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安全需求的满足对于其人格、性格和心理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幼儿童童在幼儿园行为为例进行动因分析,作为父母不仅重视物质的满足,更多要关注幼儿对爱需求的渴求,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满足。通过分析,发现四至五岁幼儿对外界肯定的强烈需求,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安全感。
【关键词】幼儿心理需求 满足 安全感 肯定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5-02
案例背景:
心理学家马洛斯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根据这一理论,在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孩子的生理需求一般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安全需求的满足却存在大问题。幼儿的安全需求包括身体的安全感和心理的安全感,一般来讲,身体安全需求是显性的,可以被直观感受和观察,通过家庭和社会很容易被构建和满足。而心理安全需求是隐性的,需要更多考核因素去综合进行衡量和建立。作为进入幼儿园进行启蒙教育的孩子,年龄一般为3—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建立起基本的自尊心,自我认同也在快速发展着,他们需要通过与社会其他个体或群体的互动去获取一定的认同和满足感,这种满足和认同能使其建立对社会的信任感,对其性格、人格及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其有效扮演社会角色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有效评估他人对其自身和行为的认同,所以他只能通过留意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家人对他的认可和肯定与否,来判断其行为合适与否,一旦孩子通过身边人的反应获取到肯定和赞赏的信号,他们的心理安全感需求就得到了有效的满足,这一满足会增加其心理的自信感,会使其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社会互动,增加社会交往。如果孩子没有收到他人对其行为的反馈或反馈是消极的,他们的安全需求的满足感就会降低,但作为儿童来讲,其辨识度极低,表达能力较差,他们对他人反应的解读和理解需要成人的帮助。
现如今,年轻父母大多数总想着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求,这就是对孩子的爱,但恰恰忽视了孩子内心最原始的情感需求,这对孩子性格和人格形成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案例描述: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级,是一群可爱的中班小朋友。其中有一名叫童童的幼儿特别热情主动,跟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我被这温暖、稚嫩的声音深深打动,马上亲了她一口,并说道:“老师也喜欢你。”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孩子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但渐渐的我发现童童的一些行为非常奇怪,比如,她总是喜欢排队排第一个。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要一直排第一个呢?”她说道:“因为第一个可以牵到老师的手啊。”
一天中午饭,为了鼓励幼儿能独立吃饭并锻炼其吃饭的速度,于是,我就规定:对于吃的快和桌面干净的幼儿会给予粘纸进行奖励。但那天童童没有拿到粘纸,她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明天再发粘纸,我一定会吃的快。”第二天童童的外婆却找到我,说道:“老师能不能给童童的饭盛的少一点,她回去说饭太多了,吃不了。”我联想了昨天的事和今天外婆说的话,就问童童:“是不是因为想拿到粘纸,才会跟外婆说你吃不了饭。”童童看着我点点头。于是我批评教育了她,不应该用少盛饭的方法拿到粘纸,而是要通过自己努力拿到粘纸。那天童童依然吃的很慢,桌上也很脏,依然没能拿到粘纸。吃完饭后我看到她羡慕地看着其他幼儿炫耀着他们拿到的粘纸,默默地流起眼泪来,于是,我把童童叫了过来,问道:“你是不是很想拿到粘纸?”她点了点头。“为什么这么想拿到?”“因为拿到粘纸老师就会喜欢我。拿不到就不喜欢我了。”童童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其实,奖励粘纸的目的是为了鼓励那些吃的慢的幼儿加快速度,可童童却理解成了拿不到粘纸的孩子就是老师不喜欢的孩子了。
于是我跟童童的妈妈做了沟通,妈妈认为:孩子到了幼儿园接受教育,家长就可以放手锻炼她自己成长,只要给她良好的物质环境,孩子肯定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就会自然增强。可结果是童童在家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和保姆阿姨在一起也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没有妈妈的场合,童童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童童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完全是两个性格和行为表现的孩子。
案例分析: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吗?还是在幼儿园里,孩子所获得的“师爱”不够而导致的如此敏感吗?事实上,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讲需要更充分而全面的母爱,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仅是传递或表达母爱的具体可视化方式和手段,但是,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和情感的交流等等儿童心理方面所需求的母爱却被忽略,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童童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童童母亲更多重视物质方面需求的满足,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和交流,导致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于是,孩子希望通过优秀的表现得到家长的认可,引起家长的重视和注意,这是其长期心理安全需求无法有效表达的具体表现,但童童的妈妈长期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也没有给予有效的疏导和解释。