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教学面临严峻挑战。文章以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为例,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金课”背景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优势进行互补,力求通过线上资源建设、线下面授教学及全过程教学评价等将钢琴即兴伴奏这一门综合性极强的音乐课程用最佳方式进行呈现,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钢琴即兴伴奏
  注:本文系2020年湖南城市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OBE理念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湘城院教字〔2020〕15号)研究成果。
  在教育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纷纷从国家战略层面确立了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规划,我国也紧随其后。而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在此背景下,“金课”概念产生。
  一、“金课”概述
  2018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课”一词首次被写入教育部文件,《通知》指出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金课”既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金课”主要有五大类型: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及社会实践“金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充分利用传统课堂和网络平台的优势,再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设计,将线上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课程类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需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与其进行交流,学生也能够主动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二、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现状
  钢琴即兴伴奏是将钢琴演奏与即兴伴奏融为一体的演奏类型。即兴伴奏通常是指根据既定的歌曲或主题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出包括一定和声与织体的伴奏声部的艺术表演方式,对于伴奏者的键盘反应能力、和声和织体应用能力、音乐修养、艺术品位的培养和提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拥有极强的即兴伴奏能力。
  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中国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已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是音乐表演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综合性音乐技能课程。它是对伴奏者乐理知识、钢琴演奏能力、对乐曲的再次创作能力的考查,即兴伴奏课程的实质是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实用性越来越显现出来,但从课程开设情况看,课程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首先,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部分学生对于和声、曲式等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缺乏调式、调性感,“空着脑袋进入教室”。其次,钢琴演奏水平参差不齐。通常钢琴专业学生上手较快,但还有部分学生的触键方法不科学,在练习基本的和弦、音阶、琶音时无法做到流畅演奏。再次,即兴伴奏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迁移能力弱,伴奏音型单一,首调、固定调的转换能力不强。最后,伴奏缺乏个人风格,辨识度不高,不能较好地运用符合作品风格的织体、和声来编配,很多伴奏都是千篇一律。
  (二)教师方面
  第一,综合能力欠佳。目前高校从事即兴伴奏课程教学的教师多为钢琴专业出身,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对自身擅长的专业内容讲授较多,其他内容讲授较少。第二,教学方法单一。多数教师教学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和声编配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教材方面
  目前,各高校选用的即兴伴奏课程教材要么过于偏重理论讲述,要么曲目类型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近年来,尽管即兴伴奏教材出版数量与日俱增,但真正有价值的权威教材却较少。
  (四)授课形式层面
  即兴伴奏课程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点又有实践操作内容。由于教师资源、教室条件等的限制,该课程目前授课形式一般为大班授课,所以,教学效果不能完全保证。
  三、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
  混合式“金课”建设探索
  (一)理论依据
  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体现了各种学习理论的融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前具备某种学习心向会更有利于学习兴趣的产生,这从侧面体现出前期知识梳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关注学习者的潜能发挥和个别差异,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覺、情感、信念和意图,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发展;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榜样对学习者的作用是巨大的,不断进行外部强化是使学习者示范行为再现的重要驱动力,所以及时给予评价,树立优秀典型,对于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并非最终答案,学习者的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而成,不能强硬地将外部经验对其进行灌输,提倡学习者在探索过程中的相互交流,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上学习理论表明了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线上线下教学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将传授型教学过程逐步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内容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体现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该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通过线上线下学习了解即兴伴奏基本编配理论;第二,掌握对不同风格、不同调性作品即兴伴奏的操作方法;第三,具备自弹自唱和合作伴奏的能力,能在学校音乐活动和社会群众性音乐活动中广泛应用。   (三)学情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主干课程,一般在大二或大三开设。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喜爱新鲜事物,喜爱上网冲浪,往往沉迷于新媒体短视频带来的感官刺激。并且此阶段的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和声、曲式、声乐演唱等技巧,具备小组合作经验,对于即兴伴奏的学习有一定的前期知识基础。该课程主要是通过线上线下学习将各种演奏技巧进行深度融合并积极实践,达到学以致用。
  (四)实施方案
  第一,建设线上教育资源。此阶段为基础理论知识传递阶段。在开课前,教师提前将课程思维导图和相关课程资源,如PPT、微视频、课前作业等上传至线上平台。每一个微视频最好对应一个特定的问题,按照一定逻辑关系进行上传,要保证视频的完整性,方便学生查找,且视频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便于学生自学。教师可根据平台反馈收集课前问题,进行学情调查分析。
