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治疗根本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
  重庆沙坪区赵先生,57岁,患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曾经服用过二甲双胍、拜唐苹及相关降压药物,开始血糖控制较好,时间长后越来越不理想,目前给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用量高达75单位/天,但血糖控制仍不稳定,糖尿病的治疗老是不能达标,患者煞是着急!
  解读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已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5%左右的患者为2型糖尿病。其基本病因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不足,而胰岛素抵抗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全过程。传统的糖尿病用药都以控制血糖为中心,开始时降糖效果很好,但随着病史延长,药物剂量越用越大,而降糖效果越来越差。这在医学上称为药物继发性失效。这是因为传统的药物无法解决“胰岛素抵抗”这个根本问题,仅以刺激胰岛B细胞过度分泌“胰岛素”来降糖,导致体内胰岛素提早枯竭,一旦降糖物质没有了,药物也全面失效,是一种“竭泽而渔”的降糖方法。
  
  减轻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
  
  理性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应该根据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而设计,直击2型糖尿病的病因,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保护B细胞功能,持久稳定地控制血糖和全面降低各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而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将糖尿病的治疗从单纯降糖提升到综合治疗。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主要有罗格列酮类(如罗格列酮钠,商品名太罗)和吡格列酮。
  据最新资料显示,罗格列酮类是目前国际上销售量最大的糖尿病药物,在发达国家每年以1/4的速度增长。太罗是罗格列酮类药物的后起之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国家专利、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糖尿病药物。太罗通过“放水养鱼”(保护B细胞复活自身胰岛功能)、“退而结网”(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降低血糖、减少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以达到全面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代表了当今糖尿病综合治疗的最新趋势及理念,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基础用药全程使用。
  
  太罗在糖尿病不同时期的临床应用
  
  糖尿病前期(IGT)和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伴随着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在这一阶段的抗胰岛素抵抗治疗还应兼顾改善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因此,在该阶段采用既能够减低血糖又可提供大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物(如太罗),较单纯降低血糖的药物将有更大的益处。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逐渐下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作用会逐渐减弱,加用刺激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可保持对血糖的控制。这个阶段,太罗可以和任何其他类的口服降糖药联用,比如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采用太罗和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联合用药;对于体型正常或偏瘦的患者可以采用太罗和磺脲类联用的方法,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糖尿病的晚期,因B细胞功能进一步衰竭,磺脲类药物发生继发性的失效,体内血糖代谢所需要的胰岛素需要由外源性的胰岛素所补充。这时太罗可以和胰岛素联合应用,尤其是胰岛素用量较大,日均剂量在40个单位以上的患者加用太罗可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对于比较肥胖的患者,初用胰岛素的时候就可以加用太罗。
  但应该强调的是,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一样,太罗的临床应用也应个体化,在用药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血糖情况、体重和用药史,并排除个别有用药禁忌的患者。
  (编辑/韩东梅)
其他文献
病中病      雨时住院时感冒发过一次烧,当时体温忽高忽低,血糖跳上跳下,很难控制。出院时主治大夫提醒,糖尿病患儿免疫力差,感冒发烧一定要格外注意。出院两个多月来,全家齐心呵护,运动、饮食、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等几驾“马车”丝毫不敢疏忽,生活比较规律,血糖控制基本正常。  但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周末,雨时和两个小伙伴玩,一个孩子时不时咳嗽两声,这让我有点担心。当天下午雨时的血糖就窜到20.0mmo
期刊
如今,商家抓住了糖尿病患者治病心切的心理,挖空心思挣糖尿病患者的钱。不少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中防治糖尿病的广告、报道“满天飞”,这个“能根治”,那个“保治好”,处处有灵丹妙药,是真是假,难以分辨,上当受骗,害得人叫苦连天。某病友患糖尿病后,偏信广告,花一大笔钱买回降糖药吃,没想到吃几天人就昏迷了,一查才发现,原来是中药丸中加进了降糖西药,发生了低血糖反应。我在北京曾参加过一家公司推销一种“降糖贴
期刊
看见老吴,我断没有想到他已经坚持为病友讲了3年多的课,而且是每周两次。当他骄傲地告诉我他已经有200多名固定的听众时,我真的被打动了。他,一个普通糖尿病患者,一个60多岁的老人,默默地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热情奉献给病友的糖尿病知识普及上,对比他,我们真是惭愧不已。    低估了病友的情操    我过去对老吴的印象不太深,只知道他是个认真的病友,每次我们科室举办健康教育课堂时,他与许多忠实的病友一起很
期刊
糖尿病患者饮食以总量合理和营养均衡为原则。对广大患者而言,在实际生活中要正确把握并科学选择并不容易。为便于糖尿病患者能轻松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原则,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归纳了一首糖尿病饮食歌谣。  白水:冷热开水,多多益善; 米面:巧妙搭配,一碗不多;  蔬菜:红绿黄白,多吃不限; 水果:糖度高低,区别对待;  鱼肉:鱼比禽好,禽比畜好; 鸡蛋:一天一个,刚好足够;  豆奶:每天一次,不
期刊
社区医疗在我国开展时间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尽管个别杜区医院有些生机,人气不错,但总体上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竟社区医疗会何去何从,大家又该如何看待社区医疗,本期《特别关注》推出要文——《社区医疗离您有多远?》,为您分析社区医疗的现状和未来。    社区医疗之“痛”——问题不少    人员不到位 杜区诊所成了退休医生补差的地方,现职的高水平的医生少,造成社区医护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设备不到位
期刊
赵书官衔颇多,活动不断,曾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北京市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还是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他几乎每周都要到外面讲3~4次课,上镜率也很高,光今年春节时讲民俗就上电视15次,现在每半个月还要上电视讲一次24节气。面对如此繁忙的工作,和糖尿病相伴13年,如今已65岁的他,是如何保持旺盛精力的呢?  采访赵书时,正赶上北京的暑伏天,当记者满
期刊
众所周知,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把它戏称为“糖肾”。谈到肾病,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尿量变化和浮肿,有多少人会把它跟贫血挂钩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肾内科李新副主任医师提醒我们,糖尿病肾病患者应该警惕贫血的发生。    “糖肾”贫血,不可忽视    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GFR)小于45毫升/分钟,就会出现贫血(男性及
期刊
糖尿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情绪活动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医生和家属除了要求患者终身坚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等治疗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心态等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方式,这对逐渐缓解和消除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非
期刊
病例  今年56岁的糖尿病病友老王,近半年来深受耳鸣、耳聋的困扰,开始是蝉鸣声,后来是金属的敲击声,同时听力下降,且日渐加重。老王自认为是肾虚惹的祸,于是就自作主张吃了两瓶六味地黄丸,但一点儿也没有见效。不得已,老王来到一家大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经耳鼻喉科医生仔细检查,确诊为神经性耳聋。  老王觉得自己平时吃得香、睡得好,就是血糖控制得不太理想,也不至于惹上什么神经性耳聋啊?后来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
期刊
本月一封来自内蒙古粱舒如患者的信,让编辑部每一位编辑、记者读后都感觉心情沉重。信中说,他近日突然收到一封署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生命医学研究总院”寄来的广告信函,宣传和推销他们研制的“神芪消渴降糖胶囊”。广告中称:“该药是军工产品、重大科技成果、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全国老年用药推荐产品,彻底打破了糖尿病需终生服药的历史,给国际医学界治疗糖尿病徘徊不前的现状带来了一线曙光,被国际糖尿病学会、世界卫生组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