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琢磨冯其庸先生这篇文章标题时颇费了一番心思。
“国学大师”,这个标题先生七年前就予以否定:“季老都说不配这个称呼,我何德何能敢享如此大名。”那么,“红学专家”、“书画大师”、“学者诗人”呢?这些都有点像,但独立成篇涵盖不住先生的道德文章。我思来想去,就用“国学院长”四字吧,先生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首任院长,用职务相称别人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来。
先生1924年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名迟,号宽堂,室名瓜饭楼。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曾应邀赴苏联鉴定《石头记》,两度赴美国斯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并作学术讲演。“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名誉会长等。
2012年1月8日,青岛出版集团隆重举行《瓜饭楼丛稿》出版座谈会。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同志专门发来贺信,称赞丛稿“文史哲地,诗书画曲,领域之广泛,内容之浩瀚,研究之深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以及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了座谈会。这套集先生学术之大成的传世之作,洋洋洒洒三十五卷计一千七百万字,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是2005年岁末采访全国重大典型丁晓兵后,萌发找先生题写通讯标题的。先生在人民解放军占领无锡的第二天当兵入伍,丁晓兵所在部队又在无锡,军人情结也好,故乡情怀也罢,相信不会碰壁。我辗转托人找到心仪已久的冯先生,顺利拿到了通往京东瓜饭楼的“许可证”。
那天我如约按响门铃,先生正在会客,他中途出来把我领进书房,仔细翻看了丁晓兵的英雄事迹,连连称赞:“了不起!不简单!”当场挥笔写下“时代英雄丁晓兵”七个大字,落款“冯其庸敬题”。当我掏润笔费时,先生一脸真诚:“不可!不可!”
2006年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丁晓兵的新闻,我提前预报先生,他满口应承:“一定收看!”可当我拿着刊登丁晓兵事迹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呈先生过目时,他不无遗憾地说:“我那天特别忙,忘了这件事。”
“我有光盘,马上回去取。”三个小时后,我双手呈上光盘,并提要求:“方便时可否写写晓兵?”
先生是1月10日晚才看《英雄在平凡的日子里》,丁晓兵的先进事迹感动得他泪流满面。他伏案疾书,写下四十四行长诗《英雄丁晓兵之歌》:“英雄丁晓兵,事事感人心。独臂擒边寇,双肩扛沙囷。救民胜父母,急人不顾身。事事比贡献,荣誉让他人。乡老即父母,战友皆弟兄……廿年如一日,万善聚一身。心比黄金赤,志比顽石硬。为人当如此,永做人中人。我识丁晓兵,当世一贤圣。莫道贤圣远,人皆可尧舜。贵在自向善,举世学晓兵。我虽耄且老,望风拜路尘。但愿世情改,人人皆晓兵。二○○六年一月十一日凌晨冯其庸。”
2月19日上午,我电话报告先生:“丁晓兵夫妇想登门拜访,不知方不方便?”当时先生正患病在身,但听说家乡部队的英雄来访,决定抱病接客。
这是我两个月时间内第五次来到瓜饭楼。与前四次不同的是,这次瓜饭楼洒扫庭除,大门洞开,以最高礼节隆重欢迎英雄夫妇的到来。先生与丁晓兵聊起了美丽的太湖、梅园、十八湾,谈起了无锡籍前辈学者钱穆、钱钟书……
当听说“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到中国人民大学作报告时,先生关切地问:“哪位校长主持?”先生想起了我曾经请求他用毛笔书写《英雄丁晓兵之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明天就写,明天就写。”
先生说: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拈轻怕重,不想付出,只想索取,幻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这些人应该好好向晓兵同志学习。晓兵同志为祖国利益慷慨赴死,为人民利益奋不顾身,谦虚谨慎、居功不傲,身残志坚、昂扬向上,将人生拓展得如此饱满。他离人民群众很近,离平民生活很近,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丁晓兵邀请先生夫妇回无锡时到部队看看,先生愉快地接受邀请:“一定去!一定去!”临别时,先生执意走出小院,目送客人远去。
2月20日傍晚,先生打来电话,说《英雄丁晓兵之歌》写了五张四尺整张宣纸,很有气势,蔚为大观。我随即赶往瓜饭楼,先生亲手把书法作品交给我,再三嘱咐:“你就这么摞着拿,不要在北京裱,到南方去裱,裱件才能平服。”我连忙点头答应一定转告晓兵照此办理。
3月1日,先生创作并书写的七米书法长卷《英雄丁晓兵之歌》,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代表人大三万多师生员工赠送给时代英雄丁晓兵时,雷鸣般的掌声将“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会”推向了高潮。
时代英雄因国学院长的泼墨挥毫新闻宣传更加精彩。
