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饱饭人群增加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会接近100亿人,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需维持在1.73%以上,但是迅速变化的气候,正使得全球农业尤其是位于非洲和南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变得更加脆弱。
  农业一直受制于无法预测的天气,而迅速变化的气候正使农业变得更加脆弱。最近接连发布的几项报告显示,考虑到近年来夏季热浪等极端事件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全球粮食供应系统已经显示出压力。
  全球气候变化让人类面临不可抗拒的粮食危机,吃不饱饭在一些地区或许会成为常态。

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人类的福祉取决于自然的贡献,2019年10月11日,发表在《科学》上的文章显示,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自然界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正在衰退。数十亿人将在未来30年面临水污染加剧、容易受到沿海严重风暴影响及与作物授粉不足相关的食物保障缺乏的风险。非洲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预计会在这些影响中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更直接地依赖大自然。
  2019年10月15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公布了《2019年全球农业生产率报告》,其中提到,目前全球的农业生产率正在增长,其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63%。到2050年全球人口预计会接近100亿人,要喂饱全球百亿人,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需维持在1.73%以上。全球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率存在差异,中国以及南亚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增速较快,北美、欧洲和拉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生产率增速正在放缓。其中,低收入国家的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仅为1%,这些国家面临粮食生产不安全、营养不良和农村贫困人口比例较高等问题。
  人口增长和土地使用方式改变等原因,让土地面临巨大压力,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更是加重了这种压力。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9年8月发布的一份关于土地利用的报告中释放了在人类高压下,土地不堪重负的信号,报告将土壤、植被、森林、水资源或野生动植物质量的暂时或永久性下降都纳入“土地退化”的定义范围。另外,由于气候危机,粮食将变得更加稀缺、食品价格将飙升、农作物将失去营养价值,气候危机也将改变农民可种植作物的种类,威胁到全球粮食安全。

影响粮食供应


  气候变化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全球粮食的供应。
  随着降雨模式的变化,农民面临着洪水和干旱的双重威胁,这两种极端天气都能摧毁农作物。洪水冲走了农民赖以生产的肥沃的表层土壤,干旱则使其变干,更容易被吹走或冲走。高温增加了作物对水的需求,使它们在干旱时期更加脆弱。频繁发生的热浪天气会“热坏”某种长期固定耕种的作物;而更多的洪水、降雪和空气湿度,也会限制可以种植作物的类型。在一些地区,气温升高可能会增加农作物产量。气候变化对农业的总体影响预计是负面的——减少粮食供应和提高粮食价格。
  2019年5月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大麦、木薯、玉米、油棕、油菜籽、水稻、高粱、大豆、甘蔗和小麦10种农作物的产量后发现,由于气候危机,全球粮食系统每年已经减少了35万亿卡路里的生产。研究利用全球作物统计数据库来帮助确定全球作物产量如何随时间变化,结果发现,气候危机对不同地区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同,欧洲、南非、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受到的负面影响最大,拉丁美洲受到的正面影响多一些,亚洲、北美和中美洲受混合影响更多。有趣的是,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玉米产量下降了8%,但是在愛荷华州和中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变化,玉米产量有所增加。

  结果发现,导致产量异常的最重要的气候因素与温度有关,平均生长期温度和极端温度在预测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的研究人员进一步量化了干旱或热浪等极端气候对全球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他们于2019年5月发表在《环境研究快报》上的研究显示,玉米、水稻、大豆和春小麦生长期气候因素的年变化因素占其产量波动的20%~49%。为了弄清极端气候对农业产量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了高空间分辨率的全球农业数据库,以及近全球覆盖的气候和极端气候数据集,通过运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s)这一机器学习算法,梳理出哪些气候因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最大。结果发现,导致产量异常的最重要气候因素与温度有关,平均生长期温度和极端温度在预测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该研究还标定了全球热点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作物产量占全球产量的很大比例,但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极端情况的影响。被标定的热点地区大多位于北美和欧洲等工业化农作物生产区,这些地区对全球整体粮食产量至关重要。例如,非洲的玉米产量与生长季节气候变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虽然非洲玉米产量在全球玉米产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但非洲玉米产量的大部分用于人类消费,所以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对许多已经没有粮食安全的国家来说,如何对抗饥饿可能会成为最为棘手的问题。

