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件新闻作品,应该采用哪一種体裁,要由它的内容、发展进度、可掌握的有效素材等来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一件新闻只有一个最佳的报道方式。该写成消息的不要硬拉成通讯或者专题;需要做成评论的,也不要非搞成一个专题;适合做连线的,没必要发现场报道。这好比选衣服一样。腰肥的,不要选束腰的上衣;腿粗的,不能穿紧身的裤子。体裁选择得恰当与否,最终将左右新闻报道的准确性、鲜活度,影响作品的传播效果。
现实中,一些刚刚从事新闻采编的年轻人往往忽视了“量体选衣”的重要性,常常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或者几种惯用的体裁报道千差万别的新闻事实,结果致使很多典型的新闻事件因缺少得体的“嫁妆”而“嫁得不体面”。
一、新闻体裁的分类
新闻的体裁,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分类。从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项目和类别看,大致划分为,文字类:消息、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通讯与深度报道、新闻漫画、新闻摄影等;广播类:消息、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现场直播等;电视类:消息、系列(连续、组合)报道、评论、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现场直播等;网络类:新闻评论、新闻专题、新闻访谈等。从直播的角度讲,现场直播还可以细分为实况转播、现场报道和连线三种方式。
二、内容与体裁
1.消息。单一、新鲜、重大的新闻事件,一般要通过消息的形式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
2016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第6版刊登了消息《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1445种全新病毒科的发现,不仅改变了科学界对病毒学的传统认知,也为认识生命的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记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时获得了这项重大突破的信息后,当晚以消息的形式赶写出稿件,和《自然》杂志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几乎是同步,比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早了近一天。试想,如果记者把这条消息写成文字通讯,怎么可能在第一时间把这么重大的消息发布出去呢?
2.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的作品《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以广播特写的形式呈现了2016年乃至近年来我国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前多次推迟、一波三折的全过程。由于长五火箭发射前,现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几次延迟、濒临发射预定窗口的险峻情况并最终被成功化解。在现场负责报道的央广记者张棉棉临时改变报道策略,将原定的常规报道,改为广播特写《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
特写中,记者在发射当天上百个口令声中,选出标志性、阶段性的20多个口令声(录音原声)在报道中呈现,层层叠叠,为听众营造了真实而紧张的160分钟,也是一个火箭成功发射的背后故事。从6点到6点半,到7点、7点半……随着发令员的一次次发令,带动听众的心跳一次次加快,让听众未到现场,却仿佛身临其境、亲“耳”见证。除了发令员的声音,专家离席、三三两两低声交谈、不断响起的电话声,这些都被有心的记者记录下来,共同构成了这个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时刻。如果当时记者没有根据变化的内容,临时调整报道体裁,只是发个广播消息或者广播连线,哪能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事件进程与体裁
1.实况转播。对于正在发生的重大、典型新闻,通过实时传输技术,将进展中的事件原封不动地同步转播给观众或者听众的体裁就叫作实况转播。比如CNN的“9·11”电视直播、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的直播等都是典型的实况转播。
一些非突发性的事件,比如全国两会、奥运会开幕式等,由于其时间的唯一性、过程的保密性,对其的直播也可看作“实况转播”。
2.现场报道。对于已经发生的突发性或者时间唯一性新闻事件,记者只能在现场捕捉到个别“残留”,或者寻找到第二落点的,其最佳的报道体裁就是现场报道。比如央视对伊春空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的报道,都采用了现场报道的体裁。
3.连线。对于已经结束的新闻事件,记者到达后也无法捕捉到“残留”或者寻找到第二落点的,可以通过记者连线的方式对事件造成的影响、后续发展情况进行报道。这种连线的体裁,被国外通讯社和国内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使用,它的意义在于告诉受众,此时此刻他们的记者真的在现场。以此,体现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不缺位。这种连线,也能体现“离得越近,说得越真”的媒体策略。
四、可掌握素材与体裁
荣获2014年度山西新闻奖广播评论一等奖的作品《心贴心才能得民心》原本是一篇广播人物专题。报道的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返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爱平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帮助村民致富散尽百万家财,自己却身患淋巴癌等多种疾病的感人事迹。
该作品的作者对广播专题轻车熟路,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然而,当他采访结束,回到单位整理录音素材时发现,主人公方言太重,几乎听不懂,需要在原音响中混入普通话的同期解释。可是,一旦这样处理,会大大降低人物事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正当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不经意地发现省内一份报纸刊发了一篇关于学习段爱平先进事迹的言论。一时间,茅塞顿开。随后,以段爱平的事迹为由头,创作一篇关于如何拉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距离的新闻述评。这样,既能通过概括提炼的方法展示段爱平的感人事迹,又能通过专家学者的点评进一步提升其事迹的闪光点,同时,又能避免单纯人物报道中,由于大量引用段爱平带有方言的音响而降低故事感染力的弊端。
既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反映生活的新闻作品,也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记者在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基础上,根据新闻事实、事件进展、可掌握素材灵活选择新闻体裁,在及时、准确、鲜活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新闻界的前辈邓拓生前勉励记者“要十八般武器件件皆精”,这是很有道理的。当然,新闻报道中,记者究竟要采用哪种体裁,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决定,不能硬性要求。但有一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量体选衣,因材定体。(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现实中,一些刚刚从事新闻采编的年轻人往往忽视了“量体选衣”的重要性,常常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或者几种惯用的体裁报道千差万别的新闻事实,结果致使很多典型的新闻事件因缺少得体的“嫁妆”而“嫁得不体面”。
一、新闻体裁的分类
新闻的体裁,目前还没有一个广泛认同的分类。从中国新闻奖的评选项目和类别看,大致划分为,文字类:消息、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通讯与深度报道、新闻漫画、新闻摄影等;广播类:消息、评论、系列(连续、组合)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现场直播等;电视类:消息、系列(连续、组合)报道、评论、新闻专题、新闻访谈、新闻现场直播等;网络类:新闻评论、新闻专题、新闻访谈等。从直播的角度讲,现场直播还可以细分为实况转播、现场报道和连线三种方式。
二、内容与体裁
1.消息。单一、新鲜、重大的新闻事件,一般要通过消息的形式进行及时准确的报道。
2016年11月24日,光明日报第6版刊登了消息《1445种全新病毒科被发现》。1445种全新病毒科的发现,不仅改变了科学界对病毒学的传统认知,也为认识生命的起源进化提供了新的基础。记者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访时获得了这项重大突破的信息后,当晚以消息的形式赶写出稿件,和《自然》杂志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间几乎是同步,比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时间早了近一天。试想,如果记者把这条消息写成文字通讯,怎么可能在第一时间把这么重大的消息发布出去呢?
