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谷新品种豫谷25选育及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123qweq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豫谷25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其组合为“冀谷19×豫谷1号”,2014—2015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华北夏谷区组)试验,2年平均产量6 015.0 kg/hm2,居2014—2015年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4.51%。2015年生产试验中,豫谷25平均产量5 985.0 kg/hm2,居参试品种首位,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28%。豫谷25优质、高产、稳产,生育期93 d,株高131.34 cm,适宜在山东、河北、河南夏谷区晚春播获复播种植。
  关键词 豫谷25;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048-02
  豫谷25,原区试名称安08-4129,为谷子新品种,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抗逆性好、品质优、熟相好的冀谷19为母本,以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一级优质米”豫谷1号为父本,于2006年在河南安阳进行人工杂交[1-7],后代选择利用动态育种技术,在安阳、海南交替选育而成,2015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定名为豫谷25,该品种在全国第十届优质食用粟鉴评会上被评为 “一级优质米”。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豫谷25幼苗绿色,生育期、株高分别为93 d、131.34 cm。在留苗60万株/hm2的情况下,成穗率94.29%[1,6];纺锤型穗,穗子松紧适中;穗长、单穗重、穗粒重、千粒重分别为20.03 cm、18.21 g、 14.88 g、 2.81 g;成穗率94.29%,出谷率 79.11%;出米率77.13%;黄谷黄米;熟相好。
  1.2 产量表现
  1.2.1 品系试验。2009年豫谷25参加本院的新品系鉴定试验,平均产量6 175.5 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增产 10.82%。
  1.2.2 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安阳市谷子品种区域试验,豫谷25平均产量6 501.0 kg/hm2,居试验第4位,并对其小米进行品尝鉴定,其小米颜色鲜黄一致,完整精米率高,成粥快,口感好。
  2014—2015年参加国家谷子品种区域(华北夏谷区组)试验,2年平均产量6 015.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 14.51%,居2014—2015年参试品种首位(表1)。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 112.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9.69%,居参试品种第6位;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 917.5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9.95%,居参试品种第2位,14个试点13点增产,增产幅度为7.67%~61.36%;1点减产,减产率1.29%,增产点率92.9%,变异系数6.02%。豫谷25在山东济南、德州、河北保定等表现突出,显示出很好的高产稳产性。
  1.2.3 生产试验。2015年生产试验中,豫谷25平均产量5 985.0 kg/hm2,较对照冀谷19增产17.28%,居参试品种首位(表1),8点生产试验7点增产,增产幅度为9.31%~57.05%,显示出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
  1.3 品质性状
  豫谷25小米颜色鲜黄、一致,完整精米率高,蒸煮米粥时间短,耗能低,适口性好,粘香绵软,商品品质、食用品质兼优,2013年参加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十届优质食用粟鉴评[1-3],被评为“一级优质米”。
  1.4 抗逆性
  豫谷25抗旱性、耐涝性均为1级,特别是抗旱性优于对照品种冀谷19(对照抗旱性为2级),抗倒性、抗锈性分别为2级、 2级,对谷瘟病、纹枯病的抗性分别为2级、3级,白发病的发病率为0.61%,红叶病的发病率为0.66%,明显优于对照冀谷19(0.73%、1.02%),线虫病发病率1.08%,蛀茎率0.45%。经多年试验鉴定,该品种具有强的综合抗逆性。
  1.5 适应性及种植区域
  豫谷25在2014—2015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3省28试点23点次增产、增产幅度为4.10%~61.36%,增产点率为82.1%。2014年、2015年豫谷25品种适应度分别为71.4%、92.9%,变异系数分别为8.19%、6.02%;2015年生产试验中,8点生产试验7点增产;以上分析表明豫谷25在华北夏谷区适应性强、稳产好。
  豫谷25适宜在山东、河南、河北夏谷区晚春播或复播种植[1-5]。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合理轮作,施足基肥
  谷子重茬,谷瘟病、线虫病、钻心虫、谷莠子、白发病等病虫草害发生严重;因此合理轮作倒茬可降低谷子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施用量,促进谷子生产的良性循环[1]。以大豆、马铃薯、玉米、棉花、油菜等依次为前茬较适宜。轮作周期为2~3年。
  基肥以有机肥和生物肥料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一般产量4 500~6 000 kg/hm2,需施有机肥22.5~60.0 t/hm2,或复合肥450 kg/hm2。
  2.2 种子处理
  将种子浸入温度为56~57 ℃的水中烫种10 min,然后用清水漂洗,去除秕粒,晾干播种,对防治白发病、线虫病有很好的效果[2]。
  2.3 合理密植
  留苗密度依据土壤肥力进行调整,一般为60.0万~90.0万株/hm2。土壤肥力好、水肥充足的留苗密度易大[1-3]。定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可起到保墒壮苗的作用。
  2.4 病虫害防治
  谷子生育期病虫害主要有白发病、谷瘟病、线虫病、粟灰螟、粘虫、玉米螟等。白发病、线虫病在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防止病情蔓延。谷子拔节后抽穗前喷施4.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对防治谷子粟灰螟、粘虫、玉米螟等虫害效果较好。
  2.5 适时收获
  谷子成熟后及时收获,是丰产丰收的保证。当谷穗颜色呈现该品种色泽、籽粒变硬,就要及时收获;一般以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最好。
  3 参考文献
  [1] 刘海萍,刘金荣,王素英,等.优质高产稳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9的特征特性与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2(8):186-187.