以至于在幼儿园时,她通过圆满完成老师所规定事情来得到老师奖励的方式去获得认同,通过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关注和关心的形式去获取安全感的满足。一旦她不能很好完成规定的事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奖励,她就认为感觉不到老师的爱,或自认为老师不爱她,于是她就会用各种方式去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会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表达,会导致孩子与社会互动障碍,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和社会化。 意识到童童的问题后,我专门找时间跟童童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交流,使妈妈意识到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仅限于物质的满足,还包括深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触肤情感刺激,这是孩子安全感满足和人格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母亲给予幼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与情感满足,也是孩子能放手学习、有效融入社会和建立良好生活的资本。在幼儿教育中,父母需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多进行陪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幼儿情感需要的满足才是幼儿安全感满足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幼儿性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在幼儿园我也更关注童童,但不仅限于让她依赖我或者依照我的情感需求为方式,我更多的是跟她进行言语交流,对老师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去解释老师的用意和目的。比如:午餐后奖励粘纸目的是让宝贝们能专心的吃饭,不撒米粒,保持卫生干净,这样小朋友们就能专心吃饭,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啦。排队不一定要排第一个,多跟小朋友拉手排队才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好朋友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观察,我发现童童明显的比以前自信多了,更大胆、独立性更强了。有时她会跑到我面前说:“我妈妈现在每天都陪我讲故事。”自由活动的时候,以前总是黏着老师,现在她会自己找伙伴玩。
反思与思考:
一、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4-5岁孩子已经有了“我”的意识,在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如果父母能够在和孩子交流互动中,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因为他会认为,父母认为我很好,我很有价值,孩子就会充满自信。孩子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
二、爱让孩子自信阳光
深受父母疼爱的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会很自信和阳光,表现出适应性、探索性和成长性三大特征。适应性强的孩子情绪非常稳定,内心也很平静,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与其他儿童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周围环境,不总是注意父母是否在场,当父母离开时,也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探索性的孩子具有创造力,不怕犯错和失败,敢于挑战自己,勇于尝试新事物,其很容易与外界建立信任,很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能力。而成长性特征的孩子,有自己的坚定信念,不易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不会遇见困难就轻易放弃,能够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不断成长。而心理缺少母爱的孩子容易敏感、产生自卑心理和不安全感,经受不住挫折和磨砺。
三、放手要让孩子感到安全
在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安全感就像房屋的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屋越牢靠,同样,安全感就越好,孩子身心发展就越健康。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经受各种锻炼和磨砺,不能一直躲在父母的庇护下,不能做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那么作为安全感得到满足的孩子而言,会在锻炼和磨砺中,愈发坚强与自信。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但孩子是有感情的,真正的爱孩子,并不仅限于物质的满足,更多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应对社会的能力。因此,家庭教育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而不是冷冰冰的放手自己去摸索。只有我们爱孩子,知道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满足其心理的需要,才能使其脆弱的自尊心转变为强大的自信心,才是真正的保护他们。
参考文献:
[1]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1).
[2]李丹,崔丽莹.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4);803-806 .
[3]孙瑞雪.爱和自由[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4] 徐岩.父母关爱行为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以儿童个体情绪调节为中介的实证研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3) .
[5] 王昱文,刘建君.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 [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 (01) .
[6] 胡宓.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03) .