国学院长因时代英雄的爱国奉献军人情结愈久醇香。
我曾与何满子、吴小如等先生探讨过家学渊源与自学成才问题,他们都觉得后者比前者付出更多,取得学术成果更为不易。
先生自喻“稻香家世”,上数四五代从未间断种田,家里没有一本藏书,亲戚中没有一个读书人,乃实实在在的农家子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先生六七岁开始即下地干活,历时近二十年,凡田间农事,如水稻活,从育苗、插秧、排水、摸草到挑肥、割稻、脱粒、舂米等无所不能,其他如养蚕种麦、放牛牧羊等亦是行家里手。故先生少时双手结满厚茧,手指手背刀痕累累,至今尚存,皆少年苦难之印证也。
日寇入侵无锡,还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先生失学回家种地,无法归还学校图书馆的毛宗冈评本《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后来他又借到金圣叹批本《水浒传》、《西厢记》,手不释卷,熟读背诵。这三年,冯先生还借读了《古诗源》、《论语》、《孟子》、《古文观止》、《东莱博议》、《聊斋志异》、《西游记》、《夜雨秋灯录》、《浮生六记》、《西青散记》、《陶庵梦忆》》等书籍。 先生的这段耕读生活孤寒无依,常处饥饿之中。他父亲不事耕稼,嗜好鸦片,家产荡尽,家里常常断炊,母亲对灶而泣,亲人多有变故。姐姐惊骇于日本鬼子扫荡而心脏病突发离世,三舅父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老祖母患癌症逝世,亲伯母得疯狂病去世,他们家已支离破碎。但先生苦海泛舟、苦中作乐,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挑灯夜读。他尝到了开卷有益的甜头,后来将书斋命名为“瓜饭楼”,就是为了记住曾经以南瓜养命的苦难岁月。
先生十七岁重新考入镇办中学,初中毕业考入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染织科,一年后因交不起学费又被迫退学。他当起了孩子王,过起了读书、种地、教书的三栖生活。先生二十二岁考入无锡国学专科学校,这次他破天荒从开始读到了毕业。
先生而立之年选调中国人民大学任国文教员。北京乃宿学硕德荟萃之地,先生好学上进,拼命读书,每天总要熬到凌晨一二点甚至三四点才睡觉,这个夜读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他还得到郭沫若、唐兰、胡厚宣、顾颉刚、俞平伯、游国恩、钟敬文、启功、周绍良、夏承焘、刘海粟、季羡林、侯之仁、黎澍、李新、徐邦达诸先生提携,于是学业大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生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出手便不同凡响。1959年国庆节,他在《戏剧报》发表的剧评得到田汉先生的赏识,田先生为此专门请他吃饭,还有吴晗、翦伯赞等老专家同席,这在三年困难时期无疑是最好的犒劳。之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褒奖,校内外传为美谈,校长吴玉章先生专门找他谈话,赠书以资鼓励。后来的后来,郭沫若约先生讨论《再生缘》有关事情,彼此成为忘年交,文化大革命先生受到批斗,郭老还特地托人带信向他问候。郭沫若召集小型座谈会讨论文风,亦曾当着张光年、何其芳、蔡仪、王朝闻等先生,表扬先生的文章好,写得畅快。先生由是崭露头角,跻身京城名流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先生心仪唐玄奘,古稀耄耋之年三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四千七百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古道,发表了《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山口古道考实》,轰动了中外学术界。他亲自题写“玄奘取经东归古道”,亲自立碑于斯。旋又复寻瓦罕古道,至玄奘所记之“公主堡”,循此而下到达盘陀,明晰无疑地勾勒出玄奘取经东归路线。
先生仰慕徐霞客,六旬之后十进新疆,致力于西域文化的整理发掘。他坐汽车,穿沙漠,睡帐篷,身挂三部相机,考楼兰古城遗址,探罗布泊之谜,验白龙堆、龙城之奇,痴迷于西北之汉、唐文化研究,好一个“走遍天西再向东”的现代“徐弘祖”。
“不解藏人善,逢人说项斯”。仅有小学文化的张颔先生毕生从事考古发掘,精通古文字,精研古代史,精于天文历法、古地理学和音韵训诂学,先生逢人就推荐,逢会就宣传。天遗老人虞逸夫先生大名不彰,先生“惊为当世之逸才”、“当世之国士”,亦不遗余力广播天下。先生与饶宗颐先生联合举办《仁者寿——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展》,积极邀请虞先生和张先生加盟。英雄不问出身,自学能成大家。先生对“稻香家世”出身、刻苦学习成才的专家学者情有独钟。
我网上淘得先生早年大作若干,均有先生毛笔题跋,如《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到南北朝时期》、《春草集》、《瀚海劫尘》等。
先生博闻强记,兴趣广泛。他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剧史、艺术史等行行有建树,于西域学、敦煌学、简帛学、汉画学等亦有自家之言。
先生寒窗苦读的奋斗精神、转益多师的求学路径、事必亲躬的执着品格、成绩斐然的学术贡献,成为学界同龄之绝唱。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词”。这是先生耗时整整一年,抄成《石头记》(庚辰本)后的题诗。
