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泊“疯”女孩,
艺术是她生命里的光
汪化本名季红燕,1981年出生在福建南平浦城县一个小山村。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她就退学了。16岁,她辗转全国各地打工,在福州当保姆,在广州鞋厂当女工,在深圳餐厅当服务员……走南闯北,与生活搏斗着。
在换了许多工作后,汪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在城里做什么。回到农村家中,她更是感到无所适从,觉得“找不到生命的出口”。父母的逼婚也令她烦闷,她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却坚持认为“感情是讲究缘分的,婚姻大事总不能急于求成,抓个人就嫁啊”。
有一天,汪化在地摊上看到一本摄影教材。揣着摄影教材回到家后,一天心血来潮,汪化对着书上某个摩登女子的照片便画起来。“照片上那女孩很清新优雅,就像电影《罗马假日》的女主角。我怎么觉得自己画得比照片本身还要美?那种自由落笔的酣畅感,更是从未有过的。”画画时,原本在她眼中有些灰暗的世界,仿佛一下变得熠熠生辉了!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
30岁的汪化开始用画笔构勒一个黑白的线条世界,宣泄内心的压抑。渐渐地,她感觉到了画画的妙处:画笔可以直接快速地表達自己的内心,而摄影设备会被本身的功能局限,“跟心灵相通之间永远隔着一层”。
2001年,汪化独自漂到了上海。在某公司办的一个艺术展厅里,她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她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向别人讲解那些雕塑的意韵。这种热情,让她得到了在这家艺术馆上班的机会。
汪化说,其实她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艺术是什么。同事告诉她:“艺术没有边界。只要坚持画自己所想,做到极致就行。”汪化听了脑洞大开。
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长卷画。她绘画用的笔芯是5毛钱一支的油性笔,0.5毫米细。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把15米长的画纸铺在艺术馆走廊上,趴在地上埋头作画。看着一朵花、一阵风、一片海在自己笔下画出,她就感到难以言说的欣喜和满足。为了方便画画和节省房租,她索性买了个睡袋,每晚就住在馆内的走廊上。有时她会一直画到凌晨四五点,连隔壁的艺术家都惊呼:“这是个疯子。”
没有主题,不打底稿,也没有专业学过画画的汪化,连自己都不知道每幅作品最后会画成什么样子。汪化独创的这种线条画法很特别,无数疏密有致的线条构成了她奇异的想象空间。“我可以把万物都看成一条线,无论是舞蹈也好、音乐也罢,包括听到的声音。”
“励志姐”事迹
获法国纪录片大奖
艺术馆的同事看过汪化的作品后很惊讶,先是不相信她没学过画画,最后又真诚地劝她说:“其实上海不适合搞艺术,早些离开对你更好。”
2012年,汪化来到北京。她去逛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里各种艺术书籍琳琅满目,她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为了追求艺术理想,她在完成了一幅17米长的画作后,签下“汪化”的署名,正式与昔日的季红燕分道扬镳。“化”与“画”同音,她为自己改的新名字也有“在艺术的汪洋中融化”之意。
为了维持北漂生活,汪化找到中央美院的食堂经理说:“我想找份工作,只要包吃包住,不要薪水也可以,我只想留在这里。”因为之前有做服务生的经验,经理留下了她。但是,她说自己只能上半天班,因为其他的时间要用来画画。经理也同意了,让她负责分菜和清洁工作,月薪只有1000元。
汪化在美院附近租了间简陋的地下室,只有10平方米,平时连拿衣服都要跪在床上,因为没地方站。虽然地下室阴暗潮湿,但每月200元的房租令她很满意。
汪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然后到食堂后厨工作,为早高峰做准备。忙完半天后,汪化长长地舒口气,因为属于自己画画的时间到了。擦干净的食堂餐桌,放学后的教室,都成了她尽情画画的地方。
汪化还喜欢去旁听学校的专业课程和名家讲座,记起笔记来比谁都认真。“在这里我找到了共鸣,虽然一个人漂泊京城,很艰难,也孤独,但我内心感受最深的还是满足。”
