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ck_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成为了教育的重点。目前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授课形式仍然与传统方式较为相像,授课方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样的教课方式学生难以提起兴趣。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思想道德;德育;合理应用
  思想品德教育虽然不是小学教育中的主流教育,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素质教育已经和小学主流学科教育放到了同等地位上,教师在教育中应该积极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积极和当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兴趣较高,教师可以积极利用这点展开信息化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非常高,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互联网信息技术产品,对于信息技术可能比教师更加了解。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因为思想品德课程中包含着很多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好多学生正处于爱玩的年龄,所以对于这些知识记忆非常厌恶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音乐、视频等来帮助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生提高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也符合我国新课改后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小学思想品德《吃穿住话古今》这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关于古代吃穿住行的记录片。通过古代的纪录片可以让学生更加亲切地了解到古代人民的衣食住行,让学生感悟如今中国发展的迅速,帮助学生建立起引以为傲的学习热情和信心,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互联网信息教学了解时代的进步,让学生明确所处国家的强盛,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能够让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思想品德理论教育知识,让学生思想品德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高学生的德育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氛围
  情景氛围创设作为课堂开始之前的重要预习阶段是教师应该积极引入到自己的教学模式中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育目标逐渐提出德育的重要性,很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德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由于所教授的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于传统的思想品德的理论知识没有较大的兴趣,教师一定要通过在课前积极创设情境氛围建立课上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氛围的时候,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在创设情景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入德育,让学生通过浓厚的德育氛围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从而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让学生努力学习,培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奉献意识,提高奉献他人的道德水平。
  例如,在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我爱祖国山与水这一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互聯网上面的视频和图片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当中来。比如,教师可以将著名的山水视频进行播放,为了增强学生的德育,教师可以把近几年来环境改变现象引入到课堂中讨论,因为在我国大好河山中有很多游客在旅游完毕后还存在随手乱扔垃圾,环境保护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让学生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建立环保意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在保证自己提高环保意识的同时积极劝告他人遵守道德法规,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
  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手段
  因为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本身枯燥乏味,很多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学习没有很多兴趣,甚至对于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非常厌恶。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整合自己的教学手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产生依赖,从而间接地喜欢上思想品德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创新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在教习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江山多娇》《祖国的宝岛台湾》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图片、PPT、Word等信息手段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从而让学生明确所讲述的地区都是我国的一部分,建立学生的爱国意识。通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德育水平,在学习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完善自己的德育。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搜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整合网上丰富的教育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创设和互动教学等方式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获得全面综合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鲁溪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对课程改革予以重视,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中要呈现以学生为主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科的入门阶段,思维的训练很关键。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对学生进行结构性的思维训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思考。因此,思维导图和结构性思维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多元关联,强化推演过程  “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经验与已了解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數学”,苏教版课本愈加重视知识的多元化关联。思维导图恰在知识的多元化关联中充当框架结构,教师
目的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特需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老年病科、内分泌科、肾内科、肝胆科、呼吸科的3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2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构建的辩证统一。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引导,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师的“导”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当前,笔者所在海门市小学围绕打造理想课堂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大力推进学程导航,就是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课堂上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摘要:组织学生做课间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碰到雨雪等天气,学生无法到室外做课间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了提高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体现中等职业学校课间操的特色,我校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编了一套富有中职特色的室内课间操。  关键词:室内操;创编;实践  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生年龄多为16至18岁,个性鲜明、正属于追求梦想的青少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为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文明礼仪及良好习惯养成意识淡薄,越来越多的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力较差,许多学生缺乏自治能力,学风不浓,校风欠佳……这是许多农村学校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