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防排烟设计问题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实际工程设计角度出发,对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的诸多细节探讨,提出了建筑防排烟系统所需的必要条件及设计注意要点。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many of the details of building smoke control system, puts forwar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design key points.
  
  关键词: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必要条件注意要点
  Key words: building fire smoke control system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物的形态日益丰富、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增多,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新时代,大家对建设工程有关防火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对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的不同理解和如何在工程设计工作的适用也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但是现在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消防设计时,却不够重视防排烟的设计。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技术规范,对消防审核中防排烟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我个人就防排烟设计相关方面内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认识,抛砖引玉,提出三个问题看法,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交流。
  一、防煙分区概念的明确
   建筑防排烟设计是现代建筑消防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中,不仅要注意防火设计,更要注重防排烟设计,防烟是将烟气控制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确保消防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而排烟则是火灾时产生的高温有毒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烟分区以外扩散,保证疏散空间安全可靠以及人员疏散所需时间。烟气的控制、排放等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暖通)人员设计专业的重点,同时也需要建筑及建筑电器等相关专业设计人员有效的协调配合。本文仅就防烟分区较防火分区而言,在建筑消防设计中往往容易忽视,事实上,防烟分区是烟气控制的基础手段,是为有利于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有组织排烟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依靠采用挡烟垂壁(帘),挡烟梁(墙)等形式来实现,在具体防烟分区的划分,挡烟手段的确定在设地下车库排烟设计中设计人员中存在误识,在以往的无吊顶的商(市)场,将500mm的梁作为挡烟措施,事实上这样的划分方法往往是不成立的,第一未形成有效的烟气围挡,蓄烟空间,第二排烟口往往低于梁底,故与有效的烟气控制及排放相去甚远,注定该排烟系统是不可靠的,排烟口须设于有效蓄烟高度内,这是排烟理论的基本点。设计应设置固定挡烟垂壁,其下端高度至少与排烟管底部齐平。挡烟垂壁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如钢板,夹丝玻璃、钢化玻璃等固定挡烟板或活动的挡烟垂壁(帘),当建筑物净空较低时,宜采用活动式挡烟垂壁帘。国内外大量火灾统计表明,在火灾死亡人数中,大多数为烟害所致。有一点值得注意,普通玻璃一遇高温膨胀由于受框架限制而炸裂,在人员集中场所易造成人身安全事实,同时也使防烟分区失效,这应该是严格禁止的。活动挡烟垂壁(帘)应由感烟控测器控制,或与排烟口联动,或受消控中心控制,同时应能就地手控,挡烟垂壁落下时,其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应大于1.8m,当吊顶为非燃材料时,挡烟垂壁紧贴吊顶便可,而吊顶为格栅吊顶时,则挡烟垂壁应穿过吊顶面并紧贴非燃烧体楼板或顶板,此外由规范理解,净空大于6m的房间,不考虑采用防烟分区的手段。值得注意的是,防烟分区的划定由暖通专业完成,而具体施工要求须由建筑设计图纸体现,同时建筑电器专业亦应予以配套,此环节往往出现设计脱节情况,故建议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均需在各相关专业图纸上均予以描述。
  二、排烟设施的设置
   建筑排烟方式分为机械排烟方式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在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自然排烟方式的观点似乎已被确立,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排烟方案其经济性及可靠性有很多时候值得商榷。针对具体工程应仔细分析其客观特性,检查规范符合性和设计细节诸多容易出现偏差或遗漏的问题,实现安全可靠的设计目的。同时,也为今后建筑的开发利用从防排烟的角度提供指导原则。
   目前建筑消防设计中应根据相关规范设定范围,确定排烟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并予以落实。
