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塑造人生》框题教材分析与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hu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塑造人生》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的内容。通过对其从课程标准解读、内容的结构和作用、教学重难点把握、相关社会热点分析与教材呈现方式评析及建议五个方面的分析研究,力图加深教师对本框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实施教学。
  关键词:优秀文化;精神世界;精神力量;全面发展
  一、本框题的课程内容目标分析
  本框题是高中《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课程标准关于本框题的要求如下:
  内容目标 提示与建议
  一、文化与生活
  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讲座:某一文化作品的鉴赏或解读。
  请学生推荐自己所钟爱的文化作品,并说明理由,分享积极向上的文化体验。
  辩论:以“网吧文化的两面性”为主题。讨论:“物质富有,精神贫困”;“物质贫困,精神富有”;“物质、精神都富有”。
  从课标可以看出,“赏析”“感悟”和“确信”表达过程性目标的涵义。首先,“赏析优秀文化产品”对课程内容和课程开展方式提出要求,要在本课中呈现多种优秀文化产品。其次,“感悟……”说明本框关注引起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感性认识,并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一认识内化于心。此外,“确信……”则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领悟到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更能将其融入到价值观之中。最后,右栏“提示与建议”所列举的活动,不仅契合学生的生活,而且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领悟本框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认识能力及道德发展水平,本人认为本框教学的所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能力目标:能够自觉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优秀文化的影响,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树立主动弘扬优秀文化的正确价值观。
  二、本框题内容的结构和作用
  从“单元”的角度,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从生活出发,阐述了文化的内涵、文化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为后三单元深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了良好的铺垫,四个部分共同构成了全书的完整体系。
  从“课”的角度,第一单元共有两课,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主要以社会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从人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文化影响的特点,揭示出文化与人成长的关系。两课分别从宏观社会和微观个人的角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目”的角度,本框主要阐述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第一目“丰富精神世界”是作用之一,其中“探究与共享”和文化名人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并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目“增强精神力量”也是作用之一,通过相关链接以及“探究与共享”,阐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促进学生对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理解。第三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说明了社会发展与人全面发展的关系,并对人全面发展的表现作出解释,强调了优秀文化在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三、本框题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上述内容中对于新课标和本框内容结构与作用的分析,结合当今新时代的特点,同时意识到社会发展对于青少年素质全面提升的要求,本人认为本框的教学重点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由:从学科知识系统而言,由此三点组成的“文化对人的作用”与“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构建了第二课的完整体系。从文化教育功能而言,理解这一重点能够影响学生的态度行为,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接受优秀文化,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转变。
  本框的教学难点是: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由: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本身具有复杂性。“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主客观的双重性,“在主观上,人总是倾向于不断追求尽可能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也不断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这里应当突出人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优秀文化的主动接受。此外,“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实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揭示出全面发展的现实合理性。大工业生产社会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也提供了现实可能。原因在于“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胜”,工业社会在个人与社会间建立了更为普遍的联系,而优秀的文化作品也是联系之一。最后,应当指出“全面发展并不是指平均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律化,更不是指所有个人的发展都必须遵从一个相同的模式”。全面发展蕴含着“个性自由发展”的可能,它为个性發展提供了基础,个性发展也为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应当注意到全面与个性的相互关系。
  四、与本框题相关社会热点分析
  社会热点:央视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以来,引发热议,收获好评无数。《千里江山图》展现的是国家锦绣江山的秀美与万古传承,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是一种对国家精美工艺的认可,越王勾践剑是中华兵器文化代表,8000岁骨笛和曾侯乙编钟是中华音乐文化代表……类似这样具有家国观念的文物故事汇聚成了节目的主旋律,挖掘出民族精神和深度。
  对热点的分析:节目《国家宝藏》是优秀文化作品之一。节目中所展现的各种文物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工艺,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种类丰富多样,是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良好体现;此外,节目中试图挖掘民族精神和文化深度,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可见“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最后,个性发展也是全面发展的题中之义,本节目能够提高观众审美能力,启发青少年对于文学、绘画、手工艺等的兴趣,这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五、本框题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与建议
  (一)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
  (1)第一目:第一部分“探究与共享”列举了诗句,以及鲁迅、曹禺等人的名著,引发学生关于文化作用的思考,随后插入巴金以及雪莱的名言,反映了优秀文化丰富人精神世界的作用。第二部分“探究与共享”通过四幅图片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丰富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方面的作用。
  (2)第二目:首先,“相关链接”通过介绍法国国歌《马赛曲》来体现“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其次,“探究与共享”中列举的《国际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体现了本框的主题。最后,在“探究共享”中展示“铁人精神”相关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中的强大精神力量。
  (3)第三目:第一部分中“探究与共享”通过赣南某个小山庄的婚俗的变化情况体现出“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前面发展”。第二部分中 “专家点评”反映了我国人民在当今时代,物质生活基本满足后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关注,突出社会发展与优秀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评析与建议
