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朔城区二中建于1978年,是朔城区一所六、十轨制的重点完全中学。现有47个教学班,教职工155人,学校位于朔城区旧城西关,占地55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240平方米。近年来,二中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从规范、科学、严格的管理入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思想,形成了“严谨、活泼、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全面+特色”“合格+特长”的全新育人格局。从1997年开始,高考达线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高考本科达线22人,去年达线17人,中考成绩在全区连续几年名列前茅。1995年,学校被省教委、团省委等六家单位联合命名为“青少年科技试点校”,1996年被朔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和“规范化建设先进校”,1997年被朔州市教委命名为“特色学校”,1998年被省教委评为“文明学校”,1999年被省纪委、省物价局评为“文明单位”,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文明单位”。这些荣誉渗透了二中校长李滋和其他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心血和智慧。
抓特色教育,果硕花繁。该校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素质为主、艺术见长、以美载德、德体促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先后成立了体训队、美术小组、音乐小组,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2年,该校取得体育、艺术类合格证的学生有34人,高考体育、艺术类达本科线19人。2003年,艺术类达本科线15人,其中蔚晓玲同学和刘晓磊同学分别被中南大学和西安美院录取。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教师队伍。该校把优化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改变过去的“优劣齐上台,好坏没人怪”的旧体制。2000年开始,该校实行原任班主任的教师提出申请、年级组教师民主评议推选、选出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经学生、家长评议后,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择优录用,末尾淘汰,使教师有了危机感、紧迫感,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狠抓队伍建设。该校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对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进行了审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其内涵。其次,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观看全国优秀教师实录,大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活动。第三,通过在职学习和离职进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水平。学校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自考等途径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三年来,有46名教师通过这些途径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学校先后派出学习进修的教师86人次,足迹遍布省内外。他们把从外面学习到的先进教育思想、方法、经验带回学校,使教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业务能力明显提高。三年来,有15人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10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校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科研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努力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渠道,课堂为主阵地”的“四为主”教学模式,认真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贯彻“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方针。省级教学能手李罡探索的“主要参与,变苦学为乐学”等经验,在全区教学观摩会上受到了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由省级教学能手、市模范教研员张臣仁牵头参与的全国“创新作文”课题组,认真组织,积极实验,在第一阶段实验中,受到全国中语会的肯定和表扬。这些经验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抓办学条件的改善。该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内挖潜力,外争赞助,每年办一件大事。建起了初中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高中教学楼。对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进行合理设计,精心装点。一条条标语格言,一幅幅伟人肖像,一块块知识橱窗,一处处优美景点,都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1997年实现“两机”“一幕”和监控器进教室,1998年和2002年先后投资五十多万元建成两个微机室,装备586型微机100台,并开辟了全省中学一类标准的美术室,1999年又投资18万元装备多媒体语音设备42套,投资3.5万元配置电子琴14架,其他音乐器材45件,2000年又开通了远程教育网。
开拓者们的足迹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起点上的。如今,二中为力争进入全省名校,提出“高、初中并举,两翼齐飞,走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城区二中将永远兰蕙飘香,群芳吐艳。
抓特色教育,果硕花繁。该校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素质为主、艺术见长、以美载德、德体促智、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先后成立了体训队、美术小组、音乐小组,注重特长生的培养,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2年,该校取得体育、艺术类合格证的学生有34人,高考体育、艺术类达本科线19人。2003年,艺术类达本科线15人,其中蔚晓玲同学和刘晓磊同学分别被中南大学和西安美院录取。
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教师队伍。该校把优化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改变过去的“优劣齐上台,好坏没人怪”的旧体制。2000年开始,该校实行原任班主任的教师提出申请、年级组教师民主评议推选、选出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双向选择的办法,经学生、家长评议后,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择优录用,末尾淘汰,使教师有了危机感、紧迫感,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狠抓队伍建设。该校首先从转变观念入手,对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进行了审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其内涵。其次,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观看全国优秀教师实录,大力开展听课、评课、说课活动。第三,通过在职学习和离职进修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水平。学校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自考等途径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三年来,有46名教师通过这些途径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学校先后派出学习进修的教师86人次,足迹遍布省内外。他们把从外面学习到的先进教育思想、方法、经验带回学校,使教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业务能力明显提高。三年来,有15人被评为省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有10人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该校把课堂教学改革和教科研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努力构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渠道,课堂为主阵地”的“四为主”教学模式,认真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贯彻“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方针。省级教学能手李罡探索的“主要参与,变苦学为乐学”等经验,在全区教学观摩会上受到了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由省级教学能手、市模范教研员张臣仁牵头参与的全国“创新作文”课题组,认真组织,积极实验,在第一阶段实验中,受到全国中语会的肯定和表扬。这些经验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抓办学条件的改善。该校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内挖潜力,外争赞助,每年办一件大事。建起了初中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楼、高中教学楼。对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进行合理设计,精心装点。一条条标语格言,一幅幅伟人肖像,一块块知识橱窗,一处处优美景点,都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教育氛围。1997年实现“两机”“一幕”和监控器进教室,1998年和2002年先后投资五十多万元建成两个微机室,装备586型微机100台,并开辟了全省中学一类标准的美术室,1999年又投资18万元装备多媒体语音设备42套,投资3.5万元配置电子琴14架,其他音乐器材45件,2000年又开通了远程教育网。
开拓者们的足迹是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起点上的。如今,二中为力争进入全省名校,提出“高、初中并举,两翼齐飞,走特色教育”的办学思路。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城区二中将永远兰蕙飘香,群芳吐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