1969年初,先生家藏《红楼梦》被造反派抄走当作“黄色书籍”展览,他心中隐隐作痛,发愤重抄一部,照原行原款原页码,用朱墨两色抄录。每当夜深人静,先生开始秘密工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赶在1970年下放江西余江干校劳动前完成了这项壮举。那个雨夜,先生写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后诗兴大发。
这段不幸经历加深了先生对《红楼梦》的认识。他感到曹雪芹开头自题诗“满纸荒唐言”,就是作者的最好自白,也是对这部书的最好概括。而“字字看来皆是血”,就是对曹雪芹用生命写成的这部不朽巨著最恰当的评价。“《红楼梦》实际上是写一个人的人生。我经历十年浩劫后再看《红楼梦》,慢慢嚼出了辛酸的味道。也只有曹雪芹,也只有经历坎坷人生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先生第一次见到《红楼梦》早在1942年。化学老师范光铸先生知道他喜欢作诗就建议:“你赶快去看《红楼梦》,里头尽是讲做诗。”于是先生借来阅读,终因对大观园哥儿姐儿的事不感兴趣,只读了一半便束之高阁。十二年后,先生赶上批判新红学派俞平伯、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运动,他身为国文教员不得不重读《红楼梦》,几遍下来仍旧没有领悟其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种种奥妙,不过彼此已经十分熟悉,很快就要成为老朋友了。
1975年,先生出任国务院《红楼梦》校订组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他注重史料搜集和实地考证,先后四上辽阳,三去千山,掌握了丰富可信的一手史料。他依据《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从文献和实物中进行科学考证,剔除苔藓,摩挲碑碣,“终于在沙漠中发现了绿洲……证实了曹雪芹的上世与五庆堂上世是同宗。从而考定了曹雪芹的籍贯确是辽阳而不是河北丰润。于是几十年纷争的问题,得到了确切的结论”(杨廷福语)。
最令人兴奋的是,先生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石头记》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证出《石头记》早期抄本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此一结论,既有《怡亲王府藏书书目》原件上同样的避讳来确证,还有“怡亲王宝”、“讷斋珍藏”等鲜红印章作铁证。他们无意间发现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款式的抄本,大大提高了这部己卯本的珍贵性,开创了《红楼梦》抄本研究的新天地、新路径。 先生乃赫赫红学巨匠,他研究《红楼梦》从曹雪芹家世入手,突出早期己卯、庚寅、甲戌等主要抄本的研究,然后进入《红楼梦》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研究。他还认真研读了清人评点《红楼梦》的专著和文章,撰写了《重议评点派》的长文,并择其要者编辑校订成《八家评批〈红楼梦〉》。2005年又出版了洋洋一百六十万字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这部著作先生耗时五载,融合了家世研究、抄本研究、红楼思想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的全部成果,也吸收了评点派的精华和其他红学研究家的成果,可以说是先生全部红学研究的总汇,也是先生数十年研红心血之所聚。
先生坚决反对野路子研究方法,认为这些人胡说八道,所谓的红学研究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当刘心武先生四登讲台,以惊世骇俗的“大胆推翻”在红学界掀起轩然大波时,先生认为这种标新立异的“红楼梦解读”不是学术研究,某人赠诗力挺亦值得商榷,愤然指斥刘是“红外学乱弹”。先生振臂一呼,得到了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李希凡、秘书长孙玉明等红学家的响应。
“一梦红楼不记年,须弥芥子如长天。饭瓜换得文思健,无痴无怨即神仙”。九十三岁老人刘海粟先生的赠诗,是对先生古稀流年红楼梦笔的高度概括。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先生晚年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我只赞成上半句,因为它让我知道‘不足’,然后知道奋进,也知道敬人。我不赞成下半句,至少这下半句对我没有用。我认为人永远要比上,然后方能知不足,然后方能知谦虚、知谨慎、知努力”。他告诫年轻学子:“永远不要去‘比下有余’,因为它让你自慰、自满而懈怠。”此乃金针度人、金玉良言。
我藏有《谢无量先生诗稿手迹》册页,先生跋之曰:“此诗稿为谢老早年与马湛翁等唱和稿。谢老晚年在人民大学,与予比邻,日相晤聚。谢老晚年另有一诗集,予曾数见,诗书俱精妙。一九六四年予去陕西,谢老不久即逝世,不知此稿今落何处。丁亥冬至冯其庸谨志。”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先生受教研室之命负责与谢老联系。他的住处与谢老只隔一个楼门,来去十分方便,交往比较频繁。谢老是大诗人、大书法家,不少人向他求字,先生始终没有开口。谢老一次忽然问他:“你不喜欢我的字吗?”
