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nch Chic 不完全指南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巴黎时尚版画的经典作品

  “La mode se démode, le style jamais(时尚的世界瞬息万变,唯有风格永久留存)”,这是奢侈品香奈儿的创始人法国人Coco Chanel 的名言。
  然而,不论时尚怎么轮回和发展,有一种风格从来都特立独行,不论艺术、时尚、服饰、家居都堪称经典,那就是—French Chic法式风情。
  “Chic”与法语中的“Dajavu”类似,它不局限于纯粹的“流行”或者“时髦”,更用来传达一种既视感。而法式风情的既视感,总是离不开复古、随性、慵懒,外加包裹着法式特有的浪漫。
  如果问法国人“French Chic到底是什么”,他们可能会用一句口号般的“Je ne sais quoi”来回答,意思是“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但就是看起来很棒”。但正是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法式风,引领了时尚圈几十年来争相效仿的潮流。就好像,“风情”一定要配着“法式”才有味道。

法式风情大行其道


  大多时候,人们提起French Chic,其实是在说优雅。
  优雅,英文“Elegant”一词源自拉丁文“Eligere”,指“挑选”。凡是自由意志的选择行为都与优雅有关,懂得挑选的生活方式,形成个人审美和品味。
  比起欧美风充满炫酷朋克、潮流帅气或者火辣性感的感觉,French Chic顯得更随意、更温和。它有着慵懒和不经意的随性,仿佛“我没有搭配,只是随手拿来一穿,就这么时髦了”的感觉。
  这种随性也造就法式风情的美并非千篇一律,它可以是苏菲·玛索的慵懒自然,可以是伊娃·格林的霸气美艳,还可以是奥黛丽·塔图的古灵精怪。
  法式风的穿搭不仅适合日常通勤,而且很多时候是为假期设计。它们裸露、飘逸、色彩丰富,天生适合大海、乡间和田野。在法国人的理念里,裸露着身体躺在阳光下,是理想生活的标准场景。慵懒、随意贯穿了他们的一生,就像巴黎街上的本土姑娘,很少从头到尾名牌武装,她们大都穿着随意,但不乏细节之美。
  French Chic之所以能够风靡时尚界,并非靠繁复的细节和品牌体现,更多的是一种造型与内在的契合感。它使你更多地去注意人本身,而不是其皮囊。曾有人用Timeless和Effortless这两个词,概括法式风情的感觉,即是一种毫不费力的时髦感,是法国人那种“放松又自在”的迷人状态。

“禁止女性在公开场合穿裤子”


  海明威曾形容巴黎是一场“流动的飨宴”,在这场飨宴里,流动着的正是法国女人们无需多言的独特风情。这句简单的描述,将法国女人让人羡慕的优雅与妩媚传达得淋漓尽致。
  影视剧里的法国女人,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慵懒、优雅、随意、迷离。她们的格调朴素有品位,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身上那股子怡然的气质。
  诸多的浪漫特写,让法国女人化身完美、高贵、优雅的代名词。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法国女人如今辉煌、自由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漫长艰辛的斗争史。
  历史上,欧洲女性的标准着装是塑身衣加长裙。裙子着力凸显女性腰身纤细,显得优雅而有韵味,然而,实际穿在身上的程序繁琐又不舒适。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一些勇敢的女性强烈要求“平等”,她们要求在法国大革命中积极参与政治,同男性一样穿上实用的裤子。

  法式风的穿搭不仅适合日常通勤,而且很多时候是为假期设计。

  然而1799年,拿破仑发动著名的“雾月政变”后,直接对这种崛起的女权主义开始打压。1800年11月17日,巴黎警察局长签署了一个现在看来十分荒谬可笑的法令—“禁止女性在公开场合穿裤子”。法令颁布后,女性在公开场合穿裤子,必须持医学证明、市长或者派出所的证明,再去警察局申请许可证。若女性未经许可穿着裤子,会被认作是异装打扮而受到处罚,甚至监禁。
  在此之后,法国女人为了获得合法穿裤子的权利,展开了不断且持久的斗争。最后,时尚界的“救世主”Coco Chanel在追求男女平等的全球化运动中,打破了这一守旧规矩。紧接着,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也专为女人们设计出了便携的裤装—Le Smoking(吸烟装)。裤子,或者说男装,才逐渐从男性专属的权利符号,变成了时尚的产物,成为优雅女士衣橱里的必备款。
苏菲·玛索

