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而目前绝大部分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质量不高,只重理论说教,忽视素质训练,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理念。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的改革创新刻不容缓,教材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把职业素质和求职技能培养设计为一个个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展开训练,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在训练中培养素质提高能力,以期实现更高质量职业指导。
关键词:多职业指导;能力本位;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03-04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目前对教材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过于薄弱。在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上有明显特色的职业指导教材还不多见,这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材要突出“高职”特色
教材质量是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学三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之一的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座桥梁;教材还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它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师而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表达思想观点、传播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主要窗口;對学生而言,教材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最重要的平台,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成败。科学、适用的教材,能使教学活动建立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陈旧、落后的教材,不仅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优化,而且会导致教学过程没有效果,进而降低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在高职教育教材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高职教材应突出“高职”特色,既要有高等教育理论又要有职业能力。这种“高职”特色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在的构建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指导者与管理人,由此,职教教材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重点放在支持学生进行探索、解决问题上,教材实际上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在教材体例和风格上,要改变旧教材为单向灌输式教学活动服务的理念,把学与教的方法融入教材中,以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材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学习的途径与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
二是实用性。高职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因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而且是指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因此教材要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
三是够用性。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文字叙述要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可能避免大篇幅的理论分析。教材内容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明实用,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获得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
四是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首先表现为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的衔接。这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理论知识体系与职业的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其次表现为课程的前后衔接,如职业指导课程在一、二、三年级的持续教学,就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既要防止脱节,又要避免重复。
二、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没能充分体现“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体系还不完备。课程标准将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具体化,是教材编写和评价的基本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这一文件正是国家制定的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标准。文件提出3种组合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第一种方式为开设一门课程,覆盖整个大学过程;第二种方式为开设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三种方式为开设3门课程,课程名称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进行组合,但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高职高专学校参考上述课程体系建议,制定本校具体教学计划。”目前,就笔者调查,还没有哪所高职院校开设三门就业指导课程,少数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极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将任何一门职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较多,为高职高专专门编写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不多见,几乎没有高职高专的《职业素养提升》教材。现行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没有含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所有内容,如职业素质提升的内容、创业教育的内容。
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没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现在各高职院校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材绝大部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构架来展开,力求完整和严密地向学生展现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把知识积累作为培养目标。人的智力与才能高低,由这种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建立在这种教学观基础上的旧教材,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教,没有考虑学生怎样学,只注意知识内容的完整和表达的准确,几乎没有考虑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忽视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材只能导致“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灌输自己知道的东西,学生就一味的记,造成了教师的“独裁”。这样的教材也只能导致一张试卷几个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学生没有自主性,很难激发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创新的探索
在教授职业指导课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现行的教材体系不完备,现行的教材没有高职特色,必须改革,并着手开展教材建设。在向授课学生、用人单位管理人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师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团队着手编写了《大学生求职技能训练》这本教材,作为第三学年职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并于2014年8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教材中我们力图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力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以教材体例的改革带动课程教学改革。现将我们的尝试作如下归纳,求教于方家。
