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明因为追求显性指标, 忽视隐形指标阻碍了素质教育。
【关键词】显性指标 隐性指标
人们常常会用一些指标来衡量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在这些指标中, 有一部分是易于考核的, 尤其是易于用数字来衡量的, 这些称为显性指标。
与此相对应, 另一些指标的重要性虽然不亚于显性指标, 但由于科技、管理的局限或人们的认识尚未进化到足够精细的水平, 它们还不易于考核, 更难于用精确的数字来衡量, 这些指标被称为隐性指标。
俄罗斯作家、思想家索尔仁尼琴说: 人们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 甚至比经济的繁荣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 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于其外部发展的高度。
索尔仁尼琴所说的“内部发展的高度”, 就是隐性指标的一种; 而“外部发展的高度”, 则是显性指标的一种。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后, 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渐渐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于是“学生的成绩、考试的排名、学校的升学率” 这三项指标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上述三项指标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业绩的主要参照指标, 因为这些指标易于量化, 便于考核。
1996 年开始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地位, 但是由于选拔人才仍然只有高考一条渠道, 所以尽管“合作、探究” 这些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习方式写在了教师的每一页教案, 但是总体还是走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而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些教育人士说本次新课改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追求这些显性指标的工作思路下, 各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岗位责任制》, 让我们看看学生、教师、家长的工作生活状态, 以及催生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先看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过早的厌学。成绩好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度数不断加深的近视眼镜折射的是他们痛苦的内心世界。成绩差的得不到老师家长的认可, 进而玩世不恭。不论成绩好的还是差的, 都在青春年少的大好年华就厌世。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新闻, 说一个小学班主任上课问学生心中的希望,有学生回答希望地震, 还有说希望飞机坠落在他们学校, 这样他们就不用上学了。我想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试想一下,一个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在学校学了一天了, 回家还得写十张试卷的家庭作业, 他能有什么让人振奋的想法? 现在我国很多孩子睡眠不足, 睡眠的不足导致其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变差。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受害者, 因为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们再来看看教师, 每天的备课、大量的作业批改,还有花样繁多的教学活动, 他们哪里还有良好的心态站在讲台上,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呢? 一些乡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 不得不采取多安排做卷子的办法; 并恶言恶语生吞活剥般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硬生生地、尽可能多地塞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自己已感受不到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美好, 却要求学生写有激情、有创意的作文。有组织调查得出结论: 百分之七十的教师身心不健康。部分教师在退休后, 突然地放松反倒不适应了, 过早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不可能成为看风景的人。他们不只在物质付出, 还要在精神上作出巨大的付出。比如陪读到三更半夜, 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完成老师转嫁给他们的任务,整天为孩子的成绩而烦恼。有的家长还没有等到孩子参加高考, 自己就先崩溃了。可以这么说, 在我国每一个正常的家庭都要经历一个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焦虑苦恼的过程。
这种追求显性指标的思路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造假作弊——学校向上级汇报工作造假,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作弊。我们想想, 这是多么恶劣的事情! 近几年, 高考作弊电子设备很有市场, 这和我们为防止作弊而在安装屏蔽和监控上投入巨资, 同时反映了民族道德水平的下降。择校风愈演愈烈, 孩子和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教辅资料泛滥, 有的商家为多推销资料, 拉老师下水。拿回扣的老师为了给家长一个交代, 于是让一个孩子回家写十张卷子甚至更多的作业。孩子的睡眠时间长期被剥夺, 孩子的精神状态由此受到影响, 出现心理障碍是必然的。另外, 现在课后班、补习班到处都是, 教师利用假期办班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同样是这种思路的指导, 学校的整体工作偏重于教学, 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笔者虽然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但对近几年一些大学在政策的左右下, 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的一些情况还是有所耳闻的。例如一些大学为集资扩建, 点招补录, 忽视了学苗的质量, 以至于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有很多家长受骗上当。
