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已日益趋向成熟。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现状,明确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的研究意义,还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法。
[关键词]心理预期 优化途径 高校毕业生
[作者简介]周丽妲(1981- ),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96-02
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大学生择业观、就业预期等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大学生就业心理已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本文通过调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试图为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参考和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心理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属当前社会的就业大环境和就业形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成倍增长,从2001年的115万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每年将达到700万人。如今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在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待业水平。由于毕业和待业大学生日益增多,而劳动力的需求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变得更加多元、复杂。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随着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深入了解,主动降低了薪酬预期,甚至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地点也进行了调整,不再坚持“孔雀东南飞”,而是选择“随遇而安,先确定工作再说”。
长期以来,社会形成的传统就业观念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预期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多数毕业生依然期望能在体制内就业,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工作、收入较稳定,同时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成为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另外,当前中国地区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大多数毕业生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然而,越是发达的地方,人才越是相对饱和,现实与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产生强烈反差。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
1.调查分析。笔者以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2011年、2012年两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群体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其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研,以期通过第一手数据的分析,掌握高校毕业生心理状况的基本分布。问卷调查根据各学年毕业生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调研数量。其中,向2011届毕业生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4份,回收率92.8%;2012届发放问卷900份,收回898份,回收率99.7%。回收的有效问卷经处理后,笔者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中,认为就业形势好,没有压力的占8.3%;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占30.7%;认为形势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的占47.8%;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困难的占13.0%。调查结果说明,毕业生对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认知与就业期待比较理性,在就业问题上比较有危机感。就就业目标而言,希望到国有企业的占34.1%,民营企业的占12.6%,外资或合资企业的占16.0%,考公务员、选调生或事业单位等地占12.5%,继续深造的占18.9%,自主创业的占2.8%,参加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占1.4%,其他占1.2%。在择业观念上,要求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的占33.7%,先就业再择业的占51.5%,暂时不就业,看看再说的占9.57%。同时,据问卷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薪资水平及个人的发展空间,说明毕业生不再单纯追求数字收入,而是综合考虑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升职机会等各种因素。
2.存在问题。通过分析调查统计的结果,结合与众多毕业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存在三方面比較突出的问题:
第一,就业准备过于简单,缺少长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个人与组织结合,在对客体主客观条件进行测量、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爱好、经历、特长、不足等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及自身职业倾向,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做出行之有效的努力。调查显示,在两届毕业生中,有16.1%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学生(62.7%)到了临近毕业才开始做职业规划,只有21.2%的学生表示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第二,就业期望值过高,预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分析调查结果可知,在对薪金要求(除去五险一金后)的调查中,1500元以下的占3.6%,1500~2500元的占20.3%,2500~3500元的占51.7%,3500元以上的占24.1%。就业地区选择方面,省会、直辖市等大城市占29.0%,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占45.6%,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占11.1%,东北地区占3.4%,中西部地区占3.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3.4%,其他地区无;在到小城镇及乡镇基层单位就业的调查中,乐于接受的占22.7%,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的占61.2%,坚决不能接受的占16.0%。大多数学生仍然选择去东部大城市工作,很少愿意去西部等落后地区或基层工作。从薪酬和就业去向两个因素看,毕业生对就业薪酬的主观期望整体偏高,正式工作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可能放弃辛辛苦苦争取而来的工作机会。毕业生工作地选择集中于省内,说明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本土意识,同时对本省的就业形势看好。此外,在大众眼里中西部地区是条件艰苦和经济落后的代名词,从而也导致毕业生在心理上对其排斥。同时,由于路程、信息、经费等原因,大多数毕业生对于异地求职,特别是去中西部地区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 第三,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心理不适现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教育及心理因素、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挫折心理、自卑心理、盲目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嫉妒心理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少高校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仍然停留在几年前,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就是不可多得的“抢手货”,对薪资要求、环境要求定位过高。而就业现实和心理预期相差太大,容易给这部分毕业生带来强烈的挫败感。依赖心理也是当前毕业生,尤其是“90后”毕业生常有的心理问题,他们将自己的就业看作父母的事,认为他们应该替自己做好一切。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毕业生只能成为温室的花朵,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引导与疏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1.加强就业心态调适,提高毕业生主观认知能力。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心理状态是很微妙的,同时也是复杂多变的。毕业生要从主观上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了解自己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排解心理疾病的方法,既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做到发生意外后能够及时处理。许多毕业生认为,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形势与自身竞争优势等实际问题,从而忽略了就业心理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同学更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心理问题所困扰。因此,应该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就业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进而使他们能正视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毕业生之间进行就业信息交流的同时,还要着重进行心理问题之间的交流。要注重發挥同班同学之间的互相引导作用,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同学彼此之间更加具有信赖感,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同学间的劝慰也往往最有作用。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宿舍长的作用,他们往往是问题的第一发现者。在学生组织中,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对本学院或本专业的毕业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进行动态的汇总与上报。
