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实体和理念不断演化,人类社会趋于复杂与多元,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日益暴露出一些道德败坏、价值扭曲以及物欲横流等社会问题,需要重视并加强责任教育来对社会进行祛魅與矫正。以“生态责任人”的内化和责任教育的延伸,建构生态责任教育体系,为社会生态系统注入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责任教育;内化;延伸;生态建构
历经漫长的社会实体分工、分形与分化和理念分科、分解与分析,人类社会演化到当代丰富多彩的混杂次生态。[1]然而,道德滑坡、价值观畸形以及物质欲望泛滥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病态表现,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寻找病因应为责任教育的缺失。建构生态责任教育,内化责任意识,延伸责任价值,从深层次对社会病态问题进行“价值祛除”和矫正,为已历经漫长演进的复杂社会注入新的生命气息。
一、责任教育的内涵
在社会转型与变革冲击下,责任意识的缺失与淡漠现象日益突显。观升国旗留下数吨垃圾、旅游景点诸多不文明行为和扶摔倒老人惹争议等等。所以深刻理解责任与责任教育的内涵是首要前提。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当“生态人”与他所存在的生态系统形成更多的互动,“生态人”的归属感就越强烈,逐渐转变成“生态责任人”。周谷平教授曾提出“理性生态人”这一概念,“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3]同样,“生态责任人”指自身具备责任意识,践行负责任行为,把责任与其生存、生产和生活统一到一个生态系统或体系中的人。
所以,责任在不断的社会和历史演化中,必须突出“生态责任”的时代意义,进而强化“生态责任人”意识与理念,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祛除外在强加的“角色”扮演,有效治愈社会责任缺失的通病。
二、责任教育的实践
(一)责任内化
人类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权利意识和行动的日益清晰与强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昌盛的多元自主和多样自由美景,[4]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尊重教育不断涌现出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对人自身的教育,不仅停留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为自我的存在、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对生命的珍爱、自我道德的提升、保护自身安全避免伤害、自尊和尊重他人等,就实质来讲都可以归结到责任教育,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负责任。
当责任转变成一种内在需要,提升为个人的愿望和动机,并与个人的生存、繁衍达成内在的一致性时,责任意识淡薄、道德缺失等社会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责任意识与个人利益形成联动机制时,不需要外界施加过多的教育,便能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所以,责任教育要实现责任的内化,使责任成为一种内在需要,与自身利益紧密联系,这样就有了责任教育实践的内在愿望和动机。
(二)责任延伸
随着浮躁的社会生活淡化责任意识、家庭的责任教育功能弱化以及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乏力,责任教育更加需要体现对恢复社会生态活力立竿见影的作用,才能让生态人坚信责任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推动社会生态系统的责任教育生态模式的构建。当责任教育发展面临着现实的瓶颈时,无法去要求社会风气在较短的时间焕然一新,只能通过每个社会个体在向“生态责任人”转变的同时,让社会风气、道德文明程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即责任延伸。
责任延伸的价值基础——负责任公民。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践行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要求,有助于为责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生态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延伸的有效途径——确立主体意识。加深责任主体的体验,进而深化为责任意识并积蓄下来,逐步成为主观自觉。[5]在责任教育的实践中,要确立主体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进行责任教育时都要把教育对象放到中心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责任教育的实践应采用多元的形式,结合情感教育,注重层次性与实效性,逐步将责任认知——责任意识——责任行为——责任能力有机统一到生态责任教育体系中去。
三、责任教育的生态建构
深化责任教育,必须构建起符合时代背景、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及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体验情境、践行平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手段,不断提高责任认识水平、提升责任践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责任教育。
在社会生态系统中,依托社会和环境作为生态运行的物质基础,协调责任教育内容与要素体系,将责任教育内化为“生态人”的内在需要,发展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与个人动机并与自身生存、生产和生活相统一的“生态责任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责任教育的重视,同时采用多元的方法实践责任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从形式到内容与形式并重,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责整合到自身生态体系中,延伸责任教育,使其价值作为个人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常青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责任教育建构。
参考文献:
[1][4]傅松涛,李敏. 通约与整合: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与话语——教育社会学的科学回归与超越[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32.
[3]周谷平,朱绍英. 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2001,(11).
