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层干部如何理解新理念,有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能不能因地制宜、抓好落实?新理念的指挥棒作用怎样体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转型发展的总指南与总抓手。从问题导向上看,就是在新常态下,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着力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发展不协调问题、环境资源约束问题、对外开放问题以及共建共享问题。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于基层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他们如何看待五大发展理念,有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能不能因地制宜、抓好落实?这些都是至关紧要的现实问题,关系到2020年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近,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随机选择广西、安徽两个省区,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观摩、深入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实证考察。
仍有4.4%的基层干部
认识不到位
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是抓好落实的前提。为了掌握一手数据,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910份,收回910份,其中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为98.79%。
研究结果显示,82.8%的基层干部回答“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积极贯彻到各项工作中”;12.8%回答“发展理念很重要,要尽快学习体会,搞清楚内容要求”。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占总数的95.6%)的基层干部,都已充分认识到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但在重视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体现在前者不仅注重学习,而且更注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后者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加强和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0.9%的基层官员回答“工作忙事情多,有空就抓紧学习,没空以后再说”;1.9%回答“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了”;还有1.6%回答“尚不清楚”。这组数据精准地表明,在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尚有4.4%的基层干部存在较大偏差。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
从人口特征变量看,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区域的基层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不同学历的干部有一定差异,与其他学历的干部相比,拥有博士学位的干部,普遍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力度、贯彻力度都较大。比如,93.8%的博士回答“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积极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而在硕士、本科学历的干部中,回答这一选项的分别为81.1%、83.7%。
此外,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单位类别的基层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都会产生较大差异。
就行政级别而言,回答“工作忙事情多,有空就抓紧学习,没空以后再说”、“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了”、“尚不清楚”,厅级干部均为0,县处级干部分别为1.2%、0.6%、0.6%,科级干部分别为0.8%、2.6%、2.2%,显示出一定数量的县处级、科级干部,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与领悟。
就不同单位类别而言,回答这三个选项的党委系统、公检法司、财政金融、教科文卫的干部,分别占各自比重的3.9%、0、9.5%、5.0%,显示出财政金融、教科文卫系统的干部,除了抓好具体的日常业务,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也需要加大力度。
对于上述列举的基层干部认识偏差,有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有的我行我素,你提你的新发展理念,我干我的本职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认为新发展理念比较“高大上”,是专家学者考虑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个别的甚至不知道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有的能背诵出五大发展理念,但具体是什么顺序,却一时讲不清楚。从贯彻落实情况看,极个别干部落实在口头上,而不是在具体的举措上、扎实的行动上;还有的照抄照搬甚至生搬硬套,與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够,难以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凡此种种问题,尽管只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但绝不可等闲视之。
从一个县看基层
如何落实新理念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初由六安市划归淮南市管辖。古人云“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从这个县域样本中,可以管窥五大发展理念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
客观地说,过去的五年,是寿县投入最大、变化最明显、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但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格局中考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全县140万群众的期待相比,差距依然相当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只及淮南市人均水平的30.1%、14.3%,发展不足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用县委主要领导的话说,“感觉到来自各方面压力都很大,让人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作为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寿县如何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推动新跨越?据一位县领导介绍,创新发展方面,县里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集中力量打造新桥国际产业园、争创全国“互联网 ”示范县等。协调发展方面,作为全国首批“多规合一”试点县,将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绿色发展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历史文化旅游等几个经济带。开放发展方面,突出抓好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力争引进一批牵动性强、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共享发展方面,确保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让140万群众更有获得感。
在寿县县委书记从维德看来,能不能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生态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具体来说,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班子、带队伍,压实主体责任。“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也不是脱贫攻坚任务的挑战,而是各级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挑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深刻认识岗位的特殊重要性,自觉地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 我们接触到的20余位县直干部和镇、村负责人,对于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都能侃侃而谈,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比如财政资金沉淀问题,当地的干部就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寿县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县委、县政府一直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用于改扩建县乡道路等,2015年争取到的专项资金总额占全省的1/28。当地的官员解释说:“以前向上级要资金难,现在资金相对好要了,但需要县乡配套、严格审计,把钱有效地花出去更困难,有的县区就不愿申请、不愿作为。我们从省里要了这么多资金,体现出一种主动担当精神,希望尽快打破县里的交通瓶颈。可以预期,有了新桥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站点,未来三年全县将迎来发展井喷期。”
