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经济和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大提高了社会对劳动力创新素质的培养要求,改革现有教师评价制度已经是一个极具紧迫性和使命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家长们和一些教育工作者迫切要求改革现行教师评价制度。而现今英国许多学校采用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它是由形成性教师评价制度发展而来的),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教育界要求学校抛弃传统的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也叫终结性教师评价制度),采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笔者认为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虽然有较多弊端,但仍有其可取之处,它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存在互补性,有着其他评价制度起不到的作用。我国与英国国情有很大不同,此种教师评价制度在现阶段中国仍有存在的必要性,必须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发展性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地操作实施。
一、两种教师评价制度各自的特征
1.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1)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1];
(2)强调评价过程对教师和学校专业发展所起的内在激励作用;
(3)给每位教师培训进修发展的机会;
(4)重视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全面发展;
(5)确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目标和个性发展;
(6)主要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2];
(7)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评价的意识及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3];
(8)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
2.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1)注重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
(2)强调评价结果对教师的选择和甄别作用;
(3)实施评奖制度和等级工资,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
(4)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社会稳定和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看重教师间的竞争作用;
(5)确定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6)强调每位教师的工作成绩、效率和能力;
(7)控制学校的严格管理权力,以领导和上级对教师的评价为主;
(8)注重短期的发展目标。
二、两者互补符合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1.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
以上列举的这两种评价制度具有互补性。首先从哲学角度辨证地看以上两种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对教师过去工作成绩的了解和评价,站在什么基础上对教师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展望呢?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奖励和必要的惩罚,靠培训和进修就有如此大的内在推动力,激励每位教师自觉地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奋斗吗?如果没有惩罚,那工作与竞争的压力还有吗?如果有,是否足够令人进取?“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是一句至理名言。由于没有奖励与惩罚,是否存在一些经过多次培训与进修仍旧没有责任感,不思进取的教师呢?笔者对完全抛弃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单一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促使每位教师自觉地渴望和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表示极大的怀疑。另外,蔡元培和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育独立在现实社会尤其是现代经济和科技等发展飞速、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实现。现代教育,特别是中国当代教育,由于处在追赶和机遇并存的特殊时期,必须肩负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及民族振兴的巨大责任,实行两种评价制度相结合。
2.从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看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必须使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实现辨证统一。一方面,教育能维护社会繁荣,促进社会进步,此即教育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教育能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人的发展受社会制约,同时又能促进社会发展。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发展人的手段。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两者发展遵循的规律和目的不同,两种发展不会自动转化。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统一[4]。
三、两种评价制度的结合
1.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改革除了要有理论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现实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至今为止,就是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实施得较好的国家英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但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仍旧在一些地区和某些学校实行,还能够得到某些舆论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因此,发挥性教师评价制度需要大量资金和设施对教师及评估人员进行培训,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教师素质和思想修养较高的基础上的。
反观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仍处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阶段,教育水平和教学科研条件,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和城市与农村差距巨大,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室危房,教师工资极低或者长期拖欠工资现象屡见不鲜,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怎么可能首先给每位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而不拿稀缺的资金用来选拔和奖励给那些挣扎在贫困线的优秀教师,并提升他们的工资待遇呢?
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当今经济发展阶段仍处于向工业化迈进、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师整体素质仍有待大幅提高的时期,政府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和教师的评价不能超越这个现实。除了要注重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以外,仍需关注教师和学校的现实生存问题,还得保留对教师的选择及甄别功能。
2.从教育管理制度看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现有考试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仍旧严重制约着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当今中小学的中考和高考制度并没有取消或有彻底转变,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在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下,现有的教师评价模式很难改变,许多教师也是在分数和升学率的沉重压力下感到追求个性及个人长期发展力不从心。因此,在中小学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首先要彻底改革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最重要的是改变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和评价观念及思维方式。而这些改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对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和执行新的教师评价制度需要有步骤进行。但在目前,这些关键前提无法有大的改观条件下,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应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辅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高校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大学的精神是民主、自由、追求真理;大学的使命是要讲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渊博的学识,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而且大学的水平与成就不是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因此在资金和教育资源比较充足、教学和科研水平比较高、教师个人素质及道德修养较好的重点院校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辅之以适当的奖惩;而在资金条件和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及硬件设施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院校,现阶段可将两种评价制度的优点和长处挖掘出来,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但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专科院校尤其是那些从事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院校和西部地区的专科学校,应该实施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评价制度。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国情来看,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观念及人事制度,在此前提下,在中小学实行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制度;在重点高校应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管理制度;在普通本科院校两种评价制度应均衡实施;而在一般的专科院校则应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总体评价原则。另外还要针对各地区和各学校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教育水平,择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将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
参考文献:
[1][2][3]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7.
[4]杨昌钧.发展性教师评价及试行方案. http://www.klwz.cn,2001-10-20.
