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下,国家对农村愈加重视,随着农村的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环境下,旧时农村合作社下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新型农村合作社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文章主要以湖南张家界某合作社为例,围绕运营模式、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阶段性发展开展对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资源共享模式研究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05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而传统农村合作社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新型农村合作社将迎来改革发展高潮,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将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农村合作社产物[1]。
2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分析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指以合作社为单位,通过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产业而衍生出来的农产品销售产业对农村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提供共享服务的模式。本文以湖南张家界某合作社为案例,对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某合作社模式采用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利用合作社为企业与农户搭建起资源互用的桥梁,以工带农,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销售、促旅游,对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并发展共享经济,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2.1 某合作社“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服务”运营模式
某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优势,与现代信息平台企业合作,通过企业代为线上宣传推广旅游产品、銷售特色农产品等,打造套餐式一条龙旅游服务,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新型养殖种植技术,运用传统的生产技术来制作本地腊肉、野生葛根粉等特色农产品。某合作社还与互联网企业墺特思合作,由墺特思提供线上销售宣传推广,同时提供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指导培训、产品防伪技术的开发,再对接消费者市场,减少合作社对接经济市场所遇到的风险,让农户体验农产品生产的后续销售服务,利用公司的市场经验和信息渠道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指导生产经营过程。借助墺特思建立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某合作社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理念传递给消费者,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所导致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产生的信任危机。
某合作社的“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模式,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身的软硬资源,通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专业技术建立起销售推广宣传平台,启用套餐式一条龙旅游服务模式孵化品牌,从而推动农产品销售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顺应乡村发展战略与精准脱贫战略,组织当地农户,通过企业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利用企业的宣传途径,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解决农户的就业问题,为农户提供增值服务,为消费者解决食品信任安全问题[2]。
2.2 某合作社消费者消费模式
某合作社以旅游服务作为依托,整合当地各类软硬资源(其中硬资源包括社员的土地使用权、社员的房子、社员的原生态农作物、社员劳动力以及一部分的山资源,软资源包括社员的文化涵养、社员的技术手艺、社员的精神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共享服务,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田园生活,感受离开繁忙的职场生活后进入田园生活的惬意,也见识到相关农产品的全部制作工序,使消费者消除食品安全信任问题,建立起对依托旅游产业的共享资源合作社的信赖,享受其精神上所带来的愉悦感。
2.3 某合作社管理模式
某合作社社员自家所拥有的资源和主要种类由合作社统筹,但是社员依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社员收获的产品必须通过该合作社平台统筹销售,这里收入全部归社员所有,只是通过合作社统筹销售,合作社收取一定管理服务费用即可。同理,合作社为社员招揽游客和根据社员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配游客,社员所有提供给游客吃喝玩乐的服务收入都归社员所有,合作社仅需收取一定的平台运营服务费用。通常情况下,合作社不主张社员和游客直接对接,因为这样出现的各种纠纷与责任难以厘清,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平台运营的风险。但如果有需要合作社提供渠道给社员和游客对接,合作社需要收取社员一定的服务费,且对于旅游业务纠纷问题,责任由社员全权负责。之后的旅游服务所得都是社员个人收入所在,当然游客支付渠道必须走合作社平台,以达到指导和监管的作用。
3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共享资源模式的经济意义及社会效益
3.1 拉动乡村发展,带领农民致富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利用龙头企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手段为农产品打开一个广阔而且强有力的市场平台。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匹配信息、合理生产,快速把产品送达客户手中,通过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消费链,最大限度缓解农产品产需匹配问题,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利润最大化,从而保证每位农户的收入稳定性[3]。企业拥有品牌孵化能力,通过对合作社当地特色农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开发,孵化品牌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拓广销售范围,也为地方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通过整合利用当地的各种硬资源及软文化资源应用于旅游服务上,并将旅游服务的营利所得按比例反馈给社员,这对农民社员们来说是一种收入的有益补充。
3.2 保证食品安全,缓解消费信任
农户在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科学生产,确保产品符合有机农产品标准。另外,合作社会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户采用优化结构组织生产,减轻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依赖性,保护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提升某些品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从源头把控农产品产业生态链,透明化生产过程,从而减轻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和消费信任问题的顾虑。 3.3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是促进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合作社推行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对乡村基础设施的修建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对软文化资源的重视与利用,使得更多人愿意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如手艺等),对地方特色民居的保护也将大大加强。
