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开拓型的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文章根据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作重新思考,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实施方略。
[关键词]思想品德 经济体制 体育教学 素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前至尧舜时代,就把品德列为第一;及至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列为首位;目前,党中央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所有这些都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由于新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意识形态有些不以为然,也就有了一些淡漠和遗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新时期人们文化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德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占重要的位置。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与德、智、美、全面教育关系至为密切,居其要位的体育空前引起人们的重视。无疑,高校
体育教学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和好的活教材,也是加
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1.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使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转型,动摇了传统价值规范体系。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使青少年在道德评价、道德行为中出现了一系列困惑与迷茫。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上至贪污、贿赂、损公肥私、权钱交易,下至偷税、漏税、贩卖毒品、偷盗抢劫等等。这些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也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高等學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下海捞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搞一些违法活动而捞取金钱,并到社会上去挥霍、享受等不正常现象。如果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思想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在当前道德教育中,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固然重要,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当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上。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首位标杆和重要议题。
2.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爱国爱民、志向高远;语言文明、礼貌待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公平竞争。要培养这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教育是关键,这对高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二、体育教学是实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1.体育教学特点是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切身体验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有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同班同学因个体的身体素质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因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等等,这都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时机。
2.体育教材的内容是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要素
体育教材的内容繁多,并且各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要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有些游戏教材本身就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及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思想教育。
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跨越障碍、克服阻力、征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可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体育教学的场所和环境富有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景效应
体育实践课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运动场上授课,经常受到气候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在风吹、日晒和寒冷等艰苦条件下,教育学生具有不怕苦、不怕累、不向困难低头、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由于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干扰,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完成本课的练习任务,防止由纪律松懈而发生的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学的特殊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场所。
三、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为人师表,表率作用。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形体、仪表要有美感;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美是最本质的美,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都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雅,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渗透,潜隐着深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全球化也容易使国内一些人士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传统认同感。在这个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大学生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
2.先进人物,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肯学习,常以自己最尊敬、敬佩的人的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而且熏陶他们的情感,从内心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意志品质。如在最佳运动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甘落后、力争冠军的拼搏精神;永远进取、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公而忘私、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等,作为学生的引路明灯,在他们的心中闪耀,振奋其精神,鼓舞其斗志,激励他们奋勇向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他们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3.把握心理,以理服人。说服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生理成熟期前移,心理成熟期后移,心理矛盾增多,身心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现象比较普遍。 社会的存在,决定着社会的意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境遇不同,其思想行为自然不同,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也各有差异;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贫富差异、城乡差异、思想差异、兴趣差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群体。不同的家庭背景和贫富差距的强烈反差,影响了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普遍问题点到为至,个别问题进行個别教育,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的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一般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但要实事求是,讲明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在鼓励、表扬后指出其不足,即使在批评学生的缺点时,也要先肯定他们的成绩。总之,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高觉悟,落实行动。
