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倡导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随着提高,小学生在6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而要培养诸多的能力与习惯。可以说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养成教育常识,最终还需要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检验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塑造。通过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锻炼和积淀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例如: “生活中的比”,导入时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有遇到哪些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将“糖水中的糖和水的比”与“篮球比赛中的比“提出来,并问“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要比大小比输赢,而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虽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更注重糖和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
2、让学生大胆合理提出自己的猜想,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让其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探主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3、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用,渗透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画图的方式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教学反思,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二、激发学生能动性,自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重点培养以下习惯:
1、预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前看一看,要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要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勾画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课前想一想。以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动脑思考。课前练一练。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2、倾听的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获取所需知识;通过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来修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弥补自己思维中的不足,使自己的思想更趋完善、知识更加完整。让学生会听、善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倾听的习惯的训练。
a.培养学生专心去倾听。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应做到“专心、细心、虚心”。
b.带着问题去倾听。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
3、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在一节课中,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学习,为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说的习惯。为此我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说准确的话,从而正确掌握学习内容。
4、读题、审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读题、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5、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是计算的关键。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的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组教师会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算理,反复说、说反复,个别说、集体说,一边做题一边说等等。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中,我组的具体做法是:口算题每节课必抓。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总之,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学好数学。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养成教育常识,最终还需要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教师不仅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在平时的实践中检验学生,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塑造。通过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锻炼和积淀数学核心素养,最终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一、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例如: “生活中的比”,导入时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有遇到哪些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将“糖水中的糖和水的比”与“篮球比赛中的比“提出来,并问“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要比大小比输赢,而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虽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更注重糖和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
2、让学生大胆合理提出自己的猜想,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让其每个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探主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3、重视数形结合在学习中的作用,渗透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通过画图的方式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在新课的教学中,再次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画图”的方法来理解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的方法,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出“画图”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4、通过教学反思,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较为抽象而难以理解,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先通过实际问题或者是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基础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探究,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意识。同时,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然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检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进而落实核心素养。
二、激发学生能动性,自主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课标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可见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要重点培养以下习惯:
1、预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课前看一看,要看学习内容,包括本课主要讲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要看这部分知识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哪些是你可以独立解决的;要看自己还有什么知识是不能自己解决的,勾画下来,以便上课时寻求答案。课前想一想。以教师课前设计的问题,动脑思考。课前练一练。预习例题以后,学生可以把例题后面的练习先尝试性地练一练,通过练习,检查一下自己看懂了多少知识,不会做的或看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上课时注意听或提出来。
2、倾听的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获取所需知识;通过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来修正自己认识中的错误,弥补自己思维中的不足,使自己的思想更趋完善、知识更加完整。让学生会听、善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倾听的习惯的训练。
a.培养学生专心去倾听。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应做到“专心、细心、虚心”。
b.带着问题去倾听。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
3、交流的习惯
交流是学生必须养成的习惯。在一节课中,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说明学生在思考,在学习,为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说的习惯。为此我們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说准确的话,从而正确掌握学习内容。
4、读题、审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前提,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读题、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5、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和算法是计算的关键。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的是算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理解到位。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组教师会花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算理,反复说、说反复,个别说、集体说,一边做题一边说等等。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教学中,我组的具体做法是:口算题每节课必抓。任何一道四则混合运算题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题综合而成的,口算的正确、迅速与否直接关系到计算能力的提高,经常进行口算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总之,学生只要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就会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