2.新闻特写。新闻特写以描写为主要手法,“再现”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一瞬间”的形象化报道,给人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获得第27届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一等奖的作品《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以广播特写的形式呈现了2016年乃至近年来我国航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前多次推迟、一波三折的全过程。由于长五火箭发射前,现场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几次延迟、濒临发射预定窗口的险峻情况并最终被成功化解。在现场负责报道的央广记者张棉棉临时改变报道策略,将原定的常规报道,改为广播特写《惊心动魄160分钟——首次揭秘“长五”推迟发射》。
特写中,记者在发射当天上百个口令声中,选出标志性、阶段性的20多个口令声(录音原声)在报道中呈现,层层叠叠,为听众营造了真实而紧张的160分钟,也是一个火箭成功发射的背后故事。从6点到6点半,到7点、7点半……随着发令员的一次次发令,带动听众的心跳一次次加快,让听众未到现场,却仿佛身临其境、亲“耳”见证。除了发令员的声音,专家离席、三三两两低声交谈、不断响起的电话声,这些都被有心的记者记录下来,共同构成了这个我国航天史上的重要时刻。如果当时记者没有根据变化的内容,临时调整报道体裁,只是发个广播消息或者广播连线,哪能让听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事件进程与体裁
1.实况转播。对于正在发生的重大、典型新闻,通过实时传输技术,将进展中的事件原封不动地同步转播给观众或者听众的体裁就叫作实况转播。比如CNN的“9·11”电视直播、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的直播等都是典型的实况转播。
一些非突发性的事件,比如全国两会、奥运会开幕式等,由于其时间的唯一性、过程的保密性,对其的直播也可看作“实况转播”。
2.现场报道。对于已经发生的突发性或者时间唯一性新闻事件,记者只能在现场捕捉到个别“残留”,或者寻找到第二落点的,其最佳的报道体裁就是现场报道。比如央视对伊春空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救援的报道,都采用了现场报道的体裁。
3.连线。对于已经结束的新闻事件,记者到达后也无法捕捉到“残留”或者寻找到第二落点的,可以通过记者连线的方式对事件造成的影响、后续发展情况进行报道。这种连线的体裁,被国外通讯社和国内各级广播电视台广泛使用,它的意义在于告诉受众,此时此刻他们的记者真的在现场。以此,体现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不缺位。这种连线,也能体现“离得越近,说得越真”的媒体策略。
四、可掌握素材与体裁
荣获2014年度山西新闻奖广播评论一等奖的作品《心贴心才能得民心》原本是一篇广播人物专题。报道的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返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段爱平心系群众、无私奉献、为帮助村民致富散尽百万家财,自己却身患淋巴癌等多种疾病的感人事迹。
该作品的作者对广播专题轻车熟路,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然而,当他采访结束,回到单位整理录音素材时发现,主人公方言太重,几乎听不懂,需要在原音响中混入普通话的同期解释。可是,一旦这样处理,会大大降低人物事迹的感染力和真实性。正当其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不经意地发现省内一份报纸刊发了一篇关于学习段爱平先进事迹的言论。一时间,茅塞顿开。随后,以段爱平的事迹为由头,创作一篇关于如何拉近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距离的新闻述评。这样,既能通过概括提炼的方法展示段爱平的感人事迹,又能通过专家学者的点评进一步提升其事迹的闪光点,同时,又能避免单纯人物报道中,由于大量引用段爱平带有方言的音响而降低故事感染力的弊端。
既然生活是千姿百态的,反映生活的新闻作品,也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记者在掌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基础上,根据新闻事实、事件进展、可掌握素材灵活选择新闻体裁,在及时、准确、鲜活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新闻界的前辈邓拓生前勉励记者“要十八般武器件件皆精”,这是很有道理的。当然,新闻报道中,记者究竟要采用哪种体裁,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决定,不能硬性要求。但有一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量体选衣,因材定体。(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