奔着中央美院图书馆来的汪化,一度被那张薄薄的图书证难住了。无奈,她就挨个办公室去敲门,找老师和教导主任帮忙盖章。取得出入凭证后,图书馆就成了最吸引她的地方。经文、甲骨文、玛雅文,这些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但她喜欢文字的结构和线条。她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练习,每天抄写十几遍。雕塑、哲学、政治、美术方面的书,以及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画册,她都能借助字典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训练视觉,把自己从书本和生活中收集的素材转换成繁丽的线条画,心手统一地表达出来。
有时候,这位“食堂会画画的姐姐”还会收到男生送的字画、女生送的花。学生带着她去看展、上课,甚至介绍专业老师给她认识。在汪化眼里,这里是个“完美的天堂”。她与学院派的体制并不协调,她在做学生的事情,可她不是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带着汪化去找中央美院的教授袁运生。这位老艺术家盯着她的画看了很久,直到抽完手中的烟才缓缓开口。他说,自己教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独特的学生。“很有才华,而且这种才华不是靠专业训练能得来的。”汪化突然就哭了出来,嘴里嘟囔着:“谢谢,谢谢。”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热爱的画画、在别人眼里的涂鸦,会得到大师的肯定。
2013年春,中央电视台的张楠找到汪化,跟拍了一部纪录片。后来,这部名为《我的生命线》的片子,获得了法国阳光纪录片最佳提名奖。张楠总结:这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打工女孩,用自己对艺术的信念,独自对抗全世界的故事。
一幅作品15万,
打工妹蜕变女画家
2015年6月,一名学生看见汪化在食堂餐桌上画画,忍不住用手机拍下,发了一条微博:“央美第一食堂二楼有个美女姐姐服务生,小学毕业,也没上过任何美术班,却画得一手令我这个专业生都汗颜的好画。” 短短几天后,汪化成了走红网络的“央美励志姐”。随后就有人表示愿意提供场地,让她能有更好的作画环境;有人想帮她办画展,让其作品登上画册。北京时代美术馆以15万元的高价,收藏她这位“素人画家”的一幅画。面对个人和机构纷纷伸出的橄榄枝,汪化的第一反应却是一口回绝。同样被她拒绝过的,还有周立波。
《中国梦想秀》节目组曾邀请汪化去“圆梦”,当汪化在现场展开30米的长画卷,并讲出自己“美院食堂服务员”的身份时,台下一片惊呼。这幅长卷是用签字笔画的,线条流畅得令人叹为观止。周立波在台上提出个人出资20万元购买汪化的长卷,让她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但是,汪化拒绝了周立波的提议。“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画自己想画的画,其他的我都不在乎。”她用一种执拗的口气说。
汪化一直很抗拒艺术商业化,尽管她的生活很落魄。她的全部家当,就是房间角落那个破了口的编织袋,装着春夏秋冬全部的衣服,再加上一床用来铺盖的被子。
生活如此艰辛,汪化还拒绝办展和卖画的机会,朋友和老鄉都说她迂腐。汪化却觉得,比起经济条件的改善,自己更需要艺术观念上的突破。面对世俗的眼光,自己痛并快乐着。
早在几年前,因为无法立业,父母就把对女儿的期望放在成家上了。家人曾为她说过一门亲事,婚期将至,汪化却躲去外地打工。姐姐和姐夫通过开摩托车维修铺,一步步走向了城市居民的小康生活。父母走入汪化在北京居住的地下室,脸上只有失望。
2016年初,父亲生病住院,汪化才不得不卖出几幅画,将钱悉数拿回家里,事后却又觉得对不起收藏她画作的机构:“我总觉得那些作品还不够完美。”一位著名艺术评论家说,汪化的作品充满混沌气息和宗教美学要素,那些线条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像极了人生百态。
2016年4月,汪化从食堂钟点工,摇身一变成为北京一家艺术馆的签约艺术家。公司为她办了个展,两次作品展共售出大小17幅画作,为她带来几十万元收益。她将其中20万元,捐给北京一家艺术基金会。她说,中国许多艺术家和美院师生用文化和学识滋养了自己,她也要回馈社会。
如今,汪化每天上午10点出现在艺术馆中,创作独一无二的“线条画”。傍晚下班后,她回到与闺密合租的两居室中。窗明几净的新家,比地下室亮堂太多,而且站在29楼俯瞰北京城,蔚为壮观。
除了绘画,汪化还喜欢写诗,在网上和粉丝们交流艺术。得知这位美貌才女单身,一些社会成功人士、文艺青年乃至中央美院毕业的同行,都向她表达爱慕之情。
从食堂打工妹到闪烁着励志光芒的女画家,汪化并没有把自己的人生蝶变归结于天赋,她说,只要能坚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你也能成为“天才”!
