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探究”目标教学法融合了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学思想。通过实践,形成教师引导量的逐渐减少、学生思维活动量的逐渐增加的良性循环,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了多种能力,受到了科学方法的训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究式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收和认同,且有很多教师已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引导—探究 目标教学法 中学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4-01
新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对于这种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 即“授人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籍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引导—探究”目标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发展和突破,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强调教师的引导,通过引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始终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欲望是调节教学进程的依据。教学中体现学习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及有意义的建构,激发学生极有兴趣地探索知识,参与实践。要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自主教学的基本要点进行再认识;要看到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自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使学生愿学,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乐学,视学习为一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快;会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方法,综合运用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善学,能认识自身学习的基础及特点,扬长避短,善于制定与自身能力、认知风格等相符合的计划,能根据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方法,并善于自我检查评价;求新,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关系上,营造主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师生平等互助的关系,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想和见解。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处于导师地位,其主要职责是调动和激发学生探究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自主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学习目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形成探究氛围,促使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可见,科学探究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首先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和集体交流想结合的形式,学生自己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不抱偏见,从正面引导,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坚信:“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学中,把质疑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采用“你有问题吗?”“你有不同意见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等策略,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对学生提问的质量不要过多地评价,绝对不能冷嘲热讽。学生所提问题要有答复,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如:抓住课题提问,抓住重点句段提问,抓住矛盾处、重复处等提问等。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应该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尽量多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保证时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设计坡度,对于疑难问题,要把问题分解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系列,让学生通过思考,把认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适当点拨,教师要示范并要求学生通过“出声的思维”,即用语言将思考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给学生说表达的机会别抢话。把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就强调“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我们就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疑”的探究学习能力。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和集体交流想结合的形式。明确小组协作学习的要求,学生自己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不抱偏见,从正面引导,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取,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的主动、学的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作者简介:
宋晓利,女,汉族,吉林省大安市,大安市第一中学,大学,高中化学。
【关键词】引导—探究 目标教学法 中学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74-01
新课标要求:中学化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化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学会学习的目的。对于这种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等都要发生很大的转变,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 即“授人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引导——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籍于这一思想而产生的。“引导—探究”目标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发展和突破,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强调教师的引导,通过引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始终是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欲望是调节教学进程的依据。教学中体现学习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及有意义的建构,激发学生极有兴趣地探索知识,参与实践。要认识到学生的潜能是不可限量的,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对自主教学的基本要点进行再认识;要看到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发展、完善,为自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带来的深刻变革。使学生愿学,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强烈、持久、稳定的学习动机,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乐学,视学习为一种精神需要,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生活,对学习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学得轻松、愉快;会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方法,综合运用方法进行阅读、分析、理解和实践,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从各种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善学,能认识自身学习的基础及特点,扬长避短,善于制定与自身能力、认知风格等相符合的计划,能根据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方法,并善于自我检查评价;求新,能积极进行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善于结合能力,完成知识的延伸并举一反三,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关系上,营造主动活泼、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师生平等互助的关系,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独特的思想和见解。
教师在整个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处于导师地位,其主要职责是调动和激发学生探究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自主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设置学习目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形成探究氛围,促使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可见,科学探究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活动。首先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和集体交流想结合的形式,学生自己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不抱偏见,从正面引导,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坚信:“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教学中,把质疑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采用“你有问题吗?”“你有不同意见吗?”“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等策略,使学生敢于提出不同问题。对学生提问的质量不要过多地评价,绝对不能冷嘲热讽。学生所提问题要有答复,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如:抓住课题提问,抓住重点句段提问,抓住矛盾处、重复处等提问等。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应该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尽量多给学生动脑思考的时间,保证时间,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设计坡度,对于疑难问题,要把问题分解为有一定梯度的问题系列,让学生通过思考,把认识活动逐步引向深入。适当点拨,教师要示范并要求学生通过“出声的思维”,即用语言将思考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给学生说表达的机会别抢话。把探究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国传统教学思想就强调“导而弗牵,开而弗达”,我们就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解疑”的探究学习能力。把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新课程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合作教学、互动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边、多边交流的习惯,培养合作意识。采用小组协作学习和集体交流想结合的形式。明确小组协作学习的要求,学生自己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等。教师要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且不抱偏见,从正面引导,使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
“引导—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探究”式教学法不仅注重知识的获取,而且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的主动、学的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作者简介:
宋晓利,女,汉族,吉林省大安市,大安市第一中学,大学,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