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制作,能够通过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人物对话,很好地弘扬优良传统、传播正能量,人物类专题片的拍摄也需要遵循矛盾统一的规律。从虚拟场景与真实故事相结合、现场对话与旁白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整体表现与细节特写相结合、长镜头与蒙太奇的方法相结合的角度对人物类专题片拍摄与制作技巧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访谈类;专题片;拍摄;技巧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46-2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人物访谈类的专题片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面对面》、《非常近距离》、《艺术人生》、《天下父母》、《鲁豫有约》等节目,都通过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展示着这些嘉宾在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方面展示着嘉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也展示着嘉宾朴素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感情。通过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制作,能够通过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人物对话,很好地弘扬优良传统、传播正能量,是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而对于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也应当注重借鉴积极有效的经验,大胆摒弃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主要特点为:声情并茂、活泼生动并极具感召力。其主要表现在:对节目主题有明确的定位———选取的先进人物典型的亮点很多;节目题材具有事实性,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也是新闻类节目的主要和重要的特征;电视人物专题片有“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感,加之音响与故事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中,要充分遵循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积极地将各种手法相融合,兼收并蓄,以更好地展示人物、讲述故事。
一、虚拟场景与真实故事结合
真实性,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最本质的特性。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和制作,重在真实地展示发生在嘉宾身上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嘉宾亲身经历的,而不是像故事片一样通过夸张、虚构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对于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摄像头对准的是嘉宾这个人,主要通过讲述的方式来进行,但如果只采用这一种形式,则显得比较单一,因此还需要在特定的时候对发生在嘉宾身上的故事进行模拟,通过虚拟场景的设置,生动形象地将故事进行还原。因此,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中,拍摄者要注意将自己置身嘉宾所处的真实环境中,一点一滴地记录真实的场景。在拍摄中,要真实地表达场景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拍摄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专题片。也就是说,在专题片的拍摄中,除了真实、直观地进行表达,将镜头拍摄的第一手资料直接展示给观众,还应当注重虚实的结合。通过虚拟的方法进行传达,是指根据嘉宾的真实故事,将历史进行重现,而不是虚构一段没有的历史、不存在的故事,不能违背真实的原则。
当然,在拍摄中要虚实结合,但不能刻意地进行虚实结合,而应当始终把握以真实事件还原为主这个根本原则。通过虚拟场景再现故事情境,也应当很直接地向观众声明,不能为了拍摄效果而对事件进行造假。
二、现场对话与旁白相结合
如上所述,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摄像头对准的是嘉宾这个人,主要通过主持人同嘉宾的问答和互动方式,使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现场的对话,能够真实地向观众展示出嘉宾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且能够直观地表达嘉宾的内心活动。通过嘉宾用第一人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给观众第一视角的感觉,一是显得真实,二是显得亲切,很容易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这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最根本的特点,也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明显优势。
但是,如果只采用现场对话这一种形式,则显得画面单调、声音单一、形式枯燥。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中通常还需要加入一些特定的场景,例如照片等资料的展示、嘉宾工作生活环境的展示,以及通过虚拟场景对嘉宾的故事进行还原等方式,而在进行上述展示的时候,合理地加入一些旁白,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对嘉宾进行介绍,能够很好地对嘉宾在现场的讲述中不便于讲、忘记讲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语境进行讲述的内容。作为对现场对话的补充,旁白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物访谈的效果。
三、动与静相结合
访谈类专题片的主要场景是演播室,整体上是处在一种“静”的环境中的。在这种平静的环境中,通过主持人贴切的引导、提问和配合,使嘉宾在一种自然、和谐、舒适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协助嘉宾将故事生动、完整地进行讲述,也能够让观众自然地融入嘉宾的生活。此外,在静的环境下听嘉宾进行讲述,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嘉宾的表情、更好地展示嘉宾的声音,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嘉宾的内心世界。这种“静”的方式,是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要拍摄手法,也是访谈类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重要形式。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访谈的效果、活跃节目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嘉宾的积极性,还应当多捕捉和融入“动”的镜头。对于艺术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才艺展示;对于体育运动员,可以加入一些比赛的镜头;对于其他嘉宾,也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对嘉宾日常生活的记录等影音资料,使访谈节目的类型更加丰富,同时也将镜头从“静”的演播室延伸到“动”的嘉宾生活环境。“动”的方式的应用,可以使观众在聆听嘉宾的讲述的同时,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将嘉宾的生活更加全面地进行展示。而且,这种“动”的方式的应用,也是嘉宾进行才艺展示的重要手段。
