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的好,就在于真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常用“处女座剧组”去形容正午阳光,就是因为他们在细枝末节上发挥着近乎“吹毛求疵”的精神——《山海情》里有一段在大棚里栽种菌菇的戏,细致还原了从建大棚到沤肥、从撒种到洒水再到生长、采摘的全过程,当角色说大棚里臭甚至不停作呕的时候,观众之所以丝毫不觉着假,是因为那就是美术团队真建造、真沤肥、真栽种的。
  这样的拍摄条件,连黄轩都忍不住吐槽:拍摄条件实在太苦了——也正因为环境如此真实,观众才能在看到黄沙漫天、硬土成坨、土炕黢黑、交通闭塞的西海固时,迅速被代入到故事情节里,那就是:
  西海固是真的穷,扶贫迫在眉睫。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真,故事真。
  故事先强调的是吊庄移民逃回涌泉村,黄轩扮演的马得福临危受命回村再次动员。这一箭双雕的剧情属于先声夺人:一方面展示涌泉村的穷困景象,比如三兄弟穷得只穿一条裤子、为了一头驴能把女儿嫁出去、学校只有一个老师等;另一方面以涌泉村的穷困,反衬吊庄也就是后来的闽宁镇到底有多恶劣——哪怕穷到三人穿一条裤子,都不愿响应政府号召迁往吊庄。
  既然条件更艰苦,政府为什么还要耗费那么大精力让村民搬迁?
  因为扶贫不是单靠物资供给就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尤勇扮演的李大有,也不会对着县里来的领导说客套话:给你杀珍珠鸡吃吧?政府扶贫的18只,被村民们吃得就剩这一只了。
  真实意义上的扶贫工作,从来都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否则只会让贫困户越来越懒惰,导致他们宁愿躺在家里等救济粮救济款,也不愿意自己动手来丰衣足食。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也就是故事里始终在强调的:搬到吊庄移民区,修黄河扬水站、修公路,让村民们打工、挣钱、盖新房。
  这当然是个大饼,也不过是故事的开始,后续面临的每一道难关,都不比动员人口搬迁的强度低,比如吊庄通电、农田灌溉、兴办小学、种植菌菇等等,都是实实在在的冲突和矛盾,都强调着扶贫工作的艰难和困苦。
  这就有了第三个真,角色真。
  演员是否能消失在角色里,通常是我们评价一个演员功底的标准。以此来评判《山海情》,一众演员无疑奉献了高标准的演出——豆瓣《山海情》小组里,有个名为《盘点|让人笑出鹅叫的名场面》的帖子,就基本集结了角色们贡献高光演技的时刻,感兴趣的可以移步,这里不再赘述。我们只说一个细节,就是黄轩扮演的马得福,在剧集最后、政府要求涌泉村全村搬迁时,跟村民产生对抗情绪的细节。
  在此之前,马得福是个上服从领导、下安抚村民、时时任劳事事任怨的村干部,当年从涌泉村搬到吊庄开荒拓土,那么大的困难都挺了过来,可以说是个“高大全”的男主形象。但在最后动员涌泉村整体搬迁时,他却产生了动摇,也开始抱怨村民是“刁民”。
  不停给主角加身形光环并不难,难的是敢于暴露角色的裂缝和缺陷。
  它要恰到好处:既不损害主角的已有人设,又能让观众透过这个缝隙,窥测到变化背后的人心和境遇变换。马得福的这个缝隙,就是要让人意识到基层干部工作的心酸:他做了十几年的基层干部,实在是太多辛苦、艰难和疲劳,几乎到了有心无力的程度。
  再顽强的理想主义,也耐不住现实的打磨和摧残。
  这就是人性。也是马得福这个角色立于神坛却不脱节的根源。
  类似的角色处理,几乎能在剧里每个角色身上被体察到,诸如热依扎的水花、张嘉益的马喊水、尤勇的李大有、祖峰的白校长和黄尧的白麦苗等。
  正因为这三方面的真,才让《山海情》里浓缩了一代中国人战天斗地的精神,显得那么血肉饱满、那么热泪盈眶。
  它不是按题材、类型来区分观众,而是能否在细节处理和故事内核上,触达一个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山海情》也是如此。所以,即便是主旋律,即便故事的走向很明确,甚至我们都能感受到的历史矛盾、人情细节没办法在当下的语境里去讨论,我们也能在这个短小、狭窄的横切面上,感受到我们民族心灵史的波澜壮阔——就像毛尖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评价的:
  《山海情》在地理迁移中,铺陈了我们几代人的乡土和铁血。

山海情 (2021)


  導演: 孔笙 / 孙墨龙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
  语言: 汉语普通话 / 西北方言
  集数: 23
其他文献