(一)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将知识点转化为技能点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要立足于能力本位,教材应侧重于应用性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求职与创业能力;侧重于重现现场情景,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这种教材不是学科学术水平和知识体系最科学、最系统、最完整的介绍,而是职业规划、职业素质、求职技能和创业能力体系最先进、最直接、最适用的反映。
根据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我们将本教材内容确定为3个模块:就业形势与政策模块、求职技能训练模块、创业准备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又确定4个技能训练项目。教材整个内容体系如下:
(二)改革编写体例,将教材转变为学材
一本教材,只有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化的过程,是主体的自我构建过程,只有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以往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居高临下说教式的,学生难以产生亲近感,甚至形成拒斥心理:“越是大道理,我越不爱听;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就是刀枪不入。”因此,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无法实现,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编写这本教材时,我们把学生纳入教材,问题从学生中来,理论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一拿到教材就感到,说的是身边的事,讲的是日常思考的问题,有一种亲近感,想看,爱看;看得懂,用得上。
为此我们在编写体例上做了改革。每一项目的编写都确定为4部分内容:导语、项目训练目标、读一读、练一练。每个项目的导语,大多都是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名言、警句或格言式的概括性语言,形成独特的导语特色。如《项目一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观念》的导语确定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项目二 了解职业准入 把握就业政策》的导语确定为“只有全面了解政策,才能充分利用政策”等等。每个项目的正文前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前就对学习目标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受,这在以往的同类教材之中是不多见的。如将《项目三 了解部门职责 掌握就业程序》训练目标确定为“了解就业工作管理部门及其职责,了解学校就业工作程序,了解用人单位招录程序,掌握毕业生求职程序”,将《项目四 签订劳动合同 保障合法权益》训练目标确定为“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如何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劳动合同”等等。“读一读”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部分,这部分一改过去同类教材死板教条的老格式,摈弃理论说教,撷取现实世界之中发生在往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提高亲和力。教材中的案例不但可读性强、紧扣知识点,而且有发人深省的“评析与思考”,为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做了铺垫,有利于教法、学法的改革。
(三)活动进教材,把理论灌输变成技能训练
“练一练”是教材的正文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重要创新点,也是教材的着力点。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里边没有空谈,没有令人生厌的说教。在这些活动中有同学们对世事的体察,有对人生的顿悟,有对方法的探求。如《项目一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观念》的练一练部分,我们就设置了以“‘XXX专业的上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题做一篇调研报告”的训练项目。训练目标: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整就业心态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训练内容: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发展状况;调整就业心态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训练方法:调查法、交流讨论法。训练步骤:①成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班长、团支书分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行政小组组长任成员。②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起草调查提纲和调查样表。③领导小组落实本校本专业上届全体毕业生名单和联系方式。④以行政组为单位分配调查任务。⑤各行政组开展调查。⑥整理调查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调查报告。⑦召开“XXX专业上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汇报会”,向全班同学通报调查结果。⑧交流讨论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判断和认识,明确求职定位。注意的问题:①对调研提纲和调查表要充分讨论,征求同学意见,尽量把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在调查材料上体现出来。②了解学哥学姐的就业创业状况时,要注意沟通技巧,沟通交流要以对學哥学姐的充分尊重为前提。③材料的整理分析要全面。④报告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报告要体现正能量。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使课堂延伸了,把学校课堂的学习活动变成了社会实践。
(四)方法进教材,由重教法转变为重学法
以往的教材常常是把侧重点放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看上去逻辑严缜,头头是道,至于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则很少提及,给教与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我们尝试着把“怎么教,如何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纳入其中。教材“练一练”栏目,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三者的结合。
职业指导教材改革促进了职业指导课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师通过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按照新教材实施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观念更新,促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也促进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的体会是,职业指导教材创新,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才能真正使教材编写有实质性改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指导教育的需要。
责任编辑:方健华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Currently,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guidance is not high in vast major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only focus on the didactic theories but do not reflec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ignore the quality training. Thu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guidance materials are urgen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ability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desig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skills training into projects, take the projects as the carrier to undertake cultivation, let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in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career guidance.