与那些显性指标相对应的是: 学生的能力、创造力、人格的健全, 则没有得到切实的关注。我们甚至为了保证显性指标的漂亮, 而刻意忽略隐性指标。
显性指标体现的是结果, 而隐性指标重视的更多是过程。显性指标最终是为了隐性指标。我们常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上有这么大的偏差呢?216__
【关键词】显性指标 隐性指标
人们常常会用一些指标来衡量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在这些指标中, 有一部分是易于考核的, 尤其是易于用数字来衡量的, 这些称为显性指标。
与此相对应, 另一些指标的重要性虽然不亚于显性指标, 但由于科技、管理的局限或人们的认识尚未进化到足够精细的水平, 它们还不易于考核, 更难于用精确的数字来衡量, 这些指标被称为隐性指标。
俄罗斯作家、思想家索尔仁尼琴说: 人们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 甚至比经济的繁荣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 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于其外部发展的高度。
索尔仁尼琴所说的“内部发展的高度”, 就是隐性指标的一种; 而“外部发展的高度”, 则是显性指标的一种。
自恢复高考制度以后, 我国的小学、初中、高中渐渐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轨道, 于是“学生的成绩、考试的排名、学校的升学率” 这三项指标成了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关注的问题。同时上述三项指标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校长业绩的主要参照指标, 因为这些指标易于量化, 便于考核。
1996 年开始的第八次课程改革, 强化了素质教育的地位, 但是由于选拔人才仍然只有高考一条渠道, 所以尽管“合作、探究” 这些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习方式写在了教师的每一页教案, 但是总体还是走在应试教育的路上。而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束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些教育人士说本次新课改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在追求这些显性指标的工作思路下, 各学校都制定了《教师岗位责任制》, 让我们看看学生、教师、家长的工作生活状态, 以及催生的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
先看学生。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过早的厌学。成绩好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度数不断加深的近视眼镜折射的是他们痛苦的内心世界。成绩差的得不到老师家长的认可, 进而玩世不恭。不论成绩好的还是差的, 都在青春年少的大好年华就厌世。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新闻, 说一个小学班主任上课问学生心中的希望,有学生回答希望地震, 还有说希望飞机坠落在他们学校, 这样他们就不用上学了。我想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试想一下,一个小学二三年级学生, 在学校学了一天了, 回家还得写十张试卷的家庭作业, 他能有什么让人振奋的想法? 现在我国很多孩子睡眠不足, 睡眠的不足导致其注意力难以集中, 记忆力变差。学生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受害者, 因为这将影响他们的一生。
我们再来看看教师, 每天的备课、大量的作业批改,还有花样繁多的教学活动, 他们哪里还有良好的心态站在讲台上,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呢? 一些乡村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 不得不采取多安排做卷子的办法; 并恶言恶语生吞活剥般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硬生生地、尽可能多地塞入学生的大脑。教师自己已感受不到春暖花开、风和日丽的美好, 却要求学生写有激情、有创意的作文。有组织调查得出结论: 百分之七十的教师身心不健康。部分教师在退休后, 突然地放松反倒不适应了, 过早死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 家长不可能成为看风景的人。他们不只在物质付出, 还要在精神上作出巨大的付出。比如陪读到三更半夜, 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完成老师转嫁给他们的任务,整天为孩子的成绩而烦恼。有的家长还没有等到孩子参加高考, 自己就先崩溃了。可以这么说, 在我国每一个正常的家庭都要经历一个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焦虑苦恼的过程。
这种追求显性指标的思路催生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造假作弊——学校向上级汇报工作造假,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作弊。我们想想, 这是多么恶劣的事情! 近几年, 高考作弊电子设备很有市场, 这和我们为防止作弊而在安装屏蔽和监控上投入巨资, 同时反映了民族道德水平的下降。择校风愈演愈烈, 孩子和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教辅资料泛滥, 有的商家为多推销资料, 拉老师下水。拿回扣的老师为了给家长一个交代, 于是让一个孩子回家写十张卷子甚至更多的作业。孩子的睡眠时间长期被剥夺, 孩子的精神状态由此受到影响, 出现心理障碍是必然的。另外, 现在课后班、补习班到处都是, 教师利用假期办班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问题。同样是这种思路的指导, 学校的整体工作偏重于教学, 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笔者虽然工作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但对近几年一些大学在政策的左右下, 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的一些情况还是有所耳闻的。例如一些大学为集资扩建, 点招补录, 忽视了学苗的质量, 以至于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有很多家长受骗上当。
与那些显性指标相对应的是: 学生的能力、创造力、人格的健全, 则没有得到切实的关注。我们甚至为了保证显性指标的漂亮, 而刻意忽略隐性指标。
显性指标体现的是结果, 而隐性指标重视的更多是过程。显性指标最终是为了隐性指标。我们常常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上有这么大的偏差呢?21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