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梵高的作品中看艺术色彩的生命力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梵高活着的时候,他是周围人眼中的疯子,而在梵高去世后,这个众人眼里的疯子,却成为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希望可以找到一家咖啡馆愿意展出他的作品”。在梵高去世的一百年后,欧洲各地竞相为他建造规模宏大的美术馆。梵高用自己的艺术才华与天赋和苦难抗衡斗争,盡管他没有等到心愿达成就遗憾地与这个世界告别,但是,他通过勤奋和努力,最终走上了人类世界的艺术高峰。
  关键词:梵高 艺术 色彩 生命力
  一、画家的诞生
  梵高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一个普通的牧师家庭。他自幼便是一个孤僻、文静、害羞的人。当梵高8岁的时候,他开始想要成为一名画家。然而除了他的弟弟,家里的亲人们都不理解、不支持他的想法。梵高出生时,刚好是早亡的哥哥的忌日。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患上了自闭症。为了让父母高兴,梵高迎合他们的意愿去读书和生活,可是到了18岁,依然一无所成。在1880年的时候,梵高迫于家人的压力搬到了乡下的父母家里,这让他的心情极度抑郁。27岁的时候,梵高跑到布鲁塞尔开始学习绘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梵高对日本浮世绘风格的绘画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并用浮世绘风格的作品装饰自己的画室。1886年,梵高前往巴黎,在这里他接触到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绘画风格深受其影响。1888年,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巴黎,只身来到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阿尔勒热烈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田野,强烈震撼着梵高的内心。自然的色彩竟可以如此的绚烂,这让梵高陷入了痴迷。于是,他在每天清晨阳光升起的时候便背起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从来不与人交流。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交头接耳地议论,并称他为“疯子”。而此时的梵高正处于深深的忧郁中,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怀才不遇,无人理解,没有积蓄也没有朋友。当他深深地凝视着面前的麦田,竟会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自由。后来,他在写给提奥的信里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见到烟。”梵高一生都不敢把自己称作画家,他的知音也只有自己的弟弟,毕竟这样一位在世时被亲人和邻居当作疯子对待的艺术家,当他逝世之后,在可贵的财富价值和美学价值之外,能读懂其内心的世界,真正懂他的人,除了一直无私资助他的弟弟之外,再无他人。
  二、艺术作品的色彩生命力
  “梵高是这个世界上最好、最流行、最受敬爱的画家。他对色彩的运用是最让人惊叹的。痛苦很容易刻画,但是用痛苦和苦难去刻画世界上的欣喜、快乐和美丽,前无古人,也许后无来者。”在科幻英剧《Doctor Who》第五季的某一集中,博士把梵高带到2010年巴黎的奥赛博物馆,并对他说了这样的一番话。纵观梵高的一生,正是用艺术色彩表达生命力的伟大过程。他27岁开始作画,初期的无业、穷困使他感到压抑,而绘画是他内心唯一的希望和寄托。那段时间的画风也都是灰暗系的,《吃土豆的人》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1886年,梵高来到巴黎,通过弟弟提奥的介绍,认识了很多印象派的画家,比如高更、修拉等。随着受印象派的逐步影响,梵高的画风渐渐产生了变化,画面变得光亮起来。这或许是他悲郁的生活里最为明亮的部分吧。1887年创作的《麦田云雀》,描绘了晴朗明媚的天空下,一只云雀正在从麦田中奋力展翅高飞。1888年,厌倦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梵高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在薰衣草的故乡普罗旺斯,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疯狂,正是这种光让梵高对生命、对生活有了不一样的诠释,那些无法言喻的情感、孤独,最后都被施展于绘画创作中。在这期间,他创作了系列《向日葵》作品,相比于之前的画作有了鲜明的对比,不再被黑暗压抑的色彩所笼罩,而是在凋敝孤零中夹杂着生命的张力。梵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的形貌,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充满了律动感和生命力。向日葵所表现的,是如梵高般孤独的人,却对生命有着极其强烈的膜拜。绘画对于梵高来说就是对生命的膜拜仪式,让他对黄色有着极致的追求。《向日葵》通过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现了梵高内心对光和生命的崇拜,炙热如火。
  从阴雨走向艳阳,却一路无人能懂。最后,梵高带着世人的不解、鄙夷、感伤和惋惜离开了。而后世的人们也只能从梵高短暂的一生,以及他留下的诸多传世名作之中,窥探这位天才画家的思想内涵,感受这个疯狂而又伟大的艺术家,在经历心酸和磨难的生活背后,深藏于内心的一颗热烈的赤子之心。
  三、结语
  从梵高的绘画作品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灵魂?如今,梵高的崇拜者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画作也被世界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在梵高留给后世的作品中,每一抹色彩都带着生命的永恒存在于世界,每一处笔触都是他对待生活满满的热爱和激情。
  参考文献:
  [1]史蒂文·奈菲,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梵高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蒋勋.蒋勋破解梵高之美[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作者简介:闫冬,女,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2016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清网膜素(omentin)、骨密度的变化及其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为有效地防治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
目的: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最近研究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而斑块组织特征
摘要:舞蹈是一个多样而精彩的艺术体系,而舞蹈的配乐更是该体系中一个特别的环节。钢琴,作为传统而经典的乐器之一,在舞蹈配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舞蹈配乐分支的特别环节,钢琴伴奏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和作用,对舞蹈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舞蹈艺术亦是钢琴艺术的形象表达,所以,将钢琴应用于古典舞教学,不仅能使舞蹈更加流畅、优雅,而且能使观赏者对钢琴音乐有更加直观、可感的认知。钢琴伴奏与舞蹈表演相互影响、相互交织,
摘要:钢琴艺术表演的发展是创新性的传承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一种展示,这种展示需要的是表演主体和创作主体二者之间的完美结合、刚柔并济的一种艺术的空前大统一。它的创造性统一对于音乐美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艺术生命的不断发展需要更多的探究与思考。本文通过分析钢琴表演艺术的基本原则和任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怎样才能更好地将钢琴音乐创作诉诸于美学研究等几个方面,探究钢琴表演艺术的美学
摘要:在动画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基本的人物状态和故事背景等重要构成因素外,在动画的背景中,色彩也能够起到一些引导观众情绪转变的实际作用。而这种引导作用的有效性,就是色彩构成在变动过程中所起到的带动作用。为了令读者能够以更加清晰的角度来了解色彩构成在动画设计中的重要性特征,笔者对色彩构成和其在动画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色彩构成 动画设计 动画场景  一、简述色彩构成的效果成型过程  
摘要: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相符合的服装、舞台灯光设计等,对舞台表演的内容和情境进行渲染,提高舞台表演的整体效果。舞台表演中,表演者需要根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转变及时换装,来保证舞台表演的顺利开展,并在舞台演出后对服装进行收集、分类和管理,保证服装的质量。  关键词:舞台表演 服装使用 管理方法 技巧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服装在其中具有重要的烘托作用。在舞台表演的训练
摘要:海伦剪纸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美术艺术,有着精湛技艺以及独特造型,是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伦剪纸艺术影响力的提高,海伦剪纸文化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对于促进黑龙江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提高就业率等具有重要意义。要想进一步推动海伦剪纸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要分析当前产业发展需要和科学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方法。  关键词:海伦剪纸 文化产业 发展方法  海伦剪纸是我国工艺美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