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6年开始,网红这个词越来越热,在各个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直到papi酱被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和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联合投资后,网红经济终于被推到了抛物线的顶端,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出名,大众的注意力就会往这个地方集中,一旦集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或者本来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也会被舆论放大,一时间感觉甚嚣尘上,好不热闹。对于善于评论的段子手或者能舞点笔墨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热点供消费,自然是不能放过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网红经济的繁荣,所谓水涨船高,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网红经济的本质还是明星经济,或者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网红的着力点其实不是“网”,网只是助推器,关键是在于“红”,“红”不是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名词,是指名人或者知名的事、物等,只不过名人更常见,特别是女的比较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喜欢等同于那些颜值高的、甚至是“蛇精女”,直接形象化了,这种等同其实偏差还是蛮大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靠“红”来进行经济上的转化,销售的基本上也都是“红”的影响力,买单的差不多也都是粉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出名的,聚集了大量粉丝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能转换成网红经济。为了在眼球经济中保持受捧热度,网红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精心雕琢,以防止粉丝们因审美疲劳弃之而去,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压缩私人空间,煞费苦心地包装各个生活场景并努力迎合粉丝们的互动需求。
其次,网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现象,会升格成为网红经济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助推器。我们知道,互联网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快速、海量和放大的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又把“网”的作用提高了一个层次,所以网红们的热点效应就会出现叠加,其舆论能力就会被放的很大。
第三,大部分的网红来去都是一阵风,能沉淀下来的,靠的还是内容。网红经济是以内容创作为基础的,保持优秀创意、创新精神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的网红已经不像几年前的“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这样的纯粹靠吸引眼球来扩展影响力和发展的群体,目前比较热的基本上都是靠内容起家的,比如说papi酱,大家记住的虽然是papi酱,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她的颜值,核心的还是她的内容触动了大家,她的吐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另外像一些淘宝上的网红,早年可能仅仅靠拍拍照片、卖卖萌就能奏效了,但现在完全不行,做的好的基本上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做整体的内容策划。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网红,比如罗辑思维的罗振宇、鸿观的宋鸿兵、晓说的高晓松、秦朔朋友圈的秦朔等,甚至之前的任大炮,基本上都是靠持续的内容来维持其影响力周期的,没有内容或者内容稀少、内容质量差的往往就是一阵风,来的快,走的也快。
第四,资本联姻的网红成为一股非常强势的力量。以前的网红往往只是单兵作战,其影响力转化的渠道大部分都落在了淘宝店和微商上面了,很难带来可观的或者说可以拿得出手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物进化论的兴起,很多资本越来越重视单点影响力的作用,只要发挥的好、引导的好,完全可以进化成一颗参天大树,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网红的资本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红背后的资本力量也越来越集中。
今年3月19日,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正式获得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的联合投资共1200万。在随后举办的广告拍卖会上,Papi酱的广告更是拍卖出了2200万的天价。这被认为网红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各路资本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的融资额就已达到50亿人民币。百度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均表示看好网络直播对视频产业的革命性影响,已经或者即将进入直播产业。当前的市场以及融资数据都在说明,网络直播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今后几年,在资本的作用下,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强势的网红被孵化出来,一些原来的网红也大都会和资本进行联姻,共同开花结果。
第五,网红的边界是法律而非道德。当网红的经济能力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的想成为网红、希望通过网红迅速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就会涌进来,或者原本一些才华不怎么样的网红为了千方百计地维持自己的热度就会刻意去突破一些底线,寻找一些个性的、另类的事件来消费粉丝、娱乐大众。
互联网传播的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只有四种,即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其中除了音频外,基本上都是视觉要素,所以大部分网红为了吸引粉丝的注意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吸引眼球,比如前几年的芙蓉姐姐们。“吸睛大法”一旦用多了,用过火了,基本上都会误入歧途,进而突破道德的约束,引起舆论的纷争,然而这种“纷争”也是早前网红或者能力差一些网红的目的,他们往往会陷入到这种纯粹的眼球陷阱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下,在网红的世界里,道德的约束力不但很差,还极有可能会成为网红的工具,成为网红的帮凶。
还有一些以“言论自由”为幌子的一些暴民“网红”,肆意传播负面信息,攻击政府、攻击同行、攻击竞争对手......总之,他们用所谓的“吐槽”和“谩骂”的方式宣泄各种不满,甚至把攻击当成是营销的手段,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是不惜触犯法律。
网络本身是充满包容性的,但是网络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主体都是人,一些关系到公序良俗和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适用于线下的道德感和法律规范同样也适用于线上。所以,一些“玩过火”的网红开始遇到问题,比如任志强的微博被关闭,papi酱的粗口被限制,网络主播的涉黄、涉暴力的行为被禁止......