【关键词】幼儿心理需求 满足 安全感 肯定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5-02
案例背景:
心理学家马洛斯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等五个层次。根据这一理论,在目前中国社会发展环境和经济条件下,孩子的生理需求一般是可以得到满足的,但安全需求的满足却存在大问题。幼儿的安全需求包括身体的安全感和心理的安全感,一般来讲,身体安全需求是显性的,可以被直观感受和观察,通过家庭和社会很容易被构建和满足。而心理安全需求是隐性的,需要更多考核因素去综合进行衡量和建立。作为进入幼儿园进行启蒙教育的孩子,年龄一般为3—5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已经建立起基本的自尊心,自我认同也在快速发展着,他们需要通过与社会其他个体或群体的互动去获取一定的认同和满足感,这种满足和认同能使其建立对社会的信任感,对其性格、人格及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对其有效扮演社会角色起到关键作用。但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还无法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也无法有效评估他人对其自身和行为的认同,所以他只能通过留意身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家人对他的认可和肯定与否,来判断其行为合适与否,一旦孩子通过身边人的反应获取到肯定和赞赏的信号,他们的心理安全感需求就得到了有效的满足,这一满足会增加其心理的自信感,会使其更加主动、积极的参与社会互动,增加社会交往。如果孩子没有收到他人对其行为的反馈或反馈是消极的,他们的安全需求的满足感就会降低,但作为儿童来讲,其辨识度极低,表达能力较差,他们对他人反应的解读和理解需要成人的帮助。
现如今,年轻父母大多数总想着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求,这就是对孩子的爱,但恰恰忽视了孩子内心最原始的情感需求,这对孩子性格和人格形成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案例描述:
这学期我新接了一个班级,是一群可爱的中班小朋友。其中有一名叫童童的幼儿特别热情主动,跟我说:“老师,我喜欢你。”我被这温暖、稚嫩的声音深深打动,马上亲了她一口,并说道:“老师也喜欢你。”
接下来的日子,我与孩子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但渐渐的我发现童童的一些行为非常奇怪,比如,她总是喜欢排队排第一个。于是我就问她:“为什么要一直排第一个呢?”她说道:“因为第一个可以牵到老师的手啊。”
一天中午饭,为了鼓励幼儿能独立吃饭并锻炼其吃饭的速度,于是,我就规定:对于吃的快和桌面干净的幼儿会给予粘纸进行奖励。但那天童童没有拿到粘纸,她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明天再发粘纸,我一定会吃的快。”第二天童童的外婆却找到我,说道:“老师能不能给童童的饭盛的少一点,她回去说饭太多了,吃不了。”我联想了昨天的事和今天外婆说的话,就问童童:“是不是因为想拿到粘纸,才会跟外婆说你吃不了饭。”童童看着我点点头。于是我批评教育了她,不应该用少盛饭的方法拿到粘纸,而是要通过自己努力拿到粘纸。那天童童依然吃的很慢,桌上也很脏,依然没能拿到粘纸。吃完饭后我看到她羡慕地看着其他幼儿炫耀着他们拿到的粘纸,默默地流起眼泪来,于是,我把童童叫了过来,问道:“你是不是很想拿到粘纸?”她点了点头。“为什么这么想拿到?”“因为拿到粘纸老师就会喜欢我。拿不到就不喜欢我了。”童童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其实,奖励粘纸的目的是为了鼓励那些吃的慢的幼儿加快速度,可童童却理解成了拿不到粘纸的孩子就是老师不喜欢的孩子了。
于是我跟童童的妈妈做了沟通,妈妈认为:孩子到了幼儿园接受教育,家长就可以放手锻炼她自己成长,只要给她良好的物质环境,孩子肯定会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其独立自主的能力就会自然增强。可结果是童童在家对妈妈的依赖非常严重,和保姆阿姨在一起也非常乖,一旦妈妈回来了,则粘着妈妈不放。没有妈妈的场合,童童是懂事、讲道理的;一旦妈妈在身边,童童则相当任性,蛮不讲理,甚至大声哭闹了,完全是两个性格和行为表现的孩子。
案例分析: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孩子所获得的“母爱”不够而导致的安全感缺乏吗?还是在幼儿园里,孩子所获得的“师爱”不够而导致的如此敏感吗?事实上,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讲需要更充分而全面的母爱,大量的零食玩具,漂亮的衣物仅是传递或表达母爱的具体可视化方式和手段,但是,来自于母亲无微不至的触肤情感刺激,与孩子进行各种心灵和情感的交流等等儿童心理方面所需求的母爱却被忽略,但这恰恰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才是孩子安全感满足的基础,才是孩子精神愉悦的先决条件。童童的“症状”是明显的“母爱缺乏症”,由于童童母亲更多重视物质方面需求的满足,缺乏最直接的亲子沟通和交流,导致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孩子的不安全感,于是,孩子希望通过优秀的表现得到家长的认可,引起家长的重视和注意,这是其长期心理安全需求无法有效表达的具体表现,但童童的妈妈长期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原因,也没有给予有效的疏导和解释。以至于在幼儿园时,她通过圆满完成老师所规定事情来得到老师奖励的方式去获得认同,通过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关注和关心的形式去获取安全感的满足。一旦她不能很好完成规定的事物,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奖励,她就认为感觉不到老师的爱,或自认为老师不爱她,于是她就会用各种方式去引起老师的关注和关心。其实,这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具体表现。长此下去会致使孩子不能形成正确、正常的性格以及情绪情感表达,会导致孩子与社会互动障碍,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情商发展和社会化。 