“喜欢,但您年事已高,不好意思打扰。”
“不要紧,我给你写。”不久谢老派人送来一个条幅,后又给先生写过两把扇面,所书皆谢老自作诗,其中一把扇面后来被许麟庐先生索去。
先生说:“我正在编谢老传记,你的这些诗稿复印件放到里面,将来肯定会增值。”我连声谢谢。
先生幼嗜书画金石,暗自摸索前行,读高一时邂逅著名画家诸健秋先生,入室观其作画,令他终身难忘。冯先生考入无锡国专后,师从唐文治、钱仲联、朱东润、顾佛影、童书业、张世禄诸先生,书法受业于王蘧常先生,后又与朱屺瞻、谢稚柳、唐云、白蕉、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书学《九成宫》、《虞恭公》、《化度寺》,复及小欧之《泉南生墓志》等,复临北魏汉隶而上溯《石鼓》,更后则学行草,临《圣教序》、《兰亭序》及右军家书,参透出土之汉晋简牍,遍观故宫晋唐宋元名迹。其书法神清气朗,意远韵长,潇洒而不失法度,清秀而远离流俗,规矩而没有造作。
2008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第十版刊登《“南饶北季”世纪会面》的新闻图片,两位学术泰斗握手背后摆放的书法镜心特别醒目。我仔细一看,是先生的法书,赶紧趁双休日将报纸送到瓜饭楼。先生十分高兴地说:“季老病房中原先摆放了许多名人书画,后来搞卫生全清走了,唯这幅季老有特别交代,这是季老病房留下的唯一书法。”
季老对先生的学问书法高度认可,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亦厚爱先生十分。刘老主动约先生合作画画,先生打头阵,海老后命笔。这幅六尺整张宣纸的葡萄神采奕奕,海老端详一番开始题款:“泼墨葡萄笔法奇,秋风棚架有生机。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冯其庸、刘海粟合作。”当时,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媒体记者在场,他们纷纷报道了这个消息,还有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幅画。这是海老对后学的眷眷关注。
“伤心含泪送公行,从此幽冥隔路程。梦里纵然来会见,只怕灯昏看不明”。启功先生大归,先生撰写了这首绝句。他俩相交相知逾四十年,常有电话联系,亦有书信来往。一次先生写信请教启先生,信末具名“晚冯其庸敬上”。启先生随即复信一通,将那个“晚”字撕下来贴在他的信纸中间,下书三行字:“尊谦敬璧,弟启功敬上,其庸同志先生。”这封幽默回信,先生题跋装裱,倍加珍惜。2001年2月24日,启先生还特地来到瓜饭楼看望先生,两人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
先生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率意天真,情景交加,光色共存,体现了扎实的国学修养和精湛的绘画艺术,其画作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又先生年方十八就赋诗填词,得到了著名诗人张潮象先生的肯定鼓励,遂更痴迷于诗词矣。他与启功、李一氓、赵朴初、苏局仙、张伯驹、顾廷龙、沈裕君、钱仲联、钱钟书、冯牧、陈从周、杨宪益、周退密、虞逸夫、张颔等先生书信往来,酬答唱和,留下不少佳话名篇。
“万里相逢沙海头,一轮明月正中秋。殷勤最是主人意,使我欲行还又留”。先生十进新疆,结识不少友人,他们热情好客,每每予以挽留,先生不拂他人好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兴尽挥毫,有时一口气要写十数张,在边疆留下了不少墨宝。我非常喜欢先生的诗书画,曾从新疆淘得先生没有钤印的书法立轴,高高兴兴带去请他鉴定。先生点头称是,主动补盖三方印章,使这件作品完美无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2年5月10日,“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先生第四次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书画展,展出作品均为近年创作,多为大幅作品,堪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他的西部山水独具西域地貌特色,人称“惊彩绝艳”。中国绘画史上,古有董其昌先生首创画分南北宗说,今有冯其庸先生山水画始创西北宗说,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居功至伟矣!