改变食物口味


  气温升高不仅会影响食物供应,还可能改变食物口味。   在阳光的作用下,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和氧气,用来生长茎、根、叶和其他好吃的东西。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持续上升,这听起来可能像是将要迎来一场植被繁盛,但任何绿色产业的迅猛增长都将带来负面影响。
  半个世纪以来,农学家们已经记录了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植物中矿物质、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持续下降。2002年,数学家伊拉克利·罗兰兹(IrakliLoladze)提出了一个理论: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光合作用需要的蛋白质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植物在吸收微量元素的同时获得的附带矿物质也越来越少,从而导致健康和不健康成分的比例发生倾斜。他记录到,包括大米和小麦在内的某些作物的养分平均下降了8%。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数以亿计的人——主要是生活在贫困中的孕妇和儿童——最终可能会缺乏铁、锌、蛋白质等基本元素。
  2014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塞缪尔·迈尔斯(SamuelMyers)在《自然》发文称,未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能会超过当前水平,在这种大气条件下,地球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中所包含的一些关键营养成分可能会降低。2017年,迈尔斯等在《环境与健康展望》上发表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不加以遏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会严重损害小麦、水稻和其他主要作物的营养价值,使全世界数百万人面临蛋白质缺乏的危险。
  在IPCC的最新报告中也指出,高二氧化碳水平下种植的小麦,其蛋白质含量将减少6%~13%,锌含量将减少4%~7%,铁含量将减少5%~8%。充满二氧化碳的豆芽含有更多的淀粉和糖(额外含糖的植物可能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以及更少的矿物质和蛋白质。我们可以尽量避免吃垃圾食品,但粮食作物也越来越“垃圾”了,人类避犹不及。
  2015年墨尔本大学的一份报告中列出了许多受气温上升威胁的食物。该报告特别关注澳大利亚,这个岛国93%的粮食供应来自国内,气候的任何变化都可能严重影响其粮食供应。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在未来气候变暖的情况下,许多食物可能会发生变化:甜菜和胡萝卜在炎热干燥的天气里变得不好吃;在既潮湿又炎热的地区,土豆患枯萎病(一种严重腐烂的疾病)的风险更高;肉类也不能幸免于热浪,像鸡和牛这样的动物也会像人类一样,在受到高温的压力下影响食欲,动物不会吃得那么多,也就不会长得那么胖——这就导致了更硬、更有弹性的肉;许多动物把谷物作为食物来源,气温升高和干旱会导致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发育不良,导致谷物产品和以谷物为食的动物价格上涨;乳制品部门业出现了一些最剧烈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热浪可以使奶牛的产奶量减少10%~25%,在极端条件下甚至可以减少40%。