从寿县的案例不难看出,在基层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当注意把握以下要点:一是解放思想。发展是第一要务,县区干部既要有法治意识、底线意识、看齐意识,又不能怕这怕那、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只要对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只有经过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就应该开动脑筋、勇于担当、大胆前进。二是做强产业。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落实新理念就是一句空话。要在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下功夫,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把握县域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三是优化环境。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可见,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勤廉高效的政务环境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实际上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保护。
指挥棒作用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指出,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作为引领当下中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五大发展理念考验着基层干部能否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一位县处级干部说:“时至今日,发展中容易的事都干完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反过来想,不难,要我们党员干部做什么;不攻坚克难,我们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面对前进中的困难,我们要夜以继日不怕苦,任劳任怨不喊累。”如此境界当然值得嘉许,但基层干部毕竟是理性人,除了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外,也倾向于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正因如此,提升五大发展理念的执行力,既要靠每一个基层干部的自觉努力,也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精气神。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以广西为例,2015年10月,国家审计署发布了一则公告: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竟有3119人不符合标准,其中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购买了汽车。公告一出,群众震怒,舆论哗然,广西当即问责处理52人,其中包括6名县处级干部。随后,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共派出各级干部25万人,脱产开展精准识别行动。在这过程中,广西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多名弄虚作假的干部。3个多月后,538万贫困人口被逐个识别出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成为全国精准识贫的一个范例。
2016年6月,安徽省委召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谈心会,与会者包括省内所有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党政正职。会议宣布: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脱贫摘帽后仍要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之前,阜阳等地级市为每个国家级贫困县、每个扶贫任务重的乡镇,配备了扶贫专职副书记,还向每个贫困村派驻了扶贫工作队。此外,有些部门还引入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扶贫的考核、评估和监督。这些罕见的举动,充分显示出攻坚克难的决心。
由此可见,用好五大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就必须像打好扶贫攻坚战那样,有直面问题的责任担当,有除旧布新的改革勇气,有一体贯彻的系统思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既要瞄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转型任务,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超越;又要聚焦城乡、区域、“四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战略性调整、结构性改革。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全天候办事员”、“全科型服务员”,在现实中总是冲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诸多原因,基层干部往往面临激励不足的问题。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内在动力机制在个体行为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除了实施外在的奖优罚劣之外,更要密切关注基层干部的心理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从根本上激发其事业心、强化其积极需要。面对法纪、民意和舆论的多重考问,当前既要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总之,通过充分的激励与凝聚,让基层干部群众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心无旁骛地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本文是国家行政学院课题《新形势下公务员履职尽责的动力与激励机制研究》【编号16ZBWT003】阶段性成果)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引领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转型发展的总指南与总抓手。从问题导向上看,就是在新常态下,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着力破解发展动力不足问题、发展不协调问题、环境资源约束问题、对外开放问题以及共建共享问题。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于基层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他们如何看待五大发展理念,有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能不能因地制宜、抓好落实?这些都是至关紧要的现实问题,关系到2020年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近,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随机选择广西、安徽两个省区,通过发放问卷、实地观摩、深入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实证考察。
仍有4.4%的基层干部
认识不到位
在思想上认识到位,是抓好落实的前提。为了掌握一手数据,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910份,收回910份,其中有效问卷899份,有效率为98.79%。
研究结果显示,82.8%的基层干部回答“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积极贯彻到各项工作中”;12.8%回答“发展理念很重要,要尽快学习体会,搞清楚内容要求”。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占总数的95.6%)的基层干部,都已充分认识到学习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极端重要性。但在重视程度上,仍然存在一定差异,体现在前者不仅注重学习,而且更注重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后者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加强和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0.9%的基层官员回答“工作忙事情多,有空就抓紧学习,没空以后再说”;1.9%回答“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了”;还有1.6%回答“尚不清楚”。这组数据精准地表明,在对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和理解方面,尚有4.4%的基层干部存在较大偏差。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警觉。
从人口特征变量看,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工作年限、不同区域的基层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差异不大。相对而言,不同学历的干部有一定差异,与其他学历的干部相比,拥有博士学位的干部,普遍对五大发展理念的学习力度、贯彻力度都较大。比如,93.8%的博士回答“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积极贯彻到各项工作中”;而在硕士、本科学历的干部中,回答这一选项的分别为81.1%、83.7%。
此外,不同行政级别、不同单位类别的基层干部,对新发展理念的认识都会产生较大差异。
就行政级别而言,回答“工作忙事情多,有空就抓紧学习,没空以后再说”、“这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情,把本职工作干好就可以了”、“尚不清楚”,厅级干部均为0,县处级干部分别为1.2%、0.6%、0.6%,科级干部分别为0.8%、2.6%、2.2%,显示出一定数量的县处级、科级干部,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与领悟。
就不同单位类别而言,回答这三个选项的党委系统、公检法司、财政金融、教科文卫的干部,分别占各自比重的3.9%、0、9.5%、5.0%,显示出财政金融、教科文卫系统的干部,除了抓好具体的日常业务,对新发展理念的学习也需要加大力度。
对于上述列举的基层干部认识偏差,有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有的我行我素,你提你的新发展理念,我干我的本职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认为新发展理念比较“高大上”,是专家学者考虑的事,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个别的甚至不知道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有的能背诵出五大发展理念,但具体是什么顺序,却一时讲不清楚。从贯彻落实情况看,极个别干部落实在口头上,而不是在具体的举措上、扎实的行动上;还有的照抄照搬甚至生搬硬套,與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够,难以打开新局面、实现新突破。凡此种种问题,尽管只是局部的、个别的现象,但绝不可等闲视之。