后记:先生按江南习俗计算年龄,今年已虚岁九十矣。记得六年前他家发生入室盗窃案,所幸小偷目不识丁,仅拿走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我曾在一篇通讯中提及此事,先生审稿时特意将此段删去,他怕别人无端炒作徒添麻烦。先生是不会制造花边新闻引起舆论关注的地道学人。也正因为甘坐冷板凳,他不但学术成就蜚声中外,而且在诗、书、画和摄影领域亦各领风骚,卓成大家。
“国学大师”,这个标题先生七年前就予以否定:“季老都说不配这个称呼,我何德何能敢享如此大名。”那么,“红学专家”、“书画大师”、“学者诗人”呢?这些都有点像,但独立成篇涵盖不住先生的道德文章。我思来想去,就用“国学院长”四字吧,先生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的首任院长,用职务相称别人找不出什么大的毛病来。
先生1924年2月出生于江苏无锡,名迟,号宽堂,室名瓜饭楼。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曾应邀赴苏联鉴定《石头记》,两度赴美国斯坦福、哈佛、耶鲁、柏克莱等大学讲学,又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并作学术讲演。“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字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汉画学会名誉会长等。
2012年1月8日,青岛出版集团隆重举行《瓜饭楼丛稿》出版座谈会。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同志专门发来贺信,称赞丛稿“文史哲地,诗书画曲,领域之广泛,内容之浩瀚,研究之深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原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以及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参加了座谈会。这套集先生学术之大成的传世之作,洋洋洒洒三十五卷计一千七百万字,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军人情结——愈久醇香
我是2005年岁末采访全国重大典型丁晓兵后,萌发找先生题写通讯标题的。先生在人民解放军占领无锡的第二天当兵入伍,丁晓兵所在部队又在无锡,军人情结也好,故乡情怀也罢,相信不会碰壁。我辗转托人找到心仪已久的冯先生,顺利拿到了通往京东瓜饭楼的“许可证”。
那天我如约按响门铃,先生正在会客,他中途出来把我领进书房,仔细翻看了丁晓兵的英雄事迹,连连称赞:“了不起!不简单!”当场挥笔写下“时代英雄丁晓兵”七个大字,落款“冯其庸敬题”。当我掏润笔费时,先生一脸真诚:“不可!不可!”
2006年1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丁晓兵的新闻,我提前预报先生,他满口应承:“一定收看!”可当我拿着刊登丁晓兵事迹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呈先生过目时,他不无遗憾地说:“我那天特别忙,忘了这件事。”
“我有光盘,马上回去取。”三个小时后,我双手呈上光盘,并提要求:“方便时可否写写晓兵?”
先生是1月10日晚才看《英雄在平凡的日子里》,丁晓兵的先进事迹感动得他泪流满面。他伏案疾书,写下四十四行长诗《英雄丁晓兵之歌》:“英雄丁晓兵,事事感人心。独臂擒边寇,双肩扛沙囷。救民胜父母,急人不顾身。事事比贡献,荣誉让他人。乡老即父母,战友皆弟兄……廿年如一日,万善聚一身。心比黄金赤,志比顽石硬。为人当如此,永做人中人。我识丁晓兵,当世一贤圣。莫道贤圣远,人皆可尧舜。贵在自向善,举世学晓兵。我虽耄且老,望风拜路尘。但愿世情改,人人皆晓兵。二○○六年一月十一日凌晨冯其庸。”
2月19日上午,我电话报告先生:“丁晓兵夫妇想登门拜访,不知方不方便?”当时先生正患病在身,但听说家乡部队的英雄来访,决定抱病接客。
这是我两个月时间内第五次来到瓜饭楼。与前四次不同的是,这次瓜饭楼洒扫庭除,大门洞开,以最高礼节隆重欢迎英雄夫妇的到来。先生与丁晓兵聊起了美丽的太湖、梅园、十八湾,谈起了无锡籍前辈学者钱穆、钱钟书……
当听说“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到中国人民大学作报告时,先生关切地问:“哪位校长主持?”先生想起了我曾经请求他用毛笔书写《英雄丁晓兵之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明天就写,明天就写。”
先生说: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心浮气躁,拈轻怕重,不想付出,只想索取,幻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这些人应该好好向晓兵同志学习。晓兵同志为祖国利益慷慨赴死,为人民利益奋不顾身,谦虚谨慎、居功不傲,身残志坚、昂扬向上,将人生拓展得如此饱满。他离人民群众很近,离平民生活很近,可信可亲、可敬可学。
丁晓兵邀请先生夫妇回无锡时到部队看看,先生愉快地接受邀请:“一定去!一定去!”临别时,先生执意走出小院,目送客人远去。
2月20日傍晚,先生打来电话,说《英雄丁晓兵之歌》写了五张四尺整张宣纸,很有气势,蔚为大观。我随即赶往瓜饭楼,先生亲手把书法作品交给我,再三嘱咐:“你就这么摞着拿,不要在北京裱,到南方去裱,裱件才能平服。”我连忙点头答应一定转告晓兵照此办理。
