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人口红利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q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有人把这简单归结为改革开放的成果是不足够的。第一,很多项重大改革属于一次性效益,比如家庭承包制改革示范效果就是一次性,80年代中期就结束了。第二,任何改革开放制度变迁所创造的经济增长、潜力都会通过具体的源泉、具体的引擎真正释放出来。
  因此,我们要分析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来自于什么地方,就会有很多不同的研究结果。其中,中国的经济增长有一部分来自于人口红利,这个结论是有相当多人赞同的。人口红利的意思就是我们处在一个特定的人口转变阶段,这个人口转变带来了比较好的人口结构,特别是人口年龄结构,这个人口年龄结构保证了两条:第一,劳动力需求供给;第二,高储蓄率。因为这两条促成的经济增长额外的源泉,我们叫做人口红利。
  我和同事做过一些分析,在改革开放期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中有27%来自于人口红利的贡献,或者说代理指标是人口抚养比,也就是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供养多少少年人口和老年人口。这个指标在过去一直是下降的,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人口抚养比例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人均GDP增加0.115个百分点,这是我们所说的过去的人口红利。
  相当多的人,包括人口学家、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人口转变如果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总量不断增加、比例不断提高的话,那可能未来人口的转变结果就是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这意味着,从2013年开始,我们的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这就代表着从2013年人口抚养比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GDP会下降0.115个百分点。这样我们要面对的是,将来在不再有人口红利的情况下,我们的人均抚养比、人均增长速度如何保持,可持续性又将来自何种源泉。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经历一个特定的人口转变时期,消耗掉过剩劳动力,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比如用技术替代人工,用资本替代劳动。这不是坏的转折点。人口红利消失也不意味着经济增长源泉也会消失。我曾经写过一些文章论述我们有两种人口红利,或者我们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和第二次人口红利。第一次人口红利是,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增加产生的人口劳动力的供给充足和高储蓄率。这是人口转变早期出现的现象。当这部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之后,在治理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会产生、制造出第二次人口红利。第二次人口红利是,继续利用人口转变造成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特征。比如说在老龄化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有好的健康保障、好的教育水平,社会劳动年龄、退休年龄可以往后推延,保持劳动力充足。另外,还有劳动力市场的改进等很多有挖掘潜力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第一次人口红利其实只用了一半,也就是说至少还应该有一半的潜力可供挖掘。中国人口红利的具体体现,是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这个转移形成了中国的民工潮,推动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速度。流动相对稳定之后,流动人口的收入增长、消费扩大,及对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包括劳动力供给的增加、人力资本贡献的增加等等各方面因素,这是人口红利的具体实现。
  过去30年里,中国城市化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3.2%(不是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而是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速度)。过去20年里是每年2.9%,过去10年又回到3.2%。按世界标准说,中国的年平均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应该是0.8%到1.6%,也就是我们过去的城市化速度是超常规的,这个速度我们未来不一定能保持。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口结构在变化。城市的劳动年龄人口不增加了,到了2015年前后,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也不再增加了,城市化的速度就不会快。但城市化仍然有潜力,因为到目前为止,46%的城市化率是用统计上的常住人口达到的,也就是说农民工进城工作超过6个月记录下来的。46%的城市化率和33%非农人口化率比较,中间有12个百分点的差距。只有在33%变成46%以后,我们城市化的速度才真正符合城市化的要求。农民住进城市后,如果他们没有成为市民,那他们对养老保障制度的贡献就几乎为零,同样,他们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的需求的贡献也将被大大低估,他们转变生活方式对消费的拉动、对劳动力素质的贡献也没有发挥出来。
  因此,我们第一次人口红利的另一半在于,把进城的农民和没有进城的农民真正市民化,让他们作为劳动力转变成市民,在城市生活、工作、作贡献。这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出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另外,其实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消除劳动力流动和利用中的制度性障碍、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培训水平、把劳动力数量优势转变成质量优势都可以进行人口红利的继续开发,仍然是属于第一次人口红利另一半的部分。至于,第二次人口红利,那需要安排另一些制度去获得。