关键词:责任教育;内化;延伸;生态建构
历经漫长的社会实体分工、分形与分化和理念分科、分解与分析,人类社会演化到当代丰富多彩的混杂次生态。[1]然而,道德滑坡、价值观畸形以及物质欲望泛滥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病态表现,在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下,寻找病因应为责任教育的缺失。建构生态责任教育,内化责任意识,延伸责任价值,从深层次对社会病态问题进行“价值祛除”和矫正,为已历经漫长演进的复杂社会注入新的生命气息。
一、责任教育的内涵
在社会转型与变革冲击下,责任意识的缺失与淡漠现象日益突显。观升国旗留下数吨垃圾、旅游景点诸多不文明行为和扶摔倒老人惹争议等等。所以深刻理解责任与责任教育的内涵是首要前提。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2]当“生态人”与他所存在的生态系统形成更多的互动,“生态人”的归属感就越强烈,逐渐转变成“生态责任人”。周谷平教授曾提出“理性生态人”这一概念,“理性生态人”是生态伦理学家提出的一种新的人类行为模式,它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除了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外,还应具备与其职业活动及生活方式相关的生态环境知识,具有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3]同样,“生态责任人”指自身具备责任意识,践行负责任行为,把责任与其生存、生产和生活统一到一个生态系统或体系中的人。
所以,责任在不断的社会和历史演化中,必须突出“生态责任”的时代意义,进而强化“生态责任人”意识与理念,形成自觉的责任意识,祛除外在强加的“角色”扮演,有效治愈社会责任缺失的通病。
二、责任教育的实践
(一)责任内化
人类个体与群体的自我权利意识和行动的日益清晰与强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繁荣昌盛的多元自主和多样自由美景,[4]与此同时,教育发展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生命教育、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尊重教育不断涌现出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对人自身的教育,不仅停留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为自我的存在、成长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服务。对生命的珍爱、自我道德的提升、保护自身安全避免伤害、自尊和尊重他人等,就实质来讲都可以归结到责任教育,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自然负责任。
当责任转变成一种内在需要,提升为个人的愿望和动机,并与个人的生存、繁衍达成内在的一致性时,责任意识淡薄、道德缺失等社会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缓解,责任意识与个人利益形成联动机制时,不需要外界施加过多的教育,便能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所以,责任教育要实现责任的内化,使责任成为一种内在需要,与自身利益紧密联系,这样就有了责任教育实践的内在愿望和动机。
(二)责任延伸
随着浮躁的社会生活淡化责任意识、家庭的责任教育功能弱化以及当前学校责任教育的乏力,责任教育更加需要体现对恢复社会生态活力立竿见影的作用,才能让生态人坚信责任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推动社会生态系统的责任教育生态模式的构建。当责任教育发展面临着现实的瓶颈时,无法去要求社会风气在较短的时间焕然一新,只能通过每个社会个体在向“生态责任人”转变的同时,让社会风气、道德文明程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即责任延伸。
责任延伸的价值基础——负责任公民。每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践行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要求,有助于为责任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生态责任体系的构建。责任延伸的有效途径——确立主体意识。加深责任主体的体验,进而深化为责任意识并积蓄下来,逐步成为主观自觉。[5]在责任教育的实践中,要确立主体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在进行责任教育时都要把教育对象放到中心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上,责任教育的实践应采用多元的形式,结合情感教育,注重层次性与实效性,逐步将责任认知——责任意识——责任行为——责任能力有机统一到生态责任教育体系中去。
三、责任教育的生态建构
深化责任教育,必须构建起符合时代背景、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责任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以及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体验情境、践行平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手段,不断提高责任认识水平、提升责任践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责任教育。
在社会生态系统中,依托社会和环境作为生态运行的物质基础,协调责任教育内容与要素体系,将责任教育内化为“生态人”的内在需要,发展成为具有主观能动性与个人动机并与自身生存、生产和生活相统一的“生态责任人”。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对责任教育的重视,同时采用多元的方法实践责任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学校、家庭到社会,从形式到内容与形式并重,把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负责整合到自身生态体系中,延伸责任教育,使其价值作为个人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常青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责任教育建构。
参考文献:
[1][4]傅松涛,李敏. 通约与整合: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与话语——教育社会学的科学回归与超越[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32.
[3]周谷平,朱绍英. 重视进行生态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2001,(11).