3月1日,先生创作并书写的七米书法长卷《英雄丁晓兵之歌》,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俊杰代表人大三万多师生员工赠送给时代英雄丁晓兵时,雷鸣般的掌声将“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会”推向了高潮。
时代英雄因国学院长的泼墨挥毫新闻宣传更加精彩。
国学院长因时代英雄的爱国奉献军人情结愈久醇香。
稻香家世——苦读成师
我曾与何满子、吴小如等先生探讨过家学渊源与自学成才问题,他们都觉得后者比前者付出更多,取得学术成果更为不易。
先生自喻“稻香家世”,上数四五代从未间断种田,家里没有一本藏书,亲戚中没有一个读书人,乃实实在在的农家子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先生六七岁开始即下地干活,历时近二十年,凡田间农事,如水稻活,从育苗、插秧、排水、摸草到挑肥、割稻、脱粒、舂米等无所不能,其他如养蚕种麦、放牛牧羊等亦是行家里手。故先生少时双手结满厚茧,手指手背刀痕累累,至今尚存,皆少年苦难之印证也。
日寇入侵无锡,还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先生失学回家种地,无法归还学校图书馆的毛宗冈评本《三国演义》,成了他唯一的读物。后来他又借到金圣叹批本《水浒传》、《西厢记》,手不释卷,熟读背诵。这三年,冯先生还借读了《古诗源》、《论语》、《孟子》、《古文观止》、《东莱博议》、《聊斋志异》、《西游记》、《夜雨秋灯录》、《浮生六记》、《西青散记》、《陶庵梦忆》》等书籍。 先生的这段耕读生活孤寒无依,常处饥饿之中。他父亲不事耕稼,嗜好鸦片,家产荡尽,家里常常断炊,母亲对灶而泣,亲人多有变故。姐姐惊骇于日本鬼子扫荡而心脏病突发离世,三舅父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老祖母患癌症逝世,亲伯母得疯狂病去世,他们家已支离破碎。但先生苦海泛舟、苦中作乐,白天下地劳动,晚上挑灯夜读。他尝到了开卷有益的甜头,后来将书斋命名为“瓜饭楼”,就是为了记住曾经以南瓜养命的苦难岁月。
先生十七岁重新考入镇办中学,初中毕业考入省立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染织科,一年后因交不起学费又被迫退学。他当起了孩子王,过起了读书、种地、教书的三栖生活。先生二十二岁考入无锡国学专科学校,这次他破天荒从开始读到了毕业。
先生而立之年选调中国人民大学任国文教员。北京乃宿学硕德荟萃之地,先生好学上进,拼命读书,每天总要熬到凌晨一二点甚至三四点才睡觉,这个夜读习惯一直保持至今。他还得到郭沫若、唐兰、胡厚宣、顾颉刚、俞平伯、游国恩、钟敬文、启功、周绍良、夏承焘、刘海粟、季羡林、侯之仁、黎澍、李新、徐邦达诸先生提携,于是学业大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先生积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读,出手便不同凡响。1959年国庆节,他在《戏剧报》发表的剧评得到田汉先生的赏识,田先生为此专门请他吃饭,还有吴晗、翦伯赞等老专家同席,这在三年困难时期无疑是最好的犒劳。之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又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褒奖,校内外传为美谈,校长吴玉章先生专门找他谈话,赠书以资鼓励。后来的后来,郭沫若约先生讨论《再生缘》有关事情,彼此成为忘年交,文化大革命先生受到批斗,郭老还特地托人带信向他问候。郭沫若召集小型座谈会讨论文风,亦曾当着张光年、何其芳、蔡仪、王朝闻等先生,表扬先生的文章好,写得畅快。先生由是崭露头角,跻身京城名流矣。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先生心仪唐玄奘,古稀耄耋之年三上帕米尔高原,于海拔四千七百米的明铁盖山口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古道,发表了《玄奘取经东归入境山口古道考实》,轰动了中外学术界。他亲自题写“玄奘取经东归古道”,亲自立碑于斯。旋又复寻瓦罕古道,至玄奘所记之“公主堡”,循此而下到达盘陀,明晰无疑地勾勒出玄奘取经东归路线。
先生仰慕徐霞客,六旬之后十进新疆,致力于西域文化的整理发掘。他坐汽车,穿沙漠,睡帐篷,身挂三部相机,考楼兰古城遗址,探罗布泊之谜,验白龙堆、龙城之奇,痴迷于西北之汉、唐文化研究,好一个“走遍天西再向东”的现代“徐弘祖”。
“不解藏人善,逢人说项斯”。仅有小学文化的张颔先生毕生从事考古发掘,精通古文字,精研古代史,精于天文历法、古地理学和音韵训诂学,先生逢人就推荐,逢会就宣传。天遗老人虞逸夫先生大名不彰,先生“惊为当世之逸才”、“当世之国士”,亦不遗余力广播天下。先生与饶宗颐先生联合举办《仁者寿——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展》,积极邀请虞先生和张先生加盟。英雄不问出身,自学能成大家。先生对“稻香家世”出身、刻苦学习成才的专家学者情有独钟。
我网上淘得先生早年大作若干,均有先生毛笔题跋,如《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到南北朝时期》、《春草集》、《瀚海劫尘》等。
先生博闻强记,兴趣广泛。他研究中国文化史、古代文学史、戏剧史、艺术史等行行有建树,于西域学、敦煌学、简帛学、汉画学等亦有自家之言。
