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平面设计教育教学必须实行有力有效的改革措施,为市场培养出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单纯的平面设计教育不能满足平面设计专业的需求,应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平面设计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民族文化感情
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成为设计类专业的热门专业,甚至连原来的理工科高校也都纷纷开设了此类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多,但是,就业形势并不太令人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尚未能够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在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照理来说,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市场需求非常大,学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何会造成今天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所以,平面设计教育教学必须实行有力、有效的改革措施,为市场培养出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作为一直奋战在平面设计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单纯的平面设计教育并不能满足平面设计专业的需求,还应该加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笔者拟从个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一、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任何专业的教育都应该重视这一点。但是,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创造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平面设计作品要能吸引观者的注意,产品才能更好地得以推广。没有创造力的作品,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而创造力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平面设计课中,除了在平面设计的专业课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适当地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的课程,引导适合开发学生智力。这种方法可弥补大多数学生思维能力的薄弱,对于平面设计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系统地去了解创造性发挥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基本原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重视自己的思维能力,并自主自觉地将其运用于专业实践之中,主动开发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在面对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首先就会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设计元素的构想与联想,把所能联想到的事物以图或文的形式写下来。思维能力发散得越广泛的学生,他的作品中的元素就越丰富,也就越有创新性。
二、民族文化感情的熏陶
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地追赶世界文化潮流。高校的平面设计教育应该把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当中,起到精神文化传承的作用。因此,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如何将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对民族文化传统作出合平规律的继承与发展。当今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使得平面设计也开始求新求变。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既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又有自身不同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对于这些民族文化要素的研究和学习,并利用到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来,以便于体现出中国的个性和特性。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方法研究与意义体现在民族文化符号作为平面设计的使用元素。“民族性”是平面设计的心脏和灵魂,任何一种所谓“国际化”的平面设计潮流都不可能摆脱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
将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既是对设计文化修养的提升,也是对蕴涵中国民族文化的平面设计方式的一种推广。借助对中国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将会开创中国平面设计的新局面,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之路。
三、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它包括了专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内容。
社会在进步,时代对于平面设计师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往那些仅仅依靠设计样稿就来完成作品的平面设计师,不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平面设计作品很多都是直接对应于市场,所以相应地,时代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应该了解熟悉生产的流程和各个环节,对相应的工艺及材料进行市场调查与了解,并熟悉市场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将优秀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环境平面设计中,平面设计师应该对配电和给水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综合考虑其配套设施,然后才能进行设计。可见,平面设计师的工作不能只考虑到艺术效果,还要考虑到作品的实用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过程。
平面设计的目的在于服务全社会,所以设计工作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本。一些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都应该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例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能源等,都应该引起关注。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的经济动态与发展局势,将该主题融入自身的设计作品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这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应用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个体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有效地形成和发展起来。
四、团队协作意识的强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设计师只需要完成设计,但是现在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其他的内容,包括研究、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等各个阶段。还有市场需求变化速度的加快,使现代产品从开发到占有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由于运作已成熟,而转向了对时间成本的控制。节省时间成本,则必须要求平面设计人员与负责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并行协作。同时,作为设计生产行业,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复杂分工,也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一种必要。当今,一个平面设计师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协调的精神,即使设计的作品再优秀,也很难给公司的发展创造效益。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布置一些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课题或项目,分组完成包括设计构思、设计草图、设计市场调研等在内的任务,最终一起定稿协作完成整个设计创作。
【关键词】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意识:民族文化感情
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成为设计类专业的热门专业,甚至连原来的理工科高校也都纷纷开设了此类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不多,但是,就业形势并不太令人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尚未能够适应当下的市场需求。普通的应届毕业生在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上,还远远没有达到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照理来说,平面设计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市场需求非常大,学生就业应该不成问题,但为何会造成今天的局面呢?
笔者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在于我们的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所以,平面设计教育教学必须实行有力、有效的改革措施,为市场培养出优秀的平面设计师。作为一直奋战在平面设计教学一线的一名普通高校教师,笔者认为,单纯的平面设计教育并不能满足平面设计专业的需求,还应该加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笔者拟从个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对当前的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平面设计能力。
一、创新能力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任何专业的教育都应该重视这一点。但是,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创造性思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平面设计作品要能吸引观者的注意,产品才能更好地得以推广。没有创造力的作品,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而创造力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平面设计课中,除了在平面设计的专业课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能力之外,还可以适当地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的课程,引导适合开发学生智力。这种方法可弥补大多数学生思维能力的薄弱,对于平面设计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系统地去了解创造性发挥的心理机制以及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潜能等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地认识基本原理,这样才可以让学生重视自己的思维能力,并自主自觉地将其运用于专业实践之中,主动开发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和创新能力。具备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在面对一个设计方案的时候,首先就会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设计元素的构想与联想,把所能联想到的事物以图或文的形式写下来。思维能力发散得越广泛的学生,他的作品中的元素就越丰富,也就越有创新性。
二、民族文化感情的熏陶
随着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强,我们更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断地追赶世界文化潮流。高校的平面设计教育应该把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到教育教学当中,起到精神文化传承的作用。因此,现代平面设计教育改革应该注重如何将富有民族风格的文化资源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对民族文化传统作出合平规律的继承与发展。当今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使得平面设计也开始求新求变。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既有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又有自身不同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对于这些民族文化要素的研究和学习,并利用到现代的平面设计中来,以便于体现出中国的个性和特性。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方法研究与意义体现在民族文化符号作为平面设计的使用元素。“民族性”是平面设计的心脏和灵魂,任何一种所谓“国际化”的平面设计潮流都不可能摆脱其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土壤和根基。
将这些民族文化符号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既是对设计文化修养的提升,也是对蕴涵中国民族文化的平面设计方式的一种推广。借助对中国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将会开创中国平面设计的新局面,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平面设计之路。
三、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并使大学生从中接受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它包括了专业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内容。
社会在进步,时代对于平面设计师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往那些仅仅依靠设计样稿就来完成作品的平面设计师,不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平面设计作品很多都是直接对应于市场,所以相应地,时代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应该了解熟悉生产的流程和各个环节,对相应的工艺及材料进行市场调查与了解,并熟悉市场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才能够更好地将优秀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在环境平面设计中,平面设计师应该对配电和给水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综合考虑其配套设施,然后才能进行设计。可见,平面设计师的工作不能只考虑到艺术效果,还要考虑到作品的实用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实践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融合的实践过程。
平面设计的目的在于服务全社会,所以设计工作应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本。一些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都应该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例如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能源等,都应该引起关注。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的经济动态与发展局势,将该主题融入自身的设计作品之中。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增长见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成人成才的重要途径,这是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们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高校和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应用相关的陈述性知识,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个体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有效地形成和发展起来。
四、团队协作意识的强调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平面设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设计师只需要完成设计,但是现在设计师还需要掌握其他的内容,包括研究、规划、设计、制造、使用等各个阶段。还有市场需求变化速度的加快,使现代产品从开发到占有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要素由于运作已成熟,而转向了对时间成本的控制。节省时间成本,则必须要求平面设计人员与负责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并行协作。同时,作为设计生产行业,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的复杂分工,也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一种必要。当今,一个平面设计师如果缺乏与他人合作协调的精神,即使设计的作品再优秀,也很难给公司的发展创造效益。
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可有意布置一些需要协作才能完成的课题或项目,分组完成包括设计构思、设计草图、设计市场调研等在内的任务,最终一起定稿协作完成整个设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