4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共享资源模式的阶段性发展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顺应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以为乡村谋发展,为农户谋福利为宗旨,通过企业的专业人才及力量,为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旅游服务模式的推行更是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及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合作社背后依托的技术的革新发展,也将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1 前期——“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服务”模式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将在旅游资源较丰富、文化底蕴较深厚的乡村开展试点工作,摸索其运行机制及成熟的模式流程。前期将在一般乡村推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地方文化特色,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依据市场需求,推出基于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服务上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案,并通过企业+合作社的模式来推广运行[4]。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交通较落后的贫困村,则采用精准扶贫的思想,在合作社建设前期以互联网企业帮扶为主要手段帮助其渡过创业期,直到体系建设成熟后,再正式规划农产品生产与旅游服务。
4.2 中期——中心城市辐射模式
乡村的建设进程已呈环绕中心城市状,遍布大小城镇周边。这时期,合作社采取中心城市消费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发展战略,加强所在乡村与附近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对接,发展“城市—农村生产—消费互补”模式。一方面,成为某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生产者;另一方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旅游服务吸引该城市中心人员的周末短程游。通过以上方法,加强城乡的人才流动与资源共享,把城市优秀的管理模式吸收应用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建设上,促进其城镇化,形成“城镇帮农村、先富帮后富”的美好稳定局面。
4.3 后期——乡村养老依托模式
合作社将探索乡村养老依托模式,利用乡村宜人的气候环境、淳朴的民风民俗及良好的交通起居来为广大老年人打造舒适亲切的自然型养老院。近几年,我国的老龄化现象不容乐观。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到2025年,我国可能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乡村养老依托模式的推行可以对接我国的生态养老需求。在乡村养老依托模式里,合作社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态养老服务,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过自然疗养的方式来颐养天年。
5 结语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创新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生产管理可视化、产品销售网络化,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拓展了销售渠道。对于这种模式,相信必定能为新农村建设助力添上浓重的一笔,但同时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经之路,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1]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烟台果树,2009(4):13-15.
[2]田磊.新农村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构建探讨[J].河北农机,2017(9):34-35.
[3]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31(11):2094-2103.
[4]董艺婷,汪晴晴,武睿,等.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7(2):113-116.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5.054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而传统农村合作社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对农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新型农村合作社将迎来改革发展高潮,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将成为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农村合作社产物[1]。
2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分析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资源共享模式主要指以合作社为单位,通过利用农村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产业而衍生出来的农产品销售产业对农村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提供共享服务的模式。本文以湖南张家界某合作社为案例,对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某合作社模式采用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利用合作社为企业与农户搭建起资源互用的桥梁,以工带农,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销售、促旅游,对农村资源进行整合并发展共享经济,真正实现乡村的振兴。
2.1 某合作社“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服务”运营模式
某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环境优势,与现代信息平台企业合作,通过企业代为线上宣传推广旅游产品、銷售特色农产品等,打造套餐式一条龙旅游服务,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新型养殖种植技术,运用传统的生产技术来制作本地腊肉、野生葛根粉等特色农产品。某合作社还与互联网企业墺特思合作,由墺特思提供线上销售宣传推广,同时提供生产技术的研发与指导培训、产品防伪技术的开发,再对接消费者市场,减少合作社对接经济市场所遇到的风险,让农户体验农产品生产的后续销售服务,利用公司的市场经验和信息渠道获取市场供求信息,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结构,指导生产经营过程。借助墺特思建立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某合作社将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理念传递给消费者,解决了食品安全问题所导致的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产生的信任危机。
某合作社的“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模式,一方面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自身的软硬资源,通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专业技术建立起销售推广宣传平台,启用套餐式一条龙旅游服务模式孵化品牌,从而推动农产品销售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顺应乡村发展战略与精准脱贫战略,组织当地农户,通过企业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利用企业的宣传途径,建立起农户与消费者的信任桥梁,解决农户的就业问题,为农户提供增值服务,为消费者解决食品信任安全问题[2]。
2.2 某合作社消费者消费模式
