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诸多语文老师总结出一些新的方法来适应当前的新课标。而课堂依然是教学理念实施的大本营,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升。在仅有几十分钟的每一节课堂中,怎样充分利用教材,在立足课堂实际的情况下转变教学理念,创建新型课堂,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基础学科 教学改革 新课标 新型课堂
1.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语文课改的脚步也逐渐加快,这让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去开拓思维,钻研如何让语文教学不但与新课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更要让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基础工具,比如学生有了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去学习或理解其他学科。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理念较为单一,几乎都是以讲述课本内容为主,一般是按照“课文背景——朗读课文——分段总结大意——剖析个别句子——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解答”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老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使最具有美感的科目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教学,让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在新课标所提出的理念中,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就是针对过去陈旧的传统教学的一剂良药,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性与创新性,也突出了语文“以人为本”的特点,因此,这对于我们朝着让师生主体地位互换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在另一方面,我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现在正处于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可以说正处于苦不堪言的超负荷状态。我班上大部分学生学习都会到很晚,而第二天家里远的学生几乎要六点就要骑车往学校赶,近点的也要不到七点就要起床,可以说在心理上与生理上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因此在客观上我也需要在课堂中构建一个开放活泼的环境,让学生不但能够在学习中汲取知识,也能够让精神得到放松,这与新课标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理念又不谋而合。因此,我们所需要创建的新型课堂,应有着“开放活泼”“趣味性浓”“培养创新能力”“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
2.当前语文教学所呈现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中学语文教学评论为:“少、慢、差、费”,尤其在九十年代高考后《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标题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直接抨击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近几年,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落后方法,开始逐渐改进,使语文教学有了一些起色,但是一些问题由于积淀时间较长,仍然存在着。唐朝韩愈的《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形象地将现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展现出来,大部分课堂老师仍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而不是与老师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与老师转换过来。课堂教学也是按照小学、初中“保姆式”模式,笼统地将知识单一枯燥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无疑只会使处于新鲜认知阶段的高中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即使有些老师会在课堂中将气氛调动起来,也只是一些言语上的小玩笑,具体内容并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时间长了也不易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反思中创建新型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课堂中如果单一地灌输语文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没有将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贯彻到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失败的。在近几年,我通过潜心研究并在课下不断反思,对创建新型语文课堂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希望可以给教育同仁们起到一些引导作用。
3.1 重视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素质教育是当前课改的主旋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更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甚至有这样的误区:“学生都快成年了,情感都是自己的,为什么需要我多此一举地培养呢?”然而高中生的情感正处于懵懂时期,像没有拨动的交响乐,不但要拨响更要奏得响亮。所谓“言传身教”,我在课堂中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被我真切的语句所感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拿捏好语气,不然感情充沛过头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我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结合现代化设备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比如在学习《蜀道难》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放映了独舞《李白》,舞蹈中,演员用优雅、洒脱和超凡的肢体语言着重表现的是李白那“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不凡气质,让学生们的心灵被李白那不同于凡人的气质所打动,给精神带来大洗礼和情感的不一样的享受,也将李白那卓越的才情、豪放之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品格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学生们通过观看舞蹈,被李白那宽广洒脱的气质所震撼,这与课文所表现出的气魄是一致的,使学生在我后来的讲课中更容易理解课文。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李白所要表达的人间险恶与蜀道难的对比,更被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所感动,这种情感与课文有效地结合,远比我通过在讲台上直白地讲述课文更具有影响力。
