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路径及对北京的启示

来源 :城市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儿童友好城市”被提上我国各级政府“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实践议程的背景下,首先对国际通用的儿童友好型城市概念、愿景、目标和实施战略进行简要提炼;其次,对全球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的国家构成、关注重点和建设过程进行梳理;第三,选取在儿童福利领域有突出表现的荷兰、加拿大、芬兰三个国家及内部城市作为典型案例,从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提供家庭友好的住房和社区服务、促进儿童深度参与三个角度展示其成功经验;最后,针对北京面临的挑战,从构建顶层框架—空间系统支持—抓好试点推广—优化制度建设—加强宣传引导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工作建议,可为北京及国内其他地区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依据,自诞生以来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因控规的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也饱受争议.以宁波市重点区域(高桥地段)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管控与控规的衔接内容、方式及方法,以及其对控规改革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当前控规所面临的刚性管控与弹性开发之间的矛盾、简单化的指标确定(精度)与土地成本经济压力的矛盾、粗放式的控制指标体系(深度)与城市精细化管控的矛盾三大矛盾.进而提出未来控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由普适性规划向精准规划转变、由终极管控向阶段性目
街景更新是城市转型提质的重要路径,也是城市更新中的基本单元和重点难点所在,因其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对接多个部门,其目标存在着固有的模糊性,其实施过程面临着困境.上海以基层治理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改革为契机,展开了一系列行动计划进行更新,以处理制度惯性所导致的诸多问题.首先对我国街景的“治理困境”进行定位,然后归纳出上海街景更新的不同阶段及其制度背景,并总结其实施路径,认为街景有机更新的实施关键在于从管理到治理的思维转化,进而构建地方性治理体系.
老旧社区更新工作被视为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将空气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规划研究仍然不足.通过针对老旧社区的生态化更新,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和居民污染暴露风险,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尤为必要.基于居民呼吸健康与老旧社区建成环境要素的相互关系的辨析,从“污染暴露识别、空间形态优化、功能布局适应”三个方面,构建空气环境健康导向下的老旧社区生态化更新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北京白塔寺片区作为案例样本,总结其空气污染暴露风险特征与主要成因.运用CFD数值模拟,对多种空间布局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主动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空间形态优化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双碳”是国家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宏伟目标与要求,彰显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实践表明,作为社区基层治理“毛细血管”端的物业服务企业,在助力“双碳”目标上也肩负着重要使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