  法国女人为了获得合法穿裤子的权利,展开了不断且持久的斗争。

  此后,这条运行了两百年的荒谬法令,也终于在2013年1月31日被正式废除。
  正是这段艰辛困苦的岁月,使得法国女人更加自信且勇敢地绽放出自己的美丽,在穿搭中无尽地展现自身的存在和魅力。
  如今,法国女性的时尚风向早已从束缚、禁锢中挣脱出来,走向自由自在的随心搭配。

不用力才是高级感


  时尚发展到今天,似乎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即小众的就是高级的。而在“Cultural exception”(文化例外)政策的保护下,法国文化杜绝了大众流行文化入侵,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的渗透。
  “文化例外”很有意思,本着对本国文化保护的姿态,法国人却保留了现代人看来颇为小众的品位。比如在看电影的品位上,绝大多数的法国人更喜欢看新浪潮电影,或者艺术实验电影,而非好莱坞大片。这种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落到“时尚”里,就变成了法国女人似乎并不太在意流行什么,她们衣柜里永远是适合自己的经典款。
  近几年来,“法式风情”的风潮也蔓延到了中国。很多人诉求通过所谓法式风情的穿搭,来塑造“高级感”的身份。但遗憾的是,频繁出现的“法式”的主题字眼,以及为了法式而法式的装扮,却让人有一种背离初心、用力过猛的感觉。
  “法式风情”那种恰到好处的“自然美”“随性美”,则成了真正匮乏、真正缺失的东西。换言之,刻意追求法式,本身就很不法式了。因为真正优雅的法式女人,从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服饰搭配上。
  时尚是一个创造身份的过程,更通俗地讲,就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前提下自信地做自己。然而,与自己的身体和解,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容易。
  扫一眼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160女孩显高秘诀”“微胖女孩显瘦穿搭”这样的文章,但当小个子女孩努力穿上不合适的高跟鞋,微胖女孩遮遮掩掩地不敢自由展露自己的时候,她们用力过度,就呈现出一种扭捏感。用力便不优雅,不优雅便不高级。
  “French Chic”或许可以翻译为“Effortless Chic”,它的精髓是“Je ne sais quoi”(我不在乎)的法式态度。这不是目中无人的不在乎,而是“自己是怎样的,表达出来就好”的合情合理。
  法式风情的美,不是为了取悦谁,而更多源于对生活和自己的热爱,是为了满足自己;不仅是外在的搭配,更是一种从身体内、骨子里自发透出来的自信与优雅。这种姿态不急不缓、恰到好处,举手投足间皆是风情韵味。它造就了这个人,也造就了法式风的高级。
  风格来自人本身的气质。French Chic归根结底,在神,不在形。
其他文献
英伦的时尚似乎总带有自身独特的气质,无论是行走于繁华的伦敦都市,还是散落在三岛各处的田园乡村,总有藏在街巷中的无数潮流快销和复古小店吸引人的注意。从老牌的单品商铺到复制率极低的Vintage store,历史与现代的起承转合中,时尚的万花筒一直在用讲究的基调,翻出打破讲究的新花式。初来乍到  英国的发展有鲜明的独立个性。温带海洋气候带来的常年阴雨,让无法逃避的压抑与沉默,沉淀成不温不火的民族性格。
艺术家对活跃银河核的绘制—由白炽气体构成的旋转圆盘进入中央超大质量黑洞之中  在2019年的第三次观测中,LIGO(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宣布了数十个初步用于天文观测的引力波“候选者”。  新的观测数据,令科学家感到疑惑。黑洞质量可以变得特别大—在大多数大型星系的核心位置,都有数十亿个太阳般质量的“巨兽”潜伏。  问题是:它们怎么会变得如此巨大?它们的大部分质量一定是在诞生后获得的,毕竟吸收了气