“家里太穷了,学费都是借的。”2006年3月7日上午,13岁的王勤对记者无奈地说:“尽管我很用功,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够继续学习到什么时候。”  一切与2年多前迥乎不同。2003年9月1日,安徽省界首市某机关捐资创办了该市第一所也是目前惟一一所“春蕾女童班”,王勤很幸运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时,这家机关的30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女学生建立了结对“一帮一”关系,并承诺承担她们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毕业的全部学
图片拍摄于1949年后 , 穿过沙头角村边境标志的女人。摄影/哈里森·福尔曼  以影像和艺术的角度来记录一个城市/区域百年史,首先要将这个区域置于地方、国家以及世界的互动和发展的网络之中,从而可发现非线性的多重叙事的一种动态视角。其次,在大的历史及社会事件的背景中, 具时代印迹和代表性的图像记录与每个时段涌现的先锋艺术,又可以使我们从历史地层中获得持续向前的精神能量。以“影像-城市-历史”的三個维
2007年7月9日, 国家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把这方面工作抓紧做好。   会议指出,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
家住广州的王华刚刚带着太太和孩子从韶关回来,查询到春节天气依旧不错,打算初四继续前往去露营.“就地过年嘛,我们打算去韶关始兴露营看桃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大家忽然对露营很感兴趣。”王华说。一夜之间走红  自去年以来,出境游受限,私密性、安全性俱佳的自驾游,成为人们周末家庭休闲的最佳方式。其中,“自驾 露营”更成为了肉眼可见的旅游新风口。 王华一家,就是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自驾和露营这波大潮流中,去年他
2020年6月12日,北京,金地广场泡泡玛特商店。苏琦。关注科技、商业等领域,燃财经作者。  靠着“盲盒”概念名声大噪的国内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盲盒,是这么一种商品:体积小,便于售卖,销售额超高,成本却足够低,毛利率高达65%。最重要的是,盲盒是如此“神秘”,消费者在购买时,并不知道盒中内容,需要买完拆开才能一睹真容。这种商品,似乎不用吆喝都有大量买家乐此不疲地反复购买,
霍凯扬大概就是所谓的“网红体质”。  他第一次走红,是因为在2015年高考英语结束后,对着考场外电视台的摄影机说了一句:“如果爱情能有英语那么简单就好了。”  第二次走红,是因为今年2月他在B站上传的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是通过城市模拟游戏《都市:天际线》还原广州。截至目前,这条视频在B站上获得了150万的观看量,媒体再次把聚光灯打在了这个1997年出生的“广州仔”身上。  霍凯扬没想过要刻意走红,
如果说守门员这个位置本身已经是足球场上的特殊角色,那么王大雷则可以说是“特殊中的特别”——在球迷的认知里,他是那种极少数能给守门员这个讲求稳定、冷静的球场角色标记上属于自己鲜明性格特点的球员。  他曾被视为中国足球难得的栋梁之材,却因十年前一系列负面事件被贴上了“问题少年”的标签,一夜间攻讦之声代替了所有的溢美之言,嘲讽与偏见瞬间奔涌而来,世俗的陈规险些击溃了他体内最后一颗叛逆的因子。  “我从小
2020年7月22日,西安,2020陕西高考志愿填报暨国内外大学招生咨询会现场,家长孩子踊跃参加。  今年是馨月第二次参加高考,虽然最紧张的日子已经过去,但一种毫无头绪的焦虑感却一直困扰着她。坐在电脑前,手捧一本填报指南,面对96个要填报的志愿,她有些无助。  2020年,山东首次实施新高考,不分文理科,施行“3 3”的高考模式。除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考科目外,考生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
新闻上半场  2017年,从网络游戏涉嫌儿童色情交易、大V模棱两可的“娈童癖”到“脚模论坛”猥亵儿童视频,对儿童的色情伤害事件频发,几乎都引发了人们的质问、愤怒和悲痛,但可惜的是,情绪之火点燃容易,转瞬熄灭,至多热不过一周。所以,儿童色情侵害话题如以往一样不曾消散,也难以燎原。  年终岁初,走出情绪的漩涡里,我们选择聚焦“儿童性教育”,希望寻找在翻涌的情绪背后,谁在做着努力。幸而我们发现,2017
提起以“蚂蚁养殖”为名骗钱的事,东北人并不陌生。近年来,辽宁的营口、铁岭,黑龙江的哈尔滨等地,均发生过蚂蚁集资案。数万人因为小蚂蚁而倾家荡产……  不起眼的小蚂蚁缘何绊倒“东北汉”?    蚂蚁大案    据辽宁省公安厅提供的信息,目前辽宁境内非法集资活动名目繁多,有种树、养蚂蚁、养鹅、代销食品、投资港口建设、石油开发等等,非法集资花样不断翻新,但其根本点都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通过媒体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