2.发挥引导作用,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诸多选择,选择时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因此,高校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毕业生及早地进行职业定位。毕业生就业,对待用人单位,要讲究“投其所好”。只有让用人单位看到可取之处,才有可能得到被录用的机会。因此,毕业生在就业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工作。毕业生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来确定自己是适合走专业路线还是管理路线。一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被录用的筹码,在求职简历中写下技术、销售、管理等诸多意向,其实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毕业生一旦将自己的就业方向确定,就无形中增加了几分“安全感”,降低了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在就业导论课上,讲师也应该帮助毕业生对外界和自身的情况都进行一下全面了解和详细分析,进而根据就业形势与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3.发挥高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作用,提高毕业生抗挫能力。高校应该组织一次大范围的就业心理调研,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开设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机构,使毕业生能够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同时,由于毕业生众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原因产生问题,有的则是因为屡次遭遇挫折导致对就业失去信心,有的是因为自己准备不充分而患得患失。因此在心理咨询环节,毕业生辅导员应该发挥主要的作用,他们对于自己的学生最为了解,更容易“因材施教”。同时,在每个专业开设的就业导论课堂上,要全面、客观地为毕业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防止有些人过分放松,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防止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产生恐惧焦躁的情绪。辅导员也要及时跟进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对于自己了解到或学生干部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通过谈话或借助飞信、微信等网络媒介的交流,做到对他们的心理疏导。
4.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等院校应该成为优秀人才的集散地,要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随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就业信息反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用人单位会根据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对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因此只有确保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过关,才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录用本校的毕业生。在教学中,高校应该加大专业实验或者实习的课程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打下基础。还要增设交际礼仪、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其内在品质的提升。唯有培养综合竞争力高的人才,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柳友荣.新编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心理预期 优化途径 高校毕业生
[作者简介]周丽妲(1981- ),女,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团总支,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4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3-0096-02
近年来,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特别是对大学生择业观、就业预期等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大学生就业心理已成为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本文通过调查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结合当前就业形势,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试图为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参考和途径。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心理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双重影响,其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当属当前社会的就业大环境和就业形势。自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成倍增长,从2001年的115万迅速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预计十二五期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每年将达到700万人。如今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在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待业水平。由于毕业和待业大学生日益增多,而劳动力的需求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变得更加多元、复杂。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随着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深入了解,主动降低了薪酬预期,甚至有一小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工作地点也进行了调整,不再坚持“孔雀东南飞”,而是选择“随遇而安,先确定工作再说”。
长期以来,社会形成的传统就业观念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预期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多数毕业生依然期望能在体制内就业,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工作、收入较稳定,同时有较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所以成为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另外,当前中国地区间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大多数毕业生趋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然而,越是发达的地方,人才越是相对饱和,现实与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产生强烈反差。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调查
1.调查分析。笔者以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2011年、2012年两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群体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其就业心理状况进行调研,以期通过第一手数据的分析,掌握高校毕业生心理状况的基本分布。问卷调查根据各学年毕业生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调研数量。其中,向2011届毕业生共发放5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64份,回收率92.8%;2012届发放问卷900份,收回898份,回收率99.7%。回收的有效问卷经处理后,笔者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具体情况如下:在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调查中,认为就业形势好,没有压力的占8.3%;认为就业形势较好,压力不大的占30.7%;认为形势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的占47.8%;认为形势严峻,就业很困难的占13.0%。调查结果说明,毕业生对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的认知与就业期待比较理性,在就业问题上比较有危机感。就就业目标而言,希望到国有企业的占34.1%,民营企业的占12.6%,外资或合资企业的占16.0%,考公务员、选调生或事业单位等地占12.5%,继续深造的占18.9%,自主创业的占2.8%,参加志愿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占1.4%,其他占1.2%。在择业观念上,要求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的占33.7%,先就业再择业的占51.5%,暂时不就业,看看再说的占9.57%。同时,据问卷调查显示,多数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优先考虑的是薪资水平及个人的发展空间,说明毕业生不再单纯追求数字收入,而是综合考虑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升职机会等各种因素。
