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对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疗机构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行分析法,针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总体1448例患者中,有155例在使用西药注射剂后,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07%。不良反应现象的具体表现为皮肤红疹、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损害、水肿等。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用药时间过长、药物使用剂量较大、注入速度过快、患者个体行差异等。结论:西药注射剂的类型有多种,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药剂也有多种,如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包括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造影剂等,针对不良反应现象,医疗机构在开展相关药剂的应用前,应给予合理的检测工作,有效控制药物的使用量,形成西药剂不良反应现象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
西药的治疗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形式有多种,注射剂便是其中一种,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保障西药剂的无菌特点,再开展注射工作,提高药物的应用安全质量。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是直接应用于人体内,这便利于提高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药效,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基于西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来看,一些患者群体由于某种原因,会产生应用注射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其反应现象较多,如一些不良反应现象体现在皮肤症状上、还有一些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水肿等现象。不良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研究不良反应症状产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进而减少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现象产生,本文对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探讨其成因,希望能够为有关医疗机构提供参考,相关过程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48例作为研究对象。144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96例,女性患者652例,年龄范围在12~60岁,平均年龄( 36.4± 5.6)岁。
1.2方法
获取患者临床資料, 利用 excel 表格和手工筛选, 对所有病例用药、给药途径、剂量、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整理。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1.3统计学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著性检验水平 α =0.05。
2.结果
1448 例患者中 155 例出 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0.7%。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件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事件、水肿等。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时间过长、药物剂量过大、输注速度过快、患者个体因素等原因, 详见表 1、2。
3.讨论
西药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而言,既能够起到快速见效的作用,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应用,如西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内服方法、直接注射方法。西药剂的注射应用方法,在医疗机构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种方法也常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对此,医疗机构在应用西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注重用药过程的安全性,提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加强管理,降低注射剂应用阶段的不良反应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针对西药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静脉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概率较高。通常情况下,导致患者产生对西药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根药物的使用方法存在直接联系,如使用时间不科学、剂量过多等,都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产生,这与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也存在不同,如口服药物需要通过人体的防御组织,防御组织则会产生对人体的保护;注射剂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这虽然能够起到直接作用于患者疾病位置的效果,但基于药物的毒性,势必也会造成患者的伤害,毒性残留量较大时,则会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另外,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 155 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在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或进行对症治疗后恢复, 不影响治疗结果。
本文案例研究中,对1448例患者的治疗信息,给予了回归性分析,其结果表明,患者中有15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这表明西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概率为10.7%。从患者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来看,其症状包括皮肤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休克反应、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反应、水肿等。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输入速度过快、患者个体性差异等。这表明,患者在应用西药的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的概率较高,对此,实际的用药过程中,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注重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避免一些患者的 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预防和防范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1) 增强药物反应防范意识, 科学配伍, 合理用药 药物的合理使用, 科学配伍是发挥药物最佳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在临床使用和研究中西药配伍变化时, 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 克服只偏重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的局限性水平, 要充分查阅和利用“多种注射剂配伍变化, 咨询信息资料”等理论指导应用 。 避免盲目联合应用, 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 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应用仍在应用过程中仔细观察。(2)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 密切观察和护理 输液反应诸多因素中, 操作因素占首位,应加强输液的操作安全管理和监督。 为避免超微粒液体的形成和对病人的伤害, 中西药剂的配液应在正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或净化工作台进行。对年老, 体弱, 易敏, 儿童的使用要慎重, 要密切观察和护理。(3)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医、 护、 药三位一体密切协作 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学习,临床医师、治疗护士和临床药剂师三位一体各尽其能, 密切协作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黄爱群.三七总皂苷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6):72-73.
黄易,陈永钧,刘中飞.36例丹红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7):86.
陈永钧,李芹,黄易.30例参麦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2):79-80.
李莉.门诊药房中西药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52):33.