Key words: multi-career guidance; ability base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关键词:多职业指导;能力本位;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03-04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目前对教材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过于薄弱。在内容体系和教材体例上有明显特色的职业指导教材还不多见,这与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程改革的要求明显不相适应。因此,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职教材要突出“高职”特色
教材质量是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教学三要素(教师、教材、学生)之一的教材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座桥梁;教材还是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它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教师而言,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表达思想观点、传播专业实践和理论知识的主要窗口;對学生而言,教材是学生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的最重要的平台,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工具。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培养,关系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成败。科学、适用的教材,能使教学活动建立在符合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陈旧、落后的教材,不仅影响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优化,而且会导致教学过程没有效果,进而降低学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在高职教育教材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高职教材应突出“高职”特色,既要有高等教育理论又要有职业能力。这种“高职”特色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主体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在的构建过程,教师只是学习指导者与管理人,由此,职教教材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重点放在支持学生进行探索、解决问题上,教材实际上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材。在教材体例和风格上,要改变旧教材为单向灌输式教学活动服务的理念,把学与教的方法融入教材中,以便于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材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任务与目标、学习的途径与资源、完成学习任务的评价标准。
二是实用性。高职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因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不仅是操作技能或动手能力,而且是指综合的称职的就业能力。因此教材要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并贯穿始终。
三是够用性。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需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注重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文字叙述要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可能避免大篇幅的理论分析。教材内容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简明实用,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和实践。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获得形成职业能力所必需的基础理论。
四是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首先表现为理论教学和实训实习的衔接。这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使理论知识体系与职业的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理实一体化。其次表现为课程的前后衔接,如职业指导课程在一、二、三年级的持续教学,就要考虑教材的整体性,既要防止脱节,又要避免重复。
二、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存在的问题
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没能充分体现“职业指导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体系还不完备。课程标准将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具体化,是教材编写和评价的基本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这一文件正是国家制定的高校职业指导课程标准。文件提出3种组合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第一种方式为开设一门课程,覆盖整个大学过程;第二种方式为开设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三种方式为开设3门课程,课程名称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进行组合,但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高职高专学校参考上述课程体系建议,制定本校具体教学计划。”目前,就笔者调查,还没有哪所高职院校开设三门就业指导课程,少数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两门课程,大部分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极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将任何一门职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因此在教材建设上,《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材较多,为高职高专专门编写的《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不多见,几乎没有高职高专的《职业素养提升》教材。现行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没有含盖《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所有内容,如职业素质提升的内容、创业教育的内容。
现行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没能充分体现“高职”特色。现在各高职院校使用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教材绝大部分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目标,以学科的知识体系为构架来展开,力求完整和严密地向学生展现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把知识积累作为培养目标。人的智力与才能高低,由这种知识积累的多少来衡量。建立在这种教学观基础上的旧教材,以教师为中心,更多的是考虑如何教,没有考虑学生怎样学,只注意知识内容的完整和表达的准确,几乎没有考虑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忽视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教材只能导致“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灌输自己知道的东西,学生就一味的记,造成了教师的“独裁”。这样的教材也只能导致一张试卷几个理论知识点的学习效果考核方式,学生没有自主性,很难激发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高职教育职业指导教材创新的探索
