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课堂中教师语言的引导性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g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格拉底的教学通过反讽对话和产婆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启发学生完成对于真理的探索。本文通过对于反讽对话和产婆术本质的分析,深入谈论了苏格拉底教学对于现代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
  关键词:苏格拉底;反讽对话;产婆术;问答启发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自己的教育思想的纪录。现在所有对于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以及教育思想的纪录都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对话录》中得来的,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形式进行纪录的。这些充满苏格拉底智慧光芒的对话是后人研究苏格拉底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
  苏格拉底的这种谈话问答式的启发教育教学,大体过程基本上可分为讥讽和助产术两个主要步骤进行。
  一、反讽对话
  在苏格拉底同学生的对话之中,反讽是其启发学生的最重要的方法。哲学式的反讽的目的是希望在众多复杂现象中引出真理,而无意义的反讽只能导致虚无。所以,苏格拉底认为轻而易举获得的绝非真理,而是对真理的误解。
  在苏格拉底运用反讽与学生进行对话时语言和立场都是反讽的。他在跟教学对象进行对话时先装出自己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对其进行夸张的表扬,让对方很有成就感,在对话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回答。如果对方回答错误也不马上进行纠正而是进一步提出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认识到自己思想、逻辑上的矛盾。
  接着苏格拉底就会像助产士一样,启发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对原有的知识基础进行否定,诱发真理的诞生。
  二、产婆术的本质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倡导产婆术这种教学方法。产婆术,顾名思义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向助产士帮助产妇生子一样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
  产婆术的一般过程是苏格拉底首先对谈话对象进行一定的表扬,接着他会提出一系列问题,如果对方回答错了,他并不直接指出错在哪里。而后补充问题,让对话者自己有所感悟。例如:
  苏:你参加竞赛了吗?结果怎样?
  伊:哈,我全得了头奖,苏格拉底。
  苏:好极了!我希望你参加我们雅典娜神的祭典,也得到同样的成功。
  伊:若是老天保佑我也一定成功
  苏:我时常羡慕你们诵诗人的这一行业,伊安。因为要做你们的这一行,就得穿漂亮的衣服,尽量的打扮得漂亮,而且你们不时常接触到许多伟大的诗人,尤其是荷马。荷马真是一位最伟大,最神圣的诗人,你不但要熟识他的辞句,而且还要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这真值得羡慕!因为诵诗人要把诗人的意思说出来,让听众了解,要让人家了解,自己就得先了解;所以一个人若是不了解诗人的意思,就不能做一个诵诗人,这了解和解说的本领都是值得羡慕的。
  (《柏拉图对话录》)
  这是《伊安篇》最开始苏格拉底和伊安的对话。伊安是一位专以吟诵荷马史诗为业的诵诗人,这天参加诵诗竞赛归来,正为自己获得头奖而洋洋自得。苏格拉底对其表示赞扬,并假装不懂向其求教,提出各种问题,随后伊安便自以为是的进行解答。
  苏:依你说,荷马和其他诗人们——例如赫西俄德和阿喀罗库斯——所用的题材都是一样,不过方式有好坏之别,荷马好些,其他人坏些?
  伊:我说过这样的话,我说的话是对的。
  苏:如果你能判别谁说的好,你也就能判别谁说的坏?
  伊:显然是这样的
  (《柏拉图对话录》)
  苏格拉底一步步设问,伊安在回答他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逻辑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伊:我不能否认,苏格拉底。可是我自觉解说荷马比谁都强,可说的意思比谁都要多,舆论也是这样看。对于其他诗人,我就不能解说得那样好,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苏:这缘故我懂得,伊安,让我来告诉你。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并不是一项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是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刺克勒斯石”…
  (《柏拉图对话录》)
  经过一番引导和启发之后,伊安最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仅仅对于荷马的诗诵读是最好的而对于其他诗人的诗的诵读却没有那么好,苏格拉底让其认识到他诵诗的本领是一种灵感而非技艺。
  三、苏格拉底式教学对现代课堂的启示及须遵循的原则
  苏格拉底式教学对于今天的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首先,这种教学模式确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逻辑思维的过程,通过举一反三,达到的教学效果要远远好过填鸭式教学。
  其次,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有助于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权威者的形象,而是一个真理探索的引导者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己发掘真理的成就感,也感受到了教师的亲民。从而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第三,问答启发式教学注重对于学生潜能的发掘。教学的目的不再是机械的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发现问题,探索,思考问题的逻辑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是只会死记硬背知识的书呆子,而是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创新的人才。
  但是苏格拉底式教学也存在它的局限性,比如苏格拉底在发问的过程中使用了反讽,诡辩的语言技巧,有时让学生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教师在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时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准确设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讨论的问题要紧扣教学任务,应多在学生疑惑较多或者是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处进行设问。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
  提问适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回答问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后续引导设问,使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跟随教师的逻辑和思路进行下去,保证课堂中的讨论不脱离教学任务和目标。
  由表及里。教师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要渐次推进,对于讨论内容递进性有良好把握,要使整个讨论过程由浅及深,最后触及问题的核心。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
  [3]刘宝存.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理念述评[J].长春:外国教育研究,2003.
其他文献
学校教育中包含音乐教育,并且开始面向广大的群众应该是始于20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学堂乐歌的兴起,象征着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萌芽。“五四”新文化运动,又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使美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时至今日,纵观学校音乐教育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虽然有过诸多的挫折和困顿,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如今的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一
期刊
摘 要:目前来看,在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很低,耗费很多的时间,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学校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下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为学习教学的主要目标。文化体验教学则是学习语言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语言文化是学习的体验,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去实践文化学习文化,最终提升学生的文化意
期刊
摘 要:对于聋哑儿童而言,其小学数学教学教育应该对学生进行遵守,并且将学生作为主导,对聋哑儿童的生活环境进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聋哑儿童的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聋哑儿童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分析,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关键词:聋哑儿童;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由于聋哑儿童自身条件存在的特殊限制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样的内容,不同的预设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  关键词:同课异构;预设;动态生成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co
期刊
摘 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虽然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及教学规范不断深入,但仍有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这严重影响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更影响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发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小学语文的特点及新课改的要求,不断提升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综合全面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历史教学让学生了解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通过教学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用更加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决问题。而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能力发展直接决定了学生日后是否能够真正的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用更加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将着眼点放在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的认识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锻炼自己的能力,让学生有发现问题
期刊
摘 要:对于什么是好的教育?的问题,很多人有自己的答案,有的人会说“好的教育就是好的资源”,有人会说“好的教育就是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还有人说“好的教育就是能够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的教育”等等,这些往往都是我们成年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看待教育的问题。我倒认为好的教育及时有意义的课本教育,又是有意思实践教育。新教育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掌握全新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时俱进,培养出有自
期刊
教学伊始,老师宣布:“今天我准备给各位同学重新取一个名字,你们原来的姓名作废。现在,大家拿出纸,我叫你什么你就写出你现在的姓名。”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们纷纷叫嚷,表示抗议。叫了五个人的新姓名,学生然后在黑板上写道:“关于我给你们取新姓名的事,不是真的,请你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写出你现在的感受”。  学生写后,指名几位同学念一念,大部分学生写的很随意,与法律关联不紧。老师又说:“大家把书翻到5
期刊
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的愿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达到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造出数学高效课堂。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够有所提高,有所进步,有所收获。它既关注了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了学生未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