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学生与文言文之间“代沟”的影响,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困难重重,古奥难懂是学生对古文最深的纠结。恰当的情境可以帮助学生与“古人”建立起精神通感,从而使文言文的思想内涵被学生有效吸收和理解基于此,笔者拟从实践角度,通过具体案例谈谈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构建情境。
要想领悟文言文的精神内涵,需要学生对文言文的內容、背景、情感有较好的把握,但高中生与文言文所呈现的那段“历史”有着相当深广的“代沟”。高中生死抠一些翻译技法,可能对通常难度的文言文能够读通,但却不能读懂,只能说刚刚满足了学生应试的最低需求,对发展语文能力,以至发展综合素养,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而,采用情境法架起学生与文言文间的沟通桥梁,使他们尽可能与文本接近,从而深度领悟文本,就成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
当然,情境的构建要有一定章法,随意而盲目的情境只能适得其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具体谈一谈如何操作。
一、借用影像构建情境
在教学近现代文本时,教师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构建情境。比如《江南的冬景》(郁达夫),从网络上很容易找到江南冬天景物的影像,向学生展示。而且,身处南方的学生对这样的情景也有着亲身的体验,这个情境就比较容易构建。但文言文所涉及的内容就不同了,在那个没有影像资料可以留存的年代,越远的历史越是“物不是人亦非”。因而,大多(除了个别历史文物、建筑,如黄鹤楼、岳阳楼等)只能用“借”的方法来构建情境。比如“借”当代影视剧(最好不用“戏说“的)、“借”国画、古典音乐等,为学生构建尽可能接近原貌的情境。
例如,《阿房宫赋》不是一篇建筑“说明文”,而是借物论政的“资治”篇,对于这篇文章,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辉煌与衰败”的巨大反差,才能领会“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这一核心思想。但阿房宫已经消失两千多年,就算作者本人也是用想象来描绘的。怎样让学生感受“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间奢华与落寞的巨大反差?我就用壮观的故宫;坚强屹立的华表;圆明园遗址;颐和园寻常百姓游乐;电影《秦始皇》;秦始皇兵马俑这些资料将学生带入“物是人非花已去”的情境中。这时,学生就不再是将思维局限在阿房宫的景物上,而是与杜牧的情感产生共情,深度理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个思想。
二、学生构建学习情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言文的理解、消化,不仅是个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后者,在当前强调“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发展”的理念下,更值得教师去关注并落实。再加上文言文所涉及的情态已经不可“复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文言文的特征,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构建解读的情境呢?
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其实并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精神主旨,这是一篇叙事文,就不怕学生会因把握不好而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恰恰可以放开学生手脚,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文章。教师事先安排几名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在课堂上请这几位学生(分别扮演秦伯、佚之狐、烛之武等)表演文本,给学生构建起一个直观的情境,
但这不是主体,而只是作为一个帮助学生感性理解的导入。
然后,教师与学生互动:“读了文章,也看了表演,大家说说感受吧,可以总说也可以从细节上说(打开思维空间),可以古今对比也可以结合自身(提供思路)”……“老师,什么都可以说吗?”“嗯,思尽可言,言无不尽”……刚开始,学生还有点放不开,聊了几句后,思维就放开了。有的学生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这句话让我想到当今一些霸权国家,无端发动局部战争,尽是一些站不住脚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的说:“我看到了高超的谈判技巧,一是要表现出全心全意替对方考虑,二是想办法利用矛盾,我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可能会用到,在外交上更是值得学习的技巧。”有的说:“请人吃饭,提前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这个郑伯,死到临头了起用烛之武,享乐的时候不知用人才,临危而用,道歉也是假意,根本就不尊重烛之武。要是我,哼……(教师表态:家国事大,个人荣辱事小,建议,对老板可以——学生大笑——对国家还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每名学生的表述,其实都是给学生构建了一个不同的解读情境。这种开放、自建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极有益处。