  [2] 宋中强,刘金荣,王素英,等.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5号[J].园艺与种苗,2011(2):73-75.
  [3] 宋中强,刘金荣,王素英,等.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20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4(3):667.
  [4] 宋中强,刘金荣,王素英,等.谷子新品种豫谷21的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3(35):13502.
  [5] 王素英,刘金荣,路志国,等.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5的选育与高产栽培[J].作物杂志,2010(2):127-128.
  [6]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谷子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7:175.
  [7] 董立,馬继芳,董志平.谷子病虫草害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3-6,21-23.
其他文献
摘要 利用1961—2000年华北地区各站积温、干燥度的数据,根据1979年中国气象局制定的气候区划标准,将华北地区分成4个气候敏感区。使用Arcgis软件对处理好的数据进行插值分类处理,得到相应变化趋势结果。研究表明,近40年华北地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平均干燥度呈条带状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增,表明干燥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强;除中部偏西(海流图地区)干燥度减少、气候趋于湿润化外,其他地区干燥度指
摘要 烟草根结线虫病是由根结线虫引起的病害,发病时主要在根部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严重影响烟草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已成为近年来烟草病虫害防治的重点。为有效开展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工作,结合烟叶生产,以及根结线虫病原物与土壤、植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根结线虫病发生特点,并总结综合防治技术,为有效治理烟草根结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根结线虫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摘要 通过调查分析,摸清泰州市桑树夏秋季主要害虫桑螟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分析了其防治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控制该地桑螟的发生与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树;桑螟;习性规律;防治难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88.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273-01  桑树是多年生植物,易遭受多种有害生物的侵害,影响蚕桑生产安全。桑螟是泰州市秋季
摘要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6种药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2.5%腈菌唑乳油的防效最为理想,第3次药后10 d防效为83.3%;40%杜邦福星乳油、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第3次药后10 d防效分别为81.8%、81.9%,较为理想,防治效果相当;300 g/L BAS70004F悬浮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25%乙嘧酚悬浮剂第3次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2%、77.8%、
摘要 介绍了TAFE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学院关于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专题培训班的培训情况,通过集中学习、培训与反思,提出今后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澳大利亚TAFE学院;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训;启示  中图分类号 S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292-01  20世纪60年代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研
摘要 利用2004—2013年抚顺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抚顺地区霾天气的变化规律、气象要素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抚顺市霾日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波动性较强,近3年来霾日数有上升趋势;霾日各月差异较大,年内基本呈单谷型分布,冬季为霾现象多发季节,夏季霾出现概率最小;随着日均相对湿度的逐渐增大,霾现象出现几率也呈增大趋势;西南风向和偏西风向以及日平均风速≤2.5 m/s更有利于霾的
摘要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而传统农耕文化既是现代农业的基础与源头,也是田园旅游得以快速发展的灵魂。农耕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农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发展田园旅游中的重要意义。在挖掘古镇人文历史底蕴的基础上,立足于杨凌示范区资源特色和人才优势,紧扣“农耕文化”主题脉络,从“田园旅游传播、学校文化渗透和农业园区示范”三方面统筹构筑现代农业体系,以充分认识农耕文化景观设计对
摘要 在离子色谱法测定信阳毛尖中17种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时,选用AminoPac PA-10(2 mm×250 mm)作分析柱,AminoPac PA-10(2 mm×50 mm)作保护柱。采用250 mmol/L氢氧化钠溶液及1 mol/L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以梯度淋洗的方式实现了茶叶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在75 min内同时分离和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测定17种氨基酸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
摘要 为筛选适应施甸县烟区种植的烤烟(Nicotiana glauca L.)新品种,对8个美引烤烟新品种的主要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进行了田间试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NCYATA15表现最好,其在株高、叶片数、节距、产量、产值、中上等烟比例、均价、产指以及抗普通花叶病性、赤星病、气候性斑点病等方面均比对照品种MSK326高,二者在其余方面表现接近。NCYATA1
摘要 本研究以贵阳市观山湖区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为例,对林业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功能布局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将研究区划分为西北部生态保育与生态产业发展区、中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和东南部城市林业发展区三大林业生态功能区,并在对各功能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规划方向、制定相应的规划任务、采取相应的重要行动,以期为贵阳市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行动以及制定林业相关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