  第二,开展线下活动。此阶段为将知识技能吸收内化并应用于实践的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实操应用。学生通过课前视频的学习已经了解部分基础理论知识点,教师在线下授课时对学生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再选取相关谱例进行实践,对于较为基础的编配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对于较为复杂的和声、织体设计等指导学生完成。另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面授教学,如组织小组协作讨论和搭档配合伴奏实践活动,由教师选取优秀成果进行展示,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此环节贯穿线上线下。教学评价是在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能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教学评价根据评价时间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在课前进行,教师发布微课视频后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预习,提前了解新课基本知识点,并在视频学习后完成相应基础性习题,以此检测学生前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教师可根据后台数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观看时长、关注的教学资源等,以此指导学生后期的学习活动。过程性评价主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用来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歌曲配弹作业进行和声和织体的讲解,并现场进行自弹自唱,进行钢琴即兴伴奏,教师对学生的现场表演综合评分,并对优秀的弹唱表演给予加分。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音乐专业课程,注重日积月累的训练,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时可使用日常打卡工具,借助线上平台统計数据全程跟踪学生学习过程,以此来督促学生练习,使其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总结性评价主要在教学后进行,目的是了解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一般在学期末对一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考核,主要考核自弹自唱和声乐合作伴奏两部分。自弹自唱是由教师随机抽取课堂中讲过的伴奏歌曲让学生现场展示,声乐合作伴奏则是学生在真实考试环境下为其他学生的声乐演唱现场伴奏,教师进行综合打分。
  综上,建立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四、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
  混合式“金课”建设实践
  文章以“大调正三和弦连接模式概述及应用”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阐述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
  课前阶段,教师将PPT、微视频、测试习题上传至线上平台,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学习资料,完成在线测试并对新课要讲解的歌曲进行初步编配尝试,如表1所示。
  课中阶段,教师对课前预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将学生分组,使其对已编配的歌曲进行现场讲解并弹唱展示,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各自展示情况进行现场点评指导并给出完整编配思路和参考和声、织体,对优秀的弹唱作品予以加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表2所示。
  课后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优化教学设计,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对其他歌曲进行自主编配,教师进行课后答疑。学生反馈本节课学习情况,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如表3所示。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进行优势互补,是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金课”课程。首先,这一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限制,教师在线上平台上传教学资源,将原本传统课堂在教室讲解的基础性内容放在课前让学生预习,适当为学生“增负”;其次,这一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拓展了课程知识内容,课中为学生实践作业讲解和教师示范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更为高阶的学习内容,适当增加课程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逐渐具备以后在工作岗位中所需的专业能力;最后,全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张明柱.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8.
  [3]孙维权,巢志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
  [4]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陆德全.教学评估研究散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4(增刊1):28-31.
  [6]杨宇翔,黄继业,吴占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5(5):3-4.
  作者单位:湖南城市学院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新的课程标准,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一看来,似乎显得有一些矛盾,但仔细一分析,两者是有密切
期刊
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力求“把班级还给学生”,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目前我班学生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良好的态势:学生能更加积极参与班级活动,能在活动中和课堂上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学生喜欢跟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部分学生能够自主设计和主持班级主题活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桑塔·露琪亚》的曲式结构及演唱技巧,以便于声乐演唱者更好地理解歌曲的韵味,在歌曲演唱时可以更加深刻地进行情感表达,同时借助具体案例介绍了意大利船歌这一音乐体裁,以期进一步了解船歌的音乐风格,体会船歌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桑塔·露琪亚》;音乐风格;演唱技巧;意大利船歌  《桑塔·露琪亚》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船歌。这首歌曲本来是那不勒斯语的民歌,1849年,意大利作曲家特奥多
期刊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落脚点在课堂。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为目标,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既需要在宏观上科学规划,以期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同时也需要在微观上予以落实,使素质教育的每一项发展目标,改革
期刊
沈德立在《非智力因素与成才》丛书中说:“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正由于非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才过程中的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即优化非智力因素,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苦心探讨的课题。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审美教育是优化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   首先,
期刊
一、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1.结合数学学科特点,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教学要注重通过数学的实际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教育;通过数学的严格训练,进行学习素质教育;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优化教学方法,贯彻启发式。优化教学方法,就是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求新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
期刊
兴趣是点燃人类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真理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是一个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小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学练兴趣,对体育教学质量的促进乃至终身体育能力与习惯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活动之一,影响着人的参加体育与的具体活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我是从以下几人方面着手的:  一、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1、游戏要有趣好玩  教师所选的
期刊
摘 要:声乐是较为重要的一门艺术类课程,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声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乐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不同,它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共性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独到的声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需要通过个性教学才能实现。文章分别分析了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特点,阐述了实现共性与个性教学统一的难点与意义,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为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