先生寒窗苦读的奋斗精神、转益多师的求学路径、事必亲躬的执着品格、成绩斐然的学术贡献,成为学界同龄之绝唱。
红楼梦笔——古稀流年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词”。这是先生耗时整整一年,抄成《石头记》(庚辰本)后的题诗。
1969年初,先生家藏《红楼梦》被造反派抄走当作“黄色书籍”展览,他心中隐隐作痛,发愤重抄一部,照原行原款原页码,用朱墨两色抄录。每当夜深人静,先生开始秘密工作,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终于赶在1970年下放江西余江干校劳动前完成了这项壮举。那个雨夜,先生写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后诗兴大发。
这段不幸经历加深了先生对《红楼梦》的认识。他感到曹雪芹开头自题诗“满纸荒唐言”,就是作者的最好自白,也是对这部书的最好概括。而“字字看来皆是血”,就是对曹雪芹用生命写成的这部不朽巨著最恰当的评价。“《红楼梦》实际上是写一个人的人生。我经历十年浩劫后再看《红楼梦》,慢慢嚼出了辛酸的味道。也只有曹雪芹,也只有经历坎坷人生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先生第一次见到《红楼梦》早在1942年。化学老师范光铸先生知道他喜欢作诗就建议:“你赶快去看《红楼梦》,里头尽是讲做诗。”于是先生借来阅读,终因对大观园哥儿姐儿的事不感兴趣,只读了一半便束之高阁。十二年后,先生赶上批判新红学派俞平伯、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运动,他身为国文教员不得不重读《红楼梦》,几遍下来仍旧没有领悟其思想上和艺术上的种种奥妙,不过彼此已经十分熟悉,很快就要成为老朋友了。
1975年,先生出任国务院《红楼梦》校订组副组长,主管校注业务。他注重史料搜集和实地考证,先后四上辽阳,三去千山,掌握了丰富可信的一手史料。他依据《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从文献和实物中进行科学考证,剔除苔藓,摩挲碑碣,“终于在沙漠中发现了绿洲……证实了曹雪芹的上世与五庆堂上世是同宗。从而考定了曹雪芹的籍贯确是辽阳而不是河北丰润。于是几十年纷争的问题,得到了确切的结论”(杨廷福语)。
最令人兴奋的是,先生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石头记》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证出《石头记》早期抄本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此一结论,既有《怡亲王府藏书书目》原件上同样的避讳来确证,还有“怡亲王宝”、“讷斋珍藏”等鲜红印章作铁证。他们无意间发现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款式的抄本,大大提高了这部己卯本的珍贵性,开创了《红楼梦》抄本研究的新天地、新路径。 先生乃赫赫红学巨匠,他研究《红楼梦》从曹雪芹家世入手,突出早期己卯、庚寅、甲戌等主要抄本的研究,然后进入《红楼梦》的思想、人物和艺术研究。他还认真研读了清人评点《红楼梦》的专著和文章,撰写了《重议评点派》的长文,并择其要者编辑校订成《八家评批〈红楼梦〉》。2005年又出版了洋洋一百六十万字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这部著作先生耗时五载,融合了家世研究、抄本研究、红楼思想研究、人物研究、艺术研究的全部成果,也吸收了评点派的精华和其他红学研究家的成果,可以说是先生全部红学研究的总汇,也是先生数十年研红心血之所聚。
先生坚决反对野路子研究方法,认为这些人胡说八道,所谓的红学研究毫无实际意义。所以,当刘心武先生四登讲台,以惊世骇俗的“大胆推翻”在红学界掀起轩然大波时,先生认为这种标新立异的“红楼梦解读”不是学术研究,某人赠诗力挺亦值得商榷,愤然指斥刘是“红外学乱弹”。先生振臂一呼,得到了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李希凡、秘书长孙玉明等红学家的响应。
“一梦红楼不记年,须弥芥子如长天。饭瓜换得文思健,无痴无怨即神仙”。九十三岁老人刘海粟先生的赠诗,是对先生古稀流年红楼梦笔的高度概括。
俗话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先生晚年愈来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说“我只赞成上半句,因为它让我知道‘不足’,然后知道奋进,也知道敬人。我不赞成下半句,至少这下半句对我没有用。我认为人永远要比上,然后方能知不足,然后方能知谦虚、知谨慎、知努力”。他告诫年轻学子:“永远不要去‘比下有余’,因为它让你自慰、自满而懈怠。”此乃金针度人、金玉良言。
诗词书法——独步当代
我藏有《谢无量先生诗稿手迹》册页,先生跋之曰:“此诗稿为谢老早年与马湛翁等唱和稿。谢老晚年在人民大学,与予比邻,日相晤聚。谢老晚年另有一诗集,予曾数见,诗书俱精妙。一九六四年予去陕西,谢老不久即逝世,不知此稿今落何处。丁亥冬至冯其庸谨志。”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先生受教研室之命负责与谢老联系。他的住处与谢老只隔一个楼门,来去十分方便,交往比较频繁。谢老是大诗人、大书法家,不少人向他求字,先生始终没有开口。谢老一次忽然问他:“你不喜欢我的字吗?”