四、整体表现与细节特写相结合
访谈类节目通常是通过对一个嘉宾的特写,或者是一个细节的展示,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情节的延伸。用镜头去捕捉嘉宾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言谈举止到音容笑貌,从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入手,能够很好地将主人翁的特点进行传达,也能够抓主要害,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主人翁的特点。局部的特写,慢镜头的应用,长镜头的跟踪展示,都是细节特写的重要方法。而在注重细节特写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整体的表现以及整体表现同细节特写的结合。虽然访谈类节目重在突出嘉宾和嘉宾的故事,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环境,都对嘉宾、对故事有很大的影响。恰当地从大处入手,从整体入手,在细节描写的同时,合理穿插宏观的元素,不仅能使专题片更加大气、得体,也能对细节描写进行很好的完善。 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的配合使用来实现的。广角镜头通常能够获得较大的视角,能够在镜头内向光中展示较多的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大的景深、明显的镜头层次来传达不同的情感;而微距镜头则可以理解为“将世界进行局部放大”,将镜头专注于局部,能细致入微地将需要表现的细节展示地淋漓尽致。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的使用,实际上都是帮观众“调节自己眼睛的焦距”,帮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两种镜头的结合,能够非常好地提升拍摄效果。
五、长镜头与蒙太奇相结合
在访谈类节目的制作中,还应当注重灵活地将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方法进行结合。长镜头法,主要是指在拍摄中,长时间地对一个特定的场景进行记述,以完整、详细、全面地进行展示。通过长镜头这种单一的、持续的表达,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这一点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近距离观察、跟踪这个特定的点,既能让观众全面了解该场景,又能抓住观众的感情。在长镜头的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对焦点的把握和对主题的持续记录。而蒙太奇法,也就是剪辑法,是同长镜头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是指将很多小镜头进行组合、拼凑,用多幅画面来共同传达拍摄者的意愿。蒙太奇的方法,通常是作为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中长镜头法的补充,将长镜头中的标志性镜头、总结性镜头、趣味性镜头等进行提炼、组合,可以很好地对纪录片进行内容的补充和感情的升华。
总体来说,访谈类专题片,通过生动、贴切的对话,为观众讲述着一个个身边人物的传奇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为了拍好一部人物访谈类节目,必须牢牢地把握“真实”这个基本底线,灵活地将虚拟场景与真实故事相结合、现场对话与旁白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整体表现与细节特写相结合、长镜头与蒙太奇的方法相结合,灵活采用各种拍摄方法,本着对观众负责、从观众出发的角度,以拍摄出更加真实、形象和动人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陈创.试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
[2]曹振国.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1,(02).
[3]李似锦.宗可.简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元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1).
作者简介:
徐广宇,本科学历,广东电视台摄像。
关键词:访谈类;专题片;拍摄;技巧
中图分类号:J9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46-2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人物访谈类的专题片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面对面》、《非常近距离》、《艺术人生》、《天下父母》、《鲁豫有约》等节目,都通过其真实的生活体验,展示着这些嘉宾在工作岗位、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方面展示着嘉宾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也展示着嘉宾朴素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感情。通过人物访谈类节目的制作,能够通过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人物对话,很好地弘扬优良传统、传播正能量,是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工具。而对于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也应当注重借鉴积极有效的经验,大胆摒弃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主要特点为:声情并茂、活泼生动并极具感召力。其主要表现在:对节目主题有明确的定位———选取的先进人物典型的亮点很多;节目题材具有事实性,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用事实说话也是新闻类节目的主要和重要的特征;电视人物专题片有“正在发生”的真实画面感,加之音响与故事的效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中,要充分遵循矛盾统一的辩证规律,积极地将各种手法相融合,兼收并蓄,以更好地展示人物、讲述故事。
一、虚拟场景与真实故事结合