某合作社以旅游服务作为依托,整合当地各类软硬资源(其中硬资源包括社员的土地使用权、社员的房子、社员的原生态农作物、社员劳动力以及一部分的山资源,软资源包括社员的文化涵养、社员的技术手艺、社员的精神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共享服务,让消费者亲身体验田园生活,感受离开繁忙的职场生活后进入田园生活的惬意,也见识到相关农产品的全部制作工序,使消费者消除食品安全信任问题,建立起对依托旅游产业的共享资源合作社的信赖,享受其精神上所带来的愉悦感。
2.3 某合作社管理模式
某合作社社员自家所拥有的资源和主要种类由合作社统筹,但是社员依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所有社员收获的产品必须通过该合作社平台统筹销售,这里收入全部归社员所有,只是通过合作社统筹销售,合作社收取一定管理服务费用即可。同理,合作社为社员招揽游客和根据社员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分配游客,社员所有提供给游客吃喝玩乐的服务收入都归社员所有,合作社仅需收取一定的平台运营服务费用。通常情况下,合作社不主张社员和游客直接对接,因为这样出现的各种纠纷与责任难以厘清,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平台运营的风险。但如果有需要合作社提供渠道给社员和游客对接,合作社需要收取社员一定的服务费,且对于旅游业务纠纷问题,责任由社员全权负责。之后的旅游服务所得都是社员个人收入所在,当然游客支付渠道必须走合作社平台,以达到指导和监管的作用。
3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共享资源模式的经济意义及社会效益
3.1 拉动乡村发展,带领农民致富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利用龙头企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手段为农产品打开一个广阔而且强有力的市场平台。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匹配信息、合理生产,快速把产品送达客户手中,通过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消费链,最大限度缓解农产品产需匹配问题,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利润最大化,从而保证每位农户的收入稳定性[3]。企业拥有品牌孵化能力,通过对合作社当地特色农产品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开发,孵化品牌农产品,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拓广销售范围,也为地方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通过整合利用当地的各种硬资源及软文化资源应用于旅游服务上,并将旅游服务的营利所得按比例反馈给社员,这对农民社员们来说是一种收入的有益补充。
3.2 保证食品安全,缓解消费信任
农户在龙头企业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科学生产,确保产品符合有机农产品标准。另外,合作社会根据市场需求,指导农户采用优化结构组织生产,减轻部分农产品的销售依赖性,保护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提升某些品牌农产品的品牌效应,从源头把控农产品产业生态链,透明化生产过程,从而减轻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和消费信任问题的顾虑。 3.3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旅游是促进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合作社推行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对乡村基础设施的修建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对软文化资源的重视与利用,使得更多人愿意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如手艺等),对地方特色民居的保护也将大大加强。
4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共享资源模式的阶段性发展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顺应国家乡村发展战略,以为乡村谋发展,为农户谋福利为宗旨,通过企业的专业人才及力量,为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乡村旅游服务模式的推行更是促进了美丽乡村的建设及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而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合作社背后依托的技术的革新发展,也将为其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4.1 前期——“互联网+企业+农产品+旅游服务”模式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将在旅游资源较丰富、文化底蕴较深厚的乡村开展试点工作,摸索其运行机制及成熟的模式流程。前期将在一般乡村推广,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及地方文化特色,进行适当的环境改造,依据市场需求,推出基于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服务上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案,并通过企业+合作社的模式来推广运行[4]。对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交通较落后的贫困村,则采用精准扶贫的思想,在合作社建设前期以互联网企业帮扶为主要手段帮助其渡过创业期,直到体系建设成熟后,再正式规划农产品生产与旅游服务。
4.2 中期——中心城市辐射模式
乡村的建设进程已呈环绕中心城市状,遍布大小城镇周边。这时期,合作社采取中心城市消费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发展战略,加强所在乡村与附近中心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对接,发展“城市—农村生产—消费互补”模式。一方面,成为某中心城市的农产品供应生产者;另一方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旅游服务吸引该城市中心人员的周末短程游。通过以上方法,加强城乡的人才流动与资源共享,把城市优秀的管理模式吸收应用到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建设上,促进其城镇化,形成“城镇帮农村、先富帮后富”的美好稳定局面。
4.3 后期——乡村养老依托模式
合作社将探索乡村养老依托模式,利用乡村宜人的气候环境、淳朴的民风民俗及良好的交通起居来为广大老年人打造舒适亲切的自然型养老院。近几年,我国的老龄化现象不容乐观。据统计,2015年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到2025年,我国可能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乡村养老依托模式的推行可以对接我国的生态养老需求。在乡村养老依托模式里,合作社将为老年人提供生态养老服务,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享受优美的生态环境,通过自然疗养的方式来颐养天年。
5 结语
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村合作社的共享资源模式,顺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需求,创新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引入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生产管理可视化、产品销售网络化,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拓展了销售渠道。对于这种模式,相信必定能为新农村建设助力添上浓重的一笔,但同时只有不断深入研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才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社,这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经之路,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
参考文献:
[1]秦朝钧,王军.国外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与我国当前农村合作社建设[J].烟台果树,2009(4):13-15.
[2]田磊.新农村建设农业信息资源共享的构建探讨[J].河北农机,2017(9):34-35.
[3]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31(11):2094-2103.
[4]董艺婷,汪晴晴,武睿,等.旅游精准扶贫现状及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7(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