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的语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9671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课堂能“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是每位教师的心愿。经过这十几年的不断探索,不断实验,不断总结,课堂中有精彩的朗读,幽默的语言,浓厚的情感,课堂就能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乐而忘返,乐此不疲。
  关键词:朗读;幽默;情感;语文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工作了三十三年的教师,举行了一堂非常成功的观摩课后,有人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说:“这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也可以说实验室的准备,则花了约十五分钟。”一辈子的时间与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一堂“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的语文课,使我深深陷入沉思。莫向斯基在《爱因斯坦的教育》一文中曾说:“如果一个教师使自己周围充满了一片死气沉沉的气氛,那么一切都将在这种气氛中凋零,枯萎。谁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有趣,谁才是一个善于教学的人。”于是针对语文课堂,我与你们一起来分享一些我的心得。
  一、 朗读——让课堂绽放精彩
  古人言:“学文入门在读书,学文入境也在读书。”也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如初一年级,我开了朗读课,让学生自己找文章,找背景音乐,再通过朗读比赛的方式,学生的朗读兴趣被激发,从而朗读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上每堂课中,朗读成了精彩的一幅画卷。特别是早读课时,朗朗的读书声传遍了整个校园,得到了同组老师的一致认可。朗读能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激情,点亮沉闷的气氛,有声有色的朗读在课堂上绽放精彩。
  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通过默读、听录音朗读、教师示范读、分小组朗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让课堂不断绽放精彩。又如:《黄河颂》,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丽画面,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先请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乐朗读,然后让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接着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最后学生一起随配乐朗读。朗读教学法正体现了“观书须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让学生进入“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的境界。
  除了现代文、诗歌、散文,文言文更需要朗读,俗语说:“得之于口,又铭之于心。”“读之以情,感之以趣。”我们可以通过单独读、齐声读、分组读、男女读、竞赛读、配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领读等朗读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气氛,绽放出精彩。
  二、 幽默——让课堂妙趣横生
  作家王蒙认为:“幽默感是智力上的优越感,幽默的话语能减除痛苦,抵消伤感,缓解紧张,松弛情绪。”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要善激趣,巧启智,要用新鲜、优美、风趣的语言步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带领他们不断进入求知新境地。”伟大的教育家都把幽默运用到教学中,让课堂妙趣横生。
  例如:《愚公移山》一文中讲到:“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说:“愚公用传宗接代来反驳智叟的‘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可见愚公不愚呀!”没想到话音刚落,有个学生悄悄地讲了一句:“愚公很蠢。”我大吃一惊,问:“为何?”那个学生说:“不孕不育呀!可笑。”这时,全班哄堂大笑。我也笑了一笑说:“大头同学,小头老师,你是位人才,愚公是位‘愚才’,老师未能跟着时代的脚步走,只顾着作者的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的精神。”这时,全班的同学注视着我,笑了笑。教室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我把幽默带到课堂,也就把快乐带进了课堂,使教室一片和谐。但后来我沉思,教学幽默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具有娱乐与教育性,所以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否则舍本逐末,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给学生以油滑之感。同时,教学幽默应把握分寸,不能流于庸俗,更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幽默,要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课堂才能达到妙趣横生。
  三、 情感——让课堂朝气蓬勃
  诗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见,以“师情”动“生情”,以“师情”激“生情”,师生的情感融洽地交织在一起,投入学习,再加上作品丰富的语言情感和作家的生活情感,课堂就充满了朝气蓬勃。
  以朱自清《背影》为例,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张苍老年迈的父亲画像,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请学生改歌曲为《世上只有爸爸好》,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讲述自己对父亲的印象,再结合课文中作者对父亲的爱,全面调动师生的情感,父亲那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露于课堂。又以《我有一个梦想》为例,请同学讲自己的梦想,不同的梦想有不同的情感,教师绘声绘色讲自己的梦想,再延伸到“中国梦”,最后回到课文中马丁·路德·金的梦想。那整堂课围绕着“梦想”的情感,使师生“心醉其情”。
  语文课文中有散文、诗歌、演讲词等,凡是富有情感的文章都可以采用情感教学法,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再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耳听目视,口诵心动,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使课堂朝气蓬勃。
  苏霍姆林斯基讲:“课堂上要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机勃勃的情调,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从学习中得到满足感,从掌握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健康的疲劳感。”而语文课堂正拥有活生生的学生,也拥有充满活力的语言文字作品,更拥有精彩的朗读,妙趣横生的幽默,朝气蓬勃的情感,于是就有了“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傅惠娟.教师口语艺术[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郑晓舜.教师实用语言艺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4]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1.
  作者简介:
  林永琼,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鸠林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同伴交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其策略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十分广泛。同伴互论,同伴齐读,同伴共演等同伴交往策略能帮助老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有助于提高教学预期效果,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同伴交往;策略  古有书院,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延续亘古不衰的中华文化。现有学校,执教者,上课教导授知,传承千年文化精华。古时,尊师重教,
文言文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到:阐释还原古人生活,让文言词语活起来,进而激发兴趣;沟通古今,搭建现代文与文言文的桥梁,化难为易;字
摘 要: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典诗词教学时大多都是以“讲”为主,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完全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古典诗词的教学课堂中逐渐失去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中做出改变,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要重视教学方式,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高中语文教师想要的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课堂教学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古
语文教科书对学生学习语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语文教科书实施的是“一纲多本”的政策,其中有利也有弊.2016年发行使用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是当前语文界研究讨论的热门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未能从困境中摆脱出来,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观念陈旧,导致教师指导写作出现庸俗化趋向。大部分学生作文未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呈现出无病呻吟、脱离实际的状况,模仿他人作品的比比皆是。  关键词:顺应时代;写作教学;概念作文  我从教语文学科已三十多年了,纵观这几年的语文教学,觉得始终困扰我们的是学生的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内容完全沦为教师来自课本指定观念的机械宣扬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学生的基础课程。语文能力贯穿学生的整个求学生涯,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帮助,学生学好语文,能够增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对于高中语文学习能力弱、意志力和学习观念不强、教师机械教学、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笔者提出若干建议,力求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学习高中语文的能力与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学习方法  时代的迅猛发展使得学习效率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要准确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写有分量、有深度的新闻稿件 ,除了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外 ,还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
1 基本概念遗传标记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用来标记生物结构或生物反应过程的等位形态。基因组中所有的等位形态,不管他们编码与否,也不管是否有重复序列,都可用作遗传标记,例如: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一直主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2016年又迎来国家教育部门颁布落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语文这门学科,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1)审美素养的提高。(2)语言应用能力的建构。(3)思维能力的培养。(4)传统文化的传承,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是基础部分。  关键词:思辨能力;作文教学;基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核心。思维能力的培养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便是培养
摘 要:弘扬传统文化,光大国粹经典,是当今时代主旋律。如何让语文课堂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从成语入手,巧借成语使文言文迎刃而解、作文文质彬彬、德育润人无声,不失为一个方便法门。  关键词:成语;文言文;作文;德育  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文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出台文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一时间,弘扬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