考问题,形成学科的专业素养。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而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教学模式却能够契合教育的发展方向,所以各阶段的教学都要向表现性评价体系靠拢。
一、结合知识要求,设计日常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要以所要教学的知识为根本,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让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目标明确,而不至于乱成一团。每个知识的教学都有相关的要求,表现性评价体系就是要抓住这些要求,才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同时,学生能够更加完美地完成学习任务。结合知识的要求设计日常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不仅可以让教学工作变得目的明确,而且也能使学生就知识的重点进行学习,最后收获高质量的教学成果。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任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小学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地利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对《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除法的运算法则为首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除法运算题,分为能除尽的和不能除尽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提出这两种除法的不同点,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对比自己的想法和正确答案之间的差距。这样分层次的任务性教学模式,不仅抓住了教学重点,而且也让学生一步步地深入问题,最后看清楚整个问题的脉络,形成自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探索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要求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是可以从学生日常的学习表现中体现出来,那么现在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要求在课堂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探索式教学就是提升学生课堂位置的重要教学策略,所以在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体系中很有必要加入探索式教学的元素,以此来更加具体地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探索式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中進行深度学习,在构建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教学成果。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图形的对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列举几个有不同特点的图形,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指出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图形,接着提问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些图形是对称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学生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确认。但教师仍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探索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适时的指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包括对学习方向的引导和对学习质量的检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直接牵扯到学生是否能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好地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也正是构建表现性评价体系的需要。
三、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
现在教育面对的最大的障碍就是对学生的一概而论,这样的传统教育模式没有对教育人群进行分类,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的课堂改革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所以,学生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想成功的进行下去,就必须克服这一教学顽疾,教师要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应对不同的学生,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结果,进一步加强教学成果。其实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而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又恰好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教学工作的。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习表现的考查中这两者有着不谋而合的相同点。所以很有必要就此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即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将学生划分为两类,一类会进行乘法运算的,一类不会进行乘法运算的。就这两类可以分配不同的课外作业,对于第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算式让学生巩固对乘法的运算,加强学生的运算速度;对于另一类学生,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对自己的运算错误进行归类的作业,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所在,从而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材施教的做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料,教师一定要将其充分运用起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对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这看起来十分复杂的事情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教师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问题,切实地分析问题所在,才能将学生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完美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四、结语
构建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地位,这也是新课改对学生的要求,结合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的表现,构建小学数学的表现性评价体系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教学方向,同时也能体现教学的质量,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的优化,更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课堂表现就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信号,抓住这个信号,利用好这个信号,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夏美珍.支持儿童成长的评价方式变革——小学数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J].清风,2020(12):4.
[2]马婷.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基于浙江省小学考试评价改革的实践案例[J].基础教育课程,2018(21):74—79.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界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