在去年的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习总书记曾向全世界表达一个观点:互联网世界不是无主地,互联网也需要规则,网民也需要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的、积极的互联网世界也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符合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网红是一种个人人格化、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世界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可预知的未来,个体的价值一定会被继续挖掘、激活和放大,网红经济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但是,网红虽然蓬勃发展,成长迅速,但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边界:网红在法律面前也没有特权,一旦越界,必将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最终会身败名裂。这红与黑的边界,正是法律规范到的地方。
作为网络世界的名人,网红们更要爱惜羽毛,肩负起公众人物的相应的社会责任,更要有底线和边界意识,注意内容创作对大众的影响,不得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创造优秀的内容服务社会与大众,营造和维护互联网晴朗干净的环境。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一旦出名,大众的注意力就会往这个地方集中,一旦集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一些原本就存在的或者本来是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也会被舆论放大,一时间感觉甚嚣尘上,好不热闹。对于善于评论的段子手或者能舞点笔墨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热点供消费,自然是不能放过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网红经济的繁荣,所谓水涨船高,也是这个道理。
首先,网红经济的本质还是明星经济,或者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是粉丝经济。网红的着力点其实不是“网”,网只是助推器,关键是在于“红”,“红”不是动词或形容词,而是名词,是指名人或者知名的事、物等,只不过名人更常见,特别是女的比较常见,所以大家往往喜欢等同于那些颜值高的、甚至是“蛇精女”,直接形象化了,这种等同其实偏差还是蛮大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靠“红”来进行经济上的转化,销售的基本上也都是“红”的影响力,买单的差不多也都是粉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出名的,聚集了大量粉丝的,无论是人还是物,都能转换成网红经济。为了在眼球经济中保持受捧热度,网红们需要对自己进行精心雕琢,以防止粉丝们因审美疲劳弃之而去,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压缩私人空间,煞费苦心地包装各个生活场景并努力迎合粉丝们的互动需求。
其次,网红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现象,会升格成为网红经济学,很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助推器。我们知道,互联网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快速、海量和放大的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又把“网”的作用提高了一个层次,所以网红们的热点效应就会出现叠加,其舆论能力就会被放的很大。
第三,大部分的网红来去都是一阵风,能沉淀下来的,靠的还是内容。网红经济是以内容创作为基础的,保持优秀创意、创新精神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现在的网红已经不像几年前的“芙蓉姐姐”、“凤姐”、“干露露”等这样的纯粹靠吸引眼球来扩展影响力和发展的群体,目前比较热的基本上都是靠内容起家的,比如说papi酱,大家记住的虽然是papi酱,其实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她的颜值,核心的还是她的内容触动了大家,她的吐槽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另外像一些淘宝上的网红,早年可能仅仅靠拍拍照片、卖卖萌就能奏效了,但现在完全不行,做的好的基本上背后都是有一个团队在做整体的内容策划。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网红,比如罗辑思维的罗振宇、鸿观的宋鸿兵、晓说的高晓松、秦朔朋友圈的秦朔等,甚至之前的任大炮,基本上都是靠持续的内容来维持其影响力周期的,没有内容或者内容稀少、内容质量差的往往就是一阵风,来的快,走的也快。
第四,资本联姻的网红成为一股非常强势的力量。以前的网红往往只是单兵作战,其影响力转化的渠道大部分都落在了淘宝店和微商上面了,很难带来可观的或者说可以拿得出手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生物进化论的兴起,很多资本越来越重视单点影响力的作用,只要发挥的好、引导的好,完全可以进化成一颗参天大树,具有非常高的溢价能力,网红的资本作用越来越明显,网红背后的资本力量也越来越集中。
今年3月19日,被称为“2016年第一网红”的Papi酱正式获得真格基金、罗辑思维、光源资本和星图资本的联合投资共1200万。在随后举办的广告拍卖会上,Papi酱的广告更是拍卖出了2200万的天价。这被认为网红经济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事实上,各路资本在去年就已开始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吸引的融资额就已达到50亿人民币。百度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网易、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均表示看好网络直播对视频产业的革命性影响,已经或者即将进入直播产业。当前的市场以及融资数据都在说明,网络直播行业正在成为一个庞大的新兴市场。
今后几年,在资本的作用下,相信也一定会有很多强势的网红被孵化出来,一些原来的网红也大都会和资本进行联姻,共同开花结果。
第五,网红的边界是法律而非道德。当网红的经济能力逐渐被开发出来之后,大量的想成为网红、希望通过网红迅速带来经济利益的人就会涌进来,或者原本一些才华不怎么样的网红为了千方百计地维持自己的热度就会刻意去突破一些底线,寻找一些个性的、另类的事件来消费粉丝、娱乐大众。
互联网传播的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一般只有四种,即图片,视频,音频以及文字,其中除了音频外,基本上都是视觉要素,所以大部分网红为了吸引粉丝的注意力,首先想到的就是吸引眼球,比如前几年的芙蓉姐姐们。“吸睛大法”一旦用多了,用过火了,基本上都会误入歧途,进而突破道德的约束,引起舆论的纷争,然而这种“纷争”也是早前网红或者能力差一些网红的目的,他们往往会陷入到这种纯粹的眼球陷阱里面出不来。这种情况下,在网红的世界里,道德的约束力不但很差,还极有可能会成为网红的工具,成为网红的帮凶。
还有一些以“言论自由”为幌子的一些暴民“网红”,肆意传播负面信息,攻击政府、攻击同行、攻击竞争对手......总之,他们用所谓的“吐槽”和“谩骂”的方式宣泄各种不满,甚至把攻击当成是营销的手段,不断地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是不惜触犯法律。
网络本身是充满包容性的,但是网络上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无论是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主体都是人,一些关系到公序良俗和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适用于线下的道德感和法律规范同样也适用于线上。所以,一些“玩过火”的网红开始遇到问题,比如任志强的微博被关闭,papi酱的粗口被限制,网络主播的涉黄、涉暴力的行为被禁止......
在去年的乌镇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上,习总书记曾向全世界表达一个观点:互联网世界不是无主地,互联网也需要规则,网民也需要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环境,营造一个安全的、积极的互联网世界也是各国政府的职责,也符合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网红是一种个人人格化、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在互联网世界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可预知的未来,个体的价值一定会被继续挖掘、激活和放大,网红经济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但是,网红虽然蓬勃发展,成长迅速,但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边界:网红在法律面前也没有特权,一旦越界,必将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最终会身败名裂。这红与黑的边界,正是法律规范到的地方。
作为网络世界的名人,网红们更要爱惜羽毛,肩负起公众人物的相应的社会责任,更要有底线和边界意识,注意内容创作对大众的影响,不得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创造优秀的内容服务社会与大众,营造和维护互联网晴朗干净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