一、两种教师评价制度各自的特征
1.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1)注重教师未来的发展[1];
(2)强调评价过程对教师和学校专业发展所起的内在激励作用;
(3)给每位教师培训进修发展的机会;
(4)重视教师的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全面发展;
(5)确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实现个人目标和个性发展;
(6)主要实施同事之间的教师评价[2];
(7)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评价的意识及评价双方共同承担实现发展目标的职责[3];
(8)注重长期的发展目标。
2.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1)注重教师过去的工作表现;
(2)强调评价结果对教师的选择和甄别作用;
(3)实施评奖制度和等级工资,频繁使用奖励、表扬、处罚等手段;
(4)重视教师的社会价值,社会稳定和国家需要放在第一位,看重教师间的竞争作用;
(5)确定组织目标,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目标;
(6)强调每位教师的工作成绩、效率和能力;
(7)控制学校的严格管理权力,以领导和上级对教师的评价为主;
(8)注重短期的发展目标。
二、两者互补符合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
1.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二者互补的必要性
以上列举的这两种评价制度具有互补性。首先从哲学角度辨证地看以上两种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对教师过去工作成绩的了解和评价,站在什么基础上对教师未来发展进行设计和展望呢?其次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如果没有奖励和必要的惩罚,靠培训和进修就有如此大的内在推动力,激励每位教师自觉地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奋斗吗?如果没有惩罚,那工作与竞争的压力还有吗?如果有,是否足够令人进取?“没有压力就不会有动力”是一句至理名言。由于没有奖励与惩罚,是否存在一些经过多次培训与进修仍旧没有责任感,不思进取的教师呢?笔者对完全抛弃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单一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促使每位教师自觉地渴望和追求自己的专业发展表示极大的怀疑。另外,蔡元培和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所提倡的教育独立在现实社会尤其是现代经济和科技等发展飞速、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实现。现代教育,特别是中国当代教育,由于处在追赶和机遇并存的特殊时期,必须肩负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及民族振兴的巨大责任,实行两种评价制度相结合。
2.从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看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必须使教育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实现辨证统一。一方面,教育能维护社会繁荣,促进社会进步,此即教育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教育能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和发展,这就是教育的内在价值。人的发展受社会制约,同时又能促进社会发展。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互为目的和手段的,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是发展人的手段。但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两者发展遵循的规律和目的不同,两种发展不会自动转化。教育的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统一[4]。
三、两种评价制度的结合
1.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任何一种改革除了要有理论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现实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至今为止,就是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实施得较好的国家英国,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但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仍旧在一些地区和某些学校实行,还能够得到某些舆论和教育工作者的支持。因此,发挥性教师评价制度需要大量资金和设施对教师及评估人员进行培训,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展,教师素质和思想修养较高的基础上的。
反观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仍处于尚未实现工业化的阶段,教育水平和教学科研条件,东西差距、南北差距和城市与农村差距巨大,而且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广大西部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室危房,教师工资极低或者长期拖欠工资现象屡见不鲜,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怎么可能首先给每位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而不拿稀缺的资金用来选拔和奖励给那些挣扎在贫困线的优秀教师,并提升他们的工资待遇呢?
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当今经济发展阶段仍处于向工业化迈进、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教师整体素质仍有待大幅提高的时期,政府和社会舆论对教育和教师的评价不能超越这个现实。除了要注重教师专业的长期发展以外,仍需关注教师和学校的现实生存问题,还得保留对教师的选择及甄别功能。
2.从教育管理制度看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现有考试制度和教师管理制度仍旧严重制约着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高度中央集权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大大制约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当今中小学的中考和高考制度并没有取消或有彻底转变,应试教育仍旧大行其道。在这种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下,现有的教师评价模式很难改变,许多教师也是在分数和升学率的沉重压力下感到追求个性及个人长期发展力不从心。因此,在中小学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首先要彻底改革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和考试制度,最重要的是改变领导者、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和评价观念及思维方式。而这些改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对传统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和执行新的教师评价制度需要有步骤进行。但在目前,这些关键前提无法有大的改观条件下,中小学教师评价制度应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辅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高校的情况则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大学的精神是民主、自由、追求真理;大学的使命是要讲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个人修养和渊博的学识,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而且大学的水平与成就不是以学生考试分数来衡量,因此在资金和教育资源比较充足、教学和科研水平比较高、教师个人素质及道德修养较好的重点院校可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辅之以适当的奖惩;而在资金条件和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及硬件设施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西部地区院校,现阶段可将两种评价制度的优点和长处挖掘出来,相互取长补短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但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差的专科院校尤其是那些从事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院校和西部地区的专科学校,应该实施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评价制度。
综上所述,从现阶段国情来看,要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必须改变当前的教育管理制度、考试制度、教育观念及人事制度,在此前提下,在中小学实行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制度;在重点高校应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管理制度;在普通本科院校两种评价制度应均衡实施;而在一般的专科院校则应以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为主,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为辅的总体评价原则。另外还要针对各地区和各学校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和教育水平,择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将两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实施。
参考文献:
[1][2][3]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17.
[4]杨昌钧.发展性教师评价及试行方案. http://www.klwz.cn,200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