如何面对危机


  气候危机和粮食危机有着密切的联系。
  气候变化使人类面临的现存粮食安全、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加倍:气候灾害更加频繁而剧烈,土地和水源更加稀缺而难以获得,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更难实现。气候变化还可能会中断“一个没有饥饿的世界”的进程。同时由于气候变化,整个食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遭遇由于供应的短期变化带来的风险。粮食系统的活动,包括生产粮食、运输粮食和将浪费的粮食储存在垃圾填埋场,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气候变化。
  科学家们明确表示,如果不解决土地问题,就不可能完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因为22%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使用。在这些来源中,畜牧业是最大的,估计占全球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14.5%。反芻动物,如牛和山羊释放出大量的甲烷,这种全球变暖气体的强度是二氧化碳的30倍。
  正如气候危机要求我们转变能源使用方式,放弃化石燃料,在全球范围内转向清洁能源一样,应对土地利用的挑战也要求我们在种植和消费粮食的方式上做出巨大改变。尽管IPCC的专家们在措辞上很谨慎,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但从报告中可以明显看出,当务之急是改变目前大量使用肉类和奶制品的饮食习惯。
  世界上大部分土地不是用来直接养活人类,而是用来饲养牲畜。过度食用肉类是不健康的,也是一种环境灾难:巴西砍伐雨林既是为了给肉牛提供牧场,也是为了种植大豆作物,出口到欧洲等市场,这些出口的作物主要用于动物饲料。
  简而言之,我们必须为不断增长的人口生产更多的粮食,同时减少人类对地球陆地表面的控制,并让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 来源|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有报道显示,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小家电产品的销量逆势上扬。基于消费端需求的变化,健康、除菌成为消费热点之一,而像紫外线除螨仪、臭氧洗菜机、果蔬破壁机、负离子加湿器等这些和我们健康相关又有点“科技含量”的小家电,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那么这些透着“科技范儿”的小家电,是“真香”还是在收智商税,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果蔬破壁机:它的功能牙齿就能做到  “破壁机能打破细胞壁,破壁后食用,人体对营养成分
期刊
美国媒体“Deadline Hollywood”于当地时间5月4日曝出,汤姆·克鲁斯正在与伊隆·马斯克策划,去国际空间站拍摄新片。  消息得到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署长布莱登斯坦的证实。据传,这趟太空电影之旅的交通工具是SpaceX公司的龙飞船。  如果最终成真,阿汤哥将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参与太空旅行,并在国际空间站取景拍摄电影的演员。  其实,太空旅游不新鮮。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
期刊
为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做好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指示精神,我们建议筹建国家卫生与健康博物馆和国家应急医学教育科学园,这对于开展应对突发事件的医学科普研究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一次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所造成的伤害,远远大于平时个体疾病,这是对我们预防医学科普教育的
期刊
历史上,人类从300多年前便已迈出了探求世界最高峰高度的步伐,多个国家的探险者和测绘工作者都曾为准确测量珠峰高程贡献过力量。今天,我国测绘工作者将再攀珠峰,用更为先进的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测定珠峰高度,刷新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  西方国家称珠峰为“埃佛勒斯峰”,这是1865年英国人用某任英属印度测量局局长的姓名命名,以此来昭示英国对珠峰的“首次发现”。但是,这一名称并不为我国政府和人民所接受。 
期刊
去年,一则有关“我国西部正在变暖变湿”的新闻刷屏:西北地区一些干涸多年的湖泊再现碧波,荒芜的戈壁逐渐显现绿色,降水量出现增加趋势,一切似乎都在宣告,西北地区正在变暖变湿。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有关“变暖变湿”现象的讨论再次引发关注。暖湿化趋势的出现,真的能缓解西北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吗?按照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正高级工程师肖潺的说法,一个地方水资源的重要来源就是降水
期刊
2020年5月15日上午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在他的一生中,有过很多尝试,年轻时,在北大化学系念过书,在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当过导演,而他最热爱的事业则是写作。  作家叶永烈,总共出版了180部著作,作品总字数超过3500万。他的作品横跨科幻文学、纪实文学、小说、散文等各个领域,甚至还写过相声、出过相声集,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科普、科幻创作和纪实文学。他写的《
期刊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不断恶化,各国也采取了各种更严厉的防疫措施,包括强制人们在家隔离,将疫情隔离列入法案,明确禁止国民去聚集场所,杜绝不必要的出行,为了防止境外输入很多国家更是关闭了国际机场。  对抗疫情,“隔离”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但是,人类虽然隔离了,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在正常生活。人类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活动大幅度减少,路上几乎没有车辆在行驶,公共交通也相应减少,废气排放量急速降低,在这短短的时间内,
期刊
阳春三月,花红柳绿,春意浓浓。牵动人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然而,随着气温的回升,一些谣言也蠢蠢欲动,献血使新冠肺炎康复者更虚弱、健康码会泄露个人信息、人体有最佳睡眠时间表……这些与疫情、健康相关的谣言,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视听、真假难辨,给公众带来极大困扰。为此,我们更需澄清事实、还原真相,让这些耸人听闻的谣言失去生存的土壤,随风飘散。献血使康复者更虚弱真相:和普通的献血一样不
期刊
近日,歐盟委员会通过新版《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简称《计划》)。自去年12月公布“欧洲绿色协议”以来,欧盟先后出台多项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新版《计划》是“欧洲绿色协议”框架下的重要一环。与2015年的旧版相比,新版《计划》将推动欧洲循环经济从局部示范转向主流规模化应用。  根据欧委会今年1月公布的《欧委会2020年工作计划》,推动欧盟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是本届欧委会今后5年的施政重点之一
期刊
景德镇市所处地域,在大约10亿至14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尚为一片汪洋。大约1亿至5亿年前,燕山运动发生,这片地域自海中隆起,地质运动从此赋予了其东北高、西南低的山地丘陵地貌,河流山川密布,丰富多样的矿藏聚集于此,“瓷都”景德镇的故事也由此开始。宜陶制瓷之地  景德镇市所在地域蕴藏的矿藏种类多达40余种,这其中又以高岭土矿和瓷石矿的藏量最大,矿点众多,分布于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宋代之前,景德镇地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