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探讨

来源 :介入医学杂志(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疗机构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行分析法,针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体1448例患者中,有155例在使用西药注射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07%。不良反应现象的具体表现为皮肤红疹、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损害、水肿等。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用药时间过长、药物使用剂量较大、注入速度过快、患者个体行差异等。结论:西药注射剂的类型有多种,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剂也有多种,如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包括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造影剂等,针对不良反应现象,医疗机构在开展相关药剂的应用前,应给予合理的检测工作,有效控制药物的使用量,形成西药剂不良反应现象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
  西药的治疗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形式有多种,注射剂便是其中一种,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保障西药剂的无菌特点,再开展注射工作,提高药物的应用安全质量。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是直接应用于人体内,这便利于提高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药效,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基于西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来看,一些患者群体由于某种原因,会产生应用注射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其反应现象较多,如一些不良反应现象体现在皮肤症状上、还有一些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水肿等现象。不良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研究不良反应症状产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进而减少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现象产生,本文对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探讨其成因,希望能够为有关医疗机构提供参考,相关过程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48例作为研究对象。144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96例,女性患者652例,年龄范围在12~60岁,平均年龄( 36.4± 5.6)岁。
  1.2方法
  获取患者临床資料, 利用 excel 表格和手工筛选, 对所有病例用药、给药途径、剂量、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整理。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1.3统计学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著性检验水平 α =0.05。
  2.结果
  1448 例患者中 155 例出 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0.7%。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件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事件、水肿等。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时间过长、药物剂量过大、输注速度过快、患者个体因素等原因, 详见表 1、2。
  3.讨论
  西药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而言,既能够起到快速见效的作用,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应用,如西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内服方法、直接注射方法。西药剂的注射应用方法,在医疗机构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种方法也常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对此,医疗机构在应用西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注重用药过程的安全性,提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加强管理,降低注射剂应用阶段的不良反应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针对西药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静脉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概率较高。通常情况下,导致患者产生对西药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根药物的使用方法存在直接联系,如使用时间不科学、剂量过多等,都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产生,这与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也存在不同,如口服药物需要通过人体的防御组织,防御组织则会产生对人体的保护;注射剂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这虽然能够起到直接作用于患者疾病位置的效果,但基于药物的毒性,势必也会造成患者的伤害,毒性残留量较大时,则会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另外,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 155 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在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或进行对症治疗后恢复, 不影响治疗结果。
  本文案例研究中,对1448例患者的治疗信息,给予了回归性分析,其结果表明,患者中有15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这表明西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概率为10.7%。从患者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来看,其症状包括皮肤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休克反应、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反应、水肿等。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输入速度过快、患者个体性差异等。这表明,患者在应用西药的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的概率较高,对此,实际的用药过程中,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注重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避免一些患者的 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预防和防范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1) 增强药物反应防范意识, 科学配伍, 合理用药 药物的合理使用, 科学配伍是发挥药物最佳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在临床使用和研究中西药配伍变化时, 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 克服只偏重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的局限性水平, 要充分查阅和利用“多种注射剂配伍变化, 咨询信息资料”等理论指导应用 。 避免盲目联合应用, 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 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应用仍在应用过程中仔细观察。(2)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 密切观察和护理 输液反应诸多因素中, 操作因素占首位,应加强输液的操作安全管理和监督。 为避免超微粒液体的形成和对病人的伤害, 中西药剂的配液应在正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或净化工作台进行。对年老, 体弱, 易敏, 儿童的使用要慎重, 要密切观察和护理。(3)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医、 护、 药三位一体密切协作 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学习,临床医师、治疗护士和临床药剂师三位一体各尽其能, 密切协作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黄爱群.三七总皂苷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6):72-73.
  黄易,陈永钧,刘中飞.36例丹红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7):86.
  陈永钧,李芹,黄易.30例参麦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2):79-80.
  李莉.门诊药房中西药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52):3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对照组51例,实验组予以超声引导下置管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无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置管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大小腿肢体消肿率、患肢溶栓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入组后经皮穿刺健侧股静脉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再经腘静脉穿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对孕妇孕期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对比与未进行教育的产妇积乳、乳头皲裂、乳腺炎发生的情况,分析孕期进行中医健康教育对预防产后积乳、乳头皲裂、乳腺炎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蔚县中医院生产的产妇122例,未参加孕期中医健康教育的61例作为对照组,其余61例参加了孕期中医健康教育的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产妇产后3个月内发生积乳、乳头皲裂、乳腺炎的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肝转移瘤疾病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和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按治疗方案不同,将2018年3月到2020年2月我院所接诊的60例结肠癌肝转移瘤病人分为甲组与乙组,分别予以TACE、TAI治疗。同时,对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展开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在疗效方面,乙组缓解率为83.3%,与甲组的6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P<0.05)。结论:对结肠癌肝
期刊
一、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  临床检验是诊断疾病、分析危险和预后、评价治疗效果以及监测监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临床检验质量不达标就会导致检验结果失真,会对医生造成错误的干预,使得疾病诊断和治疗出现偏差,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重复检验的问题,浪费医疗资源,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此,加强对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必然的举措,检验人员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检验
期刊
摘要:目的对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集该院儿科病房患儿8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常规护理+细节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5.00%)高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无痛分娩与自然分娩在临床产程、出血量、新生儿Apgar平分的差别。方法:选择在蔚县中医院足月顺产的产妇88例,随机将44例设为对照组,采取自然分娩;而其余44例设为研究组,给予杜冷丁和安定在产程中镇痛,观察2组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平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量、新生儿Apgar平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骶管注射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基准,在我院所有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当中,随机收集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将其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前者采用骶管注射治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腰椎功能。结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晚期胰腺癌合并肝转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 60例晚期胰腺癌伴有肝转移的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给予 5-FU 化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受益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当转移癌体积小于肝体积 75%时,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为8.7%,有效率为13.04%,而试验组的临床受益率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健康体检中的同类型血液样本76例,对不同抗凝血剂配置和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进行观察,以此分析对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产生的影响。结果不同比例的抗凝血剂检测血液样本,对WBC、RBC、PLT和HGB指标检测结果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液样本放置时间的不同,对比WBC、RBC、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痔疮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内收治的重症痔疮患者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剩余15例作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创痔疮手术(PPH)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实施之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