4.巧抓时机,及时到位。刚入学的 新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抓紧灌输“道德营养”。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连网的广泛开通,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的体系。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庞杂多样的信息,要求学生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抵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利用新生的第一堂体育理论课,将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作系统的讲述和解释。如在讲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时,用事例说明,要想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就必须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并且要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践课中,要严密课的组织,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还可以通过教学比赛和游戏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5.利用教材,进行诱导。体育课的教材及体育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诱导。诱导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大学生朝气蓬勃,要求进步,好胜心强,教师的诱导恰当,内容一旦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就会激发体和群体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突进。例如,教师在讲述学校体育的意义和体育锻炼的健身作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使学生明确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辨证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如,学生进行体操项目练习时,通过教师的诱导和鼓励,能培养学生勇敢、刻苦、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因此,教师根据特殊教材做具体的诱导工作,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能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6.项目渗透,启发为主。不同的体育项目本身各自存在着品德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渗透诱导,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接受或亲身体验着一些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球类项目,是通过一个团队集体的努力拼搏,以及队员之间相互的技术配合,而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集体的运动项目,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自律意识、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7.导管结合,力求全面。思想品德教育要导与管相结合,不能只导不管,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抓住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锻炼习惯,然后再抓住运动竞赛,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爱国、爱集体、体育道德等行为规范有了具体的实践机会。 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与启发诱导、耐心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是指对学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既要防止简单粗暴、惩罚过激的极端,也要防止姑息迁就、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给予启发疏导,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教师要有耐心,以理服人,一次不能,二次,三次,直至学生心服口服,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
思想品德教育还要与新世纪人才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严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好疏导工作,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时期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洪林、王清玉:《体育教学新方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2.郑树文:《体育师院学生思想教育的豌与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9
3.冯悦民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上海体育学报,1997年1月
4.许宜扬:《体育教学中“育人”的方法与途径》,上海体育学报,1997年2月
5.刘新生等:《大学文化建设》,泰安出版社,2008年10月
[关键词]思想品德 经济体制 体育教学 素质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前至尧舜时代,就把品德列为第一;及至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列为首位;目前,党中央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指明了方向。所有这些都表明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市场经济建设的初期,由于新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思想品德教育这个意识形态有些不以为然,也就有了一些淡漠和遗忘,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新时期人们文化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德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占重要的位置。要培养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新时期的合格人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变革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与德、智、美、全面教育关系至为密切,居其要位的体育空前引起人们的重视。无疑,高校
体育教学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和好的活教材,也是加
强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一、高校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1.市场化的社会环境使高校思想教育面临着新的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转型,动摇了传统价值规范体系。经济成分、经济组织、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使青少年在道德评价、道德行为中出现了一系列困惑与迷茫。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校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正之风,诸如金钱第一,享受第一,为了金钱不择手段。上至贪污、贿赂、损公肥私、权钱交易,下至偷税、漏税、贩卖毒品、偷盗抢劫等等。这些给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负面效应,也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近几年来,还出现一些高等學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下海捞钱,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搞一些违法活动而捞取金钱,并到社会上去挥霍、享受等不正常现象。如果此时学校不及时在学生中进行正面思想教育,将会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造成极坏的影响。在当前道德教育中,培养市场所需要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种种品质固然重要,但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当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上。这也是对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一个首位标杆和重要议题。
2.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道德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具备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一切道德素质。这些道德素质的要求是:爱国爱民、志向高远;语言文明、礼貌待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公平竞争。要培养这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才,学校教育是关键,这对高校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二、体育教学是实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1.体育教学特点是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切身体验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在身体练习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特有的比赛规则,游戏的法则,队友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同班同学因个体的身体素质不同而出现的学习效果的即时反应,学生因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等等,这都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时机。
2.体育教材的内容是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要素
体育教材的内容繁多,并且各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授体育的目的、任务时,要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而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有些游戏教材本身就有一定的主题思想、情节、竞赛成分和比赛规则及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思想教育。
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创造优异运动成绩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跨越障碍、克服阻力、征服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教材中有许多培养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可结合体育教材和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具体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体育教学的场所和环境富有优化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景效应
体育实践课教学一般都在室外运动场上授课,经常受到气候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在风吹、日晒和寒冷等艰苦条件下,教育学生具有不怕苦、不怕累、不向困难低头、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由于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干扰,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自觉遵守纪律,完成本课的练习任务,防止由纪律松懈而发生的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学的特殊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绝好场所。