从一个县看基层
如何落实新理念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初由六安市划归淮南市管辖。古人云“郡县治,天下无不治”,从这个县域样本中,可以管窥五大发展理念如何在基层落地生根。
客观地说,过去的五年,是寿县投入最大、变化最明显、发展最快、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但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格局中考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与全县140万群众的期待相比,差距依然相当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只及淮南市人均水平的30.1%、14.3%,发展不足的矛盾仍较为突出。用县委主要领导的话说,“感觉到来自各方面压力都很大,让人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作为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县域,寿县如何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推动新跨越?据一位县领导介绍,创新发展方面,县里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创新推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集中力量打造新桥国际产业园、争创全国“互联网 ”示范县等。协调发展方面,作为全国首批“多规合一”试点县,将加快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绿色发展方面,重点规划建设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历史文化旅游等几个经济带。开放发展方面,突出抓好开放平台建设,打造县域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力争引进一批牵动性强、产业链长的大项目。共享发展方面,确保9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让140万群众更有获得感。
在寿县县委书记从维德看来,能不能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加快构建“南工北旅生态县”、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具体来说,就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强班子、带队伍,压实主体责任。“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也不是脱贫攻坚任务的挑战,而是各级干部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的挑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深刻认识岗位的特殊重要性,自觉地磨练自己、提高自己,发挥好‘关键少数’的示范作用。” 我们接触到的20余位县直干部和镇、村负责人,对于如何落实新发展理念都能侃侃而谈,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思考和做法。比如财政资金沉淀问题,当地的干部就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寿县的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县委、县政府一直积极向上级争取财政资金,用于改扩建县乡道路等,2015年争取到的专项资金总额占全省的1/28。当地的官员解释说:“以前向上级要资金难,现在资金相对好要了,但需要县乡配套、严格审计,把钱有效地花出去更困难,有的县区就不愿申请、不愿作为。我们从省里要了这么多资金,体现出一种主动担当精神,希望尽快打破县里的交通瓶颈。可以预期,有了新桥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站点,未来三年全县将迎来发展井喷期。”
从寿县的案例不难看出,在基层落实新发展理念,应当注意把握以下要点:一是解放思想。发展是第一要务,县区干部既要有法治意识、底线意识、看齐意识,又不能怕这怕那、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只要对发展有利、对群众有利,只有经过科学论证、集体决策,就应该开动脑筋、勇于担当、大胆前进。二是做强产业。没有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落实新理念就是一句空话。要在有效化解过剩产能、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下功夫,谋划和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把握县域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三是优化环境。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可见,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勤廉高效的政务环境和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实际上也是对基层干部的最大保护。
指挥棒作用
“新的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要坚决贯彻。”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指出,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的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作为引领当下中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五大发展理念考验着基层干部能否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一位县处级干部说:“时至今日,发展中容易的事都干完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反过来想,不难,要我们党员干部做什么;不攻坚克难,我们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面对前进中的困难,我们要夜以继日不怕苦,任劳任怨不喊累。”如此境界当然值得嘉许,但基层干部毕竟是理性人,除了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外,也倾向于采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动。正因如此,提升五大发展理念的执行力,既要靠每一个基层干部的自觉努力,也需要构建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更好地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精气神。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输不起的硬仗。以广西为例,2015年10月,国家审计署发布了一则公告:马山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竟有3119人不符合标准,其中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购买了汽车。公告一出,群众震怒,舆论哗然,广西当即问责处理52人,其中包括6名县处级干部。随后,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共派出各级干部25万人,脱产开展精准识别行动。在这过程中,广西通过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多名弄虚作假的干部。3个多月后,538万贫困人口被逐个识别出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扎实基础,也成为全国精准识贫的一个范例。
2016年6月,安徽省委召開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谈心会,与会者包括省内所有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党政正职。会议宣布:贫困县党政正职“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脱贫摘帽后仍要保持稳定一段时间;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之前,阜阳等地级市为每个国家级贫困县、每个扶贫任务重的乡镇,配备了扶贫专职副书记,还向每个贫困村派驻了扶贫工作队。此外,有些部门还引入第三方机构,全程参与扶贫的考核、评估和监督。这些罕见的举动,充分显示出攻坚克难的决心。
由此可见,用好五大发展理念这个指挥棒,就必须像打好扶贫攻坚战那样,有直面问题的责任担当,有除旧布新的改革勇气,有一体贯彻的系统思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既要瞄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转型任务,实现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超越;又要聚焦城乡、区域、“四化”发展不平衡问题,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战略性调整、结构性改革。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就是“全天候办事员”、“全科型服务员”,在现实中总是冲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
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诸多原因,基层干部往往面临激励不足的问题。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内在动力机制在个体行为中起决定作用。因此,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除了实施外在的奖优罚劣之外,更要密切关注基层干部的心理需求,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激励方案,从根本上激发其事业心、强化其积极需要。面对法纪、民意和舆论的多重考问,当前既要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总之,通过充分的激励与凝聚,让基层干部群众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心无旁骛地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国家行政学院;本文是国家行政学院课题《新形势下公务员履职尽责的动力与激励机制研究》【编号16ZBWT00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