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eryh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癌行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抽取我院58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甲状腺全切术的29例为普通组,接受次全切除术的29例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手術指标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为(24.75±4.83)mL,手术时间为(35.18±5.79)min,切口长度为(3.08±0.64)cm,术后镇痛时间为(13.51±3.04)h,均优于普通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普通组(27.59%),P<0.05。结论: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治疗中可缩小切口长度,改善手术指标,且并发症较少,相比于全切除术更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癌;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09-02
  甲状腺癌属恶性肿瘤,表现为颈部无痛性结节或肿块,多来自于甲状腺滤泡上皮,为挽回患者生命,临床多行手术治疗[1]。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甲状腺全切除术应用较广,但甲状腺周边存在丰富的血管,且组织结构较为复杂,全切除术可能会损伤到其他血管组织,产生明显的创口瘢痕,颈部美观度降低,不易于患者接受。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仅切除甲状腺病变组织,可缩小手术创伤及瘢痕组织[2],故本研究抽取58例甲状腺癌患者,旨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抽取58例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方案分组,普通组:n=29,年龄分布在18-64岁,平均年龄为(39.47±5.26)岁;男女比例为16:13,其中有15例为乳头状癌,有10例为低分化癌,有4例为许特莱细胞癌。研究组:n=29,年龄分布在19-65岁,平均年龄为(40.27±5.53)岁;男女比例为15:14,其中有16例为乳头状癌,有11例为低分化癌,有2例为许特莱细胞癌。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确诊为甲状腺癌,经影像学诊断均未发现淋巴结扩散情况,知晓同意本研究,且不存在脏器器质性恶化。排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甲状腺恶化、急慢性感染、沟通意识障碍及依从性较差的患者。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研究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保持平卧位,适当抬高背部至15°,让头部轻微后仰,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对头部行小沙袋固定处理,避免头部运动产生的切口感染,在胸骨上方1-3cm处作一切口,长度约为3-5cm,切口由甲状腺软骨上端至胸骨上部,切除甲状腺边叶、峡部,保留其他甲状腺组织,对甲状腺内部动静脉行绑扎处理,完成后逐层闭合,行左甲状腺素钠片服用。
  普通组:甲状腺全切除术,气管插管后行全身麻醉,在胸骨上方作切口,将甲状腺组织全部切除即可。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镇痛时间等。并发症: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喉返神经损伤等。
  1.4统计学分析:将SPSS20.0作为本研究的分析软件,行t值、 X2检验,P<0.05,即本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手术指标
  研究组手术指标较普通组更优,P<0.05。
  2.2观察两组并发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普通组(27.59%),P<0.05。
  3讨论
  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甲状腺癌发生率逐年上升,甲状腺组织切除术是其主要治疗方式。由于颈部存在丰富的器官、血管及神经等重要组织,且解剖结果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术中可能会损伤到喉返神经、颈前静脉等组织,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安全性欠佳。甲状腺全切除术会在颈部造成较大的瘢痕组织,且需将引流管放置在胸骨柄上窝处,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及颈部美观度,还会增加并发症[3]。与此不同的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切口较小,可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避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情况。对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时与喉返神经、上动脉的距离不长,可避免血管回缩,继而有效保护喉返神经及甲状腺下级动脉分支,在缝合的同时行止血处理,可在减少出血量的基础上缩短手术时间,效果较好。但甲状腺组织结构较为复杂,要求术者在开展手术前需对患者甲状旁腺位置、大小及形态进行全面的观察,不断调整完善手术方案,以降低手术风险[4]。本研究中,研究组手术指标较普通组更优,并发症发生率(6.90%)较普通组(27.59%)更低,P<0.05。可见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效果更好,其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及术后镇痛时间较短,较少的并发症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综上所述,与甲状腺全切除术相比,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可改善甲状腺患者的手术指标,且切口较小,并发症较少,手术安全性及颈部美观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赖清,柯华,刘宝, 等.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93-94.
  [2]刘建国.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比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1):29.
  [3]陈德宇.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86-87.
  [4]郑毅.行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黑龙江医学,2019,43(8):920-921.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5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为缓解期,23例为发病期,同时纳入27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均给予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对不同时期自身免疫肝炎患者和健康人群T淋巴细胞活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缓解期患者的CD25+、CD38+、CD3+HLA-DR+、CD8+CD38+、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或者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同期观察组行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结果:2组的手术用时比较中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5.41%,对照组18.92%,P0.05。  1.2方法: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中为硬膜外麻醉,术区常规消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及MR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2019年9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CT及MR诊断,并用手术诊断进行辅助诊断。结果:MR与CT在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间盘脱出、椎间盘游离、椎间盘Schmorl结节以及椎间盘真空现象等方面,均有较好诊断效果,而MR有更好的诊断率(P0.05)[3]。  1.2 诊断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55例乳腺癌患者和120例乳腺良性肿瘤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的乳腺形态、肿块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等进行观察,并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乳腺良性肿瘤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3/120)85.83%,乳腺癌组诊断准确率为(48/55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经电子鼻咽喉镜筛查发现喉肿物及疑似恶性病变,需取活检明确诊断的患者76例;所有患者按单双日随机分为白光模式组31例(白光模式下行喉肿物活检)和NBI模式组45例(NBI模式下行喉部肿物活检),两组患者均根据活检病理结果行相应的外科手术,并将手术切除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体检者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期间8262名健康体检者,952人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测,所有体检者均接受常见肿瘤标志物指标检测,评析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价值。结果:952名接受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监测者阳性率为4.62%,男性的阳性检出率5.71%高于女性2.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体检者的平均CEA(1.80±0.96)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腰扭伤患者通过应用椎旁神经阻滞与痛点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本院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加痛点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推拿、内服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83.33%,P0.05,治疗后24h、3d、1w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观察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异位妊娠患者诊断中采用经阴道超声或腹部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379例异位妊娠病例,分别接受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统计检查结果和检出率。结果:阴道超声在患者异位妊娠中的检出率为97.89%,腹部超声为75.20%,且比较中P<0.05;阴道超声在患者血管搏动、盆腔积液、胚芽、附件区包块等病理方面的检出率均高于腹部超声,且P0.
期刊
近年来,尤其是二孩政策开放前,很多女性为了避免生产时的疼痛或害怕而选择剖腹产,虽然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剖宫产技术作为一个成熟的技术在产科领域已经广泛开展,但剖腹产不仅对于女性的身体有创伤,而且还存在隐患,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就是其中一种,其发生率随剖腹产的增加也呈上升趋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是指孕卵种植于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妊娠,是一种异位妊娠,该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8月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26例患者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13例患者,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而言,是有针对性地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效果和参数变化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