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黄素类化合物是植物中一类稀少的二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姜科、天南星科植物的块根或根茎中,是姜黄等植物中主要活性成分,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诸多药理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和新药研发中。因其苯环侧链取代基不同,姜黄素类化合物可进一步分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等。目前,姜黄素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植物提取法获得,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技术的发展,采用生物合成法生产姜黄素类化合物开始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挖掘及酶学手段鉴定了姜黄中姜黄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并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耶氏解酯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和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中重塑其生物合成途径,成功实现了其异源生物合成。文中首先介绍了姜黄素的生物活性及其应用、总结了姜黄中的姜黄素合成途径,并且讨论了姜黄素合成酶的催化机制,进而详尽综述了其生物合成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代谢工程策略方面,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以一类常见的函数图像为例,用AUTHORWARE实现编程,使用设计窗口中的框架、交互、导航连接等图标以及超文本应用的来完成这类曲线的绘制及相关的课件(CAI)制作过程.同时使用自
在经典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式提取(Algorithm of pattern extraction, Alopex)的变异算子,种群个体的连续进化方向作为当前代个体的变异方向,并利用自适应
介绍了空间任意一点在由三投影面体系所构成的八个卦角中的投影特点.即正投影、水平投影和侧投影分别在八个空间区域中的投影,并且举例说明其投影的求作方法,同时也指出了八
在考虑了电波雨衰减与工作频率、仰角、降雨率、极化角等多个参数的综合非线性映射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毫米波雨衰减预报模型,并将结果与CCIR预报模型进行了分析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7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普通高校体育院(系)教师职称偏高而高学历者比例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