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着眼于“教”的状况太多,一节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应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获取体验呢?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建议: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是一切事物的原动力,作为教师首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学生阅读兴趣,精选文本;其次,努力创造阅读情景,坚持以读为主,重视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如在教授“听潮”一课时,笔者一边放映投影(蔚蓝、平静的大海),一边朗读,当读到“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月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铃一般”时,将画有月光的投影片在海面上来回闪动,将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细细体味这一宁静、优美的境界。最后,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开拓视野,增加阅读量,好读书,读好书。
虽然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朝夕之间便可养成的,但只要教师正视学生的实际,从激发兴趣入手,积极探讨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新教法,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2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整体感知文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领会作者的感情和思路。教学中,可采用“通读感知法”“局部破解感知法”“情境教学”“思路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实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散文、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感受其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文章描述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领会其思想感情倾向,并能联系时代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3 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决定了读者对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可以有主观性和个性化的认识和评价。在教授教材文本时,教师不能以模式化的思路和讲解去规范学生的理解和限制他们的思想,而应尊重学生个体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笔者事先布置了阅读任务,在“品评人物”环节中,学生通过课下广泛的阅读书籍和观看影视资料,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作出了如此大胆的评价:诸葛亮为报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能可贵,可是后主昏庸无能,导致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倘若当初他取而代之,岂不是大忠?在讲“愚公移山”时,绝大多数学生在“畅所欲言”环节都表示要学习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可有几个学生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愚公处理事情思路太单一,遇到困难不会从多角度思考以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对此,笔者一样给予赞赏。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唯其如此,教师的角色才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4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是“大语文”教学观所倡导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充分寻找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死海不死”之课外阅读延伸“死海之死”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无一例外地想到了当地的铁矿业,想到了被开采得体无完肤的大山,被污染得臭气熏天的河流,还有那堆积如山的矿渣,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讲“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出谋划策”中,学生根据文中的建筑风格对当地的一些建筑和景点进行了品评,对乡里正在建设的景点——“红峪山庄”——在人文景点的建筑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建议。这样,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达到了“语文融入生活”的目的。
5 注重阅读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丰厚的文字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很难提高,这样当然学不好语文。教师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同时,依据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倡导学生阅读名著,增加课外阅读数量,背诵优秀诗文。另外,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积累课内和课外读物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等,并要求学生经常朗读和背诵。这样,日积月累,这些丰富的语言材料最终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就如一项技能,将受益终生。
1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建议: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是一切事物的原动力,作为教师首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根据学生阅读兴趣,精选文本;其次,努力创造阅读情景,坚持以读为主,重视朗读和默读,培养语感。如在教授“听潮”一课时,笔者一边放映投影(蔚蓝、平静的大海),一边朗读,当读到“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月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铃一般”时,将画有月光的投影片在海面上来回闪动,将学生带入情境,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细细体味这一宁静、优美的境界。最后,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开拓视野,增加阅读量,好读书,读好书。
虽然良好的阅读习惯并非朝夕之间便可养成的,但只要教师正视学生的实际,从激发兴趣入手,积极探讨教学捷径,努力发掘新教法,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
2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整体感知文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领会作者的感情和思路。教学中,可采用“通读感知法”“局部破解感知法”“情境教学”“思路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实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例如散文、诗歌教学,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感受其语言的优美、情感的丰富,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文章描述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领会其思想感情倾向,并能联系时代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3 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决定了读者对于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可以有主观性和个性化的认识和评价。在教授教材文本时,教师不能以模式化的思路和讲解去规范学生的理解和限制他们的思想,而应尊重学生个体的认识和理解,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意。例如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笔者事先布置了阅读任务,在“品评人物”环节中,学生通过课下广泛的阅读书籍和观看影视资料,对诸葛亮这个人物作出了如此大胆的评价:诸葛亮为报先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能可贵,可是后主昏庸无能,导致最终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倘若当初他取而代之,岂不是大忠?在讲“愚公移山”时,绝大多数学生在“畅所欲言”环节都表示要学习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可有几个学生却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愚公处理事情思路太单一,遇到困难不会从多角度思考以寻求最佳的解决办法。对此,笔者一样给予赞赏。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植他们的创新意识,唯其如此,教师的角色才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才能,展示自我,张扬个性。
4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将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这是“大语文”教学观所倡导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无处不在的“语文”,教师必须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充分寻找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把阅读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延伸到生活中去,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死海不死”之课外阅读延伸“死海之死”一课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无一例外地想到了当地的铁矿业,想到了被开采得体无完肤的大山,被污染得臭气熏天的河流,还有那堆积如山的矿渣,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讲“苏州园林”一课时,在“出谋划策”中,学生根据文中的建筑风格对当地的一些建筑和景点进行了品评,对乡里正在建设的景点——“红峪山庄”——在人文景点的建筑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建议。这样,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达到了“语文融入生活”的目的。
5 注重阅读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丰厚的文字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也很难提高,这样当然学不好语文。教师应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同时,依据新课标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倡导学生阅读名著,增加课外阅读数量,背诵优秀诗文。另外,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让学生积累课内和课外读物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等,并要求学生经常朗读和背诵。这样,日积月累,这些丰富的语言材料最终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养,就如一项技能,将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