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护理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20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研究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在我院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3例,只对护理组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干预,并于2014年夏季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显示经过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组(91.3%)在治疗效果上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有效护理的对照组(78.3%),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中,使用合理细心的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冬病夏治 穴位贴敷 慢性呼吸道疾病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9-0185-02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指的是一种利用夏季三伏天的热量,将膏状药物贴敷在人体一些指定穴位,来治疗或预防一些寒气疾病的内病外治方法,也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独特疗法。冬病夏治用来治疗一些多发在冬季的虚寒性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辩证属于阳虚寒伏、痰饮内停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通过辨证施治来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减少复发现象是非常有效的,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思想[1]。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介绍穴位贴敷这种通过刺激穴位和药物局部吸收来激活人体经络,调和气血的外治方法。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14岁至74岁,平均(49.2 9.2)岁,病程4个月至286个月,平均(103.5 42.1)个月。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有哮喘、咳嗽、多痰等症状的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将46例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保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其中只给予护理组在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同时给予全程护理干预。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按照3:3:3:1:1:l的比例将中药紫苏子、炒白芥子、菜菔子、甘遂、细辛、延胡配制混合,并研磨成粉末状,并通过生姜汁调制成糊膏状药丸,将该药丸放置于边长五厘米的正方形贴纸中心,并给予患者分别于脾俞穴、肺俞穴、肾俞穴、隔俞穴、天突穴、大椎穴、定喘穴等穴位进行贴敷,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加减穴位。一般贴敷时间取三伏天每伏第一天正午时分,对轻症新病效果最佳,对于重病旧病则根据患者实际辩证结果适当延长贴敷时日。成人贴服时间一般为四小时至六小时,儿童一般为两小时至四小时。穴位贴敷治疗两年后,于2014年夏季观察患者疗效。
  1.2.2 护理方法
  第一,心理护理。由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所需的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者觉得麻烦,没有耐心,因此为了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该在进行贴敷治疗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向患者介绍冬病夏治的特点及效果、穴位贴敷的原理及方法,使患者了解经过该治疗能够有效增加患者的机体御寒能力,在冬季减少发病次数,只要能够坚持治疗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并向患者说明治疗中注意事项,如疣疤等不良反应是有治疗措施的,尽最大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使患者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第二,治疗中护理。进行贴敷时应注意固定敷纸,以免药膏脱落或移位;并密切观察贴敷过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药膏的耐受程度进行护理,耐受能力强的患者可贴足四至六小时;耐受能力差的如儿童、皮肤敏感等患者可视情况及时取下药膏,不必严守时间。贴敷后最佳效果应为去药后贴敷局部皮肤潮红,有一定灼热感,数天后脱落薄屑恢复。尽量细心护理保证患者无疤、无创痛苦,又能达到治疗目的。
  第三,局部皮肤护理。贴敷时局部皮肤有灼热感是正常反应,取下后皮肤潮红表现为药物起效,且贴敷时应尽量避免过多运动,以免发汗引起药膏脱落。药膏取下时要清点数量,以免有遗漏部位,并用温清水清洗皮肤上残留的药物,此外,切忌不要随意延长贴敷时间,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局部皮肤潮红灼热现象为正常反应,无需特别护理,只需注意避免擦伤、挠伤等外伤即可。对于皮肤较为敏感,药膏取下后局部皮肤过分潮红,灼痛感强烈,甚至起疣或有颗粒状疙者,应立刻用75%医用酒精轻轻擦洗,即可达到减轻痛感,防止起疤的效果,必要时可定期多次擦拭,并嘱咐患者注意保护皮肤,不要擦伤挠破,防止感染。若患者取下药膏时已出现疮疤或一段时间后出现疮疤,则需先进行局部消毒,再用注射器将水脓吸出后碘酒消毒,注意保持患部皮肤干燥,三至四天后即可痊愈,个别患者愈合时间略长为个人体质差异。此外,贴敷后发现背部出现红肿、刺痒,甚至出现水疱等现象为正常反应,说明药物已起到效用。患者只需保持背部皮肤干燥,必要时可涂抹止痒药膏,如果患者背部水泡较多较大,或者有少量渗出者,则可消毒后用针挑破,并用药棉吸干渗出物,并涂抹药物预防感染。若患者水泡过大,或水泡中出现脓性物质、皮肤破溃、出血等此类现象按烧伤处理。
  第四,饮食护理。贴敷期间应叮嘱患者少食用生冷、刺激、肥腻或生痰助湿类食物,并禁食海鲜类食物,并且如牛肉、花生、鸭、鹅以及煎炸食物也应该减少食用量,以免影响到治疗效果。此外,应叮嘱患者不要贪凉,贴敷过后不应立刻进行温度较低的空调房,或对着电风扇吹风,防止皮肤骤然遇冷引起毛孔收缩,影响到药物吸收[2-4]。
  除了以上护理措施外,还应注意穴位贴敷的禁忌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虽然疗效显著,但所用中药有些对皮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如孕妇及年老体弱者、皮肤过敏、皮肤破损或皮肤性疾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且当患者处于发烧、感冒等症状时应暂停贴敷治疗。
  1.3 评定标准
