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是细胞质双链DNA感应蛋白,可识别在细胞扰动和病原体侵袭期间释放的双链DNA,并触发炎性体级联反应的激活.炎性体的激活会导致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18)的成熟释放,并诱导细胞焦亡,启动固有免疫应答.其中,炎性小体AIM2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意义已日趋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现就AIM2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HBV感染、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进行归纳和探讨,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A)和配对的癌旁组织的circRNA芯片比较分析,发现并验证iCCA中异常表达的cir-cRNA,进而揭示其潜在的机制.方法 收集2019年7月—12月收治的3例iCCA患者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微阵列芯片杂交的方法检测iCCA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的差异表达,并收集同一时期15例iCCA患者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下游分子,并进一步采用RT-PCR对潜在分子进行验证.计量资料组
门静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分支局限性囊状或梭形扩张,发病率为0. 067% ~0. 43%[1-2].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ectopic varices,EcV)占所有静脉曲张出血的1. 0% ~5. 0%[3],其较为少见,而由门静脉瘤引起的门静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EcV破裂出血则更为罕见.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与遗传易感性、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有关.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主要通过分泌IL-10和TGFβ发挥免疫抑制功能,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7主要促进炎症反应,提示Treg和Th17及两者动态平衡可能参与AIH的发生发展,但其参与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综述了近年来Treg/Th17与AIH的相关性,并对其作用机制、治疗靶点作一阐述.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利巴韦林(RBV)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预测利巴韦林相关溶血性贫血发生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门诊及住院就诊的丙型肝炎且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联合RBV方案抗病毒治疗患者.三磷酸次黄嘌呤肌苷(ITPA)基因rs1127354位点主要等位基因是C等位基因,次要等位基因为A等位基因,将AA与AC合并与CC基因型进行比较.在治疗过程中,当Hb水平<100 g/L时,RBV减量至600 mg;当Hb<85 g/L时停
目前尚无公认的保肝药物可推荐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常规治疗,其防治手段主要以控制饮食、运动和减肥手术为主.而饮食控制是最基础的干预方式,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尤为重要.简要总结了饮食中常含的几种油类对NAFLD肝脏脂肪变性、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的影响,认为鱼油、橄榄油、初榨椰子油及松子油对NAFLD有益,而过量摄入猪油及棕榈油则会加重NAFLD.
目的 探讨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因素、妊娠结局及其对所分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17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分娩及产后随诊的317例慢性HBV感染的孕妇.根据是否合并GDM分为慢性HBV感染合并GDM组及慢性HBV感染对照组.记录入组孕妇的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HBV DNA定量、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时情况.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采用M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脏疾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初始阶段,且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外泌体作为能够携带包括蛋白、脂质、核酸等活性物质的一种细胞外囊泡亚群,参与细胞间的信号通讯,近年来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外泌体中非编码RNA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此,探讨了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包括MALAT1、H19、GAS5、MEG3、PVT1和P21)、外泌体短链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小核仁RNA、PIWI-interacting RNA和小干扰RNA)、外泌体环状RNA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血管或淋巴管内皮细胞的高级恶性肿瘤,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肝内小胆管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而导致的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很少并发肝血管肉瘤,肿瘤转移至椎骨更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PBC并发肝血管肉瘤病例,以提高罕见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 对多重微球流式荧光免疫法(MBFFI)检测抗线粒体抗体(AMA)M2亚型、抗核孔膜蛋白抗体(gp210抗体)与抗核体蛋白抗体(sp100抗体)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临床确诊的PBC患者340例(PBC组),其他疾病组143例,健康体检者117例.应用MBFFI与免疫印迹法(IBT)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清中AMA-M2、gp210、sp1003种自身抗体,用Kappa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同一种自身抗体检
目的 探讨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9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人群3289例临床资料,根据病史及甲状腺功能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210)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n=3079).将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根据腹部彩超结果分为NAFLD组(n=516)及非NAFLD组(n=2563);根据BMI划分为非肥胖亚组(BMI<25 kg/m2)、肥胖亚组(BMI≥25 kg/m2);根据年龄划分为老年组(≥60岁)、中青年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