3.2 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老师,是需要去懂得学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这与盲目去纵容学生有着本质之分,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用轻松的语气去讲解,与学生交流,对回答错误问题的学生我通常会用“哦?你可以再想想还有别的什么答案么?”“你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好?”等句子来鼓励学生再继续思考,这样能够让学生心里不紧张反而认为老师很信任自己,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认真地听讲。现在的高中生思想都比较前卫,他们喜欢的“麻辣老师”,就是能够和自己有着共同话题,学识渊博而又不会以老师的姿态来训斥自己的老师,我也能够明白学生喜欢亲切、和蔼、思想前卫的老师。记得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一课时,恰好歌手伊能静也唱了一首歌曲《念奴娇》,就连歌词也和课本中的课文几乎一模一样,正好作曲的还是学生们最爱的歌手周杰伦,我灵机一动,认为这有利于我的课堂教学。于是我在课堂中先放了一遍歌曲,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地听,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们都不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意思,我于是又放了一遍并让他们认真听,之后有个学生说:“老师,里面的‘纶’应该念guān,而她唱的是lùn。”我点点头,同学们恍然大悟,也深深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之后我由这首歌人手,开始为他们讲起这首词背后的故事,学生们也提起兴趣,想去了解自己喜欢的歌曲的秘密。走入学生的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人手,会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实行开放式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在面对高考越来越多灵活题型的时候,我们再继续单一地进行教学只会对学生的思维起禁锢作用。因此我认为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天窗”打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清新的空气。我在课堂中一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培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将课前五到十分钟会专门留给学生,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每天一个人上讲台讲一个成语,将成语的典故和用法给他人讲解,之后再针对一件事或者一段新闻进行评论。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学生每天所讲的成语记在本子上,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有丰富的词汇量,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得上;而评论新闻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的思考能力,并且在组织语言的同时对写作业也有所帮助。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很乐意投入进来,每天的轮值学生都会预先在课下搜集资料,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都自信起来,不善于沟通的学生也爱和别人交流了,这真是一举多得!
4.结语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的三大主科之一,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它不但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我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只有认真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在课下及时反思,提出有效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理念,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然而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理念,灵活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章幸芳.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丁永忠.何谓“人文性”:人文与文化——兼谈语文新课标的“人文性”表述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郭丽华.关于加强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3.
[关键词]基础学科 教学改革 新课标 新型课堂
1.课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语文课改的脚步也逐渐加快,这让我们这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去开拓思维,钻研如何让语文教学不但与新课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更要让学生能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爱上语文。语文老前辈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语文与其他学科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它可以作为一个基础工具,比如学生有了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去学习或理解其他学科。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教学理念较为单一,几乎都是以讲述课本内容为主,一般是按照“课文背景——朗读课文——分段总结大意——剖析个别句子——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课后练习解答”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老师一直处于主体地位,没有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使最具有美感的科目变成了枯燥无味的教学,让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在新课标所提出的理念中,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可以说就是针对过去陈旧的传统教学的一剂良药,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文性与创新性,也突出了语文“以人为本”的特点,因此,这对于我们朝着让师生主体地位互换的教学模式的改变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在另一方面,我在实际调查中了解到,学生现在正处于高中阶段,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可以说正处于苦不堪言的超负荷状态。我班上大部分学生学习都会到很晚,而第二天家里远的学生几乎要六点就要骑车往学校赶,近点的也要不到七点就要起床,可以说在心理上与生理上都处于紧绷的状态,因此在客观上我也需要在课堂中构建一个开放活泼的环境,让学生不但能够在学习中汲取知识,也能够让精神得到放松,这与新课标中“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智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的理念又不谋而合。因此,我们所需要创建的新型课堂,应有着“开放活泼”“趣味性浓”“培养创新能力”“贴近学生生活”等特点。