  1、自然排烟主要靠烟气的浮力,火灾时如喷淋系统动作将降低烟温而使烟气排放能力受限,这对人员较为密集面能而言较为不利,条件许可时,应采用机械排烟。
  2、排烟窗如处于迎风面,易形成烟气倒灌,无法实现预定方案,为改善这种情况,目前幕墙工艺可采用下弦窗或平移窗,尤其是平移窗,当开启时形成窗外挡烟板,即在挡烟板与窗口间形成负压,便于烟气排向室外,应该说平移窗是种较先进可靠的方式,不影响建筑立面造型、采光,但缺点是成本较高。
  3、高层建筑由于热压作用,存在上、下层之间的压力差,一般中和面在建筑高度一半附近,故室内防火分区,防烟分区须妥善考虑,否则冬季工况,建筑底部开窗排烟,同样易出现烟气倒灌现象。
  4、当火灾房间温度很高,烟气中含有大量未燃烧的气体,当烟气自然排出时会形成火焰,可能导致火势向上蔓延,这就对建筑防火分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自然排烟的烟气是靠外墙上可开启外窗直排室外,需要一定的有效开窗面积,目前开窗面积的计算国家有关规范中无定量分析的方法。
  6、自然排烟窗高度的确定问题,首先应明确排烟窗高度应高于蓄烟高度,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一般说来在房间一半高度以上设排烟窗,而进风方式则应具体分析,一般大空间场所应在房间下半部开设进风窗或机械补风,开窗面积约为排烟窗面积的1.3~1.5倍。开窗方式一般有手动、电动、气动三种,此外《高规》允许紧急状态时打碎玻璃的办法进行排烟(其可行性,有效性值得商榷),设计和业主单位可根据经济条件确定,一般地说电动控制较可靠,也较为常见。但相应成本也较高。
  7、目前消防设计中,出现同一防火分区内,不同防烟分区采用不同排烟方案(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可靠的,相互之间的影响容易使自然排烟失效,烟气倒灌的现象较易发生,应杜绝此类作法。
  8、无论自然排烟或是机械排烟,其终极目标是利用人员疏散,减少有毒烟气和高热对人员的侵害,当烟气带火状态出现时,烟温超过280℃,排烟系统工作即告结束,排烟防火阀关闭,排烟风机停止,同样,自然排烟窗也需自动关闭,这样方可避免拔风助燃,加剧火灾强度的问题的发生。
  9、无论自然排烟或是机械排烟,自然排烟窗或机械排烟口烟控实际有效距离的观念必须得到加强,人员在烟气中安全行走距离的限制也决定了防烟分区的长度应与之相适应。建议结合建筑特征控制在40m内。诸多资料表明,采用换气次数法确定排烟系统的排烟量这一设计方法不合理。对于大空间,计算的排烟量过大,而对于中
  等小体积空间其值偏小。
  三、防烟设施的设置
   建筑防烟方式分为机械加压送风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尽管《高规》允许并部分提倡(高层住宅等)疏散楼梯间及前室采用自然排烟防烟,而允许烟气引入安全保护区域,在安全可靠性方面无疑逊色于机械加压送风,故条件允许时,建议尽量不采用此方式。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是常见的防烟手段,送风量的确定
  为关键要素,目前计算方法由于对设计工况条件作了大量的简化忽略了诸多影响因素,不能因建筑条件的差异而具体分析,所有的计算方法均假设在送风情况下楼梯间及前室的防火门处于一定的开门状态,回避了防火门变化的开门工况对加压送风系统的影响(防烟楼梯压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开门时扑出门洞风速的要求和闭门时前室压差控制的不平衡性等),不对系统非假定工况进行分析研究,注定了目前计算方法的粗糙和不完善,事实上,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的客观特性决定了它计算分析的复杂性,尽快确立完善的建筑区域烟气控制模型,将对加压送风系统的研究设计有着重大的意义。风量范围表简单的套用其副作用很大,设计须重视以下几点。
  1、设置防火门或电梯口的数量和面积对漏风量或送风量的影响。设置的洞口越多、面积越大,其加压空间的漏风量也越大,加压区域难以保证规范要求的正压值,这样只有通过加大送风量来实现。须计算得出正确数值。
  2、由于开门时扑出门洞风速的要求和闭门时前室压差控制的不平衡,设计应完善泄压装置的设置,解决正压值的控制问题。
  3、系统运行方式的选择有待优化,目前常见的着火时开启着火层及邻近楼层前室送风口的作法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邻近楼层既然没着火,就没有防烟的必要,设计基本考虑单点火災状况,笔者倾向仅开启着火层前室送风口,这样系统的分析设计将容易实现简单经济可靠。
  4、送风管道横截面、材质和送风口的大小对风速的影响。规范对不同材质的管道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审核过程中应对风速和横截面积进行校核,已确定其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同时应注意加压送风口具体设置位置不应防火门开启而被遮挡,影响实际送风量。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处在跨越式发展阶段,其建筑规模、建设速度都是空前的,工程中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涉及的建筑防排烟问题越来越多。防排烟设计是建筑消防设计中较复杂的环节,也是建筑生命安全系统的重点,目前防排烟系统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作为设计人员在充分掌握理解规范要求的同时,也应了解目前防排烟技术的发展情况,如何在确保工程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设计防排烟系统,是目前在建筑防排烟设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有关部门应在满足国家规范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尽快出台地方性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或导则等指导性技术措施,以便设计人员进一步正确理解规范,把握规范,统一设计标准,使得建筑防排烟设计更加经济、安全、合理。
  
  参考文献:
