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病患者的斑贴试验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kof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含不同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药的斑试剂对172例有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史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结果12例(7.0%)对多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有反应。其阳性率仅次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是第5位常见的过敏原。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多见于钱币状湿疹,瘀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疾患。临床表现多为皮损迁延不愈,但也可发生急性接触性皮炎。过敏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交叉过敏与多价过敏现象常见;未见全身性反应。

其他文献
期刊
1991年4~12月,我科应用青岛海洋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研制的创伤愈合海绵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皮肤小面积残留创面,临床观察加快了创面的愈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资料和方法1.病例来源:临床检查确诊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皮肤残留创面共54例,其中手术后刀口不愈合32例,感染性12例,糖尿病并皮肤感染致创面4例,外伤性3例,烫伤残留创面1例,冻伤后创面1例,褥疮1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12~80岁,40
期刊
我们用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的国产氟康唑胶囊治疗23例皮肤粘膜念珠菌病,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期刊
期刊
我们对青岛地区1989~1993年分离的250株淋球菌(每年50株)作了对壮观霉素和氟哌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对各年度流行株对两种药物的敏感度变化作了动态观察,旨在为今后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一、资料和方法(一)菌株来源:]989~1993年每年5~8月收集从青岛医学院性病研究中心分离的淋球菌50株。每个菌株均经革兰染色、氧化酶和糖发酵试验鉴定为淋球菌。(二)培养基:初次分
期刊
红皮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皮肤病,病因目前还不清楚,治疗十分困难,死亡率很高.我科自1970年起至今,共收治51例本病患者,现总结如下.
期刊
皮肤淀粉样变病程长,无自愈倾向,目前尚无满意疗法.王君松等报道[1]醋酸去炎松局封治疗淀粉样苔藓临床疗效可达86%,提示皮质激素治疗本病有效.我们观察了安隆液对皮肤淀粉样变的疗效及治疗后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探讨其有效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