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焚烧污泥,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已成为污泥处置的主流技术之一。重点比较了不同掺烧比的干化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时的锅炉燃烧特性,结果发现:当干化污泥掺烧比例从0增加至15%,焚烧炉出口烟气量减少5.4%,锅炉蒸发量减少7.6%,锅炉整体效率下降0.5%,炉渣与飞灰量分别增加了12.6%、12.5%,SO2与HCl分别增加了68.4%、4.9%。同时对垃圾焚烧厂掺烧污泥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经测算污泥协同焚烧成本为241元/t (含水率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现有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焚烧污泥,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已成为污泥处置的主流技术之一。重点比较了不同掺烧比的干化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时的锅炉燃烧特性,结果发现:当干化污泥掺烧比例从0增加至15%,焚烧炉出口烟气量减少5.4%,锅炉蒸发量减少7.6%,锅炉整体效率下降0.5%,炉渣与飞灰量分别增加了12.6%、12.5%,SO2与HCl分别增加了68.4%、4.9%。同时对垃圾焚烧厂掺烧污泥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经测算污泥协同焚烧成本为241元/t (含水率80%)
其他文献
在排污口设置过程中,往往由于其排放标准低于目标水体标准,导致在排放口附近形成超标区域,特别是对于大江大河,需要研究污染物排放影响范围以及对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以黄冈
为林地治理和林长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皖南H镇为例,在实地调查和访谈法的基础之上,分析基层治理体系下林长制的实践和困境.结果表明,林长制的推行使林地管理的制度建设
对医院里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是保证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的安全性、放射防护措施效果的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常规监测方法,分析了2019年长春市10家三甲医院,不同放射工种,共计1 640名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电离辐射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均有效剂量的限值,说明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环境是安全的。
针对连云港市香河生态园1700亩水产养殖塘尾水,秉持“节水、节能、高产、优质、生态、美丽”理念,构建31.7万m2(475亩)湿地—塘生态净化系统;采用“自然沉淀+复合表面流人工湿地+塘湿地”工艺,削减水体污染物、改善水质,实现尾水回用和无害化排放,保障区域水生态环境和水源地水质安全。项目的实施响应了区域居民的消费升级新需求,探索了区域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对我国其它地区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化处理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以四川省三台县鲁班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生态健康、流域发展影响和生态灾变三个方面,基于IROW框架,采用“4+1”湖泊生态安全评估方法。参考三台县监测站2016~2019年9月该区域监测数据,选择AHP法和ESI综合评分法,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综合评价鲁班水库的生态环境现状,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域水质及生态环境较好。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鲁班水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意见,为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加强绍兴某化工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的精准化监管,有效降低臭氧污染,利用装载单质谱仪与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的走航车对绍兴市某化工区进行126次走航监测。通过VOCs总量实时监测,异常点位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掌握该化工区大气VOCs污染状况,确定VOCs重点污染区域,选取臭氧前体物作为VOCs管控的关键因子。通过臭氧生成潜势分析,筛选出6个臭氧生成潜势较大区域和7种贡献较高的物质,作为重点监管区域与臭氧生成贡献优控因子,结合污染源调查结果,确定化工区内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行业、化学农药制造
通过对太白山山顶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与玉皇池等4个湖泊解冻期与冰冻期水体17项常规指标监测,分别利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对太白山山顶湖泊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并对不同时期水质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山顶湖泊总氮超标严重,总磷、氨氮与汞含量也出现超标现象,其他指标均符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Ⅰ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4个湖泊均属于清洁水体,清洁度排序为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大爷海。冰冻期湖泊水质优于解冻期。
以南充市蓬安县为例,采用了单因子评价法、主要污染物水质标识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统计分析了2017~2019年嘉陵江一级支流蓬安数据,综合分析嘉陵江一级支流县域河流水污染特征及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蓬安县域内嘉陵江一级支流水环境有机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物主要源于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农业面源污染排放,高风险因子为CODCr和TP。(2)水质受水期影响大,变化特征为: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上半年水质优于下半年,1~3月水质最差。(3)蓬安县域内嘉陵江支流年均值评价水质逐年改
河长制作为一项行政系统内部的创新制度,在水污染治理上取得了实际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高度依赖人治、考核问责缺乏监督。为了使该制度不沦为短期运动式治理的手段,长久地为水污染治理发挥作用,就要完善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牢固制度的基石。通过对河长制中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进行研究以及对目前各地方的实践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笔者发现:从现阶段来看,公众参与河长制存在无人负责的空白参与、缺乏法律依托的无序参与、低水平的末端参与的问题。因此,河长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需要从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法律保障、提升参与水平进行多
环境侵权案件常常会同时损害到社会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从而导致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同时发生,这两种诉讼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对此,我国目前采用并轨制的模式并有一些法律规定加以规范,但这些制度设计与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不足以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由渤海湾漏油案引发思考,赞成在我国适用衔接制的协调模式,同时对原告主体资格、诉讼请求范围、起诉顺位、既判力扩张与赔偿顺位等具体制度与具体的程序规范作出论述并提出了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