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系酚噻嗪(Phenothiazine)的衍化物,自1950年合成以后,对神经精神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其镇吐、镇静作用明显,在内外科领域中广泛采用。随着国产品问世,今后在临床各科中应用将更为广泛。国内傅氏报告之82例,虽未见特殊反应,但小剂量引起的严重反应——如黄疸、颗粒细胞减少症,在内科文献中亦非罕见。其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据个别文献记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系酚噻嗪(Phenothiazine)的衍化物,自1950年合成以后,对神经精神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由于其镇吐、镇静作用明显,在内外科领域中广泛采用。随着国产品问世,今后在临床各科中应用将更为广泛。国内傅氏报告之82例,虽未见特殊反应,但小剂量引起的严重反应——如黄疸、颗粒细胞减少症,在内科文献中亦非罕见。其药理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据个别文献记载,大剂量在体内存留2-3天,一般治疗剂量,仅存留六小时。至于该药在体内的分布及排泄,文献尚无记载。笔者推测,胆道系统是一重要排泄途径(详以下黄疸发生机制(二)及(三))。根据动物试验及临床经验,该药有以下几种作用: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降低条件反射的活动,故用于神经精神病的治疗;②抑制呕吐中枢的活动,因此可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呕吐;③与镇静剂或安眠剂合用,可以加强其效果。外科常用为基础麻醉;④有轻度抗交感、抗过敏、抗痉挛、降低体温(外科低温麻醉时常采用)与血压作用。该药的副作用,随个体情况而异。应用大剂量时(神经精神科),循环系统常出现速脉、血压降低,个别有直立性虚脱。消化系统常见口干、恶心、呕吐、食欲改变,部分病例发生便秘或腹泻;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昏、疲乏及睡眠障碍,甚至有发生Parkinson氏综合征者。其他如体温变化,排尿障碍以及少见之皮疹、皮肤水肿、内分泌改变(女性促使泌乳,甚至见于未婚的女青年)等。至于血像的变化,部分患者,白血球增高,且伴有原因不明之发热;少数有白血球降低,甚至发生致命性颗细胞减少症。嗜酸性白血球中等度增加,并不少见。内科应用小剂量,上述副作用虽不多见,但有时引起严重的合并症——肝内阻塞性黄疸。
其他文献
雪上一枝蒿为民间用以治疗劳伤的单方,在西南数省,流传颇广,但在滇南本草及本草纲目两书中,都没有关于此药的记载。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一书中,曾有简单的记述,略称:“李××久客西垂,言巴里坤出一种药,生深山中,一枝茁土,气味如蒿,……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据了解此生药产于云南,经王进英氏等研究确定原植物为毛茛科乌头属的一种(Aconitum anthora L.)。关于其药理
内科临床急症中,最常见者当推心脏方面之疾患,其中马、阿、斯(Morgagni-Adams-Stokes)三氏综合病征尤属危急和险恶,熟练的诊断和迅速而正确的治疗方针,将直接的关系着病人的生命。导致马、阿、斯三氏综合病征发生之原因众多,但归纳之不外如下两类:①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引起的心室停搏或心动过缓;②各种阵发性心动过速,特别是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暂时性室性纤维性颤动,不管其有无完全性心传导阻滞
肺结核及慢性肺心症皆为临床上多见的疾病,然而有关两者合并发生的文献记载颇少。本文乃对我院近四年半(1953-1957.6)以来既有肺结核又有慢性肺心症的住院患者26例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有关问题略加讨论。
根据中医用黄连治痢疾的经验,我们曾试用黄连素治疗伤寒病人2例,近期效果很好,特此报导。
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目前尚无肯定有效的办法,针灸疗法能刺激白血球的增生已由樫田、原田、青田等氏在动物实验及人体得到证实。我国王后周,朱龙玉氏在电针方面也证实这点、因此对白血球减少症的治疗提及了可能发展的方向,兹介绍1例以针灸疗法治疗白血球减少的病例。
D860为治疗糖尿病口服药物,此药与BZ-55同为磺胺类药物,因具有降低血糖的效用,被采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D860与BZ-55降低血糖的作用机制、药理等问题,国内朱氏陈氏等已先后根据国外的材料作了综合性的报导,韩氏胡氏则曾先后依据临床的使用效果作了报告,我院于1957年开始使用D860,现就90例的近期疗效观察报导于后,以供参考。
Laurence-Moon-Biedl氏综合病征甚为罕见,表现为色素性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智力迟钝,肥胖,生殖器发育不良,多指(趾)症,侏儒症。常见于同一家族中,男性多于女性。国内文献仅吴氏1956年报告兄弟二人,具有色素性视网膜炎,肥胖,生殖器发育不良及智力低下,2例均无多指(趾)症,但有卷发,长眉毛及长睫毛。国外文献根据Redner氏统计,至1940年为止总计200例,1940-1951年增加6
阿米巴性肝炎肝脓肿是肠阿米巴病最多见的合并症。临床统计本病占肠阿米巴病1.8-15.2%平均为5-10%,远较尸体解剖所发见之病发数平均约36.6%为低,说明本病迄今尚无特殊方法能使临床诊断更接近实际发病数。尤当早期或尚无特殊阳性体征发见时诊断更感困难。以致临床所遇病例几乎均在脓肿已形成后始被确诊,能在肝炎阶段及时确诊治愈者颇属罕见。
此病远在1700年首先有Vesalius氏报告,直到1826年Laennec氏才命名为夹层动脉瘤。该病发病突然,死亡急遽,死前往往不易诊断。正确的临床诊断始于1856年Swaine与Latham二氏报告之1例,以后逐渐增多。1934年Shennan氏搜集文献300例,临床诊断肯定者仅6例,1942年Sailors氏搜集文献500例,在死前断定者33例。近十数年来,由于对该病的认识提高,约有5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