2.存在问题。通过分析调查统计的结果,结合与众多毕业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主要存在三方面比較突出的问题:
第一,就业准备过于简单,缺少长期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指的是个人与组织结合,在对客体主客观条件进行测量、分析、研究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爱好、经历、特长、不足等进行综合分析、权衡,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及自身职业倾向,确立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之做出行之有效的努力。调查显示,在两届毕业生中,有16.1%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职业生涯规划,大部分学生(62.7%)到了临近毕业才开始做职业规划,只有21.2%的学生表示进入大学之后就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第二,就业期望值过高,预期就业区域过于集中。分析调查结果可知,在对薪金要求(除去五险一金后)的调查中,1500元以下的占3.6%,1500~2500元的占20.3%,2500~3500元的占51.7%,3500元以上的占24.1%。就业地区选择方面,省会、直辖市等大城市占29.0%,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占45.6%,长三角或珠三角地区占11.1%,东北地区占3.4%,中西部地区占3.0%,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3.4%,其他地区无;在到小城镇及乡镇基层单位就业的调查中,乐于接受的占22.7%,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可以接受的占61.2%,坚决不能接受的占16.0%。大多数学生仍然选择去东部大城市工作,很少愿意去西部等落后地区或基层工作。从薪酬和就业去向两个因素看,毕业生对就业薪酬的主观期望整体偏高,正式工作后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可能放弃辛辛苦苦争取而来的工作机会。毕业生工作地选择集中于省内,说明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本土意识,同时对本省的就业形势看好。此外,在大众眼里中西部地区是条件艰苦和经济落后的代名词,从而也导致毕业生在心理上对其排斥。同时,由于路程、信息、经费等原因,大多数毕业生对于异地求职,特别是去中西部地区就业,产生了一定的畏惧心理。 第三,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出现心理不适现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教育及心理因素、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挫折心理、自卑心理、盲目攀比心理、依赖心理、嫉妒心理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毕业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少高校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仍然停留在几年前,认为自己大学毕业就是不可多得的“抢手货”,对薪资要求、环境要求定位过高。而就业现实和心理预期相差太大,容易给这部分毕业生带来强烈的挫败感。依赖心理也是当前毕业生,尤其是“90后”毕业生常有的心理问题,他们将自己的就业看作父母的事,认为他们应该替自己做好一切。处于这种情况下的毕业生只能成为温室的花朵,不可能成就自己的事业。
三、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预期的途径
从上述分析可知,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引导与疏导就显得尤为必要。
1.加强就业心态调适,提高毕业生主观认知能力。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心理状态是很微妙的,同时也是复杂多变的。毕业生要从主观上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要了解自己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排解心理疾病的方法,既做到防患于未然,也做到发生意外后能够及时处理。许多毕业生认为,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形势与自身竞争优势等实际问题,从而忽略了就业心理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同学更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心理问题所困扰。因此,应该让毕业生充分认识到就业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进而使他们能正视自己出现的心理问题。同时,毕业生之间进行就业信息交流的同时,还要着重进行心理问题之间的交流。要注重發挥同班同学之间的互相引导作用,长时间生活在一起的同学彼此之间更加具有信赖感,当出现心理问题时同学间的劝慰也往往最有作用。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宿舍长的作用,他们往往是问题的第一发现者。在学生组织中,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对本学院或本专业的毕业生群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梳理,进行动态的汇总与上报。
2.发挥引导作用,帮助毕业生进行职业定位。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往往面临着诸多选择,选择时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毕业生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因此,高校需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毕业生及早地进行职业定位。毕业生就业,对待用人单位,要讲究“投其所好”。只有让用人单位看到可取之处,才有可能得到被录用的机会。因此,毕业生在就业前,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工作。毕业生应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因素,来确定自己是适合走专业路线还是管理路线。一些毕业生为了增加被录用的筹码,在求职简历中写下技术、销售、管理等诸多意向,其实是一种盲目的行为。毕业生一旦将自己的就业方向确定,就无形中增加了几分“安全感”,降低了心理问题出现的概率。在就业导论课上,讲师也应该帮助毕业生对外界和自身的情况都进行一下全面了解和详细分析,进而根据就业形势与自身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3.发挥高校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作用,提高毕业生抗挫能力。高校应该组织一次大范围的就业心理调研,在了解问题的基础上,开设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机构,使毕业生能够得到专业心理咨询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同时,由于毕业生众多,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学生是因为自己本身的性格原因产生问题,有的则是因为屡次遭遇挫折导致对就业失去信心,有的是因为自己准备不充分而患得患失。因此在心理咨询环节,毕业生辅导员应该发挥主要的作用,他们对于自己的学生最为了解,更容易“因材施教”。同时,在每个专业开设的就业导论课堂上,要全面、客观地为毕业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防止有些人过分放松,同时也应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防止心理素质较差的同学产生恐惧焦躁的情绪。辅导员也要及时跟进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对于自己了解到或学生干部反映的问题,要做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通过谈话或借助飞信、微信等网络媒介的交流,做到对他们的心理疏导。
4.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等院校应该成为优秀人才的集散地,要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随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调整专业设置。就业信息反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用人单位会根据毕业生在工作中的表现来对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毕业生整体质量进行评估,因此只有确保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过关,才能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录用本校的毕业生。在教学中,高校应该加大专业实验或者实习的课程量,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从事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打下基础。还要增设交际礼仪、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其内在品质的提升。唯有培养综合竞争力高的人才,才是解决就业难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柳友荣.新编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孙智凭,初凤林,柳建营.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