  [1]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孙一坚.简明通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目的 筛选2型糖尿病性心脏病变早期相关基因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1)SD大鼠高热量饮食2个月后链脲佐菌素(STZ,15mg/k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2)分别于模型建立后0.5、1.5、6.0个月取大鼠心脏组织进行电镜观察。(3)模型建立后15d抽提大鼠心脏组织总RNA进行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分析,用Northern blot证实差异表达基因并对未知序列进行生物信
目的了解胆石病胆汁病原菌菌谱和药敏反应情况. 方法应用微生物自动检测鉴定仪对366例胆石病胆汁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检测. 结果 366例胆汁标本常规培养阳性率为70.5%,258例阳性标本中检出需氧菌268株,其中埃希大肠杆菌121株,占需氧菌45.2%,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24.2%),肠球菌(10.1%).对其中32例同时作厌氧菌培养,检出厌氧菌14例,总检出率为44%,以脆弱类杆菌最多,占厌氧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216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常规使用胆道镜,102例同时使用术中和术后胆道镜.结果90例肝胆管结石病人术中联合应用胆道镜技术,术后残石率由46.7%(42/90)降为23.3%(21/90),应用胆道镜经T管窦道结石取净率为95.2%(20/21).结论强调胆道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肝胆管结石术后经T管窦道应用胆道镜技术可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实际工程中长期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问题,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热点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潜伏的工程背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不能很好的了解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开裂的原因以及掌握应对此类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施工措施,那么实际生产当中就很难保证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干缩;收缩;骨料;水灰比.  Abstra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的现状,总结了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并简要论述了现有的各种结构体系及其优缺点,从而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结构体系;特点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high-rise building summed up the h
摘要:近年来,中国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不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特厚煤层储量比重占将近一半左右,由于放顶煤开采具有独特的优势,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采放顶煤是我国煤矿厚煤层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可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已被人们所共识。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国外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发展概况,对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从整体上有一个把握;其次分析介绍了综采放顶煤采煤法的原理;最后着重讲
摘要:小区住宅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通常会根据当地特色引入具地域特色的山水树木生态景观。本文根据作者在工作的实际经验,谈里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几点认识和看法。  Abstract :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greening, therefore
摘要: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冷暖,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安全,关系到工作效果和产品质量,还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行业。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种类,并阐述了暖通空调设计中方案设计的重要性与需要重点遵循的原则,其次根据工作经验指出了暖通空调施工图设计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自动控制;问题  Abs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