真实性,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最本质的特性。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和制作,重在真实地展示发生在嘉宾身上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嘉宾亲身经历的,而不是像故事片一样通过夸张、虚构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对于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摄像头对准的是嘉宾这个人,主要通过讲述的方式来进行,但如果只采用这一种形式,则显得比较单一,因此还需要在特定的时候对发生在嘉宾身上的故事进行模拟,通过虚拟场景的设置,生动形象地将故事进行还原。因此,在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拍摄中,拍摄者要注意将自己置身嘉宾所处的真实环境中,一点一滴地记录真实的场景。在拍摄中,要真实地表达场景中各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拍摄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专题片。也就是说,在专题片的拍摄中,除了真实、直观地进行表达,将镜头拍摄的第一手资料直接展示给观众,还应当注重虚实的结合。通过虚拟的方法进行传达,是指根据嘉宾的真实故事,将历史进行重现,而不是虚构一段没有的历史、不存在的故事,不能违背真实的原则。
当然,在拍摄中要虚实结合,但不能刻意地进行虚实结合,而应当始终把握以真实事件还原为主这个根本原则。通过虚拟场景再现故事情境,也应当很直接地向观众声明,不能为了拍摄效果而对事件进行造假。
二、现场对话与旁白相结合
如上所述,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摄像头对准的是嘉宾这个人,主要通过主持人同嘉宾的问答和互动方式,使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现场的对话,能够真实地向观众展示出嘉宾鲜为人知的故事,而且能够直观地表达嘉宾的内心活动。通过嘉宾用第一人称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给观众第一视角的感觉,一是显得真实,二是显得亲切,很容易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这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最根本的特点,也是人物访谈类专题片的明显优势。
但是,如果只采用现场对话这一种形式,则显得画面单调、声音单一、形式枯燥。因此,在专题片的制作中通常还需要加入一些特定的场景,例如照片等资料的展示、嘉宾工作生活环境的展示,以及通过虚拟场景对嘉宾的故事进行还原等方式,而在进行上述展示的时候,合理地加入一些旁白,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对嘉宾进行介绍,能够很好地对嘉宾在现场的讲述中不便于讲、忘记讲或者没有找到合适的语境进行讲述的内容。作为对现场对话的补充,旁白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人物访谈的效果。
三、动与静相结合
访谈类专题片的主要场景是演播室,整体上是处在一种“静”的环境中的。在这种平静的环境中,通过主持人贴切的引导、提问和配合,使嘉宾在一种自然、和谐、舒适的氛围中,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也能够在这种平静的状态下,协助嘉宾将故事生动、完整地进行讲述,也能够让观众自然地融入嘉宾的生活。此外,在静的环境下听嘉宾进行讲述,能够更好地捕捉到嘉宾的表情、更好地展示嘉宾的声音,也能够更加真实地展示嘉宾的内心世界。这种“静”的方式,是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要拍摄手法,也是访谈类节目区别于其他节目的重要形式。
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访谈的效果、活跃节目的形式,为了更好地吸引观众,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嘉宾的积极性,还应当多捕捉和融入“动”的镜头。对于艺术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才艺展示;对于体育运动员,可以加入一些比赛的镜头;对于其他嘉宾,也可以通过增加一些对嘉宾日常生活的记录等影音资料,使访谈节目的类型更加丰富,同时也将镜头从“静”的演播室延伸到“动”的嘉宾生活环境。“动”的方式的应用,可以使观众在聆听嘉宾的讲述的同时,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将嘉宾的生活更加全面地进行展示。而且,这种“动”的方式的应用,也是嘉宾进行才艺展示的重要手段。
四、整体表现与细节特写相结合
访谈类节目通常是通过对一个嘉宾的特写,或者是一个细节的展示,来进行故事的讲述和情节的延伸。用镜头去捕捉嘉宾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从言谈举止到音容笑貌,从一个个细微的动作入手,能够很好地将主人翁的特点进行传达,也能够抓主要害,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主人翁的特点。局部的特写,慢镜头的应用,长镜头的跟踪展示,都是细节特写的重要方法。而在注重细节特写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整体的表现以及整体表现同细节特写的结合。虽然访谈类节目重在突出嘉宾和嘉宾的故事,但故事的背景,人物的环境,都对嘉宾、对故事有很大的影响。恰当地从大处入手,从整体入手,在细节描写的同时,合理穿插宏观的元素,不仅能使专题片更加大气、得体,也能对细节描写进行很好的完善。 整体与局部的结合,主要是通过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的配合使用来实现的。广角镜头通常能够获得较大的视角,能够在镜头内向光中展示较多的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大的景深、明显的镜头层次来传达不同的情感;而微距镜头则可以理解为“将世界进行局部放大”,将镜头专注于局部,能细致入微地将需要表现的细节展示地淋漓尽致。广角镜头和微距镜头的使用,实际上都是帮观众“调节自己眼睛的焦距”,帮助观众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两种镜头的结合,能够非常好地提升拍摄效果。
五、长镜头与蒙太奇相结合
在访谈类节目的制作中,还应当注重灵活地将长镜头和蒙太奇的方法进行结合。长镜头法,主要是指在拍摄中,长时间地对一个特定的场景进行记述,以完整、详细、全面地进行展示。通过长镜头这种单一的、持续的表达,能够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这一点上,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近距离观察、跟踪这个特定的点,既能让观众全面了解该场景,又能抓住观众的感情。在长镜头的应用中,要特别注意对焦点的把握和对主题的持续记录。而蒙太奇法,也就是剪辑法,是同长镜头法相对应的一种方法,是指将很多小镜头进行组合、拼凑,用多幅画面来共同传达拍摄者的意愿。蒙太奇的方法,通常是作为人物访谈类专题片拍摄中长镜头法的补充,将长镜头中的标志性镜头、总结性镜头、趣味性镜头等进行提炼、组合,可以很好地对纪录片进行内容的补充和感情的升华。
总体来说,访谈类专题片,通过生动、贴切的对话,为观众讲述着一个个身边人物的传奇故事,让观众身临其境。为了拍好一部人物访谈类节目,必须牢牢地把握“真实”这个基本底线,灵活地将虚拟场景与真实故事相结合、现场对话与旁白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整体表现与细节特写相结合、长镜头与蒙太奇的方法相结合,灵活采用各种拍摄方法,本着对观众负责、从观众出发的角度,以拍摄出更加真实、形象和动人的纪录片。
参考文献:
[1]陈创.试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拍摄与制作[J].中国传媒科技,2013,(06).
[2]曹振国.制作电视人物专题片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1,(02).
[3]李似锦.宗可.简论电视人物专题片的三个重要元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1).
作者简介:
徐广宇,本科学历,广东电视台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