编辑 尼尼威
艺术是她生命里的光
汪化本名季红燕,1981年出生在福建南平浦城县一个小山村。只上到小学五年级,她就退学了。16岁,她辗转全国各地打工,在福州当保姆,在广州鞋厂当女工,在深圳餐厅当服务员……走南闯北,与生活搏斗着。
在换了许多工作后,汪化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能在城里做什么。回到农村家中,她更是感到无所适从,觉得“找不到生命的出口”。父母的逼婚也令她烦闷,她能理解老人的心情,却坚持认为“感情是讲究缘分的,婚姻大事总不能急于求成,抓个人就嫁啊”。
有一天,汪化在地摊上看到一本摄影教材。揣着摄影教材回到家后,一天心血来潮,汪化对着书上某个摩登女子的照片便画起来。“照片上那女孩很清新优雅,就像电影《罗马假日》的女主角。我怎么觉得自己画得比照片本身还要美?那种自由落笔的酣畅感,更是从未有过的。”画画时,原本在她眼中有些灰暗的世界,仿佛一下变得熠熠生辉了!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
30岁的汪化开始用画笔构勒一个黑白的线条世界,宣泄内心的压抑。渐渐地,她感觉到了画画的妙处:画笔可以直接快速地表達自己的内心,而摄影设备会被本身的功能局限,“跟心灵相通之间永远隔着一层”。
2001年,汪化独自漂到了上海。在某公司办的一个艺术展厅里,她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她学着工作人员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向别人讲解那些雕塑的意韵。这种热情,让她得到了在这家艺术馆上班的机会。
汪化说,其实她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艺术是什么。同事告诉她:“艺术没有边界。只要坚持画自己所想,做到极致就行。”汪化听了脑洞大开。
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长卷画。她绘画用的笔芯是5毛钱一支的油性笔,0.5毫米细。每天下班后,她都会把15米长的画纸铺在艺术馆走廊上,趴在地上埋头作画。看着一朵花、一阵风、一片海在自己笔下画出,她就感到难以言说的欣喜和满足。为了方便画画和节省房租,她索性买了个睡袋,每晚就住在馆内的走廊上。有时她会一直画到凌晨四五点,连隔壁的艺术家都惊呼:“这是个疯子。”
没有主题,不打底稿,也没有专业学过画画的汪化,连自己都不知道每幅作品最后会画成什么样子。汪化独创的这种线条画法很特别,无数疏密有致的线条构成了她奇异的想象空间。“我可以把万物都看成一条线,无论是舞蹈也好、音乐也罢,包括听到的声音。”
“励志姐”事迹
获法国纪录片大奖
艺术馆的同事看过汪化的作品后很惊讶,先是不相信她没学过画画,最后又真诚地劝她说:“其实上海不适合搞艺术,早些离开对你更好。”
2012年,汪化来到北京。她去逛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里各种艺术书籍琳琅满目,她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为了追求艺术理想,她在完成了一幅17米长的画作后,签下“汪化”的署名,正式与昔日的季红燕分道扬镳。“化”与“画”同音,她为自己改的新名字也有“在艺术的汪洋中融化”之意。
为了维持北漂生活,汪化找到中央美院的食堂经理说:“我想找份工作,只要包吃包住,不要薪水也可以,我只想留在这里。”因为之前有做服务生的经验,经理留下了她。但是,她说自己只能上半天班,因为其他的时间要用来画画。经理也同意了,让她负责分菜和清洁工作,月薪只有1000元。
汪化在美院附近租了间简陋的地下室,只有10平方米,平时连拿衣服都要跪在床上,因为没地方站。虽然地下室阴暗潮湿,但每月200元的房租令她很满意。
汪化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然后到食堂后厨工作,为早高峰做准备。忙完半天后,汪化长长地舒口气,因为属于自己画画的时间到了。擦干净的食堂餐桌,放学后的教室,都成了她尽情画画的地方。
汪化还喜欢去旁听学校的专业课程和名家讲座,记起笔记来比谁都认真。“在这里我找到了共鸣,虽然一个人漂泊京城,很艰难,也孤独,但我内心感受最深的还是满足。”