以上是笔者经常使用的两个文言文教学的情境构建方法,其实情境构建有章法无模式——教无定法,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掌握,比如朗读法、问题法、类比法等都是有效的构建情境方法。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相信广大教师都能举一反三,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有效方法。
要想领悟文言文的精神内涵,需要学生对文言文的內容、背景、情感有较好的把握,但高中生与文言文所呈现的那段“历史”有着相当深广的“代沟”。高中生死抠一些翻译技法,可能对通常难度的文言文能够读通,但却不能读懂,只能说刚刚满足了学生应试的最低需求,对发展语文能力,以至发展综合素养,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而,采用情境法架起学生与文言文间的沟通桥梁,使他们尽可能与文本接近,从而深度领悟文本,就成了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最常用的策略。
当然,情境的构建要有一定章法,随意而盲目的情境只能适得其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具体谈一谈如何操作。
一、借用影像构建情境
在教学近现代文本时,教师可以使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来构建情境。比如《江南的冬景》(郁达夫),从网络上很容易找到江南冬天景物的影像,向学生展示。而且,身处南方的学生对这样的情景也有着亲身的体验,这个情境就比较容易构建。但文言文所涉及的内容就不同了,在那个没有影像资料可以留存的年代,越远的历史越是“物不是人亦非”。因而,大多(除了个别历史文物、建筑,如黄鹤楼、岳阳楼等)只能用“借”的方法来构建情境。比如“借”当代影视剧(最好不用“戏说“的)、“借”国画、古典音乐等,为学生构建尽可能接近原貌的情境。
例如,《阿房宫赋》不是一篇建筑“说明文”,而是借物论政的“资治”篇,对于这篇文章,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辉煌与衰败”的巨大反差,才能领会“灭六国者,六国也……族秦者,秦也”这一核心思想。但阿房宫已经消失两千多年,就算作者本人也是用想象来描绘的。怎样让学生感受“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与“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间奢华与落寞的巨大反差?我就用壮观的故宫;坚强屹立的华表;圆明园遗址;颐和园寻常百姓游乐;电影《秦始皇》;秦始皇兵马俑这些资料将学生带入“物是人非花已去”的情境中。这时,学生就不再是将思维局限在阿房宫的景物上,而是与杜牧的情感产生共情,深度理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个思想。
二、学生构建学习情境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言文的理解、消化,不仅是个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构建的过程。后者,在当前强调“个性化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多元发展”的理念下,更值得教师去关注并落实。再加上文言文所涉及的情态已经不可“复原”,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文言文的特征,开放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构建解读的情境呢?
例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其实并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精神主旨,这是一篇叙事文,就不怕学生会因把握不好而偏离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恰恰可以放开学生手脚,允许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文章。教师事先安排几名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准备,在课堂上请这几位学生(分别扮演秦伯、佚之狐、烛之武等)表演文本,给学生构建起一个直观的情境,
但这不是主体,而只是作为一个帮助学生感性理解的导入。
然后,教师与学生互动:“读了文章,也看了表演,大家说说感受吧,可以总说也可以从细节上说(打开思维空间),可以古今对比也可以结合自身(提供思路)”……“老师,什么都可以说吗?”“嗯,思尽可言,言无不尽”……刚开始,学生还有点放不开,聊了几句后,思维就放开了。有的学生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这句话让我想到当今一些霸权国家,无端发动局部战争,尽是一些站不住脚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有的说:“我看到了高超的谈判技巧,一是要表现出全心全意替对方考虑,二是想办法利用矛盾,我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可能会用到,在外交上更是值得学习的技巧。”有的说:“请人吃饭,提前三天为请、两天为叫、当天为提溜。这个郑伯,死到临头了起用烛之武,享乐的时候不知用人才,临危而用,道歉也是假意,根本就不尊重烛之武。要是我,哼……(教师表态:家国事大,个人荣辱事小,建议,对老板可以——学生大笑——对国家还是一片冰心在玉壶)”……每名学生的表述,其实都是给学生构建了一个不同的解读情境。这种开放、自建的情境,对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极有益处。
以上是笔者经常使用的两个文言文教学的情境构建方法,其实情境构建有章法无模式——教无定法,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内容和学生需求灵活掌握,比如朗读法、问题法、类比法等都是有效的构建情境方法。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思路供大家参考,相信广大教师都能举一反三,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