  因此,至少在2020年以前,我们仍然可以利用中国的人口红利来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在这之后我们也有机会。
其他文献
农村金融一直是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块短板。  近年来,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金融发展的扶持,金融支农的力度不断加大。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仍然突出,金融服务缺乏仍然是制约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他们认为“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能只从形式上小修小补,必须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因素入手,建立一个更有效率和活力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据香港《大公报》15日报道,一位于去年因争议性言论被解除英国政府滥药问题顾问委员会主席职务的精神药物学家,正在研制一种既可带来烈酒一般的感官享受,又不会损害身体的合成饮品。有人忧虑这种“代酒”可能会对传统酒厂构成威胁。  外号“狂人教授”的戴维.纳特去年指摇头丸的害处不比酒精饮品大,惹起强烈争议,并因而被英国政府免去滥药问题顾问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不过,假如这一新发明有他所说般好,他可能会吐气扬眉。
期刊
沐着明媚的春光,踏上开漳圣地云霄,一眼望去,漳江两岸,“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那满树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新鲜照人,阳光下散发着幽香,令人垂涎欲滴。枇杷熟了,果香四溢,香飘海内外;农家乐了,小枇杷,大产业,流金溢彩,富甲一方。  在枇杷盛产的时节,记者留连在枇杷园,做客在农家,徜徉于果市,穿梭于工厂车间,在“反弹”枇杷时发现:几年间,云霄县已不再满足于这种特色农产品所带来的看得见的、直观的经济效
期刊
美国退换还有意外“收获”    在美国购物,最大的好处是没有后顾之忧。不合适、有质量问题,只要有原始发票,在一定期限内,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无条件退换,有时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专卖办公用品的OFFICE DEPOT店,记者日前买了一个无线鼠标,用了两个星期后出现质量问题,于是拿到店里要求换一个。由于未仔细研读发票上的小字,不知道退换这类电子产品时必须连同包装一起。原以为退不成了,没想到店员
期刊
时下,正是蔬菜瓜果收成季节。漳浦杜浔农村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在田里或大棚里采摘,去田头市场交易,忙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杜浔立足传统和区位优势,以高效、特色理念谋划农业,以商业化思维经营农业,巧用科技,走出了一条既体现时代特色又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化路子,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杜浔镇位于福建省漳浦县南部沿海,总面积139.3平方公里,人口6.35万人,山海兼备,交通便捷,是漳浦县历
期刊
农业部提出稳定糖料生产措施   本网讯 1月22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糖料生产座谈会上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糖料面积稳定在2900万亩,总产量1.385亿吨,其中甘蔗2600万亩,产量1.3亿吨;甜菜300万亩,产量850万吨;食糖产量达到1700万吨左右。  农业部要求,各地今年要以开展糖料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大优势区域和重点区域糖料面积的落实,努力将糖料生产面积恢复到2850万亩以
期刊
近期,有媒体报道,上海工商局公布周口金丝猴有限公司 (上海金丝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生产的金丝猴无蔗糖牛奶巧克力安赛蜜含量不合格。昨日,记者在郑州一家超市了解到,由于被曝安赛蜜含量不合格,上海金丝猴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全面召回不合格产品。  周口金丝猴有限公司给记者发来函电证实,不合格产品已全部召回。“去年12月国家相关部委发布了一个新规定,不再允许巧克力中使用‘安赛蜜’,但鉴于部分企业有部分
期刊
在常去的小摊上买早点时,死死盯着煎饼炸油条的那瓶油。摊主说:“放心,我用的都是好油。”  狐疑。摊主似乎没有理由不用“地沟油”——据说食用油价又涨了。既然“地沟油”能少花成本多赚钱,既然它一样能清亮无味,连专家也说“油掺油,神仙愁”,既然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又不会立竿见影地毒死人,连大餐馆都在用——什么能阻止小生意人不用它来多赚钱呢?只靠个人的良知约束吗?  美食当前,最近几日不知有多少人会经
期刊
乳业回暖的2009年已经过去,这一年对于很多养牛人可以说是“进”与“退”并存的一年。退出养牛行业的人不少,坚持下来的也不少。眼下养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养牛对他们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感情?2010年他们能否坚持下去?笔者近日走访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些养牛村,请养牛人说出他们心里的想法。    “倒奶使奶农心态改变了”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桃花乡曾经是一个“牛声阵阵、乳香四溢”的地方,但是
期刊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在即,主题仍是‘三农’。”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向本刊记者透露,至此,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7年直指“三农”。“三农”问题为何牵涉如此的关切?发展“三农”,其密匙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就这些事关重大的问题,这位曾多次参加党和国家涉农政策咨询和参与“一号文件”起草的农业经济权威专家,日前向本刊记者作了系统解读。    “三农”事关全局    “党和国家为什么重视‘三农’问题?我认为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