意识到童童的问题后,我专门找时间跟童童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交流,使妈妈意识到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仅限于物质的满足,还包括深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触肤情感刺激,这是孩子安全感满足和人格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母亲给予幼儿所需的各种心灵交流与情感满足,也是孩子能放手学习、有效融入社会和建立良好生活的资本。在幼儿教育中,父母需要给孩子留下充分的时间,多与孩子游戏,多进行陪伴,多进行交流和沟通,满足孩子情感的需要,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幼儿情感需要的满足才是幼儿安全感满足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之间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幼儿性格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在幼儿园我也更关注童童,但不仅限于让她依赖我或者依照我的情感需求为方式,我更多的是跟她进行言语交流,对老师的一些规定和要求去解释老师的用意和目的。比如:午餐后奖励粘纸目的是让宝贝们能专心的吃饭,不撒米粒,保持卫生干净,这样小朋友们就能专心吃饭,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啦。排队不一定要排第一个,多跟小朋友拉手排队才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好朋友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观察,我发现童童明显的比以前自信多了,更大胆、独立性更强了。有时她会跑到我面前说:“我妈妈现在每天都陪我讲故事。”自由活动的时候,以前总是黏着老师,现在她会自己找伙伴玩。
反思与思考:
一、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4-5岁孩子已经有了“我”的意识,在这个时候,他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如果父母能够在和孩子交流互动中,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它的份量是特别重的,因为他会认为,父母认为我很好,我很有价值,孩子就会充满自信。孩子有这样一种自我的信心后,他就会有一个新的我,并且会明白,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他长大以后,一定是一个充满自信的人,能够有信心去面对他的人生,去面对他人生中的各种问题和难题。
二、爱让孩子自信阳光
深受父母疼爱的孩子拥有充足的安全感,会很自信和阳光,表现出适应性、探索性和成长性三大特征。适应性强的孩子情绪非常稳定,内心也很平静,能够快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与其他儿童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周围环境,不总是注意父母是否在场,当父母离开时,也没有明显的分离焦虑。探索性的孩子具有创造力,不怕犯错和失败,敢于挑战自己,勇于尝试新事物,其很容易与外界建立信任,很愿意与他人合作和交往,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能力。而成长性特征的孩子,有自己的坚定信念,不易受到外界的左右和干扰,不会遇见困难就轻易放弃,能够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不断成长。而心理缺少母爱的孩子容易敏感、产生自卑心理和不安全感,经受不住挫折和磨砺。
三、放手要让孩子感到安全
在儿童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安全感就像房屋的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屋越牢靠,同样,安全感就越好,孩子身心发展就越健康。每一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经受各种锻炼和磨砺,不能一直躲在父母的庇护下,不能做温室的花朵,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那么作为安全感得到满足的孩子而言,会在锻炼和磨砺中,愈发坚强与自信。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但孩子是有感情的,真正的爱孩子,并不仅限于物质的满足,更多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孩子应对社会的能力。因此,家庭教育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而不是冷冰冰的放手自己去摸索。只有我们爱孩子,知道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满足其心理的需要,才能使其脆弱的自尊心转变为强大的自信心,才是真正的保护他们。
参考文献:
[1]陈会昌梁兰芝.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1).
[2]李丹,崔丽莹.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4);803-806 .
[3]孙瑞雪.爱和自由[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3.
[4] 徐岩.父母关爱行为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以儿童个体情绪调节为中介的实证研究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3) .
[5] 王昱文,刘建君.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理解发展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同伴接纳的关系 [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 (01) .
[6] 胡宓.自我意识及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