【关键词】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
西药的治疗应用过程中,其应用形式有多种,注射剂便是其中一种,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保障西药剂的无菌特点,再开展注射工作,提高药物的应用安全质量。注射剂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是直接应用于人体内,这便利于提高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药效,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但基于西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来看,一些患者群体由于某种原因,会产生应用注射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其反应现象较多,如一些不良反应现象体现在皮肤症状上、还有一些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水肿等现象。不良反应症状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为了研究不良反应症状产生的原因,发生的概率,进而减少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现象产生,本文对西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探讨其成因,希望能够为有关医疗机构提供参考,相关过程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448例作为研究对象。144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96例,女性患者652例,年龄范围在12~60岁,平均年龄( 36.4± 5.6)岁。
1.2方法
获取患者临床資料, 利用 excel 表格和手工筛选, 对所有病例用药、给药途径、剂量、药物类别、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整理。 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总结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
1.3统计学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9.0 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 对数据进行描述和非参数检验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著性检验水平 α =0.05。
2.结果
1448 例患者中 155 例出 现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0.7%。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及附件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性休克、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事件、水肿等。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 造成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是时间过长、药物剂量过大、输注速度过快、患者个体因素等原因, 详见表 1、2。
3.讨论
西药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物,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而言,既能够起到快速见效的作用,也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应用,如西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内服方法、直接注射方法。西药剂的注射应用方法,在医疗机构的治疗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这种方法也常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疾病治疗。对此,医疗机构在应用西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注重用药过程的安全性,提高对用药安全的重视,加强管理,降低注射剂应用阶段的不良反应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针对西药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静脉注射剂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概率较高。通常情况下,导致患者产生对西药剂不良反应的原因,根药物的使用方法存在直接联系,如使用时间不科学、剂量过多等,都可能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症状的产生,这与口服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也存在不同,如口服药物需要通过人体的防御组织,防御组织则会产生对人体的保护;注射剂药物直接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这虽然能够起到直接作用于患者疾病位置的效果,但基于药物的毒性,势必也会造成患者的伤害,毒性残留量较大时,则会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另外,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 155 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在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或进行对症治疗后恢复, 不影响治疗结果。
本文案例研究中,对1448例患者的治疗信息,给予了回归性分析,其结果表明,患者中有155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症状,这表明西药注射剂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概率为10.7%。从患者不良反应的具体症状来看,其症状包括皮肤反应、全身性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过敏休克反应、神经和呼吸系统伤害、心血管反应、水肿等。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输入速度过快、患者个体性差异等。这表明,患者在应用西药的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现象发生的概率较高,对此,实际的用药过程中,医疗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注重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避免一些患者的 不良反应现象发生。
预防和防范不良反应的主要措施:(1) 增强药物反应防范意识, 科学配伍, 合理用药 药物的合理使用, 科学配伍是发挥药物最佳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在临床使用和研究中西药配伍变化时, 不仅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 克服只偏重药物理化性质改变的局限性水平, 要充分查阅和利用“多种注射剂配伍变化, 咨询信息资料”等理论指导应用 。 避免盲目联合应用, 避免盲目多种药物混合静滴, 即使在临床和实验中有一定的可行性的联合应用仍在应用过程中仔细观察。(2)规范输液配制和操作, 密切观察和护理 输液反应诸多因素中, 操作因素占首位,应加强输液的操作安全管理和监督。 为避免超微粒液体的形成和对病人的伤害, 中西药剂的配液应在正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或净化工作台进行。对年老, 体弱, 易敏, 儿童的使用要慎重, 要密切观察和护理。(3)加强合理用药宣传, 医、 护、 药三位一体密切协作 加强合理用药的宣传和学习,临床医师、治疗护士和临床药剂师三位一体各尽其能, 密切协作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黄爱群.三七总皂苷注射剂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6):72-73.
黄易,陈永钧,刘中飞.36例丹红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7):86.
陈永钧,李芹,黄易.30例参麦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22):79-80.
李莉.门诊药房中西药联合应用中不良反应分析[J].饮食保健,2018,005(0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