路婕 佛山市中山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八班  “宝贝,你的包呢?”妈妈问道。  在火热的7月,我的四年级暑假期间,我和家人结束了愉快的日本之旅,准备坐巴士去往关西机场。  我们上了巴士后的10分钟里,我睡着了。下车时,我只想着去提行李,便下车了。直到下午我们一家登上了飞机,突然,妈妈问我:“你的包呢?”我顿时懵了。  妈妈想了一会,说:“呃,可能丢在大巴车上了。”我一听,差点哭了。  飞机起飞后
希拉里·克林顿  今年年初,首映于圣丹斯电影节的4集纪录片《希拉里》获得了豆瓣8.5分的好评,比四年前BBC拍摄的《奥巴马的白宫岁月》评分还高。而《希拉里》的导演是一名此前并没有太大名气的女导演,纳内特·波斯特恩。  这部纪录片以采访出生于芝加哥、73岁的希拉里开始,重点围绕2016年总统竞选展开,其间穿插着或黑白或彩色的历史影像和事件—从年轻的政治家和法学院学生开始,关注希拉里的婚姻家庭生活,以
近日,曾出席欧盟外长会议的奥地利、比利时两国外长相继确诊新冠,给正迎来疫情第二波暴发的欧洲又一警讯。  2020 年6 月30 日,捷克首都布拉克开了一个“告别新冠病毒”的露天大派对。数千人挤坐一起,在“充满乐观的气氛中”,庆祝成功控制疫情。当时,有千万人口的捷克,确诊感染者约1.2万人,死亡350 人,而且形势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光捷克,当时整个欧洲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不到3 个月,事实
《亲密关系:动物如何塑造人类历史》  [ 英] 布莱恩·费根 著  刘诗军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 年12 月  我们人类与各种动物亲密相处的时间已超过250万年。我们最早的祖先是弱肉强食法则下的捕食者,在数万年的时间里,他们积累的知识令人惊叹—懂得各种动物的习性。这些知识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但是他们可能仍然缺乏和动物建立心理联系的欲望,还没有在精神层面把动物和他们的生活联系到一起。  具
费舍尔没空等美国国税局来评估欧伊斯特朗德的估值。他得找个法律依据,来进一步搞清楚欧伊斯特朗德的公司与整个离岸资产金字塔的关系。  费舍尔开辟了第三条战线,这条战线将给予帕斯格拉芙最强大的法律工具,帮助她把丈夫的财务结构一层层全部拆解掉。  事实上,由于帕斯格拉芙身为美国居民,又拥有好几家在美盈利企业的大份股权,因此如果她的丈夫把利润离岸化,那么她也会少交很多税。更为重要的是,帕斯格拉芙和费舍尔如今
观测星空,你需要首先了解宇宙,了解银河,了解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三体》作者刘慈欣在谈到科幻的意义时,引用过王尔德的一句话:“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  作为一名科幻从业者,从小到大,我所认识的科幻迷几乎也都对天文感兴趣。所经历的高校社团中,科幻协会和天文协会常常有许多共同的成员,一起组织活动。  星空有一种震慑人心的美感,看着它时,自己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显得微不足道。天文知
婆羅浮屠佛塔遗址  竹制乐器的敲击声从人群中传来,颗粒分明的乐音清脆响亮。三五人用竹管组成的爪哇传统乐器昂格隆(Angklung)为基底,搭配鼓和铜钹旁敲侧击的点缀,就地演奏出华语歌手周传雄《黄昏》的爪哇语变奏版。加上几个小哥随着音乐跳起了“关节舞”,迅速攫住过路人的目光。  这里是印尼日惹最负盛名的马力欧波罗街,距离日惹火车站一个转角、步行十分钟的时间。在旧时代作为迎宾大道的马力欧波罗街,如今已
一幅描绘19世纪蝗灾的插画  近来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肆虐东非、中东与南亚。虽然蝗虫喜旱怕湿,但是当沙漠降下异常大雨时,萌发的植物会成为它们大量繁殖的食物。  明代徐光启指出,蝗灾起于“骤盈骤涸之处”的水土变化,因此治蝗必须注意所谓“涸泽”之地。这是正确的看法(但他推测蝗虫来自水中的虾则不正确)。其实要了解蝗虫的习性实属不易,昆虫学家直到20世纪才完全搞清楚—当蝗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