  (1)素材选取类型较为单一。第一目集中为优秀文学作品,不符合课本中关于文化活动的列举:“文学欣赏、音乐欣赏、绘画欣赏、文物欣赏等”。第二目选取的素材集中为歌曲,对于“优秀文化”的展现不够全面。在实际教学中此处需要教师分别添加不同类型的素材。建议将第一目“探究与共享”中的名著列举改为音乐或影视作品,将第二目中的《马赛曲》改为文学作品的节选,例如《少年中国说》等。
  (2)设问缺乏思考性。第一目中针对诗句的设问是:“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本人认为其对于“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导入作用不明显。该设问易引发学生的发散思考,对于“丰富精神世界”这一结论没有明确指向性。建议将其改为“深情朗诵,并谈谈这些诗句分别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样提问能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诗句的不同精神内涵。第二目“探究与共享”中的设问:“联系当时的背景,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吗?”本人认为这一问题过于直白,不能引起深度思考。建议改为“‘铁人精神’是如何展现其力量的?除此之外,你是否还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其他精神?”这样提问或可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深入理解,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
  (3)第三目中材料的选取与呈现方式是比较完备的,不足之处在于:“探究与共享”和“专家点评”都侧重于社会发展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展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来说是片面的,没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建议在“专家点评”环节增加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容,以充分体现其相互作用。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M].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万泽(1997—),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
其他文献
摘 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的诸多游戏中,无论是大班的幼儿还是刚刚入园的小班新生,他们最喜欢的还是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贴近生活、了解生活的重要手段,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幼儿对生活的印象。  关键词:幼儿;角色游戏;任性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行为的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给予幼儿
期刊
摘 要: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在近几年逐渐变成热门的文化现象。QQ、微信、微博等热门聊天工具和视频播放平台让人们的生活不在局限在电视机前和面对面地交流。由于通过网络人们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大众更依赖于网络而渐渐建立起网络社会,网络文化也就应时而生。网络文化在全民带来娱乐和精神解放的同时,也带来类似诚信缺失等问题。本文通过初探网络文化和网络的诚信缺失现象,可为两者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带来更深刻的启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一些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重构,尤其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空间重构更为明显。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及其空间组织的作用结果,将外在表征和内在功能相结合的“城市功能空间”,是理解城市发展规律的重要视角。  科学出版社在2017年出版了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蔡安宁博士的专著《北京城市功能空间重构》
期刊
摘 要:马烙印哈萨克语作为“唐巴”,即“Tangba”。“唐巴”一词在突厥语族语言中泛指标记,也作烙在马匹、牛、骆驼等大型牲畜身上的印章符号。牲畜身上做的标记即烙印不仅用于区别各家的牲畜,在背后更是能够体现出游牧人群族群关系,社会问题,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以伊犁州巩留县哈萨克族各部落为例,试着探讨哈萨克族马烙印文化,它在哈薩克社会当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飞快的现代化进程当中,对现代化与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地方还是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治理体系也有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本文就立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对其所拥有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而后提出了学界目前认可的两种实现路径。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能力  我们常说
期刊
摘 要:医学院校学生和临床工作者在临床的不断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尤其对于基层医院工作者更是如此。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正确而合理的使用药物,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头等大事。临床医生熟练掌握好临床各科用药的适应症、剂量、联合用药特点、不良反应信息等知识,立足临床,辨证施治,正确运用中西成药,日益成为临床医学中的一门必修课。日益繁多的成药特点各异,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的找到权威用药信
期刊
摘 要: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分析,主要從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及世界经济贸易全面展开的保障等视角进行论述,而且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能够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发展;国家建设  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建设的思维与理念也会具有差异之处,需要基于时代发展的特点
期刊
摘 要: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体系之间转化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利于实现不同文明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在实现各民族之间经济共同发展方面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因此,做好各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也成为了现阶段民族交流之间的重要问题。其中,翻译作为实现两个民族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对于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以及文化传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运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翻译理论的作用和
期刊
摘 要:量词丰富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也是语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断代史研究是系统的量词发展史研究的前提,李建平的新作《隋唐五代量词研究》的出版,可以同其《先秦两汉量词研究》及刘世儒的《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共同构建量词从萌芽到初步成熟的序列,是汉语量词研究重要的新进展。  关键词:隋唐五代;量词;语法化  从《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研究,较多借鉴了印欧语系的研究框架,而与印欧语系的语法体系相比量词丰富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提升,于是对于云南边境西部开发的战略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而随着各个地区的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在此过程中也不免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城镇化发展极为不平衡以及一些区域的城镇化发展不够全面等等问题。本文通过进行云南边境口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型路径分析和探索,得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路径发展方案和策略,以供各区域进行自我领域的城镇化发展提供相應的理论和创新发展路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