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范类院校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较差,这已成为制约师范类院校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分析了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具体表现、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师范类院校 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师范类院校的考研率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应该说考研率高,得益于师范类院校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和高质量的本科教学。考研率高,同时表明了学生的基本功扎实,理论基础扎实。可以说,这是师范类院校的一个特色。有这么多的学生考上研、考上博,到一个更高的岗位去深造,这本身是好事。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师范类院校的高考研率,在全国高教界引起很大反响,高教界形成了对师范类院校学生的普遍歧视,认为他的毕业生是高四、高五,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而实践、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现在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考研,尽管初试成绩可能很好,部分名牌高校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却把他们拒之门外,甚至笔试第一不录取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这种高分不被录取的现象,在师范类院校是一个普遍现象,师范类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验动手能力远不如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生,这是被高教界普遍认为的高分低能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师范类院校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更是制约师范类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高等教育的任务与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近几年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发展速度喜人,但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改变我国当前的落后状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关键。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高等教育由于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最终质量,因而地位显得更为举足轻重。
2.师范类院校的地位与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师范类院校肩负着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师范类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师范类院校顾名思义是培养师资的,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院校的职能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一方面,不少基层教育单位教职人员日趋饱和;另一方面,随着师范类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不少专业的学生开始跨行业就业。师范类院校改革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院校开始走综合性大学发展之路。
3.师范类院校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师范类院校的改革相对滞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显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动手能力差。如何培养、全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改革中的一个当务之急。
(1)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师范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差、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遇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强;部分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在中学实验教学中暴露出明显不足,许多基本实验操作不规范;来自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期间,暴露出明显的科研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办学思想陈旧,依然停留在为中小学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这样一个层次上,轻视实验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办学条件的局限,部分师范类院校对实验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年年增加投入,但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导致学生多仪器少,很多学生因此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师范类院校过分强调“考研率”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生成绩而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业仅仅满足于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或只看不动手,实验报告随便抄抄,从而与少有的锻炼机会失之交臂。
(2)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师范类院校学生培养和锻炼动手能力,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努力。
首先,主观方面必须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明确动手的重要性,思想上对锻炼动手能力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验课之前,进行充分地预习并思考实验思考题,将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以备届时通过实验去验证或向指导老师请教;实验课上,认真听讲,尤其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绝不能只满足于记录数据或只看不做,充分利用有限的设备条件,全方位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充分利用实验中的闲暇时间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实验报告。对偏离过大的数据,要合理取舍,绝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地随意丢弃,更不能编造、伪造实验数据,要摒弃抄袭实验报告的陋习。要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得失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善于捕捉实验中的偶然现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客观上,师范类院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实验工作的投入,搞好实验室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实验室队伍,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减少闲置浪费,引导学生不断适应新仪器、新设备,锻炼新技能,不能害怕学生出错,要通过纠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校系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师范类院校实验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搞好理工科专业建设,加强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等环节的教育质量,为全校包括人文在内的各专业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全面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已成为师范类院校广大师生的共识。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培养、锻炼乃至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全面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将不仅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适合于传统的中、高等教育战线,而且适合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相关行业。因而,与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相比,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甚至会赢得更多的深造、择业、就业的机会。师范类院校势必将迎来全新的更快速的发展契机,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更好地为迅猛发展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继南.高等教育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9.
[关键词] 师范类院校 学生动手能力 培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师范类院校的考研率一直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应该说考研率高,得益于师范类院校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和高质量的本科教学。考研率高,同时表明了学生的基本功扎实,理论基础扎实。可以说,这是师范类院校的一个特色。有这么多的学生考上研、考上博,到一个更高的岗位去深造,这本身是好事。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师范类院校的高考研率,在全国高教界引起很大反响,高教界形成了对师范类院校学生的普遍歧视,认为他的毕业生是高四、高五,只会死读书、读死书,而实践、实验动手能力较差。现在师范类院校本科毕业生考研,尽管初试成绩可能很好,部分名牌高校和中科院的研究所,却把他们拒之门外,甚至笔试第一不录取的现象每年都会发生。这种高分不被录取的现象,在师范类院校是一个普遍现象,师范类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但是实验动手能力远不如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学生,这是被高教界普遍认为的高分低能现象,这直接影响到师范类院校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更是制约师范类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已成为高教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高等教育的任务与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合格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近几年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发展速度喜人,但我国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改变我国当前的落后状态,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关键。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高等教育由于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最终质量,因而地位显得更为举足轻重。
2.师范类院校的地位与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师范类院校肩负着培养“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重任。师范类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师范类院校顾名思义是培养师资的,然而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院校的职能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一方面,不少基层教育单位教职人员日趋饱和;另一方面,随着师范类院校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不少专业的学生开始跨行业就业。师范类院校改革日益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院校开始走综合性大学发展之路。
3.师范类院校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师范类院校的改革相对滞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时显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动手能力差。如何培养、全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改革中的一个当务之急。
(1)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师范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差、对于实验现象的解释、遇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不强;部分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在中学实验教学中暴露出明显不足,许多基本实验操作不规范;来自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在读研究生期间,暴露出明显的科研能力不强,动手能力差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办学思想陈旧,依然停留在为中小学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教师这样一个层次上,轻视实验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验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由于办学条件的局限,部分师范类院校对实验设备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年年增加投入,但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导致学生多仪器少,很多学生因此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为缓解就业压力,部分师范类院校过分强调“考研率”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生成绩而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有限的实验条件下业仅仅满足于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或只看不动手,实验报告随便抄抄,从而与少有的锻炼机会失之交臂。
(2)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师范类院校学生培养和锻炼动手能力,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去努力。
首先,主观方面必须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明确动手的重要性,思想上对锻炼动手能力的必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在实验课之前,进行充分地预习并思考实验思考题,将不明白的地方做好标记,以备届时通过实验去验证或向指导老师请教;实验课上,认真听讲,尤其对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要做到心中有数,一定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绝不能只满足于记录数据或只看不做,充分利用有限的设备条件,全方位锻炼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熟练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充分利用实验中的闲暇时间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独立、高质量地完成实验报告。对偏离过大的数据,要合理取舍,绝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地随意丢弃,更不能编造、伪造实验数据,要摒弃抄袭实验报告的陋习。要对实验中的异常现象、实验得失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善于捕捉实验中的偶然现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客观上,师范类院校应该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实验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实验工作的投入,搞好实验室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动手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爱岗敬业的实验室队伍,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减少闲置浪费,引导学生不断适应新仪器、新设备,锻炼新技能,不能害怕学生出错,要通过纠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校系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推进师范类院校实验工作再上新台阶;大力搞好理工科专业建设,加强相关专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金工实习等环节的教育质量,为全校包括人文在内的各专业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创造条件。
三、结束语
全面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已成为师范类院校广大师生的共识。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培养、锻炼乃至提高师范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将不再是一句空话。全面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将不仅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适合于传统的中、高等教育战线,而且适合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相关行业。因而,与工科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相比,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甚至会赢得更多的深造、择业、就业的机会。师范类院校势必将迎来全新的更快速的发展契机,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站稳一席之地,更好地为迅猛发展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继南.高等教育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