在教授职业指导课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现行的教材体系不完备,现行的教材没有高职特色,必须改革,并着手开展教材建设。在向授课学生、用人单位管理人员、高职院校职业指导课教师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团队着手编写了《大学生求职技能训练》这本教材,作为第三学年职业指导课程的教材,并于2014年8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教材中我们力图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力图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力图以教材体例的改革带动课程教学改革。现将我们的尝试作如下归纳,求教于方家。
(一)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将知识点转化为技能点
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程要立足于能力本位,教材应侧重于应用性内容,侧重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职业素质、求职与创业能力;侧重于重现现场情景,以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这种教材不是学科学术水平和知识体系最科学、最系统、最完整的介绍,而是职业规划、职业素质、求职技能和创业能力体系最先进、最直接、最适用的反映。
根据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我们将本教材内容确定为3个模块:就业形势与政策模块、求职技能训练模块、创业准备训练模块,每个模块又确定4个技能训练项目。教材整个内容体系如下:
(二)改革编写体例,将教材转变为学材
一本教材,只有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化的过程,是主体的自我构建过程,只有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学习过程才是有意义的。以往教材的一个特点是居高临下说教式的,学生难以产生亲近感,甚至形成拒斥心理:“越是大道理,我越不爱听;任你说得天花乱坠,我就是刀枪不入。”因此,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无法实现,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在编写这本教材时,我们把学生纳入教材,问题从学生中来,理论是学生关注的热点。学生一拿到教材就感到,说的是身边的事,讲的是日常思考的问题,有一种亲近感,想看,爱看;看得懂,用得上。
为此我们在编写体例上做了改革。每一项目的编写都确定为4部分内容:导语、项目训练目标、读一读、练一练。每个项目的导语,大多都是与项目内容直接相关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名言、警句或格言式的概括性语言,形成独特的导语特色。如《项目一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观念》的导语确定为“识时务者为俊杰”、《项目二 了解职业准入 把握就业政策》的导语确定为“只有全面了解政策,才能充分利用政策”等等。每个项目的正文前都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前就对学习目标有一种一目了然的感受,这在以往的同类教材之中是不多见的。如将《项目三 了解部门职责 掌握就业程序》训练目标确定为“了解就业工作管理部门及其职责,了解学校就业工作程序,了解用人单位招录程序,掌握毕业生求职程序”,将《项目四 签订劳动合同 保障合法权益》训练目标确定为“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了解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如何订立、变更、解除、终止和续订劳动合同”等等。“读一读”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部分,这部分一改过去同类教材死板教条的老格式,摈弃理论说教,撷取现实世界之中发生在往届毕业生身上的一个个生动的事例,提高亲和力。教材中的案例不但可读性强、紧扣知识点,而且有发人深省的“评析与思考”,为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做了铺垫,有利于教法、学法的改革。
(三)活动进教材,把理论灌输变成技能训练
“练一练”是教材的正文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是这本教材的一个重要创新点,也是教材的着力点。教材设计的活动内容里边没有空谈,没有令人生厌的说教。在这些活动中有同学们对世事的体察,有对人生的顿悟,有对方法的探求。如《项目一 分析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观念》的练一练部分,我们就设置了以“‘XXX专业的上届毕业生就业状况’为题做一篇调研报告”的训练项目。训练目标: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整就业心态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训练内容: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发展状况;调整就业心态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训练方法:调查法、交流讨论法。训练步骤:①成立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班长、团支书分任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行政小组组长任成员。②领导小组组织人员起草调查提纲和调查样表。③领导小组落实本校本专业上届全体毕业生名单和联系方式。④以行政组为单位分配调查任务。⑤各行政组开展调查。⑥整理调查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调查报告。⑦召开“XXX专业上届毕业生就业状况汇报会”,向全班同学通报调查结果。⑧交流讨论对本专业就业形势的判断和认识,明确求职定位。注意的问题:①对调研提纲和调查表要充分讨论,征求同学意见,尽量把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在调查材料上体现出来。②了解学哥学姐的就业创业状况时,要注意沟通技巧,沟通交流要以对學哥学姐的充分尊重为前提。③材料的整理分析要全面。④报告是这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报告要体现正能量。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使课堂延伸了,把学校课堂的学习活动变成了社会实践。
(四)方法进教材,由重教法转变为重学法
以往的教材常常是把侧重点放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看上去逻辑严缜,头头是道,至于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则很少提及,给教与学带来了不少困难。我们尝试着把“怎么教,如何学”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纳入其中。教材“练一练”栏目,充分体现了“教、学、做”三者的结合。
职业指导教材改革促进了职业指导课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过程的改革。教师通过掌握新教材的内容,按照新教材实施教学活动,实现了教学观念更新,促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也促进了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的体会是,职业指导教材创新,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才能真正使教材编写有实质性改变,才能适应新形势下职业指导教育的需要。
责任编辑:方健华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quality. Currently,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guidance is not high in vast major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only focus on the didactic theories but do not reflect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ies and ignore the quality training. Thu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areer guidance materials are urgen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ability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desig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employment skills training into projects, take the projects as the carrier to undertake cultivation, let the students become the main bod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in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career guidance.
Key words: multi-career guidance; ability base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