  有效为患者病症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者好转;显效为患者病症发作次数相对减少;无效为患者病症发作次数无明显变化。并计算总有效率,为有效例数加显效例数除以总例数并乘以百分百。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的形式表现,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14年夏季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经过全程护理干预的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没有经过有效护理的对照组(表1),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慢性呼吸道疾病按照中医辩证,应属于咳嗽、痰饮、肺胀、喘症等范畴之内,按照现代西医中则表现为习惯性感冒、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其发病原理多是由于人体察赋不足,预外能力不足,加上频繁的感冒、发热、炎症等导致痰浊雍肺,血癖水阻,虚实互换,最终使得人体内阴阳失衡,影响到人体五脏,引发咳嗽、多痰、哮喘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群候症。冬季天气寒冷,是此类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而冬病夏治是利用夏季三伏天的旺盛阳气来开放患者毛孔,方便药物渗透吸收,以发挥药效,调节人体阴阳,达到根治疾病和预防疾病的目的。而穴位敷贴法是冬病夏治中的常用方法,属于针灸疗法类。通过温热芳香的药物以生姜汁调配贴敷,加强人体抗寒能力。选用的中药均具有行气活血、化痰降气、解痉镇咳、温经通络的效用[5],其中炒白芥子具有宣肺化痰的功效;细辛具有发散温肺的功效;甘遂辛热逐饮;生姜化饮宣肺;延胡则有缓解痉挛止咳的功效。而选贴的俞穴类则是为了疏通调节全身阳气,调节督脉、膀胧经、手足三阳经交汇形成的阳脈之海,与任脉、太阳经等形成的阴脉之海,以此调节脏腑精气,平衡体内阴阳。贴敷定喘穴、大椎穴能够清热祛邪,降气化痰。通过以上诸穴共同调理,能够帮助患者畅通心脉、补肾益肺,获取满意的疗效。且该法操作简便,经济有效,安全无副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机体抗寒能力,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减少冬季的发病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且本研究证明,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中加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结果,减少患者贴敷后的灼痛感,有效防止起疤,取得满意疗效。因此,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中,使用合理细心的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现民,陈煦.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临证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11(07):258-261.
  [2]张辅汉.冬病夏治的临床运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8):316-318. [3]肖汝杰.冬病夏治法常用方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天津中医药.2012(03):107-109.
  [4]杨晓,杨加禄.“冬病夏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的作用[J].中医学报.2011(03):10-11.
  [5]王芝文.冬病夏治中药贴敷膏治疗哮喘174例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0(04):387-38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以及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不同类型的护理。其中,对照组的41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小儿肺炎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满意度为73%,观察组的小儿肺炎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度为98%,两组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摘 要】 黄芪是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根为正品。是中医补气要药, 味甘,微温,具有益气补中、补气固表、利尿排毒、敛疮生肌等作用,被临床广泛应用。黄芪成分主要包括黄芪皂苷、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对黄芪有效成分心血管药理作用,近些年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 黄芪 心血管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摘 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我院急诊室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失效模式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数,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作为最需改善的失效模式。针对此制定改进措施,并于2013年2月开始实施。结果 得分最高的5项高风险因子的事先风险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
【摘 要】 目的:探究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应用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与阴道局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95例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制霉菌素阴道局部用药治疗,研究组予伊曲康唑、氟康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目的:介绍和推广经小切口技术钢板内固定取出的手术经验。方法:2006年1月~2009年5月我科应用小切口技术进行钢板内固定取出的患者28例,摄片示骨折愈合后将内固定取出,平均1年。
【摘 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法对本院后勤部门进行管理。结果:经过PDCA循环法的管理之后,我院后勤部门的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患者以及职工的满意度均有一定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的改善后勤部门的管理,促进医院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 PDCA循环 后勤管理 医院  后勤管理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转,对医院的建设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