“喜欢,但您年事已高,不好意思打扰。”
“不要紧,我给你写。”不久谢老派人送来一个条幅,后又给先生写过两把扇面,所书皆谢老自作诗,其中一把扇面后来被许麟庐先生索去。
先生说:“我正在编谢老传记,你的这些诗稿复印件放到里面,将来肯定会增值。”我连声谢谢。
先生幼嗜书画金石,暗自摸索前行,读高一时邂逅著名画家诸健秋先生,入室观其作画,令他终身难忘。冯先生考入无锡国专后,师从唐文治、钱仲联、朱东润、顾佛影、童书业、张世禄诸先生,书法受业于王蘧常先生,后又与朱屺瞻、谢稚柳、唐云、白蕉、杨仁恺、周怀民、许麟庐诸先生游。书学《九成宫》、《虞恭公》、《化度寺》,复及小欧之《泉南生墓志》等,复临北魏汉隶而上溯《石鼓》,更后则学行草,临《圣教序》、《兰亭序》及右军家书,参透出土之汉晋简牍,遍观故宫晋唐宋元名迹。其书法神清气朗,意远韵长,潇洒而不失法度,清秀而远离流俗,规矩而没有造作。
2008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第十版刊登《“南饶北季”世纪会面》的新闻图片,两位学术泰斗握手背后摆放的书法镜心特别醒目。我仔细一看,是先生的法书,赶紧趁双休日将报纸送到瓜饭楼。先生十分高兴地说:“季老病房中原先摆放了许多名人书画,后来搞卫生全清走了,唯这幅季老有特别交代,这是季老病房留下的唯一书法。”
季老对先生的学问书法高度认可,百岁老人刘海粟先生亦厚爱先生十分。刘老主动约先生合作画画,先生打头阵,海老后命笔。这幅六尺整张宣纸的葡萄神采奕奕,海老端详一番开始题款:“泼墨葡萄笔法奇,秋风棚架有生机。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四日,冯其庸、刘海粟合作。”当时,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媒体记者在场,他们纷纷报道了这个消息,还有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幅画。这是海老对后学的眷眷关注。
“伤心含泪送公行,从此幽冥隔路程。梦里纵然来会见,只怕灯昏看不明”。启功先生大归,先生撰写了这首绝句。他俩相交相知逾四十年,常有电话联系,亦有书信来往。一次先生写信请教启先生,信末具名“晚冯其庸敬上”。启先生随即复信一通,将那个“晚”字撕下来贴在他的信纸中间,下书三行字:“尊谦敬璧,弟启功敬上,其庸同志先生。”这封幽默回信,先生题跋装裱,倍加珍惜。2001年2月24日,启先生还特地来到瓜饭楼看望先生,两人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
先生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率意天真,情景交加,光色共存,体现了扎实的国学修养和精湛的绘画艺术,其画作为国内外所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又先生年方十八就赋诗填词,得到了著名诗人张潮象先生的肯定鼓励,遂更痴迷于诗词矣。他与启功、李一氓、赵朴初、苏局仙、张伯驹、顾廷龙、沈裕君、钱仲联、钱钟书、冯牧、陈从周、杨宪益、周退密、虞逸夫、张颔等先生书信往来,酬答唱和,留下不少佳话名篇。
“万里相逢沙海头,一轮明月正中秋。殷勤最是主人意,使我欲行还又留”。先生十进新疆,结识不少友人,他们热情好客,每每予以挽留,先生不拂他人好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兴尽挥毫,有时一口气要写十数张,在边疆留下了不少墨宝。我非常喜欢先生的诗书画,曾从新疆淘得先生没有钤印的书法立轴,高高兴兴带去请他鉴定。先生点头称是,主动补盖三方印章,使这件作品完美无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2年5月10日,“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是先生第四次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书画展,展出作品均为近年创作,多为大幅作品,堪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他的西部山水独具西域地貌特色,人称“惊彩绝艳”。中国绘画史上,古有董其昌先生首创画分南北宗说,今有冯其庸先生山水画始创西北宗说,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居功至伟矣!
后记:先生按江南习俗计算年龄,今年已虚岁九十矣。记得六年前他家发生入室盗窃案,所幸小偷目不识丁,仅拿走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我曾在一篇通讯中提及此事,先生审稿时特意将此段删去,他怕别人无端炒作徒添麻烦。先生是不会制造花边新闻引起舆论关注的地道学人。也正因为甘坐冷板凳,他不但学术成就蜚声中外,而且在诗、书、画和摄影领域亦各领风骚,卓成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