2.当前语文教学所呈现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曾经对中学语文教学评论为:“少、慢、差、费”,尤其在九十年代高考后《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标题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直接抨击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近几年,我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落后方法,开始逐渐改进,使语文教学有了一些起色,但是一些问题由于积淀时间较长,仍然存在着。唐朝韩愈的《师说》中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也形象地将现在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展现出来,大部分课堂老师仍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而不是与老师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与老师转换过来。课堂教学也是按照小学、初中“保姆式”模式,笼统地将知识单一枯燥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无疑只会使处于新鲜认知阶段的高中生产生厌恶的情绪,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即使有些老师会在课堂中将气氛调动起来,也只是一些言语上的小玩笑,具体内容并没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时间长了也不易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在反思中创建新型课堂的教学实践
在课堂中如果单一地灌输语文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而且没有将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贯彻到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只能是失败的。在近几年,我通过潜心研究并在课下不断反思,对创建新型语文课堂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希望可以给教育同仁们起到一些引导作用。
3.1 重视情感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素质教育是当前课改的主旋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更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忽视了情感教育,甚至有这样的误区:“学生都快成年了,情感都是自己的,为什么需要我多此一举地培养呢?”然而高中生的情感正处于懵懂时期,像没有拨动的交响乐,不但要拨响更要奏得响亮。所谓“言传身教”,我在课堂中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被我真切的语句所感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拿捏好语气,不然感情充沛过头反而会让学生感到虚假。我在实际的教学中。还会结合现代化设备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比如在学习《蜀道难》的时候,我先给学生放映了独舞《李白》,舞蹈中,演员用优雅、洒脱和超凡的肢体语言着重表现的是李白那“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的不凡气质,让学生们的心灵被李白那不同于凡人的气质所打动,给精神带来大洗礼和情感的不一样的享受,也将李白那卓越的才情、豪放之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品格通过舞蹈表现出来。学生们通过观看舞蹈,被李白那宽广洒脱的气质所震撼,这与课文所表现出的气魄是一致的,使学生在我后来的讲课中更容易理解课文。学生们很容易地理解了李白所要表达的人间险恶与蜀道难的对比,更被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所感动,这种情感与课文有效地结合,远比我通过在讲台上直白地讲述课文更具有影响力。
3.2 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老师,是需要去懂得学生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这与盲目去纵容学生有着本质之分,我们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用轻松的语气去讲解,与学生交流,对回答错误问题的学生我通常会用“哦?你可以再想想还有别的什么答案么?”“你觉得这样是不是更好?”等句子来鼓励学生再继续思考,这样能够让学生心里不紧张反而认为老师很信任自己,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认真地听讲。现在的高中生思想都比较前卫,他们喜欢的“麻辣老师”,就是能够和自己有着共同话题,学识渊博而又不会以老师的姿态来训斥自己的老师,我也能够明白学生喜欢亲切、和蔼、思想前卫的老师。记得我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那一课时,恰好歌手伊能静也唱了一首歌曲《念奴娇》,就连歌词也和课本中的课文几乎一模一样,正好作曲的还是学生们最爱的歌手周杰伦,我灵机一动,认为这有利于我的课堂教学。于是我在课堂中先放了一遍歌曲,同学们都津津有味地听,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们都不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意思,我于是又放了一遍并让他们认真听,之后有个学生说:“老师,里面的‘纶’应该念guān,而她唱的是lùn。”我点点头,同学们恍然大悟,也深深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之后我由这首歌人手,开始为他们讲起这首词背后的故事,学生们也提起兴趣,想去了解自己喜欢的歌曲的秘密。走入学生的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人手,会让学生提升学习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多元化能力,实行开放式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观念,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进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在面对高考越来越多灵活题型的时候,我们再继续单一地进行教学只会对学生的思维起禁锢作用。因此我认为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的“天窗”打开,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清新的空气。我在课堂中一直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培养学习的能力,比如我将课前五到十分钟会专门留给学生,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每天一个人上讲台讲一个成语,将成语的典故和用法给他人讲解,之后再针对一件事或者一段新闻进行评论。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将学生每天所讲的成语记在本子上,这样日积月累就可以有丰富的词汇量,在写作的时候可以用得上;而评论新闻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的思考能力,并且在组织语言的同时对写作业也有所帮助。在这样的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很乐意投入进来,每天的轮值学生都会预先在课下搜集资料,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都自信起来,不善于沟通的学生也爱和别人交流了,这真是一举多得!
4.结语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的三大主科之一,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平时的教学中,它不但带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培养祖国未来的人,我们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只有认真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在课堂中积极探索,在课下及时反思,提出有效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理念,才能够提升教学质量。然而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教育理念,灵活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浇灌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章幸芳.谈中学语文美育的现状及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丁永忠.何谓“人文性”:人文与文化——兼谈语文新课标的“人文性”表述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郭丽华.关于加强中学语文人文教育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