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各方数据均不乐观,悲观情绪持续滋长。如果世界经济又迎来新一轮的触底徘徊,那中国定然无法独善其身。但这些数据的影响究竟会有多深?中国会遭遇增长瓶颈吗?
日本告急!美国告急!欧洲告急!中国告急!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日本的地震重建进展缓慢,美国被失业率与债务问题弄得灰头土脸,欧债危机卷土重来,中国通胀高企不下。这一切都发生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间。
世界银行6月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为3.2%,低于过去两年,并预警粮食石油价格、主权债务风险、中东北非局势等为复苏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这一切似乎在暗示,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逐渐复苏的世界经济,正酝酿新一轮的探底可能。而正面临30年转型节点的中国企业,同样正经历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紧缩的银根与货币政策,直接让民间金融走入死胡同,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破产潮若隐若现,通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让无国家补贴、无资源独享的民营企业苦不堪言。
如此困境之中,如何选择,才能够为企业布局出一个最好的未来?
看好钱袋子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企业已经习惯于坐收“胜利果实”,去西方社会打扫战场成为一种主流时尚,从资源、技术到人才、品牌,大有兼济天下的气势。然而三年之后,我们遗憾地发现,大多数的收购显得盲目而仓促,除了吉利将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收归旗下,其他的尝试大多无疾而终。这背后除了欧美国家的排斥与政策壁垒之外,我们自身是否具有与之匹配的驾驭能力被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至今日,在全世界都缺钱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不冷静下来,再一次被扩张的预期冲昏头脑,最可能的结果是覆水难收、后防告急。毕竟此时,中国的实际状况是:热钱涌动,银根紧缩,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生产成本持续升高。
看好钱袋子,此时比善用钱袋子更为重要。会花钱是一门学问,不赔钱更是一种智慧。
苦修“内功”
然而看好钱袋子,对于此时的中国企业尚且不够。来自华尔街的一项数据足以令国人警醒。在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热潮中,截止今年6月中旬,已经有13家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勒令停牌整顿。这绝非一种光荣,其中恰恰暴露出了中国企业的“内功修为”尚欠火候。
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中国企业存在大批有实力也有资本进行扩张的“潜力股”。但是在衰退预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却应该是将目光从扩张投向管理,从企业内部减能增效,有效地弥补快速发展时期的管理短板。产业链上下游健全与否、商业模式生命力持久与否、人材储备深度足够与否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考虑,都应当迫切地提上日程表。
中国企业此时不仅要面临着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同时必须正视30年的转型节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中国企业却实实在在的以牺牲质量与效率为代价换来了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以速度作为制胜武器的时候,惟有优秀的管理、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成熟健全的商业模式等等“内功修为”,才能继续保证中国企业的优势。
不希望在退潮时成为被耻笑的裸泳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穿上足够健全的保护衣。
责任编辑:化 石
日本告急!美国告急!欧洲告急!中国告急!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日本的地震重建进展缓慢,美国被失业率与债务问题弄得灰头土脸,欧债危机卷土重来,中国通胀高企不下。这一切都发生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之间。
世界银行6月7日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将为3.2%,低于过去两年,并预警粮食石油价格、主权债务风险、中东北非局势等为复苏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这一切似乎在暗示,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逐渐复苏的世界经济,正酝酿新一轮的探底可能。而正面临30年转型节点的中国企业,同样正经历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紧缩的银根与货币政策,直接让民间金融走入死胡同,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破产潮若隐若现,通胀带来的高成本压力让无国家补贴、无资源独享的民营企业苦不堪言。
如此困境之中,如何选择,才能够为企业布局出一个最好的未来?
看好钱袋子
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看好自己的钱袋子。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企业已经习惯于坐收“胜利果实”,去西方社会打扫战场成为一种主流时尚,从资源、技术到人才、品牌,大有兼济天下的气势。然而三年之后,我们遗憾地发现,大多数的收购显得盲目而仓促,除了吉利将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收归旗下,其他的尝试大多无疾而终。这背后除了欧美国家的排斥与政策壁垒之外,我们自身是否具有与之匹配的驾驭能力被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时至今日,在全世界都缺钱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如果不冷静下来,再一次被扩张的预期冲昏头脑,最可能的结果是覆水难收、后防告急。毕竟此时,中国的实际状况是:热钱涌动,银根紧缩,通胀压力日益增大,生产成本持续升高。
看好钱袋子,此时比善用钱袋子更为重要。会花钱是一门学问,不赔钱更是一种智慧。
苦修“内功”
然而看好钱袋子,对于此时的中国企业尚且不够。来自华尔街的一项数据足以令国人警醒。在2010年开始的新一轮中国概念股赴美上市热潮中,截止今年6月中旬,已经有13家中国概念的上市公司被证监会勒令停牌整顿。这绝非一种光荣,其中恰恰暴露出了中国企业的“内功修为”尚欠火候。
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中国企业存在大批有实力也有资本进行扩张的“潜力股”。但是在衰退预期中,最需要做的事情却应该是将目光从扩张投向管理,从企业内部减能增效,有效地弥补快速发展时期的管理短板。产业链上下游健全与否、商业模式生命力持久与否、人材储备深度足够与否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考虑,都应当迫切地提上日程表。
中国企业此时不仅要面临着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同时必须正视30年的转型节点。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中国企业却实实在在的以牺牲质量与效率为代价换来了3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到了必须转变发展方式的时候。当我们无法以速度作为制胜武器的时候,惟有优秀的管理、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成熟健全的商业模式等等“内功修为”,才能继续保证中国企业的优势。
不希望在退潮时成为被耻笑的裸泳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穿上足够健全的保护衣。
责任编辑:化 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