三、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为人师表,表率作用。培养有高尚情操的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有崇高的品德。师德是学生的指路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师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作为学生模仿的对象,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形体、仪表要有美感;与人交往要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着装要整洁、高雅。心灵美是最本质的美,要热爱党、忠诚祖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刻苦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学生,为培养合格人才而忘我工作。语言和行为是最直接影响学生的因素,教师在任何场所讲话都要文明用语,语气温文尔雅,态度和蔼亲切,遵守诺言,言行一致,并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幽默感。行为要正直、大方、文明、高雅,使之成为学生崇拜而模仿的典范。以美国文化为主导的西方文化的渗透,潜隐着深层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全球化也容易使国内一些人士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传统认同感。在这个背景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大学生既懂得保持本民族价值规范体系,又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
2.先进人物,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肯学习,常以自己最尊敬、敬佩的人的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仅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而且熏陶他们的情感,从内心产生巨大的力量。如果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能促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意志品质。如在最佳运动员身上表现出来的不甘落后、力争冠军的拼搏精神;永远进取、奋斗不息的顽强精神;公而忘私、忠于祖国的献身精神等,作为学生的引路明灯,在他们的心中闪耀,振奋其精神,鼓舞其斗志,激励他们奋勇向前。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他们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3.把握心理,以理服人。说服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生理成熟期前移,心理成熟期后移,心理矛盾增多,身心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现象比较普遍。 社会的存在,决定着社会的意识,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境遇不同,其思想行为自然不同,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和态度也各有差异;由于他们之间存在着贫富差异、城乡差异、思想差异、兴趣差异,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群体。不同的家庭背景和贫富差距的强烈反差,影响了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首先要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启发他们的自觉性,普遍问题点到为至,个别问题进行個别教育,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一代新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的有关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一般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但要实事求是,讲明道理,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同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在鼓励、表扬后指出其不足,即使在批评学生的缺点时,也要先肯定他们的成绩。总之,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学生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提高觉悟,落实行动。
4.巧抓时机,及时到位。刚入学的 新生,对思想品德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道德认识水平还有待提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抓住这个时机,积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认识的教育,抓紧灌输“道德营养”。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连网的广泛开通,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话语的体系。面对网上海量信息,庞杂多样的信息,要求学生既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求知的能力,又要学会筛选,学会抵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充分利用新生的第一堂体育理论课,将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向学生作系统的讲述和解释。如在讲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时,用事例说明,要想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就必须按时参加体育锻炼,并且要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锻炼,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实践课中,要严密课的组织,加强组织纪律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协助他们建立公德意识。还可以通过教学比赛和游戏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爱国主义热情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以及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
5.利用教材,进行诱导。体育课的教材及体育项目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循循诱导。诱导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大学生朝气蓬勃,要求进步,好胜心强,教师的诱导恰当,内容一旦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就会激发体和群体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在逆境和困难中无所畏惧、奋发突进。例如,教师在讲述学校体育的意义和体育锻炼的健身作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使学生明确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辨证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如,学生进行体操项目练习时,通过教师的诱导和鼓励,能培养学生勇敢、刻苦、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因此,教师根据特殊教材做具体的诱导工作,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还能使学生有正确的思想认识、道德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6.项目渗透,启发为主。不同的体育项目本身各自存在着品德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渗透诱导,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接受或亲身体验着一些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球类项目,是通过一个团队集体的努力拼搏,以及队员之间相互的技术配合,而最终达到取胜的目的。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一些集体的运动项目,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自律意识、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
7.导管结合,力求全面。思想品德教育要导与管相结合,不能只导不管,更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际行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抓住常规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锻炼习惯,然后再抓住运动竞赛,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爱国、爱集体、体育道德等行为规范有了具体的实践机会。 思想品德教育还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严格要求与启发诱导、耐心疏导相结合。严格要求是指对学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态度和行为、组织纪律性和品德等方面的要求,要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严格要求是必须的,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既要防止简单粗暴、惩罚过激的极端,也要防止姑息迁就、放任自流的另一个极端。当学生对达到要求感到畏难或有不良行为时,教师应给予启发疏导,分析利弊、得失和危害,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教师要有耐心,以理服人,一次不能,二次,三次,直至学生心服口服,并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
思想品德教育还要与新世纪人才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严格地、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做好疏导工作,以真正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合格人才。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在目前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的时期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有利条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具有高尚品德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洪林、王清玉:《体育教学新方法》,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2.郑树文:《体育师院学生思想教育的豌与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19
3.冯悦民等:《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上海体育学报,1997年1月
4.许宜扬:《体育教学中“育人”的方法与途径》,上海体育学报,1997年2月
5.刘新生等:《大学文化建设》,泰安出版社,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