奔着中央美院图书馆来的汪化,一度被那张薄薄的图书证难住了。无奈,她就挨个办公室去敲门,找老师和教导主任帮忙盖章。取得出入凭证后,图书馆就成了最吸引她的地方。经文、甲骨文、玛雅文,这些字她一个都不认识,但她喜欢文字的结构和线条。她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练习,每天抄写十几遍。雕塑、哲学、政治、美术方面的书,以及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画册,她都能借助字典看得津津有味,然后再用自己的方法训练视觉,把自己从书本和生活中收集的素材转换成繁丽的线条画,心手统一地表达出来。
有时候,这位“食堂会画画的姐姐”还会收到男生送的字画、女生送的花。学生带着她去看展、上课,甚至介绍专业老师给她认识。在汪化眼里,这里是个“完美的天堂”。她与学院派的体制并不协调,她在做学生的事情,可她不是学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带着汪化去找中央美院的教授袁运生。这位老艺术家盯着她的画看了很久,直到抽完手中的烟才缓缓开口。他说,自己教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独特的学生。“很有才华,而且这种才华不是靠专业训练能得来的。”汪化突然就哭了出来,嘴里嘟囔着:“谢谢,谢谢。”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热爱的画画、在别人眼里的涂鸦,会得到大师的肯定。
2013年春,中央电视台的张楠找到汪化,跟拍了一部纪录片。后来,这部名为《我的生命线》的片子,获得了法国阳光纪录片最佳提名奖。张楠总结:这是一个出身低微的打工女孩,用自己对艺术的信念,独自对抗全世界的故事。
一幅作品15万,
打工妹蜕变女画家
2015年6月,一名学生看见汪化在食堂餐桌上画画,忍不住用手机拍下,发了一条微博:“央美第一食堂二楼有个美女姐姐服务生,小学毕业,也没上过任何美术班,却画得一手令我这个专业生都汗颜的好画。” 短短几天后,汪化成了走红网络的“央美励志姐”。随后就有人表示愿意提供场地,让她能有更好的作画环境;有人想帮她办画展,让其作品登上画册。北京时代美术馆以15万元的高价,收藏她这位“素人画家”的一幅画。面对个人和机构纷纷伸出的橄榄枝,汪化的第一反应却是一口回绝。同样被她拒绝过的,还有周立波。
《中国梦想秀》节目组曾邀请汪化去“圆梦”,当汪化在现场展开30米的长画卷,并讲出自己“美院食堂服务员”的身份时,台下一片惊呼。这幅长卷是用签字笔画的,线条流畅得令人叹为观止。周立波在台上提出个人出资20万元购买汪化的长卷,让她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但是,汪化拒绝了周立波的提议。“我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画自己想画的画,其他的我都不在乎。”她用一种执拗的口气说。
汪化一直很抗拒艺术商业化,尽管她的生活很落魄。她的全部家当,就是房间角落那个破了口的编织袋,装着春夏秋冬全部的衣服,再加上一床用来铺盖的被子。
生活如此艰辛,汪化还拒绝办展和卖画的机会,朋友和老鄉都说她迂腐。汪化却觉得,比起经济条件的改善,自己更需要艺术观念上的突破。面对世俗的眼光,自己痛并快乐着。
早在几年前,因为无法立业,父母就把对女儿的期望放在成家上了。家人曾为她说过一门亲事,婚期将至,汪化却躲去外地打工。姐姐和姐夫通过开摩托车维修铺,一步步走向了城市居民的小康生活。父母走入汪化在北京居住的地下室,脸上只有失望。
2016年初,父亲生病住院,汪化才不得不卖出几幅画,将钱悉数拿回家里,事后却又觉得对不起收藏她画作的机构:“我总觉得那些作品还不够完美。”一位著名艺术评论家说,汪化的作品充满混沌气息和宗教美学要素,那些线条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像极了人生百态。
2016年4月,汪化从食堂钟点工,摇身一变成为北京一家艺术馆的签约艺术家。公司为她办了个展,两次作品展共售出大小17幅画作,为她带来几十万元收益。她将其中20万元,捐给北京一家艺术基金会。她说,中国许多艺术家和美院师生用文化和学识滋养了自己,她也要回馈社会。
如今,汪化每天上午10点出现在艺术馆中,创作独一无二的“线条画”。傍晚下班后,她回到与闺密合租的两居室中。窗明几净的新家,比地下室亮堂太多,而且站在29楼俯瞰北京城,蔚为壮观。
除了绘画,汪化还喜欢写诗,在网上和粉丝们交流艺术。得知这位美貌才女单身,一些社会成功人士、文艺青年乃至中央美院毕业的同行,都向她表达爱慕之情。
从食堂打工妹到闪烁着励志光芒的女画家,汪化并没有把自己的人生蝶变归结于天赋